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說話,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技能。

然而,想要把話說好,卻需要經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夠提升到我們的表達能力。其中,邏輯表達能力,則是重中之重。

你有沒有遇到以下這些情況:

  • 說了一大堆話,卻還是覺得表達得不夠清楚似的;
  • 在腦海裡想了很多話,最後說出來的又是另一回事;
  • 文字的表述很正常,一旦即興跟別人說話就凌亂了;
  • 就連聽別人說話,自己也很難捉到對方的表達重點;

這些問題,通常都會歸結於一個原因,那就是你還沒有掌握到表達的邏輯能力,

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什麼是表達的邏輯?

邏輯,是我們構建表達的脈絡。在這個脈絡的支撐下,我們才能夠有序地把想說的話系統說出來,讓別人理解。

在《金字塔原理》這本書裡面,有這樣一個案例:

A對B說:

“上個星期,我去了一趟蘇黎世。你知道,蘇黎世是一個比較保守的城市。我們到一家露天餐廳吃飯,你知道嗎?在十五分鐘的時間裡,我至少見到了15個留長鬍子的人。而且,如果你在紐約的任何一座寫字樓周圍轉一圈,你就會發現幾乎沒有不留長鬍子或長頭髮的人。同樣,在倫敦,留長鬍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經是倫敦街頭的一景了。”

想一想,這段話表達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是蘇黎世比較保守,所以留長鬍子的人,比起其他外國城市更少?還是蘇黎世這樣一個保守的城市,在留長鬍子這方面的行為,也慢慢有向其他大城市靠攏的變化趨勢呢?

你很難清楚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當你覺得這段話好像可以理解成這個意思,又可以理解成那個意思時,這就說明,這段話的表達邏輯不是很清晰。

那正確的表達應該怎樣呢?同樣是這段話,你可以這麼說:

“上個星期,我去了一趟蘇黎世。沒想到,現在男人留長鬍子或者長頭髮,已經慢慢變得這麼普遍了。蘇黎世這麼保守的城市,我們在一家露天餐廳吃飯的那十五分鐘裡,我至少見到了15個留長鬍子的人。更不用說,你在紐約的任何一座寫字樓周圍轉一圈,你都會發現幾乎沒有不留長鬍子或長頭髮的人。而在倫敦,留長鬍子在多年以前,就已經是倫敦街頭的一景了。”

這樣表達,是不是清晰明瞭,別人一聽就知道你在說什麼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

因為修改後的那段話,是按照某個“邏輯順序”在進行表達的,而這個順序就是先“表明觀點”,再“舉例說明”。

這就是表達的邏輯了。

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為什麼你的表達有問題?

表達,就是一種輸出觀點的行為。

當你心中裝著一個觀點,不管你是想通過這個觀點影響別人,還是想讓別人瞭解到你的觀點,獲得思想的交流,你都要把它表達出來。

那為什麼,很多人在表達這件事上,會感到這麼吃力呢?

原因大概有三個:

1,沒有生成可以表達的觀點;

例如,聽到朋友離婚了,儘管你會很驚訝,但也許你不知道針對這件事,要發表什麼樣的看法。到底是覺得朋友離婚是一件好事,還是覺得朋友離婚是一種不智的行為呢?

當你對事情還沒有相應的瞭解,或者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你就很難生成相關的觀點了。


2,還沒梳理好要表達的觀點;

不同的事情,會給我們留下不同的觀感。基於這些觀感,我們就能夠發表出自己的觀點。

然而,如果一件事情給我們留下的觀感比較雜亂,而我們又不知道要以哪個觀感為中心去表達,什麼都想說,什麼都要說,這時我們就很難梳理出一個核心頭緒,把話說出來了。


3,不懂得把觀感轉化為語句;

語句是觀感的載體。當我們產生一種某種情緒,而我們想要把這種觀感表達出來,就需要找到對應的語句,運用這個載體把抽象的觀感轉化為清晰的描述。

如果你的大腦,沒有儲存足夠多的載體,不管是找不到恰當的語句,還是缺少表達的語法規則,那即便你心裡有話,有再多的觀感,也很難通過載體,清晰地把話說出來。

很多人不會說話,或者說不好話,都是在這三方面出現問題。

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一個說話高手,在某些時候,都會遇到陷入這種狀態,只是他們能夠迅速反應,調整過來而已。

這其中的調整能力,就是表達的邏輯。有了這些邏輯表達的框架,我們就能夠更好地組織語言,發表觀點。

記住,我們思維的邏輯能力,跟表達的邏輯能力,儘管兩者是想通的,但實現的方式,卻是調動了大腦的兩個不同區域。前者是前額葉皮層,後者是運動性語言中樞。

不管你思維的邏輯能力多麼厲害,在表達方面的邏輯能力,你都需要去鍛鍊,去找感覺,去積累經驗。

例如這個題目:A、C、?、G、I,問號是什麼字母?我們一眼看上去,就瞬間思考出答案,這是思維的邏輯能力。

然而,如果讓我們解釋,為什麼問號是字母“E”,那這時候,你就要構建觀點,然後組織語言,最後才能把話表達出來。

而這個過程,就是表達邏輯能力的運用。

想一想,針對這個題目,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流暢地解釋到,得出這個答案的思考過程,那是不是跟上文說到的那三個原因有關呢?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就必須要提高和運用你的邏輯表達能力。

懂得確立你的觀點

根據《金字塔原理》一書的內容,在構建我們表達的第一步,就是要首先亮明自己的觀點。

有了這個觀點“提綱挈領”的帶頭作用,那接下來第二步,就是進一步用例證,或者用具體的解釋來闡明這個觀點。

如“我覺得上海迪士尼沒什麼好玩”,這是你要表達的觀點,也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就是基於這個觀點,再進一步說明,如:

“去那裡遊玩的人太多,排隊一個小時,只玩個一兩分鐘,遊樂設施又不是特別吸引,沒什麼意思,而且裡面的東西價格又貴,簡直就是坑人。”(純屬舉例,對上海迪士尼樂園並無惡意)

至此,你這一輪的表達,就已經完成了。這樣看,似乎並沒有什麼難度。

然而,真正有難度的是,想要解決無話可說的困擾,在你發表觀點之前,還有一步需要你去做,那就是確立你的觀點。

你首先要確立好你的觀點,你才能夠把它表達出來。如果你連想要表達的觀點都沒有,接下來你就很難有話可說。

那你是怎麼得出“上海迪士尼不好玩”這個觀點的呢?

先說一說我們表達的運作流程,大概分為五個步驟:

1,外界刺激;

2,獲得觀感;

3,運用載體;

4,組織語言;

5,開口表達;

因為你去了上海迪士尼,玩了一圈(外界刺激),而這個過程留給你某種情緒(獲得觀感),然後你想把這種情緒通過語言發洩出來(運用載體),於是你就抽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經歷(組織語言),再給朋友說出來(開口表達)。

也就是說,你的觀感、情緒或感覺,就是你生成觀點的重要因素。

如果你直接描述“外界刺激”,你可以說“我昨天去了上海迪士尼玩”。但如果你想通過這件事表達自己的觀點,你就要清楚知道,你去迪士尼遊玩到底獲得了什麼感覺。然後基於這種感覺,運用相關的載體,去把你的思想表達出來。

所以,在你發表觀點之前,你一定要了解自己對於觸碰到的“外界刺激”,到底獲得了有什麼樣的觀感。

例如別人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美好的人生應該要怎麼過?”你首先就要對“美好的人生”這個外界刺激,產生相應的感覺。

在你腦海當中,“美好的人生”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你對它的定義越是具體,你給自己留下的感覺也就越是清晰,你基於這個感覺,也就能生成自己的觀點了。

畢竟,“沒有了解,也就沒有發言權”。

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找到表達的切入點

有了觀點之後,你還需要進一步闡明這個觀點,這個表達才算完整。

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就是說完觀點之後,讓他解釋一下為什麼會得出這個觀點,他就說得吞吞吐吐了。

對於這些人來說,表明觀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兩句話就完事了,如“我就覺得上海迪士尼不好玩”,“我就是認為這個人不是好人”,“這本書我就是覺得不好。”

但想要長篇大論地闡述得出這個觀點的“前因後果”,就相對比較困難了。因為他們無法從雜亂的觀感當中,按照某個邏輯順序,整理出頭緒,找到要表達的方向。

例如逛了一圈上海迪士尼,獲得一個“不好玩”的觀感,那怎麼才能把這個“不好玩”,具體表達出來呢?

這時就需要你從遊玩過程的眾多經歷當中,找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然後通過相應的載體,將其表達出來。

這就是表達切入點的選擇。

你可以玩機動遊戲的體會入手講述,也可以從場內的環境設施說出你的感覺,更可以綜合起來,把這些因素有機地組織在一起去說。

我們要表達的觀點,一般只有兩種性質:肯定性論述否定性論述,除非你不想讓別人知道你的觀點,你才有“顧左右而言他”的忽略回答,或者對觀點有所保留,才採取“中立回答”。

所以,你覺得上海迪士尼不好玩,這是一個否定的觀點,那麼你就要找出一些否定的事例,去闡述這個觀點;你覺得美好的人生應該每一天都過得多姿多彩,這是一個肯定的觀點,那麼你就要找出一些肯定的事例,來說明怎麼過得多姿多彩,才算美好的人生。

找到表達的入手點,接下來就是語言的組織。

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組織表達的語句

很多人說話不流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載體的運用,不太熟悉。

例如外界讓你產生一種愉悅的情緒,你可以用“高興”,“快樂”,“開心”這些詞語作為載體,把這種抽象的情緒轉化為清晰可見的描述。

如果你的腦袋裡,沒有儲備到足夠的這些載體,如同讓我們用外語去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那樣,我們也就無法開口了。

與此同時,對語言語法規則的熟悉運用,也能夠提升我們組織語言的表達能力。

你要闡述一個問題,為了讓表達有種層次分明的效果,你首先要懂得運用“首先”,“接著”,“最後”這些連接詞,有規則地把你要表達的觀點串聯起來;或者要運用“因為”,“所以”這些邏輯關係詞,把背後的理由講述出來。

針對“上海迪士尼不好玩”這個觀點,找到切入點後,你也就有兩種闡述觀點的語言組織形式:

1,首先樂園人太多了,玩哪個機動遊戲都要排隊一個小時,而且只玩個一兩分鐘,沒意思。然後裡面的東西價格又貴,吃個飯都要上百元,簡直就是坑人。最後就是樂園的表演比較普通,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特別感覺,特色不夠。這個樣子,還有什麼好玩的感覺呢?

2,因為在樂園遊玩的人實在太多了,玩什麼機動遊戲都要排很久的隊,而且裡面的東西價格又貴,吃個飯都要上百元,還有就是安排的表演環節比較普通,特色不夠,所以這個遊樂園給我的感覺就不是那麼好玩了。

通過這些載體,你把想要的語言組織起來,是不是更具邏輯呢?

如果你缺乏這些載體,或者不熟悉怎麼去運用這些載體,你就很難把自己的思想有機地組織起來了,說話也就缺乏邏輯。

這也是為什麼在閱讀潛移默化的作用下,再去多說多練,會提升我們的表達能力,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閱讀能夠擴展我們的表達載體,豐富我們的表達句式

。當你想要把某種感覺轉化為語言時,既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描述表達,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去描述表達,那這就是你語言能力的體現。

所以多閱讀,尤其經常用朗讀的方式去“閱讀”,那我們就會培養出自己運用不同語句去表達的語感習慣。

同時,積累不同場景的表達框架,好比面試自我介紹的表達框架,上臺致辭的表達框架,述職彙報的表達框架等等,我們說起話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有了這些準備,這時組織語言去闡述我們的思想,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如何提升你的邏輯表達能力,讓說話隨時都能條理清晰?


鍛鍊邏輯表達的三種方式

想要提高我們的邏輯表達能力,多說多練,是唯一的方式。

我們說話必須具有邏輯性,要經過組織,一是一,二是二,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這樣的表達才能取得效果。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培養自己說話的邏輯性呢?大概有三種方式:


1,經常思考說話之間的關聯性;

聽一段話,讀一篇文章,不要只留意表面的內容,最好要揣摩這段話要表達的核心觀點,思考這篇文章的上下文,是怎麼構成有機的整體的。

找到這段話或者這篇文章的邏輯脈絡,想一想換做自己,可以怎麼說出來,當有了這些動腦筋的經驗之後,下一次你面對類似的情況,你也知道怎麼表達了。


2,多閱讀,最好是朗讀;

朗讀可以提升我們大腦的語感。有些話我們之所以能夠脫口而出,找到表達的載體,而沒有語法錯誤,就是因為是語感在起作用。

想要讓自己的表達流利順暢,提升你的語感,是最好的方式。而經常朗讀不同類型的文章,例如你想提高你論述的表達能力,就多讀一讀論說文;想提高你抒情方面的表達能力,就多讀一讀抒情文,你就積累到相關的語感,幫助表達了。


3,寫下來,再說出來;

寫文章的表達,跟我們說話的表達,不是一回事。所以就算我們寫作能力再強,如果我們不去開口鍛鍊口才,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是不會取得進步。

但是,寫作能夠強化我們的思維能力,讓我們在大腦中形成思考如何表達的習慣。

當我們有了這種思維習慣後,只要經常把思考的結果轉化為口頭語言,就是不斷開口去講述思考的結果,那我們思維就會跟嘴巴連在一起,從而形成自然強大的有機“表達體”。

經過這些方式的鍛鍊,我們的邏輯表達能力,就會獲得顯著的提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