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掌上春城讯 一只蜂可以蛰死一个成人、十几只蜂就可以蛰死一头牛、把一条成年眼镜蛇吃到只剩骨架…生长野外的虎头蜂一直被人称作“杀人蜂”,但这个物种却在云南青年刘定茂这里成为“致富蜂”,在他的带领下,河南、河北、湖北、贵州等五个省,上万户农户通过养殖虎头蜂实现增收。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在云南山里种下虎头蜂

4月6日一早, 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铜壁关乡三合村一处向阳的山坡,刘定茂扛起铁锹、锄头,带着两个徒弟上山“播种”,只是,他带的种子不是稻粒,也不是果核,而是十几个活物--虎头蜂。“‘蜂种’种下去,5个月后,在阿里巴巴平台卖出,可帮助一户农民增收数千元。”刘定茂说。

在刘定茂的虎头蜂养殖基地,1500只虎头蜂,半个月吃掉200多斤蚂蚱。为了保证安全, “播种”的整个过程,非专业人士,不准靠近。装蜂笼子由一个徒弟拿着驱蜂设备看管,万一有蜂从笼子里逃脱,立即驱赶或捕杀。据说,十几头虎头蜂,可以蛰死一头牛,两天时间,把一条眼镜蛇吃得只剩下骨架,一只虎头蜂,可以咬死一个成人。

5个月后,挖开此时种下的蜂巢时,虎头蜂的数量将从十几只发展到两千到上万只。现在刘定茂种下的两厘米蜂巢将长到超过一米,蜂巢里的上百斤蜂蛹,便是收获的"果实"。这些蜂蛹目前在淘宝、天猫上的售价每斤最高达到300元。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宁养一窝蜂,不养一窝猪”

虎头蜂蜂蛹不但具有祛风湿药用价值,蛋白质含量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在云南有不少关于蜂蛹的烹饪方式。据了解,仅在腾冲、德宏两地,与刘定茂合作的农户累计超过6000。

刘定茂与徒弟们负责“播种”,当地合作农户负责管维护蜂巢,收获之后刘定茂与农户按照五五分。刘定茂目前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虎头蜂养殖,目前,他们养殖的虎头蜂蜂巢最高产量可达150斤。

盈江县的农户岳金甜说,他和刘定茂合作了五年,每年增收3000元,去年,虎头蜂蜂蛹产量150多斤,自己收入近一万元,"比养一窝猪都划算"。除了看护,几乎不需要任何投入,当地流传一种说法"弄养一窝蜂,不养一窝猪"。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杀人蜂”变“致富蜂”

“其实蜂蛹一直有市场需求,云南当地农户以前常去山上采虎头蜂,但是没有专业的措施,时常有被虎头蜂叮咬伤亡事件。并且,因为野生采集产量低,渠道不稳定,收入也仅仅够零花。通过我们的方式,降低了伤亡率,也实现较大的回报率。”刘定茂说。

2010年,在腾冲卖摩托车的刘定茂无意间在电商平台上接触到了虎头蜂蜂蛹市场,“驯化‘杀人蜂’,靠它致富。要让‘杀人蜂’变成‘致富蜂’,我把当时做摩托车生意挣的钱,投入了这里。”刘定茂做下这个决定时,身边的朋友都不看好,当地农户一开始称刘定茂是"刀尖舔血,险中求财",并且也不一定能求到财。因为当时,虎头蜂没有任何人工养殖经验可以参照,而且市场渠道比较单一,只有部分当地餐馆有需求,“万一规模化养殖以后,没有市场怎么办?”才开始时,刘定茂家里人也发出疑问。

“其实,一开始我最担心的是驯化养殖问题,对于销路,我一开始就瞄准了电商。之前做摩托车生意,就是靠着电商平台,挣到一些家底。淘宝、天猫这些都是很好的渠道。"刘定茂说。

经过几年摸索,刘定茂成功了。截至目前,他有两个属于自己的养殖基地,每年年初时培育蜂苗2000箱。这些蜂苗分发给2000户农户,等到10月,刘定茂再负责回收蜂蛹。除此之外,刘定茂还广收徒弟,现在,他已经收了近百名徒弟,分布在河南、河北、湖北、贵州等五个省,带动上万户农户增收。

刘定茂自己在天猫、淘宝销售外,还供应给其他天猫、淘宝商家。 刘定茂说,他希望自己培育的产业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参与的人越多,成长就越快,受益的人就越多。

牛!云南青年驯化“杀人蜂” 带动上万农民实现增收

借助阿里巴巴生态,边远地区打破了因信息交通闭塞形成的市场壁垒,大量致富机会涌进农村。据了解,阿里巴巴集团的兴农扶贫业务已覆盖全国559个县,其中221个为国家级贫困县,产业覆盖贫困县人口超300万,带动贫困县就业超20万人。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定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