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放歌井陘·春秋譜古風十首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周穆王西狩定井陘

天子旌旗向西行,

一路豪歌山水情。

造化神奇如天井,

太行大道籍此陘。

傳奇穆王瑤池會,

三千年來承其名。

莫言世間多變幻,

古轍尚有烈烈風。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六塞五陘

天下九塞分六塞,

人間八陘第五陘。

晉冀通衢咽喉地,

烽火狼煙戰略城。

背水一役顯豪傑,

百團奇兵真英雄。

滄桑只因情太多,

盛世輝煌樂太平。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歷史沿革

新舊石器留遺蹟,

陶氏冀地舜時並。

秦漢都衛天戶所,

唐宋軍駐天長嶺。

金元鐵馬經略處,

明清治轄歸正定。

分合終歸大一統,

權定微水開興盛。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地理大略

橫澗秀林威州川,

太行東簏小平原。

九嶺之上幾回頭,

七十二村對峙間。

錦山一座勢獨秀,

觀音三縣高堖尖。

綿河奇觀南向北,

風光旖旎曲徑前。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皆山書院

新建高樓十萬重,

庭院鱗次數巒峰。

配置設施堪星級,

室內華彩耀眼疼。

黛瓦數片真闊氣,

煊勢豈能古時評。

殘陽一道舊閣門,

千古書院千古風。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井陘故事歌

穆王西狩定井陘,

秦皇韞椋古驛通。

二郎腳踏清涼堖,

三姑劍插蒼巖峰。

漢武香火傳不絕,

劉秀洞深起綸經。

閣高九丈將軍立,

槐立千年文曲澄。

劉公急馳娘子隘,

鐵師血戰乏驢驚。

太行風雲戰瀛寇,

故事多如天上星。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吊淮陰候韓信於背水古戰場

怒兵三萬生死鬥,

大軍丟戈似水流。

以少勝多英名著,

凌雲閣上封王候。

天下紛爭使人慮,

民心向背更堪憂。

燕趙男兒本豪傑,

問君肯與吾戰否?

凌雲閣:唐太宗高(東漢光武等)掛放功臣像的地方,指建有功績者。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北魏李先

少傳好學名,

長為謀奇峰。

識局知大略,

諡號文懿公。

李先:北魏人,少有學名,長善謀斷。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掛雲山六壯士碑

太行東簏崛奇峰,

萬里平川仗其雄。

晴空蕩蕩浮白羽,

碧水濤濤鑄魂英。

孔氏兄弟如若在,

烈士碑前更鞠躬。

萬里平川:華北平原。碧水:指掛雲山頂能見到的滹沱河等。孔氏兄弟:孔一吉,孔一祥曾在此建清泉觀,頗有名。康英英六壯士分別是:呂秀蘭、康三堂、李書祥、劉貴子、康英英、康二旦。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古風*清朝劉應中

辰州府志冠名卷,

文職平苗談笑戰。

童子無忌貶土地,

晚年騰達空遺憾。

劉應中:清康熙年間人。編纂府志很有名,參加過平苗事。傳說幼年時用紅土塊批書流放“土地爺”,晚年時受此影響在仕途上未能再進一步。

——選自古體詩集《長河古韻》。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常強強:一九七九年生,河北井陘人。

著有新詩集《紅塵有約》;古體詩集《長河古韻》;歌詞集《風鈴輕吟》等。作品散見於《歌曲》《詞刊》《教育研究》《歌海》《燕趙詞作家》《當代詞人》《蒼巖文藝》《井陘詩聯》等刊物。

放歌井陘(組詩第二章)·春秋譜古風十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