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下令修園子 醇親王拿不出錢 李蓮英說:不理她

清朝時期,太監地位一落千丈,與明朝有天壤之別。

不過,晚清時候大太監李蓮英,自始至終都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他從1856年進入皇宮,於1909年離開皇宮,在紫禁城裡服務了半個多世紀,歷經咸豐、同治、光緒三朝而不倒,在兇險狡詐的宮廷政治裡取得成功,有何訣竅?

慈禧下令修園子 醇親王拿不出錢 李蓮英說:不理她

當然有訣竅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八個字:“事上以敬,事下以寬。”

李蓮英對上面的人敬重有加。

《德宗遺事》記載了這樣一件事: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一路西逃。正是隆冬時節。一天晚上,李蓮英服侍慈禧太后睡後,來看望光緒皇帝,發現他一個人對著油燈枯坐。原來,他的房間裡連一床被子都沒有,無法入眠。李蓮英當即抱著光緒皇帝的腿失聲痛哭:“奴才罪該萬死!”他馬上把自己的被褥拿給光緒皇帝。後來,光緒皇帝回憶這段日子說,如果沒有李蓮英的一路照顧,自己根本就活不到今天。

慈禧下令修園子 醇親王拿不出錢 李蓮英說:不理她

李蓮英對下面的人寬厚仁慈。

《宮女談往錄》中這樣評價李蓮英:“李蓮英厚道的地方,在於對待底下人從來不克扣,所以下邊的人很少有人咬牙切齒恨李蓮英的。”《宮女談往錄》是慈禧太后貼身宮女榮兒的回憶錄,那時候李蓮英早已不在人世,所以這段評價有很高的準確性。

事實上,李蓮英能在宮廷裡混得風生水起,除了做到“事上以敬,事下以寬”,還對慈禧太后的性格瞭解得一清二楚。

這裡有一個故事。

1875年的一天,慈禧太后外出遊玩後,召集軍機大臣,要修建一處園子,限期竣工,命令軍機處與工部一起籌辦。

慈禧下令修園子 醇親王拿不出錢 李蓮英說:不理她

當時,是醇親王奕譞擔任領班軍機大臣,他按照慈禧太后的旨意,找到工部尚書,商議此事。修建園子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那些年國家財政相當困難,國庫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根本就拿不出錢來修園子。所以,醇親王奕譞和工部尚書商量來,商量去,就是商量不出解決的辦法。

怎麼辦呢?醇親王奕譞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一拍大腿:“無已,商之李總管乎。”

李總管,指的就是李蓮英。

第二天,醇親王奕譞召集工部堂司各員開會,又將李蓮英召來。等李蓮英來了後,醇親王將慈禧太后想修建園子的事情告訴給他,又坦率地說出了修建園子面臨的困難,請他在慈禧太后面前說一番話。

慈禧下令修園子 醇親王拿不出錢 李蓮英說:不理她

李蓮英說:“此大事也。王爺面奏,無不允者,奴才何人,敢語此?”李蓮英不願意趟渾水,免得給自己增加麻煩。

醇親王見李蓮英不接招,急了,說:“汝苟得便,第略言之,不相強也。”

李蓮英看醇親王說得誠懇,知道這件事推辭不了,沉思一會兒,說:“老佛爺事多,此項工程,或偶然興至,欲修理耳。如不再催,似可暫置,奴才終不敢言也。”意思是,慈禧太后的事情很多,修園子的事情,沒準是心之所至。假如慈禧太后不再催促,可以不用理她,將工程暫時擱置下來。

慈禧下令修園子 醇親王拿不出錢 李蓮英說:不理她

醇親王連連點頭:“諾,敬俟後命可耳。”

果然,此後醇親王沒有修建園子,慈禧太后也沒有過問此事。這件事就不了了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