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中難免會發現自卑的學生,該怎麼樣引導其走出自卑?

my19861115


學生自卑,首先要了解孩子產生的原因,針對原因制定策略。

學生自卑問題的應對,不僅僅是教師和學校的責任和任務,更是家長的首要任務,需要家校配合。

家長要分析成因,有的放矢,針對孩子的問題,善於發現孩子可圈可點的閃光之處,老師要在學校教育過程中針對學生特徵效果,有的放矢,揚長避短,深度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迴歸溫暖、和諧、積極的正向環境。

孩子自卑,需要思想上的成熟,需要哲學科普,需要觀念塑造,需要用成長性思維喚醒潛力,激發內在動力。

教育環境儘可能杜絕侮辱,羞辱等簡單粗暴的方式方法。讓尊重導引自尊。


王為願


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家境貧富不一,長相醜俊不同,而班級學生在一起,有時又難免相互比較,成績較差、家境貧窮、長相一般的學生就難免自慚形穢,缺乏自信而產生自卑。老師如何尋找契機,幫助他們擺脫自卑,樹立自信,不僅是老師職責所在,也是體現教師價值體現。

我擔任多年班主任,其中幫助過一個極其自卑差一點輟學的學生走出自卑的陰影,後來不僅考入大學,完成學業,而且現在在南京開辦了一個服裝加工廠,生意做遍全國,成為了職場的佼佼者,對她的做法,或許能給同行一點啟示。

她姐妹較多,父母關係失和,再加上她父親重男輕女思想濃厚,在家裡常挨打受罵,因此性格非常孤僻自卑。我觀察她很久,她在班裡幾乎沒有一個朋友,也不願意接觸任何人,上課時更不會主動地回答問題,有時候走路遇到老師,她也會頭一低就過去,如果離得遠,她一定會繞道走開。

這個同學自卑,內心卻非常細膩、敏感,文筆非常優美。於是我就利用她的這一點優勢,介紹她進了文學社。她本來就喜歡文學,能夠進文學社,當然非常興奮。

我是學校文學社負責人,在點評文章時常以她的文章為範文,對她大加讚賞。漸漸地她彷彿找到了自信,然後又安排她擔任文學社組長、社長,鼓勵她在全體社員面前發言,談寫作感受,向其他同學講授寫作方法。

她因為文章寫得好,又經常受到老師表揚;和社員講感受又是自己較為擅長的方面,因此語言流暢,講解得很生動,受到了同學的崇拜,這更增加了她的自信。

到了高三時,她已經非常自信了,沒有剛入高中時的那種自卑了。學習上也不再那麼消極被動了,而變得積極主動了,因此高考時,發揮還算正常,最後考進南方一所大學。大學畢業後,又放棄了進單位的機會,從租賃門面賣服裝做起,到現在開辦服裝加工廠,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從她的成長中,我發現作為教師,面對自卑學生,只要善於發掘學生潛質,並且幫助她充分開掘發揮出來,成為特長,幫助她樹立自信,從自卑中走出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這只是我的一點粗淺的嘗試,您有什麼高招,不妨說出來,也許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就是一點福報呢!如果有,請留言、關注、點贊。謝謝哦。


亂語三千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來說下自卑感和自卑情結。

自卑感與“自卑情結”

在個體心理學看來,大部分人都有自卑感,適度的自卑感有助於個體發覺自身的不足,推動個體不斷的向前進步,如果這種自卑感,成為一種自卑情結,那麼就要引起老師和家長的注意。

有“自卑情結”的學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要麼是表現的極度不自信,要麼是在一些“錯誤的事情”或者是“小事情”上尋找優越感。

在學習和生活中,遇見困難和挫折,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心理健康的學生會把這些困難當做一次機會,先尋找下問題的原因,然後看自己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還可以向家長、父母、同學尋求幫助。

而有“自卑情結”的學生,只要遇見困難和挫折,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他們都會給自己一種心理暗示,告訴自己“我這個人比較差勁,不然別人為什麼沒有遇見這樣的問題”等等。

除了極度不自信之外,有些有“自卑情結”的 學生,可能會走向另外一方極端,變得盲目自信,在一些錯誤的事情,或者是小事情上追求優越感,很大一部分問題學生就是這樣。

曾經帶過一個學生,這個學生就是典型的問題少女,課後作業不按時完成,經常在課堂上睡覺,在同學面前飛揚跋扈,和同學起衝突以後,就對同學破口大罵,有些時候甚至還會動手打人,每次想批評她,老師還沒有開口說話,她就開始痛哭流涕。

和這名女生接觸了幾次之後,才知道這名女生從小就沒有得到過什麼關愛,她的父母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就離婚了,她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爺爺奶奶年紀也比較大,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並且在她看來,她這樣做會讓自己顯得非常酷,會讓自己感覺非常良好。

既然,“自卑情結”會帶來很多問題,那麼那些因素造成了有些學生極度自卑呢?如果老師和家長遇見學生十分自卑,又該採取什麼措施呢?

引起自卑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過去經歷的錯誤解讀。

自卑情結很多是源自於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這些消極的心理暗示大部分來自於對於過去經歷的錯誤解讀。

比如同樣是面臨考試成績不理想,有些學生可能覺得成績不理想,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改進學習方法,以後多加努力,成績肯定能提上來,而有些學生可能把成績比較差,解讀為老師教的不好,或者是自己不擅長學習這個科目。

第二,不正確的家庭教育。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說法,自卑感通常是在孩提時代就形成了。

有些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非常高,當孩子成績出現失敗,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無能,甚至會覺得孩子太愚蠢了,太不爭氣了。

長此以往,孩子會對自身形成一種定式化的評價,覺得自己就是太愚蠢了,太無能了,以後在遇見問題的時,開始變得畏手畏腳,不敢嘗試,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人際交往。

第三,生理方面的缺陷。

嚴格上來說,這並不算是引起自卑的一個重要原因,生理方面的缺陷也並不一定就會引起“自卑情結”,關鍵還是要看個體怎麼解讀。

在分析完引起自卑感的幾種主要原因之後,再來說一下作為老師或者是父母應該怎麼做?

遇見有“自卑情結”的學生,該怎麼辦?

第一,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

個體可以創造性的去解讀自己過去的經歷,進而改變自己的思想,通過自己的思想來引導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有些學生數學成績一直比較差,在數學方面極其的不自信,甚至極度自卑,這時候父母或者老師如果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孩子數學成績比較差,主要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好正確的方法,並且在數學學習上花的時間太少了。

如果學生自己能夠嘗試,把一道他自己覺得非常難的題目做出來,這時候他的自信心就會有明顯提升,甚至會改變他對待數學的態度,改變他對自身的看法。

第二,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感覺。

有自卑情結的學生,經常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做事情,當別人的意見和他們的意見相沖突時,他們要麼沉默不語,要麼強迫自己要表示同意。

作為老師或者父母,要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意見,當他覺得自己受到傷害,或者不贊同別人的看法時,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要儘量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感覺和看法。

第三,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人類最底層的兩種情感,一種就是自卑感,另外一種就是優越感。當優越感比較多的時候,自卑感自然就會比較少,而人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成就感。

當學生髮覺自己在某一領域,或者某幾個領域也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自己也可以超越別人時,慢慢的他們就會開始學會肯定自己,優越感多了,自卑感自然就少了。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小徐老師從教二十年來,每接一個新的班級,總能看到自卑的學生,自卑的學生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自卑的學生自我價值評價低,往往對自己的外貌、成績、舉止言談等不滿意,如果持續找不到自己的獨特的價值,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甚至自傷的傾向。

二、自卑的學生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情緒化嚴重。往往老師或同學不經意間的一句評價,會讓他情緒低落很多天。從而影響人際交往和學習動力。

三、自卑的學生有很強的孤獨感,無助感,渴望友情,渴望被關注,被重視,但由於自卑心理作祟,往往在與人交往時處於被動狀態,很難在與同學或老師交往中得到滿足。

俗話說:“自信的人最美麗。”很多學生在青春期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自卑,但如果過於自卑的話,不僅會影響學習,更會影響學生一生的選擇。因此,多年來,小徐老師都致力於引導學生走出自卑,悅納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亮點並收穫自己美好的人生。

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走出自卑呢?

一、發現自卑的學生身上的優點,學習上的優勢,給予自卑的學生最中肯的評價,引導此類學生正確的評價自我,發現自己獨特的一面。

中小學生因為心智還沒有成熟,他們對自我的評價多來自外界的評價,一些自卑的學生正是因為在家裡或者是學校,長時間得不到家人、老師及同學們的讚賞,從而找不到自己的閃光點,感覺自己毫無價值感。

因此,要想重建學生的信心,就要發現孩子身上優點,並不吝誇讚他。老師可以從此類學生回答的問題或者寫的作文中去找到他獨特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肯定。

小徐老師最喜歡跟自卑的學生在批發作業,作文中跟學生交流,比如,我會在作業中批語:“你是我見過的最安靜,最溫柔的女孩子,你就像一株蘭花,藏在深谷中,默默散發著幽香。加油!”如果是自卑的男孩子,我會批語:“從你發自肺腑的言語中,我感受到一顆真誠熾熱的心,加油吧,小男子漢,你是獨一無二的!”

在班上,我在問問題時,首先要用眼神來和這些自卑的學生進行交流,一旦發現他們有回答的意思,一定首先把機會讓給他們,回答完問題,一定會對他的想法加以肯定。

就這樣,不出半年時間,這些自卑的學生就會變得自信起來,學習勁頭十足起來,學習成績也會穩步提升。

二、引導學生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外貌,正確的認知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引導學生去悅納自己的外在形象,並學會經營和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

很多學生一到青春期就對自己的外表諸多不滿,胖、個子矮、眼睛小、臉大、甚至頭髮黃等,都會成為青春期學生對自己外貌自卑的源頭,老師在講課時或跟學生談心時,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外貌特點。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外在美是最低級的美,也是最沒有靈魂的美,只有由內而外的美才是有內涵的美,而這種美每個人都能從學習知識和提高文化素養中得來。

世上沒有醜的人,只有不自信的人。而且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每個人的外貌都會有很大的變化,而人,最好的化妝是文化知識化妝,一個人學的知識越多,學歷越高,外在形象上就會散發出一種異乎常人的氣質,這才是一種高級美。

2、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每個學生物質條件上的不同帶來的差異。

每個中學生的家庭條件不同,因此穿戴及所帶生活用品也不同,一些同學因吃穿和生活用品不如別人而自卑,要引導學生去正確看待這些身外之物,物質條件差只能代表父母的經濟實力,不能代表個人的價值,真正自信的孩子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樹立遠大理想,將來成就更高的自己。

當老師將這些道理,特別是語文老師,在講課時對學生潛移默化的教導,一些因物質條件不如別人的自卑的學生就會慢慢開化頓悟,從“小我”走向“大我”。

三、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正確的評價自己的孩子,多給自卑、敏感的孩子一些鼓勵和肯定。

每個自卑的學生背後都有一個挑剔的家長,而長期缺乏來自家人的肯定和鼓勵的孩子,往往自身價值感更低,而看不到自身獨特的價值的學生往往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懷疑,動力不足,所以,每個孩子都需要從家長那裡得到自我價值的肯定,從而讓孩子汲取更大的力量勇敢自信地面對自己的生活,面對自己。

總之,要想讓學生走出自卑的痛苦深淵,老師真誠的引導和走心的教育,家長無私的愛和廣泛的肯定都是學生走出自卑的動力。而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才是教育的第一要義。


指尖教育帝國


教育學首先是心理學,其次是管理學。面對班級中存在的有自卑感的學生,如何教育引導,是一個教師的專業技能之一。

但我們必須明白,引導學生克服自卑感,絕非教師單面之功,需要多方力量,協力同心,和衷共濟。

下面,三水三心結合自己教育的一些案例,來談談如何引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

第一,深入瞭解自卑心理的成因

一般來說,自卑心理的形成,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是生理缺陷的影響。一些同學因為個子矮、容貌差、身體殘疾或智力不高等原因,擔心自己被別人看不起,因而怕與人交往,於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自怨自艾、輕視自己,從而產生自卑感。三水三心有一個學生,由於小的時候手臂被嚴重燙傷,即使在夏天,都穿著長袖衣服——有點類似“裝在套子裡的人”。

二是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同學因家庭變故,父母離異、經濟狀況不好、家長教育方式不當等因素而造成肉體的痛苦和心靈上的極度自卑。

三是學校教育的影響。有些學校不重視對學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導致一些同學在學校常常受到責備、譏諷、冷遇、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在集體中抬不起頭,或因為成績差,表現不好得不到老師的悅納,這便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

四是社會環境的影響。由於各種社會關係顯得極其複雜,一此同學在社會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認為社會大複雜,人生之路大坎坷、太曲折,認為自己不能適應這樣的社會,從而感到前景渺茫,悲觀失望。

五是學生自我調適能力不足。由於沒有一個客觀、正確、科學的自我認識,好勝心強,自尊感重,一旦遇到失敗,就很容易使他們心理上出現大起大落,灰心喪氣,進而產生“自己天生不是那塊料”的自卑心理。

所以,瞭解清楚學生自卑的原因,才有利於對症下藥,採取有針對性的矯正措施。那麼,我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呢?

第二,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是引導孩子學會後天的補償。有些學生因自己矮小、長相不好或某些缺陷而陷入強烈的自卑中,這時可以幫助他們通過“補償”的辦法,取長補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或充實自己的內心來實現平衡。比如,拿破崙、列寧、鄧小平,身材矮小,但他們都是世界上的偉人,可見先天的缺陷並不可怕,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不斷努力去彌補。

二是引導學生學會善待失敗與挫折。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挫折歸因”,面對失敗,要有清醒的認識,失敗只是經歷而絕非人生,失敗有時是清醒劑,有時又是加壓泵,它能使人重新認識環境和困難,重新調整自己的目標,最終走向勝利。

三是引導孩子學會正確評價自己。要引導孩子在認識到自己不足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優勢,只有不斷髮揮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才能徹底克服自卑,而走向自信。讓孩子積極地運用自我暗示,努力增強自信心。近些年來,衡水中學的教育,引發眾多批評,但他們在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方面,卻實實在在是心理學的高手——每天呼喊口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內在強烈的成就慾望的。

四是家長和老師要放低標準,給孩子減壓。家長和教師不要總盯住分數不放,要重過程不重結果。要從長計,不要把目光鎖定在眼前,只要孩子盡力了,就得理解和寬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無缺,孩子不可能樣樣出色。

另外,為了幫助學生走出自卑的困擾,教師要引導家長,藉助外界的專業心理矯正力量,比如,一些心理諮詢專家,由他們提供幫扶方案。我有一個學生,因為父母離異,產生強力的自卑心理,甚至發生過自殘自傷的行為,在我進行了多方的努力並不是很奏效的時候,我就幫助家長聯繫了專業的心理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這個孩子,逐漸步入正軌。

總之,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表明你是一位認真負責的老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一些幫助!


三水三心


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寫到: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卑感。因為我們 都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般來說,人們會努力改變現狀。學生也會有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有:

一、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包括家庭經濟條件和家庭關係。在一個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環境當中,孩子也會有優越感。那幾乎在物質上不會缺少什麼。手機可以買蘋果,衣服、鞋子可以買名牌,父母可以開豪車去接他。而對於一個剛解決溫飽問題的家庭,是沒有條件去滿足孩子各種要求的。就算是在一些並不貧窮的家庭中的孩子,當他們在面對這些孩子的時候,就會產生自卑心理。在家庭關係中,家庭成員如果能和睦相處,孩子的性格也會活潑開朗,充滿自信心。如果父母總是爭吵或父母離異,自己的父母都不再關愛他,把他視為累贅的話,那麼孩子就會產生自卑心理。父母不快樂,孩子焉敢快樂?



二、家庭排列不同和重男輕女的思想導致。是指在多子女家庭當中,這位孩子排行第幾。不同排行對孩子性格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父母一開始會最疼老大,等後面的孩子出生後,最疼的是最小一個。而排行中間的那個可能會被忽視。他可能並不是父母最疼愛的那個孩子。由此,排行中間的孩子就可能產生自卑心理。在有的家庭當中,還有重男輕女的思想,父母只愛男孩,就會讓女孩子產生自卑感。



三、學習成績。學習成績是父母和老師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從小到大,基本上每個老師和家長,他們喜歡的都是學習好的孩子。哪怕他們有一點任性和霸道,也會因為學習成績好而視而不見。而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孩子,較容易受到批評。哪怕在其他方面做的很好,但是往往成人就是很難看到。這些學習成績並不好的孩子,他們就會產生自卑心理。



怎樣才能夠引導學生走出自卑呢?我們結合上面的三個原因就可以得知答案:

一、教育學生正確的看待家庭經濟條件。家庭中的經濟條件如何,父母很難在短期內去改變。也不可能去滿足孩子所有的物質需求。有的孩子手機用蘋果,有的孩子就是用很便宜的手機。有的父母開豪車接送,還有的學生就是騎一自行車。貧富差距會讓孩子產生自卑。不過,老師可以告訴學生:無論家庭條件如何,父母都在努力工作,為你創造一個更好的家庭條件。父母是愛你的。教育他們對生活要充滿信心,積極樂觀。你如果努力學習,以後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就能夠改變命運,過上理想的生活。如果家庭中父母已經離異了,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對你的愛是不變的。不要讓孩子感到是他造成父母離婚的。



二、父母要平等的對待每個孩子。無論是大寶還是小寶,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的。在熱播電視劇《都挺好》中,做母親的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特別嚴重,使女兒蘇明玉感到很自卑。在吃飯的時候,母親給兒子夾菜,女兒蘇明玉連頭都沒有抬一下。父母嚴重的偏心,最後導致他們斷絕母女關係。因此,父母要做到平等的愛每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他們都是你生的。

三、學習成績不是衡量孩子好壞的標準。學習成績好,當然是一件高興的事。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不好,那也並不代表著這個孩子就不是一個好孩子。老師在看待學生成績的時候,不要把學生分成"好生"和"差生",不要給他們貼標籤。如果學生成績並不好,那說明這個學生需要更多的幫助和鼓勵。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更容易有自卑感。出於自尊,他們不好意思告訴老師自己哪些地方不懂。需要老師多去問問這些學生,讓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問題。鼓勵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受到鼓勵的學生他們會擁有這樣一個信念:老師是愛我的。鼓勵的語言有:我看到你做了很多題目;你努力思考了很久;你很有耐心;我相信你!



四、教師可以在班上開展"互相誇"活動。現在微信裡有"誇誇群",每個人一進群就被大家誇得找不著北,但心裡都甜滋滋的。人是需要得到肯定和讚美的。人在被誇以後,學習和工作勁頭都會十足。還能減少一些錯誤。心情愉悅做事效率也高了。讓同學之間互相誇,能讓學生擁有一雙善於發現他人優點的眼睛。也能讓每個人自信心都大增。

五、教師可以與學生父母進行溝通,共同幫助孩子。因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導致的自卑,如專注力較差、記憶力差、理解能力差等,這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因此可以與其父母溝通,有針對性的去幫助孩子。做一些專門的訓練。通過一些智力方面的繪本或記憶力小遊戲可以改善孩子的這些方面。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此了。對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您點贊留言或關注。轉發請註明出處,謝謝!


雨後山林靜


一、多給這個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包括回答問題之類的。

二、時不時問一下他最近的近況,讓他感受到他活在班主任的心裡。

三、灌輸他是有才能的之類的思想,增加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