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本文轉載自:私享藝術(ID:sixiangart)

中央工藝美院標誌

中國藝術史上不可缺失的一段歷史,

就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那是中國藝術設計現代轉型的搖籃,

也是獨具設計精神新藝術體系的發祥地。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0年代的學院大門

中央工藝美院繪畫風格有別於熟視致無睹的顯性體例,從龐薰琹、張光宇、張仃、祝大年、吳冠中、袁運甫到劉巨德、杜大愷先生,一批代表著中國現代藝術設計清新空氣的藝術家們,融匯東西南北,走出了一條既非主流傳統、又非移植西式的第三條道路,路途上留下的更多是工藝美院藝術精神遺產。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6年冬,陶瓷系56級同學在白堆子校園樓前合影(前排左二:盛瑚,右二:權正環,右三:羅馬尼亞留學生盧傑;二排右四:侯德昌;後排左一:於躍中、左四:胡美生)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光華路校園的主幹道之一

曾經落坐於北京東三環北路34號的中央工藝美院,至今從衛星地圖上己看不到任何遺蹟。但在此旅居過的工藝美院學人忘不掉那種被前輩藝術家們潛心設計過的精神遺產,與其放在逐漸發黃的記憶裡,不如用我們的作品展現這種不應僅成為遺產的藝術思想和設計精神。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6年11月1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典禮上江豐同志致辭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9年國慶10週年天安門前合影,從左起:吳印鹹,趙渢,李伯釗,沙科夫,章明,鍾敬之,陳叔亮,齊速,張仃,雷圭元

上個世紀80至90年代,是中國第一所國家級藝術設計院校“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中國乃至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一段歷史時期,從77、78級開始直至90年代,其教育品名、藝術思想和學術地位獨樹一幟,最具跨界性的藝術先輩和設計名家雲集於此,有教育學者認為當時中國具有國際聲譽、被國際認可學歷的院校就是中央工藝美院為代表的藝術院校,其國際稱號即英文直譯為中國中央藝術與設計學院。

90年末更名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其藝術精神不斷延續著。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1年,染織系教師新疆喀什調研收集整理圖案,右起常沙娜、李永平、溫練昌、朱軍山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1年夏天,第二屆畢業典禮上,雷圭元向學生頒發畢業證書 (3)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4年,學生成績流動展覽到農村徵求意見(左二:胡美生)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7年,同學們在繪製宣傳畫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7年,文革中的校園(圖中的大轎車是學院當時唯一運載師生外出活動的交通工具)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68年學生劉春華繪製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2年,學院師生在石家莊獲鹿1594部隊農場下放勞動時的合影(左二起:袁邁、吳冠中、張國藩、阿老、黃國強)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6年10月,學院師生在天安門參加粉碎四人幫遊行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7年,學院研究室為撰寫《中國工藝美術簡史》到南京考察工藝美術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9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視察首都機場壁畫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79年夏,張仃在首都機場壁畫《哪吒鬧海》繪製現場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2年4月,學院領導、教師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來華進修班師生在結業式上合影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2年4月16–28日,由文化部、輕工業部主辦,我院承辦的全國高等院校工藝美術教學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又稱‘西山會議’),大會代表合影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0年代的食堂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2年7月,裝潢系78級同學與畢業設計展海報合影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3年11月,慶祝龐薰琹教授執教52週年大會合影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0年代的圖書館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4年11月,慶祝雷圭元教授執教五十七週年活動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88年4月,學院環境藝術研究設計所成立大會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6年11月1日學院藝術設計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從光華路看校園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華光路校園主幹道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校門上的校徽與衣食住行標誌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號樓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2號樓下沉廣場——俗稱“二號坑”。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行政樓(7號樓)大紅門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學院禮堂內景(1990年代)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學院展廳北門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雪中的小紅門(行政樓)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主幹道的大楊樹

消失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裝修後的2號樓內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