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射頻設計具門檻,這幾個領域將受益

2019年中、美、日、歐等國將步入5G商用服務,其中中國發展5G腳步依舊維持2019年試商用與2020年商用目標,在5G基地臺方面,隨之帶動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assive MIMO)對天線振子、氮化鎵功率放大器(GaN PA)、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LNA)等射頻元件需求增加及微型化發展。

由於5G頻段增高,帶動射頻元件和天線需求提升

射頻元件在發射訊號過程中將二進制訊號轉換成高頻率之無線電磁波訊號,在接收訊號過程中將收到的電磁波訊號轉換成二進制數位訊號,由於5G頻段包括Sub-6GHz和毫米波部分,相較於4G頻段,頻率大幅提高,此將改變濾波器市場發展。

濾波器種類繁多,分為介質濾波器、LC濾波器、SAW濾波器和BAW濾波器等,皆有各自應用領域,目前以聲表面波濾波器(SAW)和體聲波濾波器(BAW)應用最被看好,隨著5G頻段更趨高頻,未來BAW市佔率將提升。

由於3GPP定義的4G(LTE)頻段達到66個,預期5G將新增50個頻段,從大廠2G、3G、4G射頻解決方案來看,射頻前端元件(包括濾波器、PA)數量都因頻段數量增加而明顯提升。

以iPhone為例,第一代iPhone只需支援2G的4個頻段,至2016年支援頻段提升至40個,未來5G商用後,手機支援的頻段數量將進一步提升,對應射頻前端元件需求也將增加。

此外,4G多模多頻手機所需PA芯片增加至5~7顆,預估5G手機內的PA數將超過16顆。

大廠紛紛突破技術瓶頸,推出5G射頻模塊

除射頻前端元件數量增加外,射頻前端模塊單機價值亦提高,以2G手機和3G手機為例,分別落在0.8美元與3.25美元,4G中階手機單機提升至7.25美元,高階機種甚至達16.25美元(含10顆以上射頻芯片,包括2~3顆PA、2~4顆開關與6~10顆濾波器,未來在手機中套件價格甚至超過主芯片);整體射頻前端模塊的單機價值倍數提高,預估5G時射頻前端元件數量將再次增加,單機價值甚至達40美元。

目前射頻前端主要廠商包括Skyworks、Qorvo與Broadcom等,然芯片大廠Qualcomm認為5G射頻需仰賴modem調整射頻前端功能,因此Qualcomm提供5G modem和天線,比傳統射頻業者更具競爭優勢;換言之,Qualcomm希望藉由5G modem到天線的通包服務取得市佔率,角逐射頻前端市場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