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灰綠藜Chenopodium glaucum L.

英文名稱:Oakleaf Goosefoot

其他名稱:翻白藜、小灰菜。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形態特徵:成株株高10-50釐米,莖自基部分枝,分枝平臥或斜升,有綠色或紫紅色條紋。葉互生,具短柄,葉片厚,長圓狀卵形至披針形,葉緣具波狀齒,上面深綠色,中脈明顯,下面有較厚的灰白色或淡紫色白粉粒。花序穗狀或復穗狀,頂生或腋生。花兩性或兼有雌性。花被片3-4片,淺綠色,肥厚,基部合生。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子實:胞果伸出花被外,果皮薄,黃白色;種子橫生、斜生及直立,扁圓形,直徑0.5-0.7毫米,赤黑色或黑色,有光澤。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幼苗:子葉2片,呈紫紅色,長約0.6釐米,狹披針形,肉質,其短柄。初生葉2片,呈三角狀卵形,先端圓,基部載形,主脈開顯,葉柄與葉片近等長,葉片下面有白粉。胚軸較發達,下胚軸是紫紅色。後生葉橢圓形或卵形,葉緣有疏鈍齒。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識別要點:子葉卵狀披針形;葉片厚,帶肉質,下面有較厚的白粉,中脈顯著;花被裂片3片或4片,極少為5片。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或 年生草本。花期6-9月份,果期8-10月份。種子繁殖。4-5月份出苗,發芽溫度為5℃-40℃。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分佈及危害: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以及河南、山東、江蘇、浙江、湖南、西藏等省、自治區。適生於輕鹽鹼地,田邊、路邊和荒地常見。主要危害生長在輕鹽鹼地的小麥、棉花和蔬菜等,田間或田邊均有生長,發生量大,危害重。

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

灰綠藜( Chenopodium glaucum) 為藜科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灰綠藜中含有黃酮、多糖、生物鹼等多種化學成分。灰綠藜幼嫩植株可食用,也可作豬飼料; 具清熱祛溼,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功效。目前,國內外有關灰綠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用、抗鹽及繁殖發育等方面。(湖龍一號提醒:藥用請遵從醫囑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