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金镂玉衣不是谁亡故后,都可以穿的,只有皇帝才可以。公主、诸候王等人则穿银镂玉衣,至于铜镂玉衣则随葬高官贵胄之用。见过许多在媒体上,播出的盗墓纪实,这些”摸金校尉”或盗墓,往往弃无价之玉而不取,专抽衔连玉片的金丝,搞不好,依盗墓的昏暗仓促,误抽些铜丝盗走也不无可能。那么,为什么会弃无价之宝,取有价之线?原因很好理解。

一,玉自古被称为通灵之石,可以养玉益体。玉养人,人亦润玉。也就是说玉有灵气,依生气而盛,沾死气则晦。活人死者,隔世遥行。千年死气沾惹之衣,盗出来谁要,莫非嫌命太长,想老寿星吃砒霜?谁临了,还花大价钱去晦气自己,再说也买不起呀,没有需求的剌激,决定了无供给的冲动。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二,玉虽为连城之壁,可惜太重,要完整的全品相的取上地面,极不容易。盗墓比考古要求更为苛刻。考古是国家行为,光明正大,借助的器械机械也多;盗墓敢么?要夜深人静不说,主要靠洛阳铲等小型器械不行,想借助机械扩大进入通道,小子,你以为自己是考古队?下去盗墓,也就一至几个人,盗洞也就一腰之盈,且最后一道都是悬洞。

几千块玉片仅有金丝衔连,注定了连接的不牢固。依公开资料看,拿中山靖王的金丝玉衣来说吧,玉片2498片,一片目测算100g不多吧,加上金丝1100g共计251公斤。只怕天长日久绝对不止,算300公斤,一辆男式本田王的净重。这么局促的盗洞,也就只能匍匐着拖金镂玉衣,别说拖不动,就算拖得动,一拖,会不会散了。散了,还什么玉衣,就是王片了,价值几百倍的往下跌。想完好无损是根本没条件运上去。有人说,可以多几人下去呀,地方狭小、空气浑浊,不怕被憋死呀?也就是考古,才可以光明正大、小心翼翼运到博物馆去。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三,一般的帝玉墓,小巧便于携带而值钱的东西不少,铜镜、青铜器、陶器、宝珠其他乱七八糟的奇珍异宝多的是,盗墓犯罪分子既容易盗取、又便于出手、又易于藏匿,弄个玉衣,不易放置和运输。盗墓犯罪只为财,盗窃、买卖、破坏金镂玉衣

,直接赏花生米千颗,耗时半小时。他们又不傻,何必搏命却捞不着腥呢?

综上所述,盗墓之人既伤天理,又犯法禁。往往边受天谴、亦受法处。有人会不服,曹操不也曾盗墓么,他活了65岁,算长寿了吧,没见他受天谴法处的。曹操乃一方诸候,能挟天子之威以令各方诸侯。你盗墓贼有这么大本事和福荫?从天谴之理来说,他头顶诸候之浩浩阳气,是能压得住的,且其目的为筹措军费、乱世称雄。你个小小的盗墓贼,上无祖宗福荫遮卫,中无国家盛气护体,下图宵小的金钱之念,也想与国家、诸候讲并列、求公平,老天不谴死你,法度也会带走你。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为什么古代盗墓贼遇到金缕玉衣只抽金丝不拿玉衣?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