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古代閩粵百姓移居海外原因探析

我們知道,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其內部以農耕經濟為主體,使得大部分中國人具有安土重遷的思想。一般來說,沒有戰亂等社會變動,人口是不會出現遷移的,即便遷移,也是在各個行政區內部,或者遷往臨近的地區,總體上來看,基本上都是在中國所在的地理範圍之內移動。但在福建和廣東地區的百姓卻不是這樣,在發生了動亂和其他變化後,其人口多數偏向遷移海外,尤其是臨近的東南亞地區,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今日試探析之。

首先,惡劣的地理環境使得閩粵地區地狹人稠,進而又導致了生存危機,使得大量人口遷移。福建和廣東所在的地區,多大山,平原少。比如福建西部是廣闊的武夷山脈,北部則是雁蕩山脈,西南則是南嶺餘脈,全境絕大部分都由山地和丘陵組成,平原多集中在沿海的小塊地域,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廣東北部、西部、東部都被南嶺山脈覆蓋,平原多集中在珠江入海口的小塊,那也是地質時期和歷史時期由珠江衝擊形成的珠江三角洲,這使得廣東的地形呈現出以山脈為主、少量平原分佈的地理特徵。

下南洋——古代閩粵百姓移居海外原因探析

閩西山地

廣東和福建的地理特徵又影響了該地區的人口和經濟分佈。當今福建絕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福州、廈門、漳州、泉州所在的區域,並且創造了該省最多的經濟產值。廣東同樣如此,現在大量的人口和經濟產值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而且,這種現象並不是今日才形成的,在古代便已形成這樣的格局,因為地形的限制,最先開發的便是閩粵沿海的區域,造成這一地區人煙輻輳,經濟繁榮的景象。

隨著人口的增殖,有限的土地資源難以供養眾多的人口,人地矛盾開始越來越突出。一方面,便是出現了溺嬰現象。有學者研究指出,溺嬰現象在東南省份普遍存在,尤其以福建最多,現有史籍表明早在唐代福建便出現了溺嬰現象,宋代朱喬年曾說:“聞閩人不喜多子, 以殺為常”。溺嬰現象與中原地區多子多福的觀念牴牾,實際上乃是由於家庭經濟原因,即土地稀少造成的人地矛盾的結果,是閩粵地區對人口增長有目的的控制行為。

另一方面,隨著明末高產農作物的傳入,番薯最先傳入福建

。這些高產農作物不擇地,生長力強,產量大,帶來了清代人口的高速增長,閩粵也在這段時期經歷了人口的迅速增長,使得人口快速增殖。過多的人口使得本就尖銳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多出的人口一方面沒有土地等生計,做流民等風險太大,便開始積極向外遷移,一是向本省內部遷移,二是向外遷移,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向海外遷移的人口,遷往臺灣、東南亞等地。

下南洋——古代閩粵百姓移居海外原因探析

反映下南洋的雕塑

其次,閩粵兩地臨近海洋,有著悠久的靠海生活的傳統。在福建和廣東納入中原王朝版圖之前,這一地區生活著越人,越人以海為生,捕魚採珠。秦始皇時派大軍平定越地,將閩粵正式納入中原版圖,此時隨著中原移民的到來,漢人開始與當地越人融合,學會了越人的航海技術,並繼承了越人靠海生活的傳統。有人認為,波利尼西亞人與越人有著親緣關係,證據便是雙方斷髮文身和航海的傳統。這使得閩粵兩地雖然土地稀少,但從事商業貿易活動的多,有著靠海打魚為生的傳統,以海洋為耕田,養活眾多的人口。

位於閩粵兩地的廣州、泉州在歷史上是中國重要的貿易港口,當地商業貿易活動興盛。其中泉州更有著東方第一大港的稱呼,南宋曾在泉州、廣州等地設置市舶司,專門收取商稅,成為南宋重要的稅收來源,世界各地客商齊聚此地,主要以波斯、阿拉伯人為主。對外貿易的繁盛,吸引閩粵兩地眾多的百姓從事外貿行業,並推動了造船技術的進步。由於外出做貿易,留居日本、朝鮮、東南亞諸國、南亞諸國,甚至非洲諸國的情況並不少。當這些人發財返回了當地以後,又吸引著更多的同鄉外出做生意,這些人因為家中生活困難,又無力參加科舉,只得在海中討生活,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海外移民潮。

明代中期鄭和下西洋,帶動了更多閩粵移民的遷移。大量的閩粵移民就此遷移到東南亞,並在當地生根發芽,他鄉成為了故鄉,比如東南亞一個新的族群—峇峇孃惹,這群人便是閩粵移民與當地土著結合的後代。明代中後期的海禁,還曾引起了倭寇入侵,但樊樹志認為倭寇多為中國人,《古今小說》中的《楊八老越國奇逢》也記載了被日本武士擄走的中國人參與入寇中國沿海的事情。後期閩粵還出現了李旦、鄭芝龍等貿易首領,也是當地人大量從事外貿的證據。

清代康熙年間,因為對抗明鄭政權,實行的遷海政策,使得廣大閩粵百姓苦不堪言,足以表明海洋對於當地百姓的重要性。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的到來,閩粵人民得風氣之先,大量移居海外,除了傳統的東南亞諸國外,美洲、歐洲、大洋洲、非洲都遍佈閩粵移民的身影,他們或者被當做“豬仔”拐賣,或者主動外出貿易,無不是靠海生活的悠久歷史傳統的影響的結果。

最後,閩粵移民遷往內地要比遷往海外的經濟和生活成本要大。前文提到,閩粵兩地多山,因此山地和丘陵的人口稀少,但是生產生活條件也更為艱難。而中國的其他地方,往往因為早已人滿為患,優越的土地資源早已便本地居民佔據,後來的移民並不佔據優勢,而且遷移到新的地區往往出現土客械鬥,比如漳州和泉州兩地、珠三角地區的本地人和客家人上歷史就多次發生械鬥,這些情況在清代尤其多。而且中國古代的稅制是以戶和丁為單位,並不允許人口自由遷移,因為這樣會造成當地稅收的減少,造成閩粵移民遷居內地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相比較之下,遷往海外,遷移限制和生活困難則會小很多。東南亞諸國,當地的經濟和技術水平遠遠落後於中國,甚至許多地區還處於原始的刀耕火種狀態。而且東南亞諸國地處熱帶、土地肥沃,但人口卻很稀少,還未出現人地矛盾或者並不突出。閩粵移民如同今日的技術移民,他們憑藉經濟、技術的優勢地位,很快便能在當地立足,因為開發了當地,促進了當地發展,閩粵移民也受到當地統治者的歡迎,大力招徠中國移民,於是源源不斷地遷往海外。因此,閩粵移民往海外遷移,他們的遷入促進了當地的開發,也緩解了原籍地的人地矛盾,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總而言之,古代閩粵移民遷往海外同今日的移民活動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古代的閩粵移民是一種生存式的移民活動。這些移動運動是在人地矛盾、海洋生活傳統和便宜的海外遷移條件等因素共同造就的。相比於中國的其他省份,閩粵兩地的人民與海洋的關係顯然更親密地多,他們是中國真正的海洋省份。

後記:本文寫作過程中參考了(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王庚武:《南海貿易與南洋華人》,葛劍雄、曹樹基:《中國移民史》,樊樹志:《晚明大變局》,徐曉望:《從溺嬰習俗看福建歷史上的人口自然構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