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孩子总是哭闹爱撒泼!温和父母也没辙?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最近在后台留言里面看到很多家长在问,孩子总是哭闹怎么办?孩子不听话爱撒泼如何应对?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怎么处理?


这里呢我借用前几天群里面一位妈妈发出的语音,跟我们描述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

这位妈妈和她先生都是老师,有一个三岁的男孩,平时自己带孩子。孩子平常有时候比较爱哭。前几天亲戚请客吃饭,那段时间孩子正好感冒发烧,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去亲戚家吃饭也把孩子一并带去了。

饭桌上孩子想玩一个妈妈觉得不妥的游戏,好像是叫做熊出没。妈妈就说手机没法下载,孩子呢就哭了。所有人都盯着他们,妈妈就把孩子抱出了这个餐厅,想着不要因为他的哭,影响大家吃饭。她搂着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想玩,但是我手机下载不了这个!就这样抱着也陪着,但孩子就不买账,还是哭着,并且还不让妈妈抱,一定要去找爸爸。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妈妈的想法是不能再让孩子这样下去了。一则是会打扰爸爸,二来会干扰其他的人,再一个是大家都看着呢,所以这个时候听见孩子一直在哭,情绪就有点崩溃了。无奈之下就扇了儿子几个耳光。结果儿子被打之后就不哭了。

可能是因为害怕吧,但是妈妈心里面就很难受。觉得一方面对孩子很愧疚,为什么作为妈妈我会忍心打孩子,另一方面也觉得很挫败。自己不断在学习了,还听了怎么做温和父母一些课程,也很想做到平和。怎么就是做不到?觉得有点丢脸!因为自己是做老师的,也做亲子教育。感觉别人会觉得:唉呀你这样的妈妈为什么还养不出乖巧的孩子?

听完这位妈妈的分享,我觉得她特别真实,而且思路也很清晰,也善于自我反省,所以这个案例蛮值得和大家一起来交流探讨。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借由这个案例来分享我的一些小观点。

孩子哭闹背后父母的原因

这个我觉得可以分成两大块,一块是我们在亲子教养中,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我们的心态。

第二是关于我们自我成长的部分。

她和她先生都是老师,我就联想到我自己,我也做亲子教育。所以我知道其实我们都逃不了一种心境,很容易地就会给孩子在日常的点滴中无形施加一些压力。我需要我的孩子表现得很好,这样别人才觉得我的工作或者是我的教育是成功的,孩子就会隐隐地要去承担这样的一份责任:我要够好,这样妈妈才觉得我好,才会喜欢我。所以这块是值得我们共同去反思的。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而且这位妈妈还提到,平常孩子也爱哭,所以没准在这一次做客吃饭之前,妈妈潜意识里面就会有些担心孩子添乱,让父母难看,这种情绪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状态,觉得不被妈妈信任,心里是不安的。所以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他就会很容易通过哭来释放这种情绪。

那怎么办?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在平时多做功课,增加孩子安全感的同时,要划清界限。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无论他表现的怎样,爸爸妈妈都爱她。

情感上是无条件接纳。但是行为上不可以无条件接纳,是要立规矩的。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清楚的告诉他,在不同场合下面行为的规则。

三岁以下的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完全听懂,但是我们只需要带着父母的权威去沟通就可以了,三岁及以上的孩子已经开始可以听懂。那么父母就可以更多地说明这个可以或者不可以背后的原因,特别是我们这种坚定而温和的状态,可以让孩子吸收到很多。不但是说说,而且要通过平常的行动做出来,让孩子真的感受到从情感上他是无条件被接纳的,可是行为上父母是温和而坚定的!

我们再说说关于父母自我成长的部分。我刚才提到这个妈妈很坦诚,也有觉察力,她会自我反思到说:我自己学习那么多,为什么还没有把自己的孩子管较好?

把对自己的不认可都发泄在了孩子身上。这份不认可,既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比如说因为自己以前小时候没有被无条件地接纳,所以现在也没有办法做到对孩子这样,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同时还会对于孩子做出这样的行为,心里面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往往会对自己失去的部分,在亲子关系中出现冲突的时候,会想通过控制孩子来填补自己的安全感。所以我现在最想说的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往往都是在回应我们幼年时没有解决的恐惧冲突和挫败感。

我们把自己对生命的恐惧和没有成长的部分投射到孩子身上。与其说我们在教养孩子,不如说我们在处理自己的过去,所以如果能够借由每一次亲子关系的冲突来疗愈自己的过去,这个就是价值所在。

在冲突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状态都会影响到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要对自己多一份接纳,因为没有完美的父母,所以也不要对自己太苛求。

可以说大部分的父母也走过跟前面提到的这位妈妈一样的路,甚至还不断的在重复,我们其实都是同路人。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不少妈妈心里面觉得:自己学了很多,但是最后感觉没有效果。我想说这个十分的常见,因为我也和很多爱学习的父母一样,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正面的教材和典范。但是我发现越这样想,越是事与愿违。因为我们自己的求完美求认可,无形中就给孩子增加了不少的压力。其实我就是这样后知后觉地带着孩子跌过不少跟头。

比如说我们家老大,有一段时间也挺爱哭的,行为有的时候也不是很有规矩,众人面前也不太放得开,说话的声音也会比较小,那个时候我就会想:这孩子一点都不像我!后来当我想到孩子所有的表现都不是用来证明我们的,他们所有做的好的部分,只是在呈现他们原来美好的样子。

而他们所有的挑战行为都是来唤醒和提示:我们还有不断在成长自己的机会。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心里面就充满了感恩,也获得温暖和力量。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孩子哭闹背后的动机

这个原因基本上有两点。第一,就是孩子他们是用哭闹来抗议父母的命令或者决定。因为孩子小,他们不敢直接挑战父母,所以就会尝试用这种哭闹的方式,当这种哭闹的方式持续的久了,没有被很好的纠正,孩子会觉得这个方法很管用。

当孩子有哭闹行为的时候,我们父母要做这样的一个理清:孩子是否是单纯地哭?比如说被碰伤了或者摔疼了,或者失去了一样心爱的东西,这种情绪上是属于很单纯的哭。还有一种是带了一个“闹”字在里面,所以它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从行为上来讲是不可接受的沟通方式。

如果我们任凭孩子哭闹,不做干涉和引导的话,其实是会妨碍孩子正常的心智的发展的。也就是我们没有教会孩子用一种更智慧更合理的沟通方式来进行交流,这个其实就是父母的失职。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大家要铭记,不要以为孩子小,哭着哭着闹着闹着,大一点就会好的。因为这个很容易就成为一种习惯。在这件事情上,其实我也走过弯路的。我曾经一度以为孩子哭闹,可能是因为他的安全感没有被满足好,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没有太去干涉孩子。当时并没有区分到这个“闹”字,然后慢慢的就会发现,有的时候明明是一点都不值得哭的事情,但是孩子就会用哭闹来表达,让我们很是被动!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孩子哭闹如何应对?

宗旨:情绪上无条件地接纳,行为上设定界限。

行为如何设界限?小点的孩子,当他们语言不是很充分的时候,大人其实可以给予更多的一些支持。

比如说他想喝水或者想要抱抱,他没有办法完全说出来,你可以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势,借由手语来帮助孩子,而不是用哭闹的方式。

三岁及以上的孩子,其实基本上都可以沟通了。那我们怎么做?

给大家一个四步法的建议。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第一,提前预告。

当我们对孩子够了解,比如说在上面提到的事件中,孩子要玩那个熊出没的游戏,妈妈不同意,那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可能就会预感到孩子要哭了,就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告诉孩子说:宝贝,现在我们在外面吃饭,哭闹是不可以的。你有什么事情好好跟妈妈说,需要我们出去沟通吗?在这里是不可以哭闹的,因为会打扰到别人。这样跟孩子说清楚,其实是可以帮助孩子留意到自己的弱点,帮助他打破这种哭闹的习惯。所以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在那个时候做出正确的反应。

当然这种默契也是需要在平时给孩子做一些功课的。平常的时候可以说的更加详细清晰一点:如果有什么事情要沟通,请好好说。当爸爸妈妈没有满足你的要求,没有答应你的时候,并不代表我们不爱你。妈妈爱你,爸爸爱你,但是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答应你,不能答应你的事情,如果你想跟妈妈沟通,请你好好说,用哭闹的方式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会打扰到别人,妈妈也没有办法听清楚你要说什么。

这个是可以在平常的时候就跟孩子先打好预防针,打好基础。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第二,给孩子一个恢复正常状态的时间。

孩子如果真的哭了,用哭闹的语调来要东西,如果在家里的话,就用计时器,将倒计时打开,跟他约定,比如说三分钟或者五分钟,让他在三五分钟这个时间里面自己调整好情绪,当计时器响的时候,我们就请孩子再说一次,他想说的话,这个时候就要用比较正常稳定的语气了,不能再用哭闹的语气了。

这种方式也帮助孩子学会在一定的时期之内学会恢复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父母是可以在旁边给予支持的。

第三,重复指令。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间之内还没有办法自我恢复的话,父母也不能完全不理他,这个时候呢父母应该站在和孩子同盟军基础之上支持孩子。所以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方式叫做重复指令,要求孩子自己说出来的。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比如说孩子哭闹的时候,妈妈就可以对他说:

请你跟我讲一遍,说:好的,妈妈,我不可以哭闹,我不哭闹了!

然后就要孩子跟着你重复,当孩子听到这个命令从自己口中说出来,通长他就不会再哭闹。

第四,暂时隔离。

如果前面方式都不太理想,孩子就是很执意的在那里哭闹,甚至在那里撒泼!我们可以采取的第四步就是暂时隔离。

当我们不满足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哭闹,家长怎么处理


把孩子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请他自己待一会,因为有的时候孩子可能还会和大人发生一些肢体的冲突,比如说推妈妈,甚至还动手,说很重的话,这时候孩子情绪很难得以控制,我们也不要陷入和孩子斗气的这样一种场景之中。

我们会被孩子激怒,同时我们的怒气又会把孩子点燃,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挺窘迫的恶性循环了。

做温和父母,用智慧的力量浇灌孩子,加油,每天学一点~每天都在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