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量是决定一个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因素

器量的大小,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第一个是对人,第二个是对当前环境。对人,包括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也包括赏识别人比自己强的方面。对当前环境,包括能忍受苦难去达成理想,也包括取得一个小成就之后还有没有更大的目标。

历史是个百宝箱,我们总能从中获取很多。这不,下面的故事就是与器量有关,而主人公的成败也是非常明显。

器量是决定一个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因素

刘邦承认错误,重用贤臣,国家稳固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刘邦称帝后被匈奴围困白登山时期前后的故事。

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率领十万铁骑围马邑,出雁门,下太原。高皇帝刘邦于公元前200年率大军30万携谋士陈平、娄敬,猛将樊哙、周勃出征匈奴,战铜鞮,击广武,下离石,驻代谷。汉军日骄,匈奴示弱。

汉数次派遣使臣联络匈奴,同时探听消息,十次都说可以攻击匈奴,唯娄敬以匈奴行为反常反对出兵。其时,汉军已然出征,刘邦闻听娄敬的建议而大怒,拘娄敬于广武。

刘邦轻进平成,被匈奴40万大军困于白登山。7天7夜,赖将士死战,虽未突围成功,也没被围歼,双方损失惨重。形势紧急,陈平奇计,更兼匈奴友军误合围之期,匈奴网开一面,刘邦才得以全身而退。

刘邦回来后,赦免娄敬,并封其为关内侯。

袁绍自欺欺人,自毁长城,家败人亡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虎踞河北欲争天下,二人虽然早年相善,奈何迟早终有一战。

刘备占徐州叛,曹操亲征。田丰力主及时攻曹。袁绍以小儿生病不忍离开为由驳回建议。

等曹操得胜回朝,袁绍正式准备攻打曹操。田丰以时机不适劝阻,并建议效法晋分兵扰楚之计,骚扰曹操,等待时机再战。袁绍不听,田丰极力劝阻。袁绍拘田丰,大举南下。果然袁绍兵败官渡。袁绍为不被田丰耻笑,赐死田丰。而后,袁绍死,两子自相残杀,袁家败亡。

难道是刘邦失白登被围的屈辱少,而袁绍官渡战败的屈辱大吗?不是的,这是二人的器量不同的缘故。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接受别人的长处,刘邦败了一时,受人敬重,相反袁绍败了所有,警示后人。

器量是决定一个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因素

刘邦起于微末,挑战强敌,九死一生,终成帝业

刘邦是丰邑泗水亭农民之子,少不事产业,慕信陵君为人,大度喜施,战国时曾拜访魏国名士张耳,欲建功业。秦灭楚,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为吏时至咸阳,见始皇帝出行,感叹大丈夫当如此。然匆匆岁月,至半百之身,功业不成,却豁然大度,结交广泛。风云际会,芒砀山斩白蛇而起,先入关中,绝美女,封府库,器量不可限定。

项羽违约改封至汉中。此时,刘邦实力要比项羽弱的多,然而,刘邦敢于趁齐楚相争之际,兵出关中,进击彭城,胆色非常人所及,所图远大,人才渐渐依附。

楚汉争,刘邦败于彭城,再败于荥阳,又败于成皋,数次仅以身免,绝地求生。广武对峙,项羽一箭正中刘邦胸部,刘邦诈伤于足,夜晚忍痛巡营以安军心。

如此艰难,刘邦从不放弃,正是因为不做守家之犬,为了那句‘大丈夫当如此’。

最后终于得偿所愿,定鼎天下。

刘表知名海内,鹊起荆州,观望自守,贻害子孙

刘表少有才名,学生时为八骏之一。刘表接任荆州刺史,此时,江南各地豪强拥兵自立,刘表只得独身匿名赴荆州上任。而后,刘表启用蒯良,蒯越等人,很快平服荆州地区,后任用黄祖击败孙坚,完全控制了荆州。荆州安定,一时士民争相依附,包括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这个时期,不可说刘表没有才能。

然而,曹操战袁绍,刘表两不相助。曹操远征柳城,刘表毫无作为。借荆州安身的贤能人才就跟咸鱼一样被刘表晾在一边,便宜了借住的刘备。前后六七年的时间,刘表仅仅安于荆州这片四战之地,坐看曹操统一中原,形成被动局面。曹操转而向南,刘表的荆州地区成为第一个目标。结果刘表子嗣无落脚之地。

难道是上天喜欢刘邦而厌恶刘表吗?其实是二人器量不同的缘故。正是胸中有天下,方能得天下。

器量是决定一个领导者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年伊始,很多朋友要跳槽,考察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去,主要要看这个公司的老板,部门的领导器量的大小。只有器量大的人,才能把盘子做大,而不是限于内部的勾心斗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