周瑜提出重大建议,可改变汉末历史格局,孙权为何弃之不用?

许文娇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瑜先后辅佐孙策、孙权两代吴主,赤壁之战奠定天下三分大局,可以说东吴基业中至少有周瑜一半的功劳。


周瑜为孙权所提的建议中,除了一条之外,孙权全部都同意了。这一条建议可以说极具战略眼光,要是孙权同意,可以说是绝对会影响了整个三国的后续局势,那么这条意见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孙权就没有同意呢?


一、周瑜战略意见

周瑜被孙权拒绝的意见就是:对刘备要施展美人计。



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退兵北归。荆州大好的地盘就被刘备和孙权双方瓜分。刘备让刘表儿子刘琦当荆州刺史,刘琦病死后刘备自己当了荆州牧。占据了公安、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郡。

而东吴则派周瑜当南郡太守,占据江陵等地。这个时候孙刘联盟虽然开始分裂,但整体上双方还是在蜜月期。

三国志记载,当刘备从啥都没有寄刘表篱下之人,一下子成为拥有富庶地盘的荆州牧。孙权的反应是“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孙权这个时候还是太年轻,对于久经沙场的刘备、曹操等老一辈心存敬畏,干脆祭出了和亲的大招。于是刘备就开开心心的跑到东吴,跟孙权妹妹结婚去了。

周瑜跟孙权建议对刘备采用美人计就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的。

《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周瑜对孙权说:

刘备是枭雄,手下的关羽、张飞都是熊虎之将,这都不是久居人下之人。现在乘着刘备在吴,我们干脆为他修建舒适的宫室,用美女宝物腐蚀刘备。

另外把关羽、张飞等人和刘备隔离开,让我携裹着他们作战,如此大事可定。但是要是他们三人聚在一起,有兵有将有地盘,这可以说是如蛟龙得云雨,以后要控制他们就难了。



但是这样一条极具远见的战略建议,却被孙权给拒绝了。

我们来看看孙权的理由是什么?

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三国志-周瑜传》

二、孙权拒绝理由


孙权其实能在三国时期以后辈的身份击败曹操和刘备,最后称帝三分天下,可以说也是一代雄主。

在接到周瑜的建议后,孙权稍有犹豫便否决了周瑜的提议。他的理由也很充分:“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以史为鉴昨天刚刚写过一篇文章,分析曹操其实并未在赤壁之战中伤筋动骨,所以曹操赤壁之战第二年后就又率大军南下驻守合肥,威胁孙权了。

在北方有巨大的威胁,南方百越地区没有平定,留下刘备在荆州威胁曹操,要远比除掉刘备,自己面对曹操来的划算的多。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刘备此时羽翼已成,文有诸葛孔明,武有关羽张飞,又有了荆州这样的地盘。孙权哪怕万事俱备也难以完全击败刘备势力,反倒是有很大可能被刘备所击败。

所以孙权才干脆放开心胸,借刘备荆州又何妨?后来还不是收回来了?


三、曹操反应


其实孙权对于刘备的这一决策到底正确与否,曹操才是最有发言权的。

曹操赤壁战败后,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是曹操帅军撤退的其中一个理由便是打算故技重施,在江东重新上演辽东公孙康和袁尚、袁熙的旧事。

当年袁尚袁熙逃奔公孙康,曹操不但不追击,反而退兵。群臣不解,曹操说:袁尚袁熙和公孙康在我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可能会保持团结,但是大兵撤退后,公孙氏和袁氏没有压力就会开始内斗了。果不其然,公孙康随后在内斗中斩杀了袁尚袁熙,把他们的头送给曹操当礼物。

曹操撤兵后,估计也在等待孙刘联盟分裂内斗。从周瑜等人的建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把握人心的大枭雄。

可惜孙权这时候展现出了一代豪杰的心胸。不但没有内斗,反而大度的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在东吴结婚的时候,跟孙权商量借荆州一事。东吴其他人都不同意,吕范等都劝把刘备留下来,只有鲁肃劝谏孙权说:

主公虽然神武命世,但是曹操实力强大,威望很高。我们刚刚占据荆州,荆州老百姓都还不相信我们。还不如借给刘备,让曹操先把目标放在刘备身上。

孙权于是同意了鲁肃的说法。

而等着看热闹的曹操听见孙权不但没有和刘备闹翻,甚至大度到把荆州让给了刘备,非常震惊。

震惊到啥程度呢?听到这一消息时曹操正在写字,惊讶的笔都掉到地上了。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 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 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裴注三国志》

所以说周瑜的建议绝对是正确的,而孙权不采纳周瑜的建议也是正确的。

要是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孙刘先打起来,最开心的当然是曹操了,等到双方打的头破血流两败俱伤,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天下统一可以说指日可待啊。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周瑜的建议就是:

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翻译过来就是:现在曹操刚刚遭受挫败,正有忧虑在心中,不能和将军您(指孙权)交兵作战。我恳请和奋威将军(孙瑜,孙权的堂兄)一起进攻夺取蜀地,占领蜀地而吞并张鲁,就留下奋威将军固守益州,好同马超结盟互援。而周瑜回来和将军您占据襄阳以进逼曹操,北方就能够谋取了。



周瑜对孙权说这番话的时间是南郡之战结束后的第一年,赤壁之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周瑜建议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八个字:二分天下,划江而治。

周瑜是江东少有的有战略思想的军事统帅,同时有战略思想的人还有鲁肃和甘宁,但鲁肃的战略是联刘抗曹,三分天下,而甘宁则由于地位太低,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周瑜则不同,既是江东的开国功臣,又是积极开疆拓土的铁杆鹰派。



周瑜的计划能实现吗?

周瑜的二分天下战略实现的前提条件有几个:

1、孙权及江东集团的全力支持;

2、压制或消灭刘备集团,使之不出来捣乱。

3、江东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击败益州刘璋。

4、曹操不乘机南征。



任何一个条件没有达到,都可能引起周瑜计划的破产失败,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周瑜实现战略的成功率甚至都没有一分的把握。

周瑜的计划,孙权是同意了,但在江东内部却缺少支持,同为铁杆鹰派和周瑜好友的鲁肃就不支持,鲁肃的建议一直是联刘抗曹,三分天下,而江东政权中的其它势力基本上不会支持,以张昭为代表的流亡北士和以江东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本土豪族是断然不会支持的。



张昭就不用说了,只想安稳保平安,赤壁之战的投降派,是断不会支持的。而江东四大家族更是不会支持,打仗的兵是他们的私兵和部曲,拿着自已的钱和人去打一场毫无胜算的仗,除非江东四大家族脑子坏了才能同意。

再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来自刘备集团的干扰,周瑜给出的方案是软禁刘备,以酒色让刘备沉迷,再将刘备手下的兵马为已所用,周瑜的想法未免天真,一个48年都在感慨一事无所的落没英雄都没有放弃奋斗,更别说已有四郡之地的刘备初建功业,会沉迷酒色?而所谓的调动刘备手下的人为已所用更是天真,关羽、张飞熊虎之将,这个世界上,除了刘备能调动他们,真没人了,还更别说他们三人所谓的情同兄弟。



除不掉刘备,周瑜去打益州,后方必然不稳,恐怕还没有进入益州,南郡首先就被刘备偷袭,到时历史上白衣渡江的就是吕蒙,而是刘备了。况且真打起来,已有四郡之地,得到荆州士人百姓支持,又有关张及诸葛等人辅佐,孙权未必能占到便宜。

江东善于水战,曹魏强于骑兵,刘备擅长野战,打益州可不是打水战,周瑜的陆战能力在南郡之战中有目共睹,在得到关羽绝北道和张飞围攻城的支持下,打下一座孤城江陵城,用了1年,周瑜要打益州,真不敢想要打多少年。

还有北方的曹操一直在虎视眈眈,虽说曹操在赤壁折翅、南郡败北,可是军中将领无一损失,元气尚在,随时可大举南下,周瑜在后有刘备,前有曹操,两面夹击的情况下还敢出兵打益州,除了佩服周瑜的勇气外,最终的结局除了失败,实在是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结局。



不得不说,周瑜的建议是战略性的,可实现建议的路径是迷茫性的,甚至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别说改变历史格局,如果真这么做了,江东还能不能存在,都是个未知数?

总觉得孙权不同意周瑜的建议是正常的,可孙权居然同意了,然后孙权又同意了刘备借南郡,如此矛盾的决定,出现在孙权同一个人的身上,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所以有人想到了阴谋论,孙权害死了周瑜,然后同意了刘备,两个建议必须取一舍一,但历史上就是这么让人难以捉摸,周瑜在准备起兵讨伐益州前,得暴病去世,死于急病,年仅36岁,可谓英年早逝。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抛开演义,只看历史

你说的这个建议应该是,周瑜在死前给孙权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在《三国志.鲁肃传》中有记载:

“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这封信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遏制刘备,甚至干掉他,因为他和曹操是东吴最大的威胁,那么这个观点在如今在来看是完全对的,那么孙权到底有没有采纳呐?

我们先来看周瑜和孙权的关系,周瑜我们说直白一点是大哥孙策的人,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起兵的时候,送钱送粮。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掌管东吴军马,深受孙策信任。孙策死的时候,可以说是把孙权托孤给周瑜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孙权对周瑜可以说是信任和不得不信任。

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的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占据了荆州四郡。据《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曾在刘备来到京口时向孙权提出将刘备扣留在江东的主张。不过,孙权却并不赞成周瑜的主张,他认为尽管曹操兵败赤壁,但其实力依然强大,只有加强与刘备的联盟,才能抵御曹操,确保东吴的安全。因此,他不但否决了周瑜的建议,同时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

我们从当时三方力量对比来看,如果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不但刘备集团难以生存,东吴也将独自面对曹操的强大军事压力,想要守住江东难度也会增加不少(江东当时山越叛乱非常严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三国志的记载)

所以通过这样的分析来看,孙权对周瑜是充分信任的,而且对周瑜的这个建议也是听进去了,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联刘抗曹是不得已的选择,通过与刘备的联姻,东吴西北疆域的安全得到了保证,这也为当时东吴图谋淮南一线提供扫除了后顾之忧,总结一句话就是唇亡齿寒!





原来这是历史


周瑜,提出这个计划后。还没出兵就病勒!一病去世。

周瑜是我个人最敬佩的人,只是被罗贯中老师的三国演义抹黑勒。

官渡之战火烧赤壁,是周瑜黄忠的功劳。与诸葛亮没啥关系!当时诸葛亮才出道一年。在当时的政治舞台没啥名气!

周瑜是除了是东吴的贵人。更加是刘备的贵人!周瑜救了刘备就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