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械协会发函提示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悲剧又要重演?

近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官方发布了《中国挖掘机械行业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提示函》(以下简称提示函),全文如下:


挖掘机械协会发函提示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悲剧又要重演?



那么针对该《提示函》,行业协会提出了哪些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又代表了怎样的市场乱象?今天灜沣工程机械网的记者就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示函》点出了哪些问题?


从提示函中我们不难看出,行业协会正在呼吁行业企业与代理商要严守底线,有序竞争,严控风险,共同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

其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有三点:

一,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商务政策存在严重过度竞争倾向,低首付、零首付再现;

二,价格战再现,甚至销售推荐会上品牌间互相诋毁;

三,为完成指标获得返利,部分代理商无视风险,为客户垫资购机,部分销售甚至自己掏钱购买设备。


挖掘机械协会发函提示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悲剧又要重演?



这些问题的存在由何而来?


我们知道,从2016年底开始,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新一轮的市场复苏。从那时开始,行业发展态势稳步向好,各类产品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2018年,挖掘机销量创造历史峰值,2019年开年,挖掘机销售继续高歌猛进,2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68.7%,其中,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7.6%。


挖掘机械协会发函提示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悲剧又要重演?



在经历了之前的寒冬期后,这轮复苏让行业和工程机械企业非常渴望。很多企业便借着这股“东风”,妄图以不合理的速度迅速扩大销量。于是就出现了《提示函》中所提及的三点问题。

行业乱象会造成哪些危害?


历史是面镜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首次出现在行业中。2011年4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曾紧急召集行业主要媒体召开交流沟通会。

针对行业非理性竞争,祁俊会长明确表示不支持“零首付”的按揭销售模式。

并指出,“低首付”、“零首付”等非理性促销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影响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阻碍行业产品及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终将导致企业品牌和形象受到伤害。


挖掘机械协会发函提示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悲剧又要重演?



紧接而来的就是一批不适合工程机械行业的散户主动或被动地离场,很多企业也被狠狠地打了脸: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账/坏账比例提升、资金链断裂、用户恶意拖欠贷款、设备“失踪”、大规模裁员等负面问题层出不穷。

整个工程机械市场罩上了一层阴霾。随之而来的暴风雨考验的不仅仅是一家制造企业或一家代理商或一个用户,也让整个行业都面临着一次巨大的危机考验。

企业应当如何调整思路?


挖掘机械协会发函提示市场不当竞争风险,悲剧又要重演?



正如市场经济有着“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这样周而复始地轮回一样,商业行为的周期也似乎在经历“盲目”到“理性”之后的再度“盲目”。

在工程机械行业,盲目扩进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痛快,痛快之后的痛苦显然是每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所不愿看到的。

我们希望,相关企业在那些运用到极点的营销政策之后,不要又一次讨论“企业在风险管控下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