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鄉富川有座“最具民族特色”的風雨橋,已歷經風雨300餘年!

在美麗的富川,有這麼一對姐妹風雨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橫跨黃沙河上,距今已歷經風雨300餘年!

富川瑤族地區與通往北方的湖南相鄰,江浙的廊橋文化通過瀟賀古道傳人這裡,境內先後建有約180座的風雨橋,現存較完好的仍有25座,堪稱“風雨橋之鄉”。

瑤鄉富川有座“最具民族特色”的風雨橋,已歷經風雨300餘年!

青龍風雨橋(單孔橋)

僅油沐鄉境的黃沙河上,就遺存有回瀾、青龍、錦橋、毓秀、集賢、社尾崗、環澗、鍾靈8座風雨橋,其中以回瀾風雨橋保存最好,最具民族特色,被認為是集中國比方的石券橋、南方的亭、古遠的閣、本地的廊橋四種造型特點於一身的組合體。

回瀾風雨橋

回瀾風雨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是廟橋互相脫離的風雨橋。明崇禎十四年(1641)重修,改成橋廟合一的石拱風雨橋。

瑤鄉富川有座“最具民族特色”的風雨橋,已歷經風雨300餘年!

回瀾風雨橋(三孔橋)

橋身和橋面全為石料結構。橋長37.5米、寬46米、高4米,共3拱,採用並列式砌築,每拱跨度6.22米,拱矢35米。橋面南北走向,由樓閣和橋亭兩部分聯結而成。

樓閣為四方形,青磚綠瓦,四角飛檜,設有東、西、北3門,北門與橋亭直接相通。橋亭是具有民族特色的長廊,中聳一樓,兩旁設有木棚欄和板凳,供來往行人憩息、避雨。在橋頭還建有廟,橋廟相連,形成“橋對廟、廟對橋”的格局。

跟普通橋樑修建的目的一樣,回瀾風雨橋也是為了解決跨水越谷的交通問題,便於運輸工具或行人橋上暢通無阻。

設計者同時注意發揮橋樑的最大效益,既考慮到因地制宜、一切從實用出發,又考慮到使橋樑儘量起到多功能的作用。

如拱橋形既產生造型上的弧線美,又利於船隻從橋下通過;廊式橋則反映了一橋多用的特點,南方雨多日照強,在橋上修建廊屋,既為過往行人提供了遮陽避雨的場所,又保護了木樑、鐵索不受風雨腐蝕,還增加了橋樑的自重,以免洪水把橋沖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