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的白天與黑夜,看過之後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迷戀它


外灘簡介: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區的黃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風景線,是到上海觀光的遊客必到之地。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

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群”。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

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外灘隔江相對的浦東陸家嘴,有上海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自19世紀40年代,租界被英法等國搶佔後,外灘便成為了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當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佔有一席之地後,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而外灘的建築大多也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

20世紀,由於建築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實力的增長,外灘出現了多層和高層建築,式樣五花八門,諸如英國古典式、英國新古典式、英國文藝復興式亞細亞大樓、上海總會、浦發銀行大樓、恰和大樓等

還有法國古典式、法國大住宅式、哥特式、巴洛克式、近代西方式、東印度式、折中主義式、中西摻合式等,呈現世界各國建築共存的局面。因而,北起蘇州河外白渡橋,南至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的這一片建築群,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外灘共有33座建築,一部分仍為一些單位機構徵用,比如民國十六年建成的外灘13號海關大樓,仍然是上海海關的駐地;外灘14號交通銀行大樓,是外灘最年輕的一座建築,民國三十七年建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由上海總工會使用。


另外一些則為各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高級賓館,比如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建於1913年;日清大樓,又名海運大樓,民國十四年建成,原是日清洋行的建築;匯豐銀行大樓,又名市府大樓,民國十四年建造;英國總會,一層樓酒吧間的110.7英尺的酒吧櫃號稱東方最長,如今則是東風飯店;

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今天為和平飯店;外灘22號沙遜大廈,民國十八年建成,是外灘上最高的建築,今天也屬於和平飯店。3號、6號、18號被整修開發為高檔消閒購物娛樂場所,為上海奢侈消費的座標。

陸家嘴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黃浦江畔,隔江面對外灘。是眾多跨國銀行的大中華區及東亞總部所在地,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之一。

浦東陸家嘴,現在已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開放的象徵。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片神奇的土地是和兩位古老的上海人連在一起的。這兩位上海人便是明朝的大文學家陸深和他的夫人梅氏。

據上海地方誌記載,迤邐而來的黃浦江在這裡拐了 一個近九十度的大彎,留下了一片突出的沖積灘地,從浦江之西向對岸眺望,這一塊灘地猶如一隻巨大的金角獸伸出腦袋張開嘴巴在這裡飲水。在這一塊灘地上,由於陸深的舊居以及陸氏的祖塋都建在此,因此稱之為陸家嘴。

陸家嘴有高度中國第二的環球金融中心和第七的金茂大廈,及中國最高的上海中心大廈。

尤其是這裡的夜景,相比於歐美高度發達國家的城市可以說是毫不遜色,電影《007》就有所體現。這裡林立著新上海國際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匯亞大廈、中建大廈、金茂大廈、長泰國際金融大廈、陸家嘴軟件園、上海招商局大廈等等,更使陸家嘴的寫字樓馳名中外,能在這裡辦公是企業實力和地位的象徵。

陸家嘴今天能成為世界金融中心,與1990年上海設立浦東新區密切相關,1990年,我國政府宣佈開發浦東,建立浦東新區,並在陸家嘴成立全中國首個國家級陸家嘴金融開發區


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必須在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設辦事處,因此目前共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在陸家嘴設立辦事處,當中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包括匯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星展銀行、東亞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

目前最具權威的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倫敦、香港。

紐約:於1624年建城,位於紐約州東南部,隸屬紐約州管轄,下轄五個區。紐約是整個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個傳統“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在超過一個世紀中,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全球影響力,它左右著全球的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

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導了全球的國際金融,紐約證券交易所亦位於此地。逾一個世紀以來,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巨大的全球影響力。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因此紐約也被公認為世界之都。


倫敦: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歐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

香港:香港是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也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並且連續第18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時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但是,上海作為後起之秀,得力於國家支持,近年來上海的金融業快速發展,在世界金融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2017年,英國智庫Z/Yen集團和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佈了共同編制的第2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2)報告,上海的全球排名由上一期的第13位,上升為第6位,首次進入全球前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