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氣哦,P2P不需要明星!

好氣哦,P2P不需要明星!


01

今年本應該是備案年。

沒等到備案,卻等來了史上最大雷潮。

2018年我們很忙,不是在維權就是在去維權的路上;2018年我們很傷,不是本金受損就是擔驚受怕。

從2016年824文件開始就在說備案,兩年了,現在仍然沒有落地。而且每到一個時間節點,就會出現眾多備案延期的聲音。

原定12月底完成的合規檢查已經進入倒計時,對於延期大家已經心照不宣了。

為什麼備案一延再延?

行業仍然存在問題,整改難度大;繼續進行壓力測試,適者生存弱者淘汰,jianguan不背鍋;給出借人更多時間查漏補缺,提前撤退。

為什麼大家這麼期待備案?

就像學生時期的考試,總是迫切想知道得了多少分,而在這場備案中各考生們都等太長時間了。媳婦都快熬成婆了。

監管的大刀懸在頭上,不能放手大幹,發展受限。優生為差生買單,好平臺也會被牽連。

既然青春留不住,何不吟嘯到日暮;既然備案等不來,何不小心躲禍災。

02

最近圈裡又開始熱議貝米錢包。

一篇名為“5.4萬P2P受害者被“羅振宇們”推進深淵的165天”的文章廣為流傳,矛頭指向了曾為貝米做過推廣的邏輯思維。

好氣哦,P2P不需要明星!

好氣哦,P2P不需要明星!

貝米錢包是上海徐彙區涉案金額最大、涉及受害人數最多的一起案件。

平臺出問題後,出借人失去了養老錢、買房錢、奶粉錢,陷入漫長的維權和等待,生活遭受重創。

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崇拜或者信任自己的偶像才選擇投資貝米錢包,可在平臺出事後,當事人刪除微博,緘默不言,令人心寒。

03

除了貝米錢包,請明星站臺的P2P平臺不在少數。

平臺博得了出借人的眼球,明星們也賺得盆滿缽滿,而這場盛宴之下那些盲目上車的出借人們才是唯一的輸家。

眾星捧月卻可能落得一地雞毛,受害人數、損失金額、兌付期限,輕飄飄的數字背後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扒姐這裡提出兩點疑問。

一是,作為只賺取信息中介服務費的平臺哪裡來的這麼多錢請昂貴的明星站臺;

二是,這些明星們演技可能是一流的、主持可能是一流的、唱歌可能是一流的,但他們真的知道自己代言的平臺是做什麼的嗎,是安全的嗎。

明星效應,造就了e租寶、金鹿財行、理想寶、貝米錢包...這些偽P2P和真P2P平臺們的投資狂歡,

最後曲終人散,哀嚎遍野。

而這些明星們刪除微博、撇清關係,生活繼續,絲毫不受影響。

請明星站臺還只是初級玩法,網劇或者綜藝節目的中插廣告成為了網貸平臺的沃土。

隨著《老九門》大火,投放中插廣告的愛錢進收穫了大幅上升的曝光率和品牌影響力。

激發無數互金平臺爭相入局,《琅琊榜2》的中插劇場中,唐小僧的廣告轟炸處處可見,《上海女子圖鑑》20 集中有 14 集的廣告被愛投資霸佔。

綜藝節目《聲臨其境》、《偶像練習生》、《週六夜現場》也充斥著互金平臺的身影。

據爆料,一條廣告的費用可以達到二三百萬,高昂的成本根本抵擋不了P2P平臺的熱情。

大概是盈利能力非常強吧,大概是家裡有礦吧...

其實除了明星,也有很多金融大佬或者行業領袖做著廣告的勾當,比如前面所講的和貝米錢包合作的wu曉波,比如在業內“聲名遠揚”的yi飛。

城市套路太深,出來混,我們要帶好腦子。

04

信明星不如信自己。

名人效應不能作為我們評判平臺好壞的標準,歷史證明合作關係是可以撇清的,鍋也是可以甩的。

我們把別人當偶像,別人卻罔顧我們的生死。

不值得。

還是得回到平臺本身,底層資產是否優質,產品設計邏輯是否合理,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續......

P2P不需要明星,我們只相信自己。

PS:

願你們執迷不悟時少受點傷,願你們幡然醒悟時珍貴的東西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