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綝:二宫之争后续下的“曹爽”

在三国时代中托孤大臣可以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当中有人千古留名比如诸葛亮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有人则是专权窃国的逆贼比如司马懿,也有的被骂的一无是处成了后来者纷纷嘲讽的对象比如曹爽,一般托孤大臣去世之后将自己的权利交给合适的接班人,而这个接班人不仅要肩负国家的重担还要肩负自己家族的命运。但是有一位“孤二代”可以说是年纪轻轻就位极人臣,而后在一步步“

扬名立威”过程中一步步作死,最后被自己立下的皇帝诛灭而死。他就是被称为“东吴版曹爽”的孙綝(chēn)。

孙綝:二宫之争后续下的“曹爽”

“孤二代”中孙峻或许是最年轻的一个,但也是最像曹爽的一个

初除重臣

孙綝,字子通,与孙峻一样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孙坚弟弟孙静,而他是孙峻的堂弟。和曹爽一样孙綝的发家史也是意外活动的,他那“人模狗样”的堂哥孙峻在和他大姑妈孙鲁班平定朝内之后,在文钦的怂恿下北伐。在北伐前劳军之时又莫名其妙的去世了,临走之前看看自己家的那些个亲戚什么的一个个都不行想来想去就托付给他这个堂弟。就这样孙綝就继承了孙峻的位置,由于之前堂哥孙峻专权这事影响让一些大臣不服,首先作为孙权时代遗留下来的五大托孤重臣之一的吕据就不干了就联合他的一些部下上书让另一位托孤重臣滕胤当丞相(这招高明之处在于利用滕胤的威望打压孙綝,而孙峻在世的时候也要给滕胤)。孙綝虽然年轻但也不是省油的灯,干脆你们不是想让他当丞相吗?我就让他给你们当领导改滕胤为大司马,接替吕岱驻守武昌(这一招既可以将滕胤调离朝廷,又减少了危险度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听到这个消息的吕据这是大吃一惊也不管三七二一带兵回建业通知滕胤除了孙綝,而孙綝呢威望几乎没有亲兵什么的也调动不了(即使调动了听不听你还是个问题),这时他想起从魏国投降过来的几位(毕竟投降过来的吴国本土士大夫看不起,而孙綝恰好运用这点),就让自己的亲戚加那些降将以皇帝的名义去捉拿吕据等人,结果是一顿混战,先是双方上书说对付谋反,然后就大大出手,最后的结果就是孙綝获胜,滕胤和吕据等被一一除尽,

至此孙权时代托孤五重臣集体退出历史的舞台(诸葛恪,孙弘,吕据,滕胤以及孙峻)。这时候的孙綝可谓是位极人臣了,这时的他开始飘了仗恃地位尊贵而非常傲慢,经常做出无礼的事。然而孙綝虽位极人臣但在名望这方面可谓是臭名昭著。

孙綝:二宫之争后续下的“曹爽”

孙綝虽有政治头脑,却没有政治声望

寿春梦碎

位极人臣之后孙綝也跟堂哥一样面临一次次刺杀,其中一次是自己的堂弟孙虑,原因也让人啼笑皆非,当初跟孙峻诛杀诸葛恪后获得很大的赏赐,这次帮孙綝诛杀吕据等的赏赐还不如孙峻,干脆就刺杀孙綝得了。后被孙綝发现干脆毒死了事。不过,这些事让孙綝知道自己威望不足无法震慑朝中那些个大臣想个法子让自己的威望提升。此时或许是老天有意,魏国大将军因之前与司马昭的宠臣贾充讨论是否禅让贤者来当皇帝这一事中表明自己的忠于大魏的意见,给司马昭打报告,司马昭准备明升暗降来处理诸葛诞,因为害怕干脆造反,而诸葛诞希望得到吴国作为外援干脆向吴国称臣,并以长子诸葛靓为人质。这可把孙綝高兴坏了总所周知吴国对淮南地区可谓垂涎欲滴,自孙权开国以来为了淮南地区发动了合肥之战,诸葛恪又为了北伐攻打了合肥新城之战都一一失败,而自己的堂哥孙峻吧在北伐前就去世了压根就是徒劳。如果自己此时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寿春这淮南之地,先不说将来历史会怎么评价自己,更多的可以震慑那些个大臣们提升威望,顺收得诸葛诞这位帅才,因此当初拍板决定就去救援,结果跟曹爽一样打败而归,这一仗不仅把之前那些投降吴国的大将归了魏国,还让全怿、全端等外戚投降魏国,更重要的是自断臂膀杀了名将朱异。结果是:投降的吴国士兵有万余人,兵器都可以堆成一座山了(

吴兵万众,器仗山积),孙綝本人也应这次大败“丧败士众,自戮名将,莫不怨之。”可以说寿春救援战不仅没让孙綝捞到什么好处,更赌完了吴国未来。

孙綝:二宫之争后续下的“曹爽”

诸葛诞不仅肯定曹魏也坑了孙吴更坑了孙綝

废帝立贤

打完败仗的孙綝当然不敢回去面圣了,于是跟曹爽一样让自己的几个兄弟控制御林军,自己称病不上朝以求自保,而孙亮此时也亲临朝政不知哪天还是兴趣来了就调查他二姐孙鲁育的冤案质问他大姐孙鲁班,此时的孙鲁班也明白到了孙亮不是那个让人摆布的小毛孩于是就跟当初陷害孙和的方式一样:我怎么可能会自己陷害妹妹,是朱熊和朱损(看这两的名字也知道不会厉害到哪里去)向我告密的。将责任推给朱氏兄弟,孙亮呢?我想也应该明白这话是假话,但朱熊和朱损哥俩是孙綝的亲信准备拿这两位开刀来示威,看着自己亲信要被开刀了忙着进宫去求情,然而纵然孙綝好话说尽也没效果,这下孙亮可是捅了马蜂窝了,虽然说孙亮有食梅辩忠奸流传千年头脑应该很高但是政治头脑却低的吓人。处于弱势一方高调做事调戏强势一方看着很有血性实则鲁莽,孙亮这一闹让自己和孙綝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从而为后面自己被废种下恶果,最后孙亮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跟自己全家派系大姐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一起诛杀孙綝,由于之前孙綝得到消息干脆先下手为强废了孙亮,杀了全尚刘承。孙权当初的预言真的实现了(

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而后孙峻终于做了这辈子他唯一做的最准确的一件事——立孙休为帝,这个决定虽有误打误撞的成分在,不过无意识之间却让吴国成为三国存活最长的一个国家。立下“不世之功”的孙綝一发不可收拾跟曹爽一样也开始飘了,曹爽是自己吃喝玩乐跟皇帝一样,而孙綝干脆毁庙杀人(綝意弥溢,侮慢民神,遂烧大桥头伍子胥庙,又坏浮屠祠,斩道人。)搞的是人心惶惶也为自己写好了最后的结局。

孙綝:二宫之争后续下的“曹爽”

立孙休或许是孙綝为吴国做的唯一贡献,也是他开启最终命运的钥匙

权臣末路

知道自己成过街老鼠的孙綝干脆变得谨慎起来了,开始对皇帝进行测试先是要辞官,然后在送礼,聪明的孙休都很好的躲过孙綝的测试,但内心却对孙綝无比的痛恨,正磨刀霍霍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下手。而后有人告发孙綝要谋反的事让他感到无比恐惧。干脆找个借口说自己想到武昌前线去督军为陛下分忧。孙休只好同意,孙綝带着一万精兵和武器库的全部武器准备要走了,一些对孙綝不满的大臣说孙綝这是要谋反的节奏,于是找自己的近臣张布商议如何除孙綝。打算在腊祭聚会时杀孙綝。永安元年腊月,建业城内谣传明天腊祭聚会有事故发生。孙綝也感到不安,一开始称病不去后来皇帝派人叫了10次他不得不去,去之前他预感到可能要有事发生了于是安排家人说等下我进宫,你们就在家中放火,那样我就脱身了。过一会儿果然自己府邸着火,孙綝要回去孙休不让,于是乎孙綝成了瓮中之鳖了。孙綝赶紧叩头说:“我愿被流放到交州。”孙休说:“你为什么不流放滕胤、吕据?”孙綝又说:“我愿被沦为官家奴仆。”孙休说:“怎么不让滕胤、吕据沦为官奴!”就这样孙綝被斩首。时年二十八岁,

短短的两年孙峻完成曹爽十年走过的路,跟曹爽一样成了“全民公敌”结束“光辉的一生”。

孙綝:二宫之争后续下的“曹爽”

孙綝虽误打误撞完成吴国重担,却将自己家族给毁了

孙綝乱政最大的问题跟曹爽一样威望不够,孙綝可以说有政治斗争的头脑却没战略眼光。当然这不怪他,与其说孙綝乱政是一场闹剧的话,倒不如说是二宫之争(南鲁党争)的后续,在南鲁党争这八年的局面史书记载“

今之小臣,动与古异,狱以贿成,轻忽人命,归咎于上,为国速怨;官寮多阙,虽有大臣,复不信任;诸县并有备吏,吏多民烦,俗以之弊”。争斗的结果是一匹有声望有能力的东吴精英成了牺牲品。最终达到了孙权的政治目标——保护宗室力量守住孙家天下,但种下了不可挽回的恶果,且不说皇权受到挑战,光从后继者来看有的虽有头脑但总遇到威望不够(如孙峻孙綝兄弟),有的威望能力的全才但性格不行(诸葛恪)从而只能进行多次内乱。东吴经过这几次内乱之后虽有孙休这等明君,陆抗陆凯等贤臣因为内耗过多已经不可能一统三国,只能偏安一隅。可以说孙綝也是南鲁党争的牺牲品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