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和南京,選大學去哪個城市比較好?

覔妳6751


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在高等教育方面,武漢的高校與南京的高校旗鼓相當。高考的時候填報志願,如果要在這兩個地方做一個選擇的話,我覺得很難取捨。

首先,在氣候上的較量,二者各有千秋。在氣候上,武漢比較乾燥,曾被稱為“四大火爐”之一,夏天相對而言比較熱;而南京的氣候比較溼潤,雖然給人一種挺舒服的感覺,但陰雨連綿的天氣也並不鮮見。

其次,在重點大學上的對比,二者也是旗鼓相當。在基礎教育方面,南京的基礎教育是非常紮實的,南京位於江蘇,江蘇有77所本科院校和90所專科院校,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這2所985都位於江蘇的南京地區;江蘇的211大學,除南大和東大之外,江蘇還有中國礦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江蘇的211大學共有11所;而湖北的中小學應試教育方面沒有太大的優勢,不過湖北地區的大學數量也不少,湖北有68所本科院校和61所專科院校,該地區有華科大和武大這2所身處武漢的985大學,該地區的211大學除了華科大和武大之外,還有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共計7所211大學。

第三,在綜合排名方面的較量,二者半斤八兩。在高等教育方面,武漢和南京的985大學數量一樣,在2019軟科大學排行榜中,位於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大學排在國內第七名,而江蘇的南京大學也排在第七名,二者的實力旗鼓相當;武漢大學排在第12名,南京的東南大學排在第17名,二者只差5個名次,實力也是相差無幾。

第四,在985大學上榜A+學科的對比上,二者實力相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南京大學有A類學科21個(A+3個,A檔學科11個,A-學科7個),武漢大學有A類學科19個(A+4個,A檔學科4個,A-學科11個),華中科技大學有A類學科14個(A+4個,A檔學科3個,A-學科7個),東南大學有A類學科12個(A+5個,A檔學科1個,A-學科6個)。無巧不成書,南京和武漢的985大學,在A類學科的上榜數量上PK,居然也是不分上下!

我個人認為,當你報考高考志願的時候,除了對南京和武漢這兩個地區的高校有一定的瞭解,還要對自己的實力胸有成竹。如果你是武漢地區的考生,你想在畢業之後回老家工作,那麼就讀於武漢本地的大學也是不錯的選擇;而如果你是南京地區的考生,考取南京地區的大學也應該是你的首選,畢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直身處一個地區,就可以很快融入這個地區的大學環境,就業時的“人脈資源”也能較好地利用起來,你說對吧?


微雨潤苗


我覺得這兩所城市都是非常不錯的,都有著比較好的985和211高校,高校的數量也多,尤其是南京有8所211僅次於北京。所以我覺無論選擇哪個都是不錯的,主要是看你考慮的方面或者角度是什麼。

總體來說,南京更好一些,但武漢也有自己的優點,簡單來分析一下。

1、如果你想拿個雙學位,建議選擇武漢

有的同學可能要說了,雙學位,我自己學校照樣能考,我為啥非得選擇武漢。

如果你能去到東南大學或者南京大學,你考個自己學校的雙學位當然舉雙手雙腳贊成。如果是其他211學校的,顯然不如人家武漢有優勢。

武漢為了招到更好的生源搞了個七校聯盟,通俗點說就是你拿到了武漢其中一個211的錄取通知書,你有機會去另外一所211高校,讀公共選修課或者專業課,並且可以拿雙學位,是不是很爽?假設你是華中農業大學的學生,你還可以爭取到一張武漢大學或者華中科技大學的學位證書,那真的很賺了。

對於那些覺得自己高考沒考好,且想四年再努力拼一下的學霸,這個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修雙學位確實會很累,但結果肯定是值得的。

2、如果你考上了211,那兩個都不錯。如果是普通一本,建議選擇南京

南京和武漢的211都是不錯的,綜合起來南京211的錄取分數普遍比同檔次的武漢211分數高一些。但除了211高校,說到普通的一本,我覺得武漢的大學是有些斷層的沒什麼特別突出的學校了,但南京佔優勢。

這次的一流學科評估中南京有好幾所高校入選,也是大家一個不錯的選擇:

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

3、如果你想學人文或者理工,那兩個都不錯。如果是學醫,建議選擇武漢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王牌學科,南大人文和基礎學科厲害,東南工科很強尤其是土建,武漢人文厲害,華科工科厲害尤其是機電。大家共同都建設的學科都有長短,你沒法非得拿土建和機電比到底誰厲害。但是一方有,一方沒有或者差距很大,就需要抉擇下。

對於想學醫的孩子,建議還是去華科吧。

4、如果想在江浙沿海或上海就業,果斷選擇南京

武漢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高校多,學生多,但是選擇留在武漢或者湖北的比例相比來說並不高,留下的當地生源佔多數。

以武漢大學為例,2018年就業比較集中的省份有廣東(27.36%),湖北(24.14%),浙江(6.4%),上海(5.93%),北京(5.84%)。

但南京就不同了,留在江浙或上海的人數是很多的。

以南京大學為例,2018 屆畢業生在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和北京市就業 的最多,分別達到 2569 人(50.05%)、749 人(14.59%)、387 人(7.54%)、345 人(6.72%)和 257 人(5.01%)。畢業生在江浙滬、廣東、北京五地就業的學生 人數佔總體的 83.91%。

兩地都有中國比較好的大學,至於到底選擇哪裡,最主要還是看下你的分數、你想學的專業和以後就業的區域吧。


煮酒論高考


當然去武漢!

雖然說南京的211雙一流略多於武漢,可是光光武大華科兩所巨無霸幾乎是江蘇所有大學的總和!特別是現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校本部落戶武漢,使得武漢更加成為世界第一教育中心!

論兩個的大學水平,武漢真是國之重器!高鐵、衛星、潛艇、核武器、火箭等都是在武漢研發,就連世界第一的巨型計算機也是出在武漢城市圈的長沙國防科大。而江蘇的高校無非就是研究些挖煤、紡織、食品、啤酒這種不入流的東西。

況且武漢作為中國三大全國性一線城市之一,在武漢上學,無論是升學留學、出國留洋、還是自主創業、找工作,武漢的機會都要比南京多得多!

比如出國留洋,武漢的領事館多的是,辦個簽證坐個公交車就行了。而南京辦個簽證還非得過來武漢,或者去上海。


武大東湖


我南京人,雖然去過武漢多次,但終究還是不太瞭解,也不想在這裡對比寧漢兩地,對比就難免引發爭吵!我就向廣大學子們介紹下我們南京。

1、南京的大學都底蘊深厚,大多都有百年左右及以上的歷史,治學嚴謹,學風端正,名牌眾多,名系、名教也很多!

2、南京的大學校園大多很漂亮!老校區一般都集中在老城裡,各有各的風采:南大是中西結合的官府式建築配以西式、中式園地;東大是西洋建築,大禮堂特色鮮明;南師大是中式園林建築,為《紅樓夢》之大觀園原型的隨園故地……而各校的新校區分佈在南京仙林、江寧、江北三個新區的大學城裡,校園都很暢闊,環境優美,周邊配套齊全,都是讀書、生活的好地方!

3、南京的大學交通十分便利,三個大學城與老城均有地鐵聯通,學習之餘想去彼此的大學竄個門訪個問很是方便!

4、南京這座城市底蘊也非常深厚,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城裡城外,古蹟眾多,景區散佈,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劇院、運動場館等分佈在城區內外,無論你是小資派還是現代派,也無論你好獨處還是好群聚,或者是好靜還是好動,你都可以在南京很容易找到適合你的地方和群落。

5、南京四季分明,繁花四季不斷,春櫻未落,海棠已綻放,桃紅柳綠,相延至夏,石榴、凌霄又與紅荷白蓮來奪你眼目,秋天一到,桂花甜香裡菊花弄姿,冬日的寒風斜陽裡,臘梅又在靜靜地輸送著清香,然後,群樹成林的梅花又起舞弄清影了!梅花山的梅花,雞鳴寺、南林大的櫻花、小桃園的桃花、南理工的二月蘭……夠你美一波又一波的!

6、南京美食眾多,口味包容,既有南京本幫菜品、小吃,也有全國各地特色餐飲,你是湖北人能吃到熱乾麵,你是四川人、湖南人,川菜館、湘菜館很容易找到,你是廣東人,潮汕幫口眾多任你挑,你是陝西人,到處能找到涼皮、哨子面,你是雲南人,米線店夠你吃的……

7、南京地處南北之間,南京人也大氣包容,熱情好客,同時也非常崇文重教,對學子們禮待有加!南京一些收費的景點、博物館已對大學生全免開放,如六朝博物館等,對大學畢業留在南京的也有很多優待政策。

作為一個南京市民,我熱烈歡迎各地學子來南京學習並留在南京成家、立業,成就精彩人生!


sryzx


如果是我,一定會選擇南京而不是武漢,理由有以下三點:

一,先說城市

武漢和南京都是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而且還都是長江沿線城市。雖然僅從GDP來看,武漢比南京略高一點,但相差不大,都是一萬億多點。但從未來發展潛力上來看,南京比武漢更有前途。長三角地區經濟活躍,地理位置更佳,只是前些年,南京在省內一直被蘇州壓著,產業發展不充分。

而武漢卻是集全省之力打造的省會城市,除了武漢,湖北省其它城市相差太大。

二,再說大學

如果只說985,那兩地相差不大,南京大學VS武漢大學,東南大學VS華中科技大學,旗鼓相當。但拋開985來說,南京的高校資源顯然要比武漢更有優勢,畢竟江蘇有11所211大學,大部分在集中在南京,而且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等,全是名校。

而武漢雖然也有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但數量上和質量上,還是要比南京的高校要差一些。

三,就業

讀大學,不得不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未來要就業。武漢是出了名的留不住人,大學雖多,但每年卻是全國流出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主要原因還是本地嚴重缺乏能夠留住大學生的企業,像華科,武大這些學校的畢業生,都是流向了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

而南京卻不一樣,南京這座城市對畢業生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雖然也有許多畢業生也流向了北上廣深,但比例顯然沒有武漢大。而且每年還是吸引了許多外來畢業來前來就業,比如安徽、山東、河南等地。

綜上所述,個人傾向於選擇大學時,建議選擇南京而非武漢。

你們的選擇呢?歡迎一起交流


教育有故事


首先,武漢和南京,都是我國的教育科研重鎮,在科研教育領域上表現不凡,可以說是僅次於北京上海,與西安並列中國的科研教育第三到第五城。南京武漢西安三座城市具體誰的教育實力更強,小編不予妄言。大家可以各抒己見。

而高三畢業生在選擇大學填報專業的時候去哪座城市更好呢?其實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我們分為二類人,作為高三畢業生來模擬選擇大學和專業該如何選擇。

第一類人湖北本地人或者江蘇本地人。假如這兩個地區的一位考生考到了某一個分數,能夠同時達到南京和武漢同類同層次學校中的錄取分數線。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一般會選擇留在本省省會學習完成自己的大學學業,這也是比較好的推薦方案,因為相同的語言民俗可以使你更快的融入到大學生活中。另外,離家近與家人朋友、高中同學聯繫的機會也更多,在當地也會有更多的社會關係,這對一個人畢業之後留在當地發展是十分有利的。當然,對於一些有志向有野心去祖國各地去走走看看的人增長更多的閱歷的人來說,出省讀書無疑是更好的選擇。畢竟,現在的交通運輸十分的方便。



第二類人:非湖北非江蘇的其他省份的高三應屆畢業生們,當這類人的考試分數達到了南京或者武漢同類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那麼這些人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我們認為他們都是打算出省讀書的。他們考慮的因素裡就沒有了家鄉情懷這一點重要因素。這類考生一般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自己更喜歡哪個學校的學習氛圍和校園文化?自己更向往哪座城市的城市基因和美食景色氣候風土人情。最重要的一點是,你對哪個城市是否有特殊的情感在裡面,比如說年少時的一次旅遊令你對那座城市產生了強烈的好感。這都是考生要考慮的因素。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無論你是省內省外,你的男(女)朋友去哪個城市你就要去那個城市!別問為什麼?我的故事很多,你有酒嘛?


珞珈山的貓


南京和武漢,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中。選擇去哪個城市讀大學,有點難,以下是你需要考慮的因素:

首先,城市自身因素。武漢,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曾經有建議應該監督武漢,因為她在中國中心;南京,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曾經的十朝古都。就城市經濟發展來說,武漢目前經濟總量超過南京,但這並不意味著武漢要比南京發達。恰恰相反,南京的經濟實力並不遜於武漢,更為重要的是,南京是目前中國最為發達的長三角經濟圈的核心城市。而武漢所在的區塊競爭力相對較差,儘管省會一家獨大,但無論是市政建設,還是城市國際化上,武漢相比不如南京。如果你選大學,想同時感受中國最發達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應該選擇南京。

其次,城市科教因素。武漢和南京,都是不折不扣的教育大市。而且,一流大學,或者說過去的985,武漢南京各兩個,分別是南京的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武漢的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但一流學科南京38,武漢29,都是很牛的地方。你要選大學,要看你對哪個專業感興趣,去選擇最好專業所在的城市。

再次,大學資源因素。最後再來說說,不管你選擇南京,還是選擇武漢,如果能進985,恭喜你,你進入了中國教育的最高端。因為,985高校,或者現在說的一流高校,擁有全國高校裡最好的資源。雖然有的專業,這些高校甚至不如其他的211高校,但是,無論是國家給予的經費,還是公派出國留學名額,還是學術界最權威的交流機會,亦或是就業時大學品牌效應,都是實實在在的資源。說句得罪人的話,名校和一般的高校還是不一樣的。

最後,你要是喜歡吃熱乾麵,去武漢;喜歡吃鴨血粉絲湯,去南京!


單問者


兩相比較,總體來說當然是南京更好。寧漢素來都號稱中國科教第三城,南京大學質量強於武漢,武漢大學數量多餘南京。誰強誰弱在這裡就不做比較。

選擇大學的時候,往往需要考慮三個因素:學校實力,區位優勢,就業潛力。頂尖的4所985,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論學校實力,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但是這種頂尖大學的綜合實力方面差距不大,更多要看是所選擇的專業是不是該校的優勢專業。如果目標是這四所大學,那麼就不必要考慮城市問題,更多的考慮專業的優勢。這四所大學優勢專業的畢業證幾乎是可以通行全國的。

如果不是上述四所頂級大學,而是其他的211或者普通大學,更多的需要考慮的就是城市的區位優勢和周邊的就業潛力。211大學雖然也是重點大學,但是大部分211的名氣都在一定區域內,且優勢專業不是那麼突出或者相對冷門,如在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實力毋庸質疑,至於專業看名字就知道了。

城市競爭力發麵,南京是遠遠強於武漢的。雖然南京的總量不如武漢,但熟悉的人都知道武漢的發展模式是什麼,是全省集中發展武漢,攤大餅似的城市建設。而在涉及到城市核心競爭力方面,市內交通(尤其是地鐵),城市化率,商業消費能力,房價(呵呵),武漢都是落後於南京的。而南京身處長三角經濟帶,是長三角第二大城市,華東地區唯一特大城市,滬寧城際鐵路圈內,這些優勢不是武漢可以比的。滬寧線上的城市幾乎是中國發展最好的成熟圈,除上海外,蘇錫常,第一縣崑山,這些都是南京大學生畢業之後的好去處。而南京還承擔輻射皖南的任務。隨著安徽的發展南京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此外,南京擁有眾多國家研究機構,東部戰區所佔地,這些也是高端人才的理想選擇。而武漢雖然是九省通衢,但是其周邊城市實力較差,除長沙外沒有大型城市。這些都導致武漢大學生就業面會小很多。

當然,上述的選擇大部分是非本省考生面臨的。如果是江蘇安徽的考生,肯定是毫不猶豫的選南京,湖北的考生肯定是武漢的多。而如果你是個吃貨,喜歡鴨脖熱乾麵的話,去武漢,喜歡鴨血粉絲鹽水鴨就去南京吧。


自漂自流


武漢和南京是兩座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城市,都是省會城市,都有著名的長江大橋,都是南北鐵路幹線與長江的交匯點,都是長江流域的四大中心城市,都曾做過歷史古都,都是新一線城市,都是教育重鎮,相距不遠,兩座城市乘坐動車只有3個小時車程。說實話高考志願填報在這兩座城市中選擇,真的是太難選擇了。

我覺得如果從經濟實力、氣候特點、生活習慣、交通因素等方面,這兩座城市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我建議還是根據自己的分數,在兩地的大學之間做選擇吧。當然,具體到個人可能考慮的因素更多,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僅僅因為自己的朋友在某個城市而去哪裡讀大學。武漢和南京兩座城市都是高等教育重鎮,有很多知名大學,我們大致瞭解一下。

武漢市的大學共84所,其中本科46所,專科學校38所,985、211大學共7所。最好的自然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武漢市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請參考下圖。

南京市大學共53所,其中本科35所,專科學校18所,985和211高校8所。最好的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南京市排名前十的大學名單,請參考下圖。

即便是根據分數在大學之間進行選擇,有時候還會遇到在這兩個城市之間糾結的情況。比如武漢大學和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東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這些大學兩兩相對,實力相差也不多。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只好參考它們的學科或專業實力了,比如如果喜歡兵器製造那肯定是南京理工大學,如果喜歡材料科學與工程那自然是武漢理工大學。

一般來說,我覺得在哪裡讀大學,將來在其附近城市就業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我的學生們,很多就是這樣。其實每個城市都有它可愛的地方,我們往往只是需要一個適應或習慣的過程,武漢和南京有著各自的文化特質、生活環境、人文底蘊,作為新興一線城市,它們都有著非常強的包容性,宜居性都比較強。只要你願意,我覺得是可以很快融入這個城市的,所以選擇哪裡,還是看自己的喜好吧!


道道快談


這兩個城市,都是高等教育強市,都有非常優秀的大學。武漢市共有7所211工程大學,其中2所985工程大學;南京市共有8所211工程大學,其中也是2所985工程大學。總體來看,武漢的高校整體實力比南京稍弱一些。我個人認為,綜合比較,去南京讀大學更好一些。理由有如下兩點。

一、南京的區域優勢比武漢更好。兩城都是省會,都是長江穿城而過,好似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南京是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區的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不如武漢,但人均GDP比武漢更高。而且南京所在的長三角的城市群,經濟強市較多,除了滬寧杭,還有蘇錫常等城市,經濟發達產業全面,能夠就業機會發展機會更多。在南京,面向長三角就業更有優勢。武漢城市圈除了一城獨大的武漢,其它鮮有經濟強市。在武漢讀211工程及以上的大學可以面向全國就業沒難度,但普通一本及以下的大學,多數靠就近就業,就明顯沒有什麼優勢了。

二、南京的大學就業競爭力更強。211以上大學一,南京不僅數量多1所,而且在就業方面,整體競爭力也略強一些。普通一本學校,南京更多出了4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武漢除211大學以外,卻沒有新入選的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讓南京在普通一本學校這個層次也佔有優勢,特別是就業方面,南京的普通一本大學專業特色太明顯,南郵、南信、南林、南中醫以及南審都是行業學校中的翹楚。南京的大學缺點在醫學類大學,明顯不如武漢的醫學類大學。南京的2所985都有醫學,但都不是強項;武漢的2所985也都有醫學,但明顯強過南京,其中華科的同濟醫學院很強。南京醫學專業最好的是南京醫科大學,可惜是雙非,也未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中醫類專業還是南京更強。儘管如此,南京的大學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還是強過武漢的大學。

綜合上面兩點,整體上看,讀大學去南京更好一些。例外的是,學醫學類專業武漢更好。如果是211大學,兩個城市相差的真不多;如果是普通一本,南京比武漢好很多。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