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做过秦国大良造,为什么后来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

一夜黄花


在回答这个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秦国的“大良造”是个什么官职。

大良造是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也就是后来的宰相。直到秦国设立相国一职后,大良造才成为一种封爵的爵位。

秦国以军功而封的爵位一共有二十等,大良造是其中的第十六等。直到汉朝后才退出历史舞台。

公孙衍是战国纵横家,他有个外号叫“犀首”,是形容他用兵如鬼,征战如电,奔袭如火。


秦惠文王杀了商鞅后,公孙衍接任大良造。 当时的秦国,兵强马壮,加上秦惠文王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一直想吞并六国。而东进第一个面临的对手是魏国。

公孙衍生于魏国,但在那个年代,人才流动很频繁,很多人才因为因为各种原因在别国为官,各为其主,不会手下留情。

魏国弱小,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只能把河西一片战略要地割给秦国。

秦国退兵后,魏国使者带来很多礼物,请他在秦王面前多说好话,以后不要打我们了。

公孙衍是个很贪财的人,收了礼物后,他建议秦王攻打西边的西戎,不要再打魏国了。 这个建议遭到了张仪的坚决反对,他说公孙衍误国,定是收了魏国的贿赂,才会出这种主意。

张仪:


眼下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要是让魏国缓过劲来,再和其他国家结盟,那秦国的霸业就要落空了。公孙衍这种做法简直就是祸国殃民。

秦王如梦方醒,就起用张仪,冷落了公孙衍。 失宠的公孙衍跳槽当上了魏国将军,发誓要与张仪分个高低。

可是当时魏国底子实在太薄了,单凭魏国一已之力,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只能联合其他国家。 公孙衍很快就说服了齐王,与齐国联盟出兵攻打赵国,取得了大胜。

为了秦国的安全,张仪全力以赴,破坏公孙衍的合纵策略。如果让山东六国联合起来,秦国危矣。 秦军率先进攻魏国,取得了大胜,张仪接着又施展计谋,说服了山东六国中最大的齐国和楚国,让他们放弃了和魏国结盟。

公孙衍领军:


公孙衍见拉拢齐楚不成,就和燕、韩、赵和中山四国,搞了个“五国相王”的把戏,让五国互相承认对方称王,但在张仪的破坏下,加上齐楚两国的干涉,这个把戏最终失败了。

这时的魏王,已对合纵完全丧失了信心,只想着依附强大的秦国,避免挨打,所以魏王罢免了合纵派宰相惠施,任命张仪为魏相。

身兼秦、魏两国宰相的张仪,更有了施展连横之术的舞台。但他步子迈得太大,没有做好准备就率秦军去攻打齐国,结果被齐军打得大败。

看到秦国吃了败仗,魏王又动摇了。在国内合纵势力的运作下,公孙衍复出担任魏相,张仪被逐。

前318年,公孙衍通过努力,组织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进攻秦国。但联军心不齐,都指望别人出力死战,没有多少战斗力,被秦军杀得丢盔弃甲。

由于魏国是首犯,所以被打得最狠。 这次失败的锅,只能让公孙衍来背。公孙衍只能辞职,去了韩国。 在韩国,公孙衍又策划新一轮的合纵,准备再次进攻秦国。

秦国也认为如果不将合纵势力打服,这些人是不会罢休的。 韩国是山东六国中最弱的一个,哪里是秦国的对手,被打得找不着北。

原先说好有难同当的齐、魏等国,没有一个帮忙的,都在看热闹。 这次战斗后,公孙衍深知六国人心不齐,根本联合不起来,他放弃了合纵的想法,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深处。

六国攻秦:

公孙衍的失败,不是他个人能力的问题。他主张的合纵也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合纵最终没能成功,首要的原因当各国利益不一,各怀鬼胎,无法真正做到团结一致。

其次,则是秦国的地势险要,战略纵深广阔,合纵攻秦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却难以有长久的效果。

第三,齐国是能和秦相提并论的大国,合纵抗秦还是抗齐,诸国意见也不统一。这也导致合纵运动的力量分散。

所以公孙衍注定是一个失败的悲剧人物,但他仍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刚日读史


公孙衍是比较悲催的,长期都被人们认为是个小角色,事迹不为人知,因为《史记》和《战国策》等史书都记载苏秦和张仪互为政敌,分别是合纵、连横的倡始者,彼此关系相熟,却相互攻击,是同时代的棋逢对手。

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帛书,其中16章不见于任何史书,是失传已久的古佚书,根据其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秦还是个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张仪的对手应该是公孙衍。

仕秦攻魏

公孙衍的职业是纵横家,并且是主张合纵抗秦的纵横家,张仪则是主张连横亲秦的纵横家,而纵横家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博取政治权力,这就注定两人将激烈对立,然而在张仪入秦之前,公孙衍反而是秦国的顶级智囊。

公孙衍和张仪一样都是魏人,但纵横家一般都是没什么家国情怀,只信奉投机主义,哪国能够施展抱负,他们就去哪国,公孙衍和张仪都是如此。

公孙衍是魏国阴晋人,阴晋位于河西,正是秦魏两国争取的重点区域,在历史上有时属于秦国,有时属于魏国,所以生长在这里的人对国家归属感不是很强烈,毕竟指不定哪天就换了。

公孙衍头脑里也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没有任何资料记载他的生平,他第一次出现在史册是在秦惠文王杀商鞅之后,可以推测公孙衍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看到秦国国力大振,继而西行,意欲一展抱负。

秦惠文王继位后很快就诛杀了商鞅,公孙衍应该在之前几年就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所以被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进攻魏国。

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反而是曾经强大的魏国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南辱于楚,实力大为衰弱。年轻的秦惠文王志在夺回被魏国占据数十年的河西之地。

公元前333年,公孙衍率秦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攻占河西雕阴城,并有继续进兵的意图,魏国无奈求和,割让阴晋等地与秦国修好。

阴晋到手,秦国进入中原的通道开了一角,秦惠文王兴奋莫名,立即把"阴晋"这个带有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

之后,公孙衍还曾进攻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占据整个河西之地,魏惠王便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合纵仕魏

魏惠王割让河西之后,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拿人的手短,就建议秦惠文王与魏和好,先进攻西戎。

这个把柄很适时地被公孙衍的死敌张仪抓住了,这个时候张仪刚刚来到秦国,就向秦惠文王建议不能让魏国缓过这个四面受敌的危急时刻,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实属误国之举。

秦惠文王如梦初醒,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公孙衍则遭到排斥,不得不离开秦国,到魏国做了将军。

在张仪的建议下,秦国接连打击魏国,魏国已经千疮百孔,国力严重衰退,无力独抗秦国,公孙衍于是开创了合纵之法,寻求列国联盟合纵。

公孙衍首先找齐国合纵打赵国,结果赵国被联军打得大败,合纵首尝胜果。

合纵的出现也引起了秦国的注意,张仪为此制定了连横的策略,极力破坏公孙衍的合纵,最为主要的就是防止齐楚魏,尤其是齐楚两个大国,对秦国是巨大的威胁,绝对不能让他们走到一起。

张仪亲自率兵攻打魏国,迫使魏国依附秦国,又与齐楚两国大臣相会,拉拢齐楚,成功地破解了三国合纵。

公孙衍继位转向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发起了“五国相王”,五国互相承认对方称王。不料却遭到了齐、楚国等国的反对,秦国更是极力破坏,“五国相王”以失败而告终。

合纵再次失败后,魏国开始全面倒向秦国,罢免了支持合纵的惠施,以张仪为相。

秦国虽然在名义上免去了张仪的相职,但这只是名义上,身为魏相的张仪替秦国谋划,使得秦军可以直指中原,直接威胁各国。

秦惠文王跃跃欲试,很快派军跟齐国一教高下,结果大败,魏国内部亲齐势力抬头,齐楚要求驱逐张仪,连横遭受挫折。

前319年,张仪被逐回秦国,公孙衍成为魏相,再次拉拢合纵联军。

前318年,公孙衍说服诸侯,组织起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出兵攻打秦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

秦军随后追击,魏国损失很大,向秦国讲和,而没有讲和的赵国成了秦国的下一个目标,齐国也落井下石进攻赵国,赵国惨败,五国攻秦以失败告终。

不过公孙衍也不是一无所获,在战前他曾策反义渠部落,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

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秦惠文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在未来数十年里,秦国一直未能消灭义渠,直到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才消灭义渠。

仕韩隐退

五国攻秦失败后,公孙衍不再受到信任,只得离开魏国,到韩国为相。

公孙衍在韩国又掀起合纵浪潮,此时魏相田文就是公孙衍推荐的,齐相田婴又是田文他老爹,合纵形势大好。

秦惠文王为此感到不安,发兵攻打韩国,韩国自然不是对手,其他盟国却也作壁上观,韩国惨败,公孙衍罢相,从此离开波澜壮阔的列国舞台。

总的来说,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他的名气不如张仪和苏秦大,成就也不及张仪,但仍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平沙趣说历史


公孙衍很倒霉,生前和张仪是死对头,政治主张得不到实现,死后功劳又大部分归了苏秦。

其实,公孙衍是合纵创始人,张仪是连横创始人。两人的影响力用当时人的话来评价最合适: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我们先来看看公孙衍都做了什么?

为秦国收复河西之地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秦惠文王继位后,为了立威也为了给贵族们一个交代,商鞅被处以五马分尸。后来,秦惠文王找到了魏国的公孙衍做大良造。

公孙衍受到秦惠文王的重用后,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自己的祖国魏国,为秦国夺取河西之地,河西之地对秦国和魏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历来都成为两国的必争之地,今天成了秦国的,明天又被魏国夺取。

公元前409年,在吴起的带领下,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并设西河郡。以后秦国再攻,一直没有攻下来,到了公元前333年,公孙衍为秦国大良造,率军攻打魏国,誓要夺取河西之地。

公孙衍第一次攻打魏国,很顺利的就赢了,魏国割让阴晋之地,秦国向东的门户开始打开,之后,公孙衍继续东进,进攻河西要塞,斩杀八万魏军,魏军将领龙贾被俘,魏惠王不得不把整个河西之地都割给了秦国。

公孙衍为秦国立了一大功。

合纵攻秦

倘若秦国乘胜继续东进,魏国危已,魏惠王派人用重金贿赂公孙衍,希望秦国不要再攻打魏国,于是公孙衍就劝说秦惠文王攻打西戎。

公孙衍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使得公孙衍后来走上了与以前截然相反的道路。

公孙衍生命里注定的对手出现了,他就是张仪,张仪对秦惠文王说现在正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公孙衍收受贿赂想放过魏国,魏国一旦获得喘息的机会,肯定又是秦国的一大劲敌。

秦惠文王一寻思确实如此,就重用了张仪,疏远了公孙衍。

公孙衍不得不离开了秦国,回到魏国做了将军,面对强秦,公孙衍首创合众弱以攻强秦的策略,联合齐国攻打赵国,然后欲促成齐楚魏结盟,但张仪知道后,进行破坏,先攻打魏国,又积极拉拢齐楚,致使公孙衍的合纵三国的目的失败。

五国相王

公元前323年,在张仪连横策略下,秦齐楚相会欲商量结盟以攻打魏国。为了达到合纵目的对抗连横,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即魏国、赵国、韩国、燕国和中山国五国互相承认对方称王,此举抬高了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的地位(魏韩早已称王),但这次事件遭到了秦齐楚等大国的一致反对。

齐楚秦分别出手阻挠五国结盟,最后五国不欢而散。

五国伐秦

这次合纵的失败,直接导致张仪成了魏国的宰相,但公孙衍不甘心失败,终于在319年,魏国驱逐张仪,公孙衍成为魏国宰相,举起了合纵大旗,这次的五国为:韩、赵、魏、燕、楚。五国组成五国联军攻打秦国。

但五国并不同心,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小算盘,实际出兵攻打秦国的只有韩赵魏,即便这三个国家,到了函谷关,一面对秦军,便瞬间溃散,根本就是不堪一击,魏国再次依附秦国,五国伐秦彻底失败。而在遥远的秦国的西北部,义渠国却取得了对秦作战的胜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安慰了公孙衍饱经沧桑的心。

指点义渠

义渠国位于秦国的西北部,虽不算强大,却一直没有被秦国灭掉,并时不时跑出来骚扰一下秦国,秦国深以为患。

义渠君有次去了魏国,公孙衍请求面见义渠君,对他说:“如果秦国和东方各国有战事,秦国就会笼络义渠;如果秦国和东方没有战事,就会掠夺义渠。”

义渠君将公孙衍的话记在了心里,后来秦国面对东方五国的攻打,害怕腹背受敌,就给义渠送去了大量的绸缎、美女。义渠君会意,直到攻打秦国的机会来了,就领兵攻打秦国,果然收服了部分土地。

五国伐秦的失败,使得公孙衍被排挤出魏国。又去了韩国做相,继续他的合纵抗秦,然而东方六国,目光短浅,始终做不到真正的贯彻公孙衍的主张。公孙衍注定会失败。公孙衍曾在秦国做大良造,为秦国夺下河西之地,却又收受魏国贿赂,断了在秦国的政治生涯,后来到了魏国,致力于合纵抗秦。

他抗秦并非出于报私仇,而是出于政治考量:

  •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 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合纵抗秦的策略凝聚力他的心血。
  • 出人头地,功成名就。

战国时期崛起的士之一族,没有祖国的概念,他们只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争得一方君主的信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从而功成名就。


萧晓四姑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确,曾做过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在其后来一生却始终站在秦国的对立面。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很是耐人寻味。

公孙衍在秦惠文王继位初期,担任秦国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国官职,在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时代,是秦国掌握最高军政大权的实权人物。

但很快,公孙衍遇上了一生最重要的对手张仪。张仪在遇见秦惠文王之前,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落魄士子,甚至可以说是极其窘迫。张仪最穷困之时,被当作窃贼,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对于张仪来说,可以说是人生至暗时刻,但遇到秦惠文王,他的人生遇到重大转折点,也是他人生绽放光彩的开始。

自然,这也成为张仪与公孙衍交锋的开始。此时,为秦国打下河西之地,获得秦惠文王赏识的公孙衍,因魏国重金贿赂,打算放魏国一马,张仪的出现阻止了这一情况的发生,也终止了秦惠文王与公孙衍的蜜月期,从此,张仪成为秦国的座上宾,而公孙衍则与秦国渐行渐远,直至兵戎相见。

随后,公孙衍与张仪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斗,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则奉行连横,公孙衍促成联盟攻秦,张仪则见招拆招,破坏联盟。二人缠斗,张仪处于上风。

公孙衍与张仪都是战国时代的士子,虽有母邦,但他们都是以天下为怀,谁能够给予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他们就为谁效力。秦国之所以从弱秦变为强秦,在于能够给予天下英才挥洒才华的空间。

公孙衍从为秦效命到反秦抗秦,是一个士子审时度势的正常抉择,是公孙衍个人理念与利益交织的产物,并不奇怪。


生说


战国纵横家就跟现在的职业经理人一样,职业就是搞纵横,到哪个国家,就为哪个大老板效力。他们的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博取政治权力,享受非一般的人生经历。他们是一群十分特殊的人,没有什么爱国主义信仰,只有投机主义。

公孙衍是与张仪/苏秦齐名的战国纵横家,倘若细细分析史料,他的事迹比苏秦要可靠得多,是真正的合纵大师。

他是魏国阴晋人,早年生平不可考。阴晋位于河西,是秦魏两国争取的重点区域,在历史上有时属于秦国,有时属于魏国,故而这里的居民国家归属感很不强烈,公孙衍也是如此,头脑里并没有什么祖国的概念。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后,国力大振,东方诸国人才纷纷前来,公孙衍也在这时从魏国跑到秦国,混了几年后,在军界、政界声名鹊起。公元前333年,公孙衍攻略魏国河西的雕阴城,魏师败绩,秦惠王将他提拔为大良造,成为秦国的头号权臣。

张仪到秦国后,与公孙衍明争暗斗,最终挤掉公孙衍。气急败坏的公孙衍离开秦国,跑回魏国,魏惠王任用他为将军。这位纵横家能量不小,到了魏国之后依然能够翻江倒海。为了抗衡崛起中的秦国与齐国,公孙衍主导“五国相王”,即魏、韩、赵、燕、中山五个国家联合起来,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这也是东方合纵运动的开始。

“合纵”成了东方诸侯抵抗秦国的不二法宝。在公孙衍的努力下,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达成协议,组建一支多国部队,共同出兵,讨伐秦国。五国联军抵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兵迎战,联军谁也不卖力打仗,战争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多国联军轻而易举地被击败了。

但是,公孙衍并不是一无所获。“东方不亮西方亮”,东方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公孙衍仍旧导演了一出杰作,策反义渠部落。在函谷关战役的同时,义渠突然发难,出兵进攻秦国。义渠王宣布独立,率军队袭击秦国。此时秦国的主力兵团都汇集到了函谷关,狗急跳墙的秦惠王临时拼凑了一支军队迎战义渠军,结果被打得大败而还。在未来数十年里,秦国一直未能消灭义渠,直到宣太后色诱义渠王,才消灭义渠。因此,总的来说,公孙衍的合纵战略仍然给秦国予沉重的压力。

说到纵横家,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苏秦与张仪。张仪的历史是比较可靠的,但苏秦的事迹则是云遮雾罩,战国策记录他的事迹,经不起史实的推敲。公孙衍的名气不如苏秦大,但他的史实是比较可靠的,他的成就虽然不及张仪,但仍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君山话史


说起纵横家,一个纵一个横,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二者之间最大的不同。

什么是合纵?其实合纵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大家联合,而在于保护弱小,联合弱小之国,共同组建防线,共同抗击一个强悍的国家,这种人大家都认为是仁慈之人,但是实则不然,合纵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证纵横家能够继续的存在下去,只有国家之间的纷争不止,才会造成纵横家能够一直存在,让这些诸侯王族需要纵横家替他们制定一条国策,去联合其他的国家一起去搞定强势的国家。

天下分分合合。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一直保持这样的军事,总有一天百姓的血会流干,大家也在不断的战争之中崩溃。

所以才出现了横,连横真正策略,并不是说借他国之势力,帮助自己对付强悍的敌人,而是选择用外交军事的方法,强悍自己的国家实力不断的向外扩张,越多他人之国力,加持于一身,最后统一天下,连横死的人会更多,但是却为了后世之和平,只有一家之言,才能够保证大家不会刀光血影,不会兵戎相向。

这是两种思想。这两种思想的最终体现,就是公孙衍和张仪之间之争。纵横家的由来就来自于这两个人。

这其中大家比较怀疑的就是这个公孙衍,公孙衍一开始是秦国的大良造,帮助秦国夺回了河西之地,但是之后又帮助魏国打呀,刚刚崛起的秦国,有人就会问了,这个人究竟是要干什么?

其实简单,他就是想营造一个能够让纵横家活下去的世界,国家太强,对不起,这样的国家必须消灭国家太弱,对不起,这样的国家必须要帮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七个国家同时存在,各国与各国之间的纷争,才会保证纵横家能够一直的存在下去。这样的话,作为纵横家的一员,公孙衍才能够一直保住自己的饭碗。

你可以说纵横家是一个投机分子(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但你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在国家大局上面的把控,更加让人感到佩服,这一切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天下纷争的基础之上,对于其他的诸子百家来讲,无论天下变成什么样,自己都有传承,都能够传承下去,只有纵横家这个思想很尴尬,如果没有天下纷争。那么纵横家和以维持自己的生存,要怎样去证明自己能够名留青史?

合纵的目的,便在于此。你要说公孙衍,他一开始的时候打算青史留名,那帮秦国夺回河西之地,这一点足够为政天下,你要说他要帮助魏国,能够使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那为什么一开始要帮助秦国打魏国呢?良心发现,这一点根本就不可能。

从道理上来讲,他是害怕自己的思想,没有人能够流传下去自己的能力,以后没有人去歌颂歌颂的反而是儒家,法家,道家没家等等其他珠子摆下的思想,而自己作为纵横家的一员,因为国家的统一,因为没有任何的分针使用它纵横家的思想,所以自己的思想没落了下去。正式进入到一个思想,大家阶段会要考虑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孔子,墨子,老子会选择遗留下书籍来宣扬自己的学识和思想的,就是希望自己不是单纯的影响一个时代,而是能够做为一个思想,能够继续的在群众里面流传下去。

这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同时我也觉得这也是唯一能够解释公孙衍会前后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的一个问题。


漩涡鸣人yy


在我看来公孙衍之所以后来一生的政治生涯都在反秦、抗秦,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就像古语说的那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既然公孙衍后来没有当秦国的大良造了,本身就不是秦国人的公孙衍更没有义务为秦国效力了。更何况离开秦国的公孙衍投奔的国家,此时都面临着秦国的威胁,公孙衍既然“拿人钱财”就要“与人消灾”。所以离开秦国的公孙衍反秦、抗秦也无可厚非。

爱有多深恨就有深,秦国负我我必复秦

公孙衍本是魏国阴晋之人,由于在魏国不受重用,恰巧碰到了刚刚继位的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此时也刚刚经历诛杀商鞅不久,手中没有贤臣相辅,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初到秦国的公孙衍就担任秦国大良造,率领着秦军夺取了魏国的阴晋之地,之后又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彻底占领了河西之地。此时的公孙衍在秦国可谓风光无限,但是毕竟不是秦国人,面对魏惠王的重金贿赂,公孙衍向秦惠文王建议与魏国休战进攻其他国家。

恰逢此时张仪也来到了秦国,张仪向秦惠文王分析了此时魏国四面树敌,正是削弱它的好时机,如果现在不及时对付魏国,等它缓过来秦国就再也没有机会对付它了。秦惠文王如梦初醒,决定重用张仪,对公孙衍也日渐疏远。在秦国郁郁不得志的公孙衍只能离开秦国,前往他国效力。秦国给了公孙衍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因为张仪的出现,使得公孙衍在秦国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公孙衍在情感上也“因爱生恨”,自此之后一生抗秦、反秦。


纵横家的本性,一切皆为己利

对于纵横家而言,情感必须让位于利益。从一开始身为魏人的公孙衍为了利益,率领秦军进攻自己的家乡阴晋,就不难看出在纵横家眼里利益是有多么重要。既然秦国已经没有给公孙衍利益了,那公孙衍自然要为给自己利益的国家效率。离开了秦国的公孙衍先后到魏国、韩国效命,而此时魏韩两国都受到了秦国的威胁,所以正如前文所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此时效命于韩魏两国的公孙衍自然要反秦、抗秦。


信仰决定了离开秦国的公孙衍必定反秦、抗秦

对于公孙衍这样的人而言,信仰比利益、感情更重要。我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纵横家有两大流派,一个是弱国合纵抵抗强国,另一个则是强国连横瓦解弱国的联盟。

作为合纵流派的代表人物公孙衍在离开秦国之后,对于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为了实践自己的信仰,公孙衍先后组织了多次合纵联盟抗秦,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公元前318年爆发“五国伐秦”,可惜最终因为五国国君各怀鬼胎而以失败告终。

在这之后,公孙衍又陆陆续续组织了几次合纵抗秦,但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心灰意冷的公孙衍最终从历史的舞台中谢幕了。

合纵虽然失败,但是公孙衍的威名却载入史册。《孟子·滕文公下》记景春的诸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感谢读完文章,本文作者为历史作家煮酒君。喜欢请点个赞👍


煮酒君


原因一:跟纵横家主张有关。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楚才晋用、魏才秦用,都是很常见的事。由于诸侯林立,互相牵制,所以纵横家就有了发挥的空间,公孙衍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纵横家,顾名思义就是主张合纵连横战略,听起来高大上是吧?但如果深扒他们的主张,其实有点无耻:即以谋略干预各国政治、外交,以达到立足乱世,扬名天下的目的,所以纵横之学又被叫做乱世之学。

简单理解就是,纵横家目的既不是为了天下一统,也不是为了百姓安定,而是在利用乱世为自己扬名立万,所以他们眼中只有利益。公孙衍于公元前333年任秦国大良造,统领秦军猛攻母国魏国。被魏惠王重金拉拢后,加之受到张仪排挤,公孙衍又回到魏国,走上了反秦之路。

原因二:跟当时诸侯强弱形势有关。

公孙衍的主张是合纵,即合众弱以抗强,在秦国尚未形成对东方六国的压倒性优势前,公孙衍的主张在秦国还有发挥的空间,但随着秦、齐强而赵魏韩弱的格局形成,张仪的连横策略更加适合此时的秦国东出,因此,公孙衍在秦国受到了张仪的排挤。此时,魏国受到秦国的冲击最大,因此公孙衍合众弱抗秦的战略非常适合魏国。

所以,公孙衍离秦后,始终主张五国攻秦(实际出兵最积极的只有韩赵魏),有被秦国排挤的些许怨恨在其中,但更主要的还是跟当时的诸侯形势有关,毕竟秦国过于强大。而当形势再次发生改变时,纵横家的境况也会随之改变,如攻秦失败后,魏国转而加入秦国连横,聘张仪为相,公孙衍则出走韩国。此后公孙衍又根据需要,再次回到魏国,但最终死于权力争斗。

公孙衍离秦后,为什么再也没回到秦国呢?

既然战国时期风云变幻,公孙衍可以多次离魏回魏,为什么唯独离开秦国后就始终与秦为敌呢?其实痛恨秦国倒是谈不上,因为公孙衍的目标是联合赵魏韩燕对抗东西两强:秦、齐。但因秦国的崛起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已经没有了公孙衍合纵发挥的空间。


秦皇汉武


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和名将,先是在秦国为秦将收复河西 ,助秦破魏,后来又以五国之相率合纵联军抗秦与张仪的“横强”对抗。公孙衍一开始就事秦,而后来又离秦事魏的根本原因其实很简单不过了,就是秦国当时的“家底”实在是太薄了,根本支撑不起公孙衍为秦国提出的纯军事战略。有道是,“君主有鹍鹏之志,征伐频频;将士有口腹之欲,捉襟见肘”。



秦惠文王初即位,秦国虽值商鞅变法二十载,不论是土地、人口还是财力,远不如山东六国。虽然河西一战斩首魏八万获胜,可“杀敌一万,自损八干”。长期征伐,以当时秦国的国力,根本支撑不住东出长年累月因征战带来巨额消耗。



时值张仪来秦,提出“东出不惟秦剑,须横强”的方略,正是基于当时秦国的国情所考虑的。张仪认为,结盟有两种,结果也有两种:为止刀兵而盟,今日止明日复,终无善果;为横强而盟,远可以取势压制强国侵犯,近可削弱邻敌而取地。



并在横强的基础上,以邦交为主握旋于强国,避免与强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以征战为辅,打痛那些本来就弱,却不断纠缠自己不放的弱国,使之断了不过分纠缠念想,以免长期损耗国力。



张仪提出的方略,正是基于对当时秦国国情正确判断。也说到了秦惠文王的心坎上去了。可以说,张仪的方略既考虑到秦国“东出”成效,又考虑到了如何节约“东出”的成本。以最小的成本去办最大、效率最高的事,正是那时尚处于上升阶段的秦国所急需的方略。



相比公孙衍的纯军事方略,动则千军万马,死伤则论万计。这每次动一下都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国家“台账”,那时尚未得巴蜀、汉中且后有义渠之患的秦国,根本消耗不了几回合。

基于这些,大约是秦惠文王改用有外交才能的张仪而弃用具有军事大才的公孙衍的根本原因。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作为具有号称“犀首”美誉的当世军事大才公孙衍,虽然基于国情不被秦王所用,但必为它国君主所向往。由于“犀首”名气实在太大,所以不管去到哪国都被君主所重视。魏惠王也是基于领教过犀首河西大破魏军的本领,才重用公孙衍为相。既为魏臣,必为魏谋。魏与秦为敌,魏臣必以秦为敌。这是人之常情,后来公孙衍发挥自身才能以合纵的方式与秦抗衡也是正常之情,并无任何反常之处。


海马论史析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中有一派人物被称为纵横家——这派人物在列国之间奔走游说,根据各国的实际政治需求制订伐交思路。这些人并不效忠于某个特定的国家,甚至可能也没特定的外交主张,而是根据游说对象的实际需求制订外交主张。尽管当时列国之间伐交频繁,一时间各种外交主张层出不穷,但随着战国中后期秦国的日渐崛起就使列国的外交路线逐渐集中于合纵与连横两种不同的路线方针——所谓合纵就是东方六国南北联合为一体对抗西方的秦国,由于这种联盟体系在地图上所呈现的是一条竖线,所以称之为合纵;而连横则是指秦国利用六国之间的彼此矛盾用远交近攻之策拉拢距离秦国较远的齐、燕等国瓦解三晋与楚国的合纵联盟,由于这种结盟体系在地图上所呈现的是一条横线,因此称之为连横。很显然合纵与连横从一开始就是相互竞争的两种外交主张。

过去一提起连横大家首先就想到张仪,一提到合纵首先想到的就是苏秦。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了《战国纵横家书》帛书,这其中16章不见于任何史书,是失传已久的古佚书,而根据其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张仪在秦国为相时苏秦还是个没有登上政坛的年轻人。那么张仪在秦国推行连横之策时的对手就不会是苏秦,事实上在张仪推行连横战略时与之针锋相对提倡合纵战略的是公孙衍。那么公孙衍究竟是何方神圣呢?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时公孙衍在秦国被任命为大良造,深得秦惠文王的信任和器重,帮助秦国攻魏并谋划收复河西。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正日益强大。在此之前齐国经过马陵之战,全歼魏国10万大军;秦国通过进攻河西,诱俘魏国主将公子昂。魏国屡战屡败,主力尽失。秦惠文王继位后虽然杀了商鞅,重用公孙衍,但商鞅制订法令仍在继续施行。公孙衍很快率领秦军向魏国发起了进攻。此时的魏国既缺精兵,又缺良将,根本抵挡不住秦国的强大攻势,只好割地求和。他们所割让的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位于魏国与秦国的交界之处,也是公孙衍的家乡。50多年前魏国名将吴起正是在这里以区区5万武卒打败了秦国的50万大军,从而长期占据河西之地。河西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对粮食的控制都很严,经常利用粮食问题来卡对方的脖子。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死死地压制着秦国,卡死了秦国通往中原的道路,迫使秦国只能与魏国作生意。秦国不甘心受到魏国的盘剥,多次进攻河西,但都没有能够打通中原通道。公孙衍当然明白河西之地的战略地位。中原是当时各地的商品集散地,控制着各国的粮食命脉。只有走向中原,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补给,才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但对于秦国来说:只有占据河西之地,才有可能走向中原。魏国被迫割阴晋与秦国修好,秦国东进中原的一颗钉子被拔除了。秦惠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立即把“阴晋”这个魏国意味的名字,改为了带有秦国色彩的“宁秦”。此后公孙衍再度率军进攻河西要塞,俘虏魏国主将龙贾,斩首八万。经此一役,秦国已实际占据了河西之地。魏惠王便顺水推舟,把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看到这儿也许大家会疑惑:既然公孙衍被秦国所重用,又为秦国立下如此大的军功,那么为何后来又转而推行针对秦国的合纵战略呢?首先我们从公孙衍的生平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来自于河西阴晋(今陕西华阴东),这里一直处于秦、魏两国的争夺之下,因此当地人对两国的归属感其实都并不强,因为说不定今天的魏国人就变成了明天的秦国人。在这里出生成长起来的公孙衍其实对秦、魏两国都谈不上有多少归属感。公孙衍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就是在秦惠文王五年(公元前333年)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并开始谋划攻魏,这时正值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后秦国政局初步完成重新洗牌的时期,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公孙衍可能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看到秦国国力大振,于是西行入秦意欲一展抱负。公孙衍被任命的这个大良造职位是秦国在设立丞相之前的最高官职,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在此之前商鞅就曾担任过大良造一职,由此可见公孙衍在秦国不可谓不受重用。魏惠王在割让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于是公孙衍向秦惠王提出:趁秦魏暂时和好之机进攻别的国家,秦惠文王接纳了这一建议而转攻西戎。然而恰逢此时张仪入秦——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秦国政坛同样容不下两位经天纬地的旷世奇才,这意味着张仪要成功上位就必须扳倒公孙衍。而公孙衍接受魏国贿赂的把柄不知如何偏偏就被张仪掌握了,于是张仪告诉秦惠文王:如今魏国四面受敌,正是伐魏的良机。公孙衍顾私利而忘公义,让秦国进攻西戎,这实属误国之举。魏国有霸主的根基,如果它缓过劲来全力攻秦,秦国恐怕就很难对付了。如梦初醒的秦惠文王立即起用张仪为客卿,而公孙衍则日渐遭到排斥。公孙衍和张仪其实就本质上而言都是纵横家——仅凭口舌就能纵横游说天下诸侯何其厉害,但需要注意的是:纵横家并没什么固定的政治主张——他们的奋斗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天下一统,也不是为了百姓安定,更不为效忠于某个特定的国家;他们所追求的其实是自己的利益。当然纵横家所追求的利益并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从而使自己扬名立万、青史留名。从客观上看:纵横家的外交主张的确对后世有借鉴意义,而合纵与连横的博弈最终还是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但这并不是纵横家所追求的初衷,他们所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建功立业。那么既然秦国已不能再为公孙衍提供能让他建功立业的平台,那么公孙衍就有必要为自己谋划出路了。

公孙衍在离开秦国之后先是去魏国做了将军。在魏国公孙衍碰到了正在魏国访问的楚国使者陈轸,后者向其献计说:“魏相田需约诸侯纵亲,楚王疑而未信。如果您请于魏王,说您与燕赵之王有交情,多次有使者来邀请相见。魏王如答应了您,给您车子,你也不必多要,有三十辆乘就可以了。您把车子陈列在庭中,公开宣称要到燕国和赵国去。”公孙衍照办了,燕赵之王派使者迎公孙衍到他们的国中,楚王听说,大怒,以为田需欺负他,就全不听从田需的话了。齐国听说公孙衍要到燕赵去,也派人以国事相托。于是公孙衍行三国相事,有了相当大的权力。公孙衍主张合纵,张仪宣扬连横,他们在政治上和私人关系上都是对手。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更元三年)张仪相魏,实际上张仪这次到魏国当相国其实是为秦国的连横战略服务的——他身兼秦、魏两国相国其实就是要推动魏秦结盟,使魏国附属于秦。公孙衍则设法取得了韩国的支持,破坏了张仪联合秦魏的政策。公元前319年张仪被迫去魏,公孙衍代张仪为魏相。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合纵攻秦。这次进攻没有取胜,五国联军至函谷关而还。但这次进攻还是一次有名的对秦的进攻。合纵攻秦未能奏效并没使公孙衍心灰意冷,恰恰相反他进一步将自己合纵结盟的对象进行扩张:不只是东方六国,这次他想到了在秦国的背后插上一刀——原来秦国西部生活着众多的西戎部落,经过秦穆公时代的开疆拓土绝大部分西戎部落被秦国兼并,但有一个名叫义渠的西戎部族依然顽强生存了下来。公孙衍向义渠国抛出了橄榄枝:有一次义渠君朝魏。公孙衍就趁这个机会,劝告义渠君加强对秦的警惕。他说:如中原无事,秦就要对你们烧杀掠夺;如果中原有事,秦将轻使重币去同你们交好。后来五国攻秦。恰巧这个时候秦以文绣千纯,美女百人,遗义渠君。义渠君集合群臣议论这件事。义渠君说:这就是公孙衍当年所说的那话了。于是起兵袭秦,大败秦人。然而公孙衍虽然组织了多次对秦国的进攻,却几乎均以失败而告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策略是错误的,而说明各国离心离德,根本没有很好地贯彻他的合纵策略。纵观战国局势:实力雄厚的向来靠拳头说话;实力较弱的只能靠外交手腕。公孙衍首创的合纵策略是当时弱小国家对抗强秦以求得生存的最好策略,甚至是唯一办法。如果各国能够按照他提出的策略团结起来,共同抗秦,那么天下局势就会发生改变,历史也会改写。合纵的失败并非公孙衍的失败,而是各国君主的失败。当时已经无人能把那些目光短浅、形形色色的君主们凝聚到一起,他们患得患失、左右徘徊,即使公孙衍倾尽心血,也是无力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