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銀錠大欣賞


銀錠是指用白銀按一定的形狀和重量鑄造的一種塊狀物,就形制而言,銀錠可分為幾種:船形、條形、餅形,不同形狀的銀錠有著不同的名稱,船形的一般稱銀錠,條形的一般稱銀鋌,餅形的一般稱銀餅。因為人們常見的是船形的一種,所以習慣上將銀鋌、銀餅和銀錠統稱為銀錠。

銀錠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是人們物質生活中不可少的東西,賞賜、賦稅、買賣等都缺不了它。

銀錠銘文是指鑄造銀錠時鏨刻或鑄造在銀錠上的文字,內容歷代不盡相同,大體包括銀錠鑄造的時間、地點、用途、成色、官員或工匠姓名等。鏨刻銘文是當時為了保證銀錠的質量,用簽字畫押的方法,表示對經手的銀錠負責。正因為這樣,卻成了我們今天鑑別真假銀錠的重要依據。一是歷代銘文有其特點,各個歷史時代銀錠上的銘文都與當時的貨幣經濟緊密相聯,與當時政府用銀為貨幣的歷史相一致.


銘文大體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有關賦、稅、解、貢方面的銀錠屬官錠類。另一類銘文為銀樓、爐戶、公司、銀行吉語等銀錠,屬商銀類;第三類是以個人的名義,鑄的銀錠為私銀類。

我國曆代對銀錠的鑄造及發行都沒有統一的嚴格規定,允許自由鑄造。只要適應當時的流通環境和民間習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銀錠造形無規定,特別是從清代開始,銀錠的器形更加多樣,各省各地各有千秋,異曲同工。

我國銀錠的種類繁多,器型各異,是我國貨幣文化、貨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都是十分典型的.

大體可分為元寶形、圓型、長方形、正方形、砝碼形、牌坊形等幾大類.

銀錠的鑄造重量在清代前無統一規定,但銀兩代表的重量卻不同,如唐代一兩42克,宋為39克、元為36。6克,明為37克。清代一般在34至38克之間。

清代和民國銀錠在重量上就有了基本統一的規定,通常的是五兩、十兩和五十兩三種銀錠,五兩以下為碎銀,主要限於市場流通,補零等使用。

各種銀錠因鑄造工藝的不同,成型後的情況也不同.

銀的成色達9成色以上就會有絲紋形,9成色以下者銀的層色越低,說越無絲紋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