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朝時沒有普通話,全都是方言,皇帝能聽懂嗎?

King可樂小師妹


古代人也說普通話,不過在古代,這類普通話被叫做官話。

現在方言劃區裡,官話區仍然是使用人口最多的。

今年元宵節晚會上,謝娜小品上用的西南官話,我們通常說這是四川話,其實西南官包括的面積不僅限於四川,甚至在雲南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大都是說的這類方言。

現代的普通話,在沒有正式成為普通話之前,也是官話區裡的一種方言。所有官話區的,雖然口音有些不同,但是聽懂是沒有問題的。

不然作為全國性的央視晚會也不會用方言表演小品。

我國的方言區主要集中在南方,因為歷史原因,這些地方一直不是政治舞臺的中心,沒有進行過全國性質的語言的規範,所以方言之間差別很大,僅閩語區,閩南和閩北說話就不一樣,甚至於完全聽不懂。

明朝早年定都南京,所以南京現在的方言屬於官話區。但是南京市周邊,仍然是吳語。這就是當時政治南遷帶來的結果。

清朝時候,據說有南方人到京城做官,說的話皇帝聽不懂,皇帝就開始擔心了,這些人要是當著我的面密謀殺我,我也聽不懂啊,皇帝一害怕,就下旨讓進京趕考的人必須得懂官話。不學會官話沒有資格考試。


草野泥塗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看來,我們的很多讀者為古代皇帝真是操碎了心!

那小編就給大家解答一下古代帝王是如何應對各種方言的。

中國幅員遼闊,口音雜異,村村有方言,市市不相同,遠的不說,清朝的皇帝,都是滿洲的後裔,就是東北三省那一旮沓的,如果皇帝都操著一口東北腔,那大殿之上估計天天上演二人轉,想想都酸爽。

其實,我們真的想多了,這個問題,古人早就已經完美解決了。

清朝的時候,皇子皇孫們從5歲就開始接受殘酷的宮廷教育,要接受滿、漢、蒙、藏四種御教,要掌握4種語言,而我們現在小學三年級才接觸英語,是不是有一種輸在起跑線上的感覺。

但是,全國方言千百種,光學會滿、漢、蒙、藏也不管用呀,怎麼辦呢?

很簡單,制定“官話”,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這個事兒,從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從西周一直到宋朝的兩千多年間,都是以洛陽地區的語言為官方語言,(河南人眼淚汪汪的,“臥驕傲呀”)

而到了元代,經濟中心向北京一帶發展,官話的標準就由中原音逐漸改為北京音了,到了明代,標準音就有了很重的南京音北京音特點,明清時期,朝廷官話就和現在的普通話很像了。

1867年英國駐北京公使威妥瑪在《語言自邇集》中提到:“官話作為口語媒介不只是屬於官吏和知識階層,而且屬於近五分之四的帝國民眾”。

明初朝鮮人的漢語教材《老乞大》、《樸事通》以北京話為標準音編寫。

元末明初朝鮮漢語課本《老乞大》

皇帝怎麼才能聽懂大臣說的話呢?

首先,皇帝的交際圈其實是比較窄的,能經常和皇上說上話的人,就那麼幾個,要麼是和皇帝一個地方的人,方言相同,要麼是長久陪伴皇帝的人,這些人能完美的掌握官話,問題解決了。

其次,如果是新任職的官員或者是要覲見皇帝的外地官員,需要到六部之一的禮部參加演禮,主要內容就是基本的禮儀和官話培訓。

遇到大神級的皇帝,語言問題就不是個事兒。康熙就是一個牛人,《清實錄·康熙朝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十三省語音、朕悉通曉、觀人察言即可識辨。

再說了,要想在官場混下去,混的好,除了四書五經之外,必須學好官話,不然會被人小看的。

第三,最難懂的應該是南方的語音,雍正對閩廣官員帶著鄉音的官話上朝非常反感,還因此懷疑他們的做官能力。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所以,雍正要求福建、兩廣建立正音書院,聘請官話教官,童生、秀才、舉人要在八年內學好官話,否則就不準參加考試,官話直接和烏紗帽掛鉤了,一聲令下,全國掀起了學習官話的熱潮。

清高宗 乾隆帝

有人就因為方言出事兒了

清朝初期,官場上頻繁出現“冒籍”現象,用現在的說法就是“高考移民”,和我們現在的出發點是一致的,清朝時,江浙地區文化程度高,直隸地區相對差一些,朝廷就在中舉人數上對直隸地區進行照顧,當時的戶籍制度相對鬆散,有的人家就鑽“易地考試”的空子。

為了遏制這種現象,乾隆專門設立了一個“審音御史”,一是聽參加考試的舉子的口音,杜絕“易地考試”,二是聽新晉官員的口音,杜絕回家鄉當官。

乾隆二十四年,浙江紹興府通判張廷泰走關係,得到了面見乾隆的機會,乾隆首先問張廷泰的籍貫,張廷泰說是順天府(今北京)人,乾隆臉色就變了,張廷泰的紹興口音被乾隆聽出來了,就把審音御史叫過來“奏對履歷,為時無幾,尚能辨其語音”,意思是,幾句話我就能聽出來他是南方人,你這個審音御史是幹什麼吃的,紹興人怎麼能當紹興通判。然後一道聖旨,將張廷泰調到福建任職,罰了審音御史三個月的俸祿。






葛大小姐


古代沒有現在的普通話,但是古代在不同的朝代,都有屬於當時的“普通話”,用古代人的說法,叫作“正音”。如果古代一個官員不會說當時的“正音”,那麼這個官員是不可能得到重用的。更不可能晉升到京城做官,得到上朝面見皇帝的機會。

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他就對地方官員在上朝時,說話有口音這件事,非常惱火。



有一次,福建和兩廣官員上朝面見雍正,可是南方官員的官話水平太爛,他們口中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帶有嚴重的鄉音,讓雍正搞不清楚他們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會說官話,只是說的不標準)

於是雍正就怒了,下旨申飭:當官的要是講不好官話,就不要做官了!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後來,雍正命令福建、廣東兩省督撫聘用能講標準“官話”的教官在本省從教,並要求南方各省建立正音書院,對參加科舉考試的童生、秀才、舉人進行官話陪訓,如果官話不達標,就不許這些人參加科舉考試。

可能有人會覺得,雍正太霸道了,一點都不尊重各地方言。但是其實,雍正這麼大力整頓官員的口音問題,是有其合理性的。



因為,中國很早就已經採用了官員任職迴避制度。啥意思呢?比如說一個廣東的舉人中了進士,他就不能回老家做官,而是必須要回避老家,到外地做官。所以這就導致中國古代的地方官,幾乎都是外地人,不會講自己任職的當地方言。

可能又有人要說了,官員在外地任職,他難道不能學當地的方言嗎?難道要讓所有當地人都遷就他一個外地人?

理論上來說,官員確實可以通過學習當地方言來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但是中國古代還有一個特殊的制度——官員流動制度。

按照這個制度,官員都有任職期,在任職期滿後,官員就要調到外地,不能永遠待在同一個地方任職。這個任職期,長則數年,短則幾個月。

就拿大名鼎鼎的林則徐來說,他是福建省侯官縣人。從嘉慶二十一年外放江西開始,先後在江蘇、陝西、湖北、河南、廣東、雲南等省任職。期間,還被流放到新疆待過幾年時間。



如果說,林則徐每換一個地方任職,就要學習當地的方言,那麼估計他也就沒有精力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了,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學習當地的方言上,都未必學的會。

既然學習方言這麼麻煩,那麼幹脆就搞簡單一點,指定一種普通話,讓大家都學習這種普通話,達到大家都會講,或會聽這種普通話,不是更簡單一點嗎?

因此,像雍正皇帝這種大力推行“正音”,讓官員都說好“普通話”,這是有道理的。

並且,雍正並沒有強迫老百姓學官話,他只是要求官員和考科舉的士子學官話。目的性非常的明確——想要當官,就要說好官話。不會說官話的人,乾脆就別當官了。

於是在雍正一聲令下,整個清朝立即掀起了大規模學習官話的熱潮。說官話不僅跟官員的烏紗帽和秀才舉人們的前程掛了鉤,就連做官無望,但是有上進心的老百姓,也都開始了學習官話的運動。

經過一百多年的官話推廣運動,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官話在中國已經相當普及了。當時英國駐北京公使威妥瑪就在日記中提到:

官話作為口語媒介不只是屬於官吏和知識階層,而且屬於近五分之四的帝國民眾。



除了清朝之外,其它朝代也差不多。比如說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在隋初,就讓陸法言編纂了一本《切韻》。

這本書,以洛陽音為基礎,綜合了金陵音成分的“中原正音”範式,成為隋唐時期,讀書人做官、吟詩作賦所用的唯一標準音。如果當時的讀書人不會洛陽音,就別指望能當官了,面聖更不可能。就連吟詩作賦,也會被其他讀書人笑話。

到了唐朝和宋朝兩代,當時的人,又分別編纂了《唐韻》和《廣韻》兩本韻書,這兩本韻書都是以《切韻》提供的標準音範式為韻音基礎的。一直到南宋定都杭州後,讀書人仍以洛陽音為正宗。

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就寫道:“中原唯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

這些“韻音”書,都說明了古代雖然沒有咱們現在說的“普通話”,但是歷朝歷代也都有自己的韻音標準。

讀書人和官員以當時的韻音溝通,並不是各講各的方言。

總的來說,讀書人要做官,官員要升遷,學會當時的普通話,這是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官員最起碼要具備的素質。老百姓可以不會講,但是官員必須要會講會說。

試想一下,一個官員想在省城、甚至京城混生活,還想混得比較有身份,能夠和皇帝直接對話。這個官員如果不能說一口讓皇帝能聽得懂的口語。皇帝又怎麼可能把這種連口語溝通都有問題的人調進京城?


Mer86


古人也有官方語言。俗稱:官話(又稱雅言)。這是根據各個朝代,都城所在來修訂的。科考功名時必修的科目,不然怎麼在官場混。不會雅言,會被視為沒學問,很難考取功名。古人普通百姓說話,與現在人並無太大區別。但官員說話都文縐縐的,那就是雅言。特殊人才除外可用方言。


例如:周朝至晉朝,大致的官話(雅言)是由洛陽話,和長安話來修訂的雅言。以都城所在為準。

東晉至南北朝,分為南北方雅言。南方為建康雅言,北方為洛陽雅言。

到了隋朝以《切韻》為準。它集合兼顧了南北語音體系。唐,《唐韻》。宋,《廣韻》。元,《蒙古語》和《中原音韻》同為雅言。明,《洪武正韻》。清,雍正年間(1728年)確立北京話為雅言。民國,官話為北京話(國語)。解放後普及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準修訂的)。官話(雅言)並非直接使用都城方言,而是經過政府修訂修改而成。所以基本不存在皇帝聽不懂。


其實在古代皇上聽不懂你說什麼,也沒太大關係,地方官一般都是先上奏摺,才會召見。即使皇上聽不懂,他也大致明白,也沒人敢笑話皇上。但官員聽不懂皇上的龍言,問題可就大了,弄不好就“呵呵”了。到了清朝皇帝也很辛苦的,必修4門語言,滿,蒙,漢,藏。連皇上都會4種語言,當官的學官話也就順理成章了。

根據《辭海,雅言》記載,最早的雅言屬於上古音系,如今已無方言對照。所以最早的雅言誰也不知道怎麼說了。一個國家書同文車同軌,再有同一的官話,非常重要。所以我們的祖先非常智慧,一直沿用至今。方言有著民族文化傳承的意義,推廣普通話有著促進民族團結,文化,經濟融合交流等重大作用。


明辨是非123


中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口音雜異,可謂“村村有方言,市市都不相同”。

相信很多人在看古裝宮廷劇時都想過一個問題,就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官員,他們說的語言都是一樣的嗎?如果不一樣,皇帝怎麼能聽得懂?有沒有統一的語言,就和現如今的普通話一樣,一聽就懂?

民國時期的舊聞,說的是語言學家周有光和沈從文娶的是安徽的張氏姐妹兩,作為連襟,周有光對自己的夫人張氏說“沈從文的話我有20%是聽不懂的”,張氏說自己比他好,只有10%聽不懂。

顯然江蘇的周有光和湖南的沈從文以及二人的妻子在一同溝通都存在問題,那時候已經推行國語,但是同樣連猜帶想,更何況在沒有普通話的古代,皇帝上朝時又是如何聽懂官員的長篇大論?這讓很多人表示疑惑。

以上這段對話雖是後人的玩笑話,但是在歷史上確實有皇帝深感頭痛,比如雍正就為此操心,他曾坦言,每次上朝,其餘地方官員的話大多能聽懂,唯獨閩廣地區的鄉音太嚴重,於是下令福建、廣東地區的官員開始學習官話,並派教官在當地教學,建立了正音書院。

之後全國掀起大規模學習官話的熱潮,之後幾十年,百姓大多會官話,這才從根本上杜絕了上朝時皇帝聽不懂官員說話的問題。

那麼在雍正皇帝之前,歷朝歷代皇帝上朝有沒有規定語言?

先秦時期:周朝之前不可考,據說之後的標準語是《詩經》中的語言,也就是所謂的雅言;

秦漢時期:從李斯的《諫逐客書》內容來看,文言文已經成型,這也有可能是當時的“官話”,這時候的音主要以洛陽音為基準;

兩晉南北朝:根據歷史記載,這段時期的標準音不同,比如由雅音、漢音,西晉承襲了漢朝,以洛語為國語,永嘉之亂後,東晉遷都(南京),以洛語和中古吳語相結合的金陵雅音為主,也稱吳音,一直被南朝承襲;

隋唐時期:此時的官方語言以金陵雅音以及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之後又出現長安音;

宋元時期:宋朝大多采用之前朝代,元朝自然是以蒙古語為主;

明清時期:明朝在中原地區以中原雅音為標準音,當時已江淮地區的中原音最為純正,之後的官話大多也是以南京話為基礎,後來清朝使用的是滿語,但是之後演變成了漢語官話,而此時的官話以北京音為主。

以上皆為當時為官之人以及皇帝必須掌握的語言,準確來說是不同的音,正如雍正所說,全國各地的音都能聽懂,這說明雍正是下了苦功夫的,但是唯獨閩廣兩地的音太複雜,聽不懂。

這樣看來,皇帝上朝如果瞭解了各個地方的一些口音,都有相對的音為基礎,應該是不難聽懂的,更何況還有以文字書寫為基礎,上朝不是問題,倘若官員口音太重,聽不懂,那就直接寫出來,那肯定是看的懂的。


羽評郡主


從一些資料來看,先秦時期有“雅言”,因此,孔子才會周遊列國而無語言障礙,以我的理解,雅言大概就是流行於中原地區的上古“文言”,而孔子又是學者,他說的話應該是標準的“雅言”。

秦代以後,實現了“書同文,車同軌”,官方肯定也規定大家都能聽懂的官話,而這種官話也一定與雅言有關。隨後的漢晉唐宋各朝統治者都是北方人,建都也在北方,屬於黃河流域範圍,其語言發音大同小異,明朝雖說是南方人做皇帝,但來自淮河岸邊的朱元璋說的是江淮官話,屬於北方方言的範疇。

也許,就如人們所說,古代朝廷裡官員都說雅言,但這種所謂的“雅言”應該是逐漸演變的,與先秦的雅言肯定不同,而雅言正是各個時期的普通話,凡是進入朝廷的人,他們都有深厚的語言功底和文化素養,他們一定能按官方的要求說官話,因此,哪怕朝廷裡的官員來自五湖四海,他們都能用一種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交流,這種語言也是皇帝能夠聽懂的語言。


若愚趣談


古人朝堂之上不會都說方言的。

古代是有普通話的,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

最初的通用語是以洛陽話為標準的“雅音”,即使晉室南渡後的世家大族說的依然是中原雅音。

從宋朝開始,逐漸叫做“官話”。

上圖便是古代的官話區,各地口音有區別,但還是可以聽懂的。

至於南方江浙、兩湖、閩贛、兩廣地區,要做官,學官話是必須的。


心向青山


古代存在語言障礙問題,即使普通話流行的今天也仍然存在,如偏僻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實事求是地說,如現今的西藏、新疆行政一把手能真正聽懂轄區的方言嗎?能影響其執政嗎?

題主不懂得,行政官員是金字塔型的,即所謂“官大一級塞如泰山壓頂”。皇帝接觸的是極個別的官員,何愁言語問題?皇帝“下基層”,更不用擔心沒人陪同做翻譯。


同在陽光下3


古代也是有官方語言的 比如朱元璋老家安徽,當時的官話口音就以安徽那邊的口音為準

還有就是奏摺之類的,一般很少有臨時有事在殿上說的,要麼是寫在奏摺上交上去,要麼是幾個大臣和皇帝單獨商量過後有了決定的。


蛐蛐俾斯麥一定會下海


古代也有普通話,也就是所謂官話,比如雅言。

當然那時候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尤其是武將之類的,官話水平肯定參差不齊,很多人只能用方言,或者口音很重的官話,所以交流還是有困難的。

~~~所以皇帝身邊配些翻譯也是有的。

~~~語言能力強的官員很吃香,比如北宋的蔡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