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區歷史沿革

長清區歷史沿革

長清區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濟南市區西南部,東依泰山,西臨黃河。總面積1178平方千米,總人口56萬人(2013年末)。全區轄4個街道、6個鎮:文昌街道、崮雲湖街道、平安街道、五峰山街道、歸德鎮、孝裡鎮、萬德鎮、張夏鎮、馬山鎮、雙泉鎮。區政府駐文昌街道清河街1617號。

多山區,易旱。黃河自平陰縣王營村北流入縣境,在柳家宅子村北流入濟南市槐蔭區。特產有泰山美人梨、張夏玉杏等。京滬鐵路、京滬高速、104國道、220國道、104省道穿境而過。名勝古蹟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巖寺,五峰山洞真觀和小婁峪等。

秦代即在境內設盧縣。隋初為長清鎮,開皇十四年(594年)始置長清縣。因境內齊長城和清水而得名。唐天寶後並豐齊、祝阿、濟北三縣。宋至道二年(996)徙治所今址。1941年以黃河為界分為長清(黃河以西)、峰山(黃河以東)兩縣,1950年合併複名長清縣。

1956年劃黃河西長清轄區入齊河縣。1959年撤銷長清縣建制,轄區分別劃屬歷城、肥城、平陰三縣。1961年5月1日,恢復長清縣建制,原轄區還屬。2001年6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長清縣,設立濟南市長清區。2002年5月8日,長清區正式成立。

1984年2月,長清縣設平安店、崮山、歸德、五峰山、張夏、孝裡、雙泉、馬山、萬德9個區,后王、新李、小王、崮山、王府、大彥、國莊、李官莊、翟莊、小屯、村、坦山、黑峪、莊家莊、紙坊、青楊、黃家峪、宋莊、胡林、廣裡、馬嶺、雙泉、北傅、尹莊、馬東、漩莊、季莊、史家莊、武家莊、石衚衕、界首31個鄉,城關、平安店、歸德、張夏、孝裡、萬德6個鎮。

1985年9月,長清縣設城關、歸德、萬德、崮山、孝裡、張夏、平安店7個鎮,五峰山、武家莊、雙泉、馬山4個鄉,轄743個自然村,610個村委會。1997年,面積1120平方千米。

1995年3月2日,長清縣撤銷馬山、五峰山鄉,分別設立馬山鎮、五峰山鎮。全縣面積1178平方千米,人口約51.6萬人。轄9個鎮、2個鄉。縣政府駐長清鎮。

2000年,長清縣常住總人口506579人,其中,長清鎮99641人,平安店鎮50155人,歸德鎮75904人,孝裡鎮46366人,崮山鎮35100人,張夏鎮45313人,萬德鎮52918人,五峰山鎮28748人,馬山鎮30744人,雙泉鄉26690人,武家莊鄉15000人,

2001年底,全縣總面積1178平方千米。總人口53.0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4萬人。轄9個鎮、2個鄉,614個行政村。

2002年底,全區總面積1178平方千米。總人口53.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52萬人。轄9個鎮、2個鄉,1個居委會、613個行政村。

2003年9月8日,經省政府批准,長清區撤銷長清鎮,以原長清鎮的行政區域設立文昌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長清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平安店鎮,以原平安店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平安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平安店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崮山鎮,以原崮山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崮雲湖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崮山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五峰山鎮,以原五峰山鎮的行政區域設立五峰山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五峰山鎮人民政府駐地。2003年底,全區總面積1178平方千米。總人口53.3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5萬人。少數民族5145人。轄4個街道、5個鎮、2個鄉,616個行政村。

2010年10月16日,雙泉鄉正式撤鄉設鎮(5月魯政函民字〔2010〕26號,5月31日濟政字〔2010〕29號),人口3.1萬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長清區常住總人口578740人,其中,文昌街道121327人,崮雲湖街道104823人,平安街道60766人,五峰山街道27378人,歸德鎮66395人,孝裡鎮38512人,萬德鎮67894人,張夏鎮44301人,馬山鎮25670人,雙泉鎮21674人。

2015年末,長清區轄4個街道、6個鎮(合計10個),48個居委會、585個村委會(合計633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