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趙寶剛導演的愛情勵志劇《奮鬥》和《北京青年》,都成為了當年的高收視率熱門電視劇,通過這些劇也奠定了他在國內拍類似題材電視劇的地位,他的青春劇《我的青春誰做主》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如今時隔10年,他再次傾力打造的《青春鬥》,會不會也會給現在的青年人一些啟示呢?讓我們來看看趙導鏡頭下的江湖冷暖吧。

電視劇在向真(鄭爽飾)的望遠鏡視覺下,我們看到開學之初大學校園的新奇熱鬧,橫幅上寫著《因為愛情》裡的歌詞,拉開了大學美好生活的序幕。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接著,聽著三位主角的京片兒互貧,頓時將時光拉向了那個渺遠的年代,有人說鄭爽把京片兒臺詞說的含糊不清,不看字幕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我覺得鄭爽的聲音乾淨清澈,雖然有點兒刻意模仿的痕跡,但是大體差強人意。我們應該注重臺詞本身的京式幽默,不應該過分苛求。

場景一:當向真看到男朋友趙聰和小學妹嘻哈說笑時,二話不說扔瞭望遠鏡往樓下衝,不小心打翻同學的熱水壺,坦然說了句,“回來賠你”。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有網友拉住這一情節不放:“難不成你讓人眼巴巴等你回來賠水壺不成?”真正看到細節的觀眾可以看到,向真是看了這個女同學之後說了這麼一句,說明倆人認識,這四字臺詞也說明了趙導想表達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切熱絡,小事兒而已,沒有那麼生分。這個觀點在宿管阿姨見了于慧時,笑眯眯和于慧打招呼,並且能喊出于慧的名字中也能夠體現。

第二個場景是金鑫表白錢貝貝時候的觀影觀眾的配合。讓人感覺彷彿金鑫在臺上說著單口相聲,臺下觀眾成了捧哏,雖然老拆臺,但是關鍵時刻十分配合的和諧景象。然而當金鑫認真表白的時候,觀眾又十分捧場,“感動!”“必須答應!”叫的比當事人還得勁兒。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這讓我想起賣藝人常說的一句話,真的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雖然表白不成功,但是就如同金鑫所說,趁青春熱血,做一回出格的事兒!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趙寶剛導演的鏡頭下,是一群善良可愛,喜歡調侃卻不失熱情的“吃瓜群眾”。這也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人們不會冷漠甚至覺得擾了他們看電影的興致,而做起了助興的工作。上演了大家參與,配合默契的一出好戲。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第三個場景,就是錢貝貝被向真推下水後,英雄救美的場景。想惡作劇的向真把錢貝貝推下水後,意識到其不會游泳便急忙呼救。而此時的主角頂著光環閃亮登場,雖說本場主角本領高,首先救了美,但是看到現場的救人情景,我想就算英雄不在場,眾人也能將錢貝貝救起來。

現場的人一聽到向真呼救,便四面八方都趕過來幫忙,這樣的場景放到現在真不多見。現在社會人人自保,卻沒有點集體意識。所以劇情刻畫出這樣場面,雖不起眼,卻讓我動容。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有人說,趙寶剛的青春劇過於理想主義,還有人說趙導慣用典型人設和典型情節已經黔驢技窮了。不過平心而論,趙導的電視劇格局夠大,他導的是一個社會的縮影,他導的是熱血江湖,兒女情長,可以看出趙寶剛導演的良苦用心。

《青春鬥》被官媒表揚後口碑分上升,鄭爽這次火了,導演也很用心

至少我很喜歡他描繪出來的“慢從前”。現在的都市生活是以一種規範來進行人們之間的約束,而以前人們是以情義為關係紐帶。相比較其他的奮鬥劇現代劇,多了點江湖氣和大氣,而少了些斤斤計較的算計和冷漠。光從這一點看,這部劇是讓人讚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