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海洋機器人”專業落戶哈工程

日前,哈爾濱工程大學教育部公佈《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備案和審批結果》,該校船舶學院“海洋機器人”、自動化學院“機器人工程”兩個專業獲准設立。

全國首個“海洋機器人”專業落戶哈工程

“海洋機器人”專業是我國首個也是當前唯一的海洋機器人專業,主要研究智能水下機器人、遙控水下機器人、水面無人艇等海中無人平臺的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是一門將水動力分析、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仿真等高科技手段綜合運用於海洋領域的新興交叉學科。

該專業在推進教育部“關於推薦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工作的同時,結合學校“三海一核”特色,依託水下機器人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優勢平臺,旨在培養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新工科人才。

“機器人工程”專業是順應國家建設需求和國際發展趨勢而設立的專業,在自動化類專業基礎上深化機器人工程的專業特色,培養精通機器人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國際化、複合型人才。該專業將促進自動化、機械、計算機等專業學科的交叉融合,進一步推進學校“新工科”建設。

據瞭解,該校開展海洋機器人研究工作已有三十餘年。2002年,水下機器人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瞄準水下機器人、水面無人艇、新概念水下機器人等領域,圍繞體系結構與智能控制技術、聲與非聲環境和目標感知技術、海洋環境適配技術等方向,開展基礎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創新研究和麵向典型應用的共性技術研究,為海洋裝備的研製提供技術基礎。

目前已研製出微小型系列、智水系列、橙鯊號、海靈號等二十餘型自主水下機器人樣機與產品。

研製出國際航速最快的水面無人艇“天行一號”系列,多種類型抓取型有纜水下機器人系統,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海深無人潛器AUV關鍵技術研究”,承擔工信部高技術船舶專項“極地探測無人潛器研製”。

學校已開設“舞動的水下精靈——水下機運載器”“船海流體中的奧秘”等海洋機器人相關的兩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協助國家深海基地完成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潛航員選撥題庫建設,培養了葉聰、張奕等多位潛航員。

該校是國內較早開展機器人領域研究的單位之一。自動化學院在智能服務機器人、仿生機器人、水面機器人和模塊機器人領域進行研發,取得大量科研成果。包括移動機器人、防爆機器人、智能仿生機械臂、機器人全景視覺感知系統、水上機器人、水空兩棲機器人、雙臂機器人、機器人外骨骼和機器人計算機仿真系統等,其中,自主研發的防爆機器人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含能材料生產加工中得到廣泛應用,填補國內空白。

針對殘疾人行動及語言表達不便開發了極具市場潛力的腦機接口控制機器人,可實現人腦與機器人的無縫對接,控制機器人到達人體無法觸及的空間。開發水面機器人,可實現無人自主條件下的水面航跡跟蹤和自主避障。構建的大型虛擬仿真系統,在智能船舶領域得到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等。

2001年,該校自動化學院成立“機器人與智能控制”研究所,強化自動化專業的計算機軟硬件基礎教學,新建數字信號處理、模式識別原理、數字圖像處理、圖像理解等專業課程,後將陸續開設機器人控制工程、工業機器人、機器人視覺測量與控制等專業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