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和缺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交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模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更为频繁的交流,而且克服了地域限制。

网络交友通常会借助一些虚拟的形式,人们能够更加迅速地获得友谊。除了这些,互联网社交相对而言给人一种安全、隐秘的感觉,能够有效使人在拥挤、无法保障隐私的现代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自我保护空间。而事实上,交谈双方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可能微乎其微,而网络中身份的可信度较低,又使得网友们自我暴露的风险降低,从而导致了对于虚拟环境安全感的提升。

当然,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拓展了社交广度,有些行为学家认为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们透过各种信息传输工具和社交工具,几乎能够保证社交广度的无限延伸。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和缺陷

这种延伸包含了两种形式

一种是规模上的延伸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大规模地结交新朋友,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网络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社交对象。比如借助微信这样的社交软件,人们极大程度地扩宽了自己的社交广度,有很多人拥有多个微信群,并且每个微信群中都可以吸收多达几百个朋友,这样就使得很多人都拥有多达几干人的朋友规模。

小雨2015年开始做微商,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发展了两干多位网络朋友,而据她所说,一些早期从事微商工作的人,借助微信这个软件,曾发展出几干朋友的规模。

这样的交友规模在现实生活的交友活动中简直无法想象,但互联网却可以轻易做到,这也是微商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和缺陷

还有一种是界限的突破

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类型、界限会被模糊化,不同类型的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学历和知识水平的人之间往往可以进行交流。而且社交变得更加随意,且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只要人们想要找朋友几乎立即就可以做到。一些社交软件具有搜寻朋友的功能设置,这些功能可以帮助人们联系到一些和自己相隔很远且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新朋友,而且几乎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添加新朋友。这样便利和强大的功能足以让人们轻轻松松给自己的朋友名单上添加很多新名字。

不仅如此,通过社交软件,人们可以像开会一样同时与很多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与日常对话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且在速度和效率上有一定的保证。这些特征都可以当成一种社交红利。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和缺陷

缺陷

但缺陷也非常明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通过对话以及见面来了解自己的沟通对象是什么人,但在网络环境中则很难办到,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于社交对象的基本信息一无所知知,或者说社交对象总是习惯隐藏自己的基本信息,哪里人,家庭住址,叫什么名字,实际的年龄和性别,甚至于长相,这些都可能是虚拟的,在很多时候,网友之间的沟通会跳过基本的了解阶段,而直接进行情感联系一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以及展示各自的才能一虽然这些也有可能是不真实的,但是网络群体中往往会产生共同的价值观和心理认同感。

在网络世界中,彼此之间很难建立起稳定而真实的感情

尽管彼此之间会有很多话说,双方之间的感情看起来非常好,可是却缺乏真诚交流的勇气,双方之间也难以真心实意地深入交流下去。有人戏言: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甚至没有办法回答题,没有人会给你一个精确的答案,因为没有人愿意与你深交,也没有多少人会真正愿意在你陷入困境后伸出援手。

比如如人们在微信中可能有几干好友,但人们不会和其中的多数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们没有这样的精力和欲望,实际上每天只会在朋友圏或者微信群内发布一些公告式的内容,而这些就是一种形式主义,而非实质的交流。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和缺陷

许多沉迷在网络世界中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找到了很多朋友而开心,他们也愿意和这些朋友聊天,可是到最后人们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朋友本身就是虚拟环境下的产物,他们并不能像日常生活中的朋友一样关心自己不会像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给予自己很多帮助。

总的来说,互联网为社交打开了一扇大门,很多人都将网络社交当成社交的一部分;但是在网络世界中,这些社交关系非常肤浅和脆弱,根本无法带来实质的影向,人们也无法在网络社交中挖掘出多少真正有价值的社交内容,更多时候网络社交只是一种社交狂欢,而当狂欢之后,更多的是落寞和无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