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這麼對付“視覺中國”:別讓敲詐者輕易得逞

“圖片戰爭”已來到了第二天。

4月11日,因一張人類發現黑洞的照片,中國最大的視覺內容供應商視覺中國,陷入了麻煩。人們發現,這張被原作者標註為可自由使用的圖片,在視覺中國網站上,被掛上了版權聲明。換句話說,如果有媒體或者商業機構使用該照片,需要給視覺中國交錢。

這引起了眾怒。

最早的憤怒來自於自媒體。事發不久,知名自媒體人“三表龍門陣”,即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上發出文章,《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指斥視覺中國長期以圖片侵權之名,勒索自媒體,涉嫌“釣魚執法”。

這一次,大多數的媒體和自媒體站到了一起。

眾多企業自媒體紛紛跟進,在各自的社交媒體上掛出,視覺中國網站中關於自家企業品牌的圖片,意指該網站的圖片版權聲明越界。最具引爆力的質疑,來自於“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它向人們展示了視覺中國網站上,關於“國旗”與“國徽”的版權聲明圖片,進而質疑: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視覺中國的創始人柴繼軍很快作出回應:理解自媒體苦衷,但我們在維護攝影師權益,合法維護版權。

柴繼軍的說法不無道理,他也獲得了一些攝影師的支持。在隨後出現的媒體報道中,關於中國圖片侵權嚴重的描述,聲量漸大。而根據德國圖片維權機構Copytrack的一份統計報告,中國在全球圖片侵權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僅次於美國與巴拿馬。

一邊是情緒,一邊談版權。在一場“輿論戰爭”中,雙方各執一詞。

那麼,問題到底在哪裡?

美國人這麼對付“視覺中國”:別讓敲詐者輕易得逞

1992年,中國宣佈加入《伯爾尼公約》,後者是世界上最早最全面的國際版權保護公約;2001年,中國在加入WTO兩年後,簽署了WTO體系下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至此,中國圍繞《著作權法》形成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完成與國際慣例的接軌。在法律層面,中國的版權保護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版權法,主體漸趨一致。

其中最核心的原則是:你不能從別人的工作中竊取或獲利。

細部上,則依舊有一些區別。

以美國作為對比,中美兩國在版權慣例上,即存在不同之處。如,兩國版權保護上,關於“合理使用”(Fair use)原則的闡釋,便有不同。

“合理使用”原則是版權保護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這項制度旨在版權保護中,實現公平、平等、正義等價值,在一些條件下,不必經版權人許可,不必向其支付報酬,即可將其版權作品用於正當目的。此一制度,廣泛出現在英聯邦、美國和日本等國法律中,在不同法律文本中,也有被譯為“自由使用”與“光明正大地使用”。

以美國為例,“合理使用”原則的適用範圍包括:合理使用的複製或錄音記錄、批評、評論、新聞報道、課堂教學(包括課堂拷貝)、學術或研究等。上述情況下,均不構成侵犯版權。

這為版權的使用開啟了一扇窄門:偷竊當然是不行的,但版權也非完全封閉之物。

這件事在中國卻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2條,其中有近似於“合理使用”原則的表述,但僅限於豁免。豁免條款中,關於適當報價的內容並不清晰。此外,由於國內的民法體系,法院對於標準的裁量,並無一致標準。

以圖片版權為例,根據相關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三年間,海淀法院的圖片盜版案件勝訴率和判賠金額都迅猛上升,2015年圖片版權訴訟案件數量為1013起,2017年則升至4000起,平均判賠金額由1500元上漲到2500元。

同期,視覺中國財報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該公司營收和利潤分別增長了50%和84%,2018年僅上半年,即實現營業收入約4.8億元,同比增長超25%;實現扣非淨利約為1.33億元,同比增長超34%。

有報告估計,2020年,國內圖片市場規模將達到百億,預計未來五年,圖片正版化率複合增速將達到30%。

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視覺中國恰是其中的“頭羊”。

美國人這麼對付“視覺中國”:別讓敲詐者輕易得逞

如果這隻“頭羊”在美國,會遭遇什麼樣的情況?

無獨有偶。大洋彼岸也有一隻類似的“頭羊”:Getty Images。

這家圖片社成立於1995年,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數字媒體內容在線授權機構,同時也是視覺中國在全球的版權合作方。從業務模式來看,它可以說是美國的“視覺中國”。

甚至,在行事方式上,兩家機構也有著類似的風格。

在一家名為Art Law Journal的創意社區上,這樣描述Getty Images:

“Getty Images開創了一項完整的業務,向涉嫌侵犯版權的人寄信,要求他們支付高昂的費用。Getty的高壓手段一直是整個博客圈憤怒討論的話題,聲稱這不過是敲詐勒索。通過向那些沒有法律知識的人施壓,該公司恐嚇人們支付遠遠超出市場價值的高昂費用。不幸的是,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回應,所以他們服從了要求。”

面對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這家網站給出了建議。

負責是首要的。

侵權者有責任向版權所有者支付因侵權而造成的利潤損失。任何從侵權中獲得的利潤都必須返還給版權所有者。你應該給被侵權的機構回信,同時諮詢律師。

當然,金額可不是對方隨便說了算的。

侵權者可能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賠償金額並不一定要像Getty要求的那麼高,而是基於該圖片在市場上的公平市場價值。比如,一張圖片花費了10美元,那麼損失就是10美元,即使Getty images對這張照片收取800美元的費用。

當然,你必須證明這張照片只值10美元,這在法庭上可能更難做到,但我們應該試試。你可以計算圖片的市場價值,過程很簡單。比如,試著去其他圖片網站看一看可類比的圖片平均價格。如果是一張狗狗洗澡的照片,那麼就再去找8張左右狗狗洗澡的照片,估算一下平均價格。你應該可以找到10美元以下的圖片。

最重要的,不要輕易妥協。

對方總是會宣稱,要請律師起訴侵權者。這同時意味著,對方要為此支付律師費,律師是按小時收費的,且律師費很貴。這意味著,如果對方無法獲得足夠的賠償,這個案子就會被撤銷,因為它看上去並不那麼值得。

這篇文章底下,收穫了超過百條留言。其中有人分享了被Getty起訴的故事:

最早,他們給我發來了律師函,我沒搭理;然後,他們還有給我發了律師函,我沒搭理。最後,他們不搭理我了。

留言裡的故事,當然不值得炫耀,我們當然要為侵權負責,但它試圖傳遞一個消息:不要讓勒索者輕易得逞,即使以正義之名。

美國人這麼對付“視覺中國”:別讓敲詐者輕易得逞

人類發現黑洞的照片,已淡出了中文社交媒體的討論。關於“視覺中國”的爭議,還在愈演愈烈。

4月12日,從凌晨開始,商業媒體開始接管輿論,連續發出了多篇關於視覺中國的商業與調查報道。報道內容從這家公司的經營情況、商業模式,到圖片版權市場的產業形態,再到訴訟糾紛和關於“版權霸權”的評論,最新的信息則是,關於這家公司高管個人國籍的討論。

這是一個糟糕的信號,事件正滑向超越商業討論的邊界。

春澗資本合夥人陳慶森對投中網表示:“公眾反對視覺中國,不應該是反對保護版權,而是反對它這種流氓的做法。保護知識產權,有利於創新,我們應該讓敢於冒險和投入的群體,得到應有的回報。”

這樣的說法,在我們的採訪中,同樣獲得了響應。還有一些思考,留給了事件本身。

“本次事件,輿論出現幾乎一邊倒的斥責。這在中國最近10年的商業輿情事件中,並不多見。”在艾媒諮詢分析師張毅眼中,事件帶來的啟示是,“靠鑽法律空子,以法院起訴為手段的經營模式,是否還可持續。”

輿論還未平復,塵埃終會落定。

我們最後的關心是:今天的“圖片戰爭”,會否成為一個真正的商業教訓,留給後來的人?(投中網商業深度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