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清明节就已放假?著名学者何新解读“三节”

唐朝时清明节就已放假?著名学者何新解读“三节”

清明节

起源于古代迎春狂欢之节

俗说谓晋文公下令每年的清明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他的恩人介子推。《后汉书·周举传》注:“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但介子推的史事不见于《左传》和《史记》,不足为信。寒食节起源于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出自后汉,最早见于桓谭《新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云)。《玉烛宝典》卷五引晋人陆翙《邺中记》云:“俗人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甚忌,故不举火食,非也。北方五月自作饮食,祠神庙,及五色缕、五色花相问遗,不为子推也。”隋人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也指出寒食节的起源与介子推无关。他说:“《周礼·秋官·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

实际上,清明节在古代具有浪漫而久远的历史。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是迎春之节。清明之神,即青神(东帝青神),亦即华夏古代诸神系统中的春神。

至于清明节的名称,则与新春天气物候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代的《岁时百问》解释何谓“清明”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明代的《历书》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上巳节

迎龙神、祈春雨及产子的生命之节

古俗在夏历三月初八(巳日)举行上巳祭。上古华夏在此节日祭祀高禖神(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举行踏青、祓禊(临河洗浴)、野合等迎春活动,其俗由来甚为久远。据上古传说,殷商人的高祖契,其母在河里洗浴,吞食鸟卵怀孕而生下契。这种临河求孕的洗浴,也应是上巳节的“祓禊”活动(类似的传说有很多,如高句丽的朱明王亦然)。

汉代以前,迎春的节日在夏历三月。至近代,则改为阳历4 月5日前后。此系源自古天文学所推算太阳到达黄经15°时。故现代的清明节,是在现在公历的4月4日、5日、6日三天中的一天。

而在古代,清明节是夏历三月的节气,时间约在夏历三月初(初三至初八日)。初八日——就是所谓的“上巳”之日。

上古之迎春,首先是以观测天文龙星之出现作为标志。

每当春日龙星到来,国家要在农社的祭坛(灵台)上举行隆重的祭祀,以祈求春雨。这种祭祀中要举行舞龙的舞蹈,所以这种祭祀又叫“舞雩”。

上巳节活动中,另一重要的宗教活动就是祭祀高禖神。高禖神是华夏诸神系统中主管爱情和生育之女神。

高禖,名号“勾芒”,亦作“句(古音与勾通)芒”,又称“高密”“郊禖”。禖同媒,亦通腜(即孕妇)。

高禖女神句芒,是春天之神,也是东方之神(即《楚辞·九歌》中的“东君”,我旧曾认为东君是启明星,误)。她还有名号曰“重”(通钟,即钟鼓之神,亦即雷神。《国语》说南正重司天以主神)。

上巳节期间对高禖神的祭祀,是一种具有强烈性含义和交感巫术意味的祭礼。

寒食节

禁火之节

寒食节也在农历三月。当天上的龙星出现之后,就进入了上巳节;而巳节之后,就进入了寒食节。寒食节期间举国禁火。禁火,正是为了祭祀雨神——请求雷雨之神的降临。

周代封国,各国最重要的宗教场所是神社。东亚的神社文化,最早起源是在古代的中国。周代天子国都有大社,各个封国中也都建立有国社。神社中立有长年不灭之火坛,此即本义的“社火”(社火变为社戏之名,是在后来)。

为了祈祷龙星的降临,为了祈雨,要熄灭神社祭坛上已经燃烧经年的旧火。直到寒食节的祭祀完成后,才能添加薪柴,重新点燃社火。这种灭旧迎新的祭祀仪式,古代叫“改火”。

关于改火寒食的日期,是在上巳节之后。宋司马光有《晋阳三月未有春色》诗记述宋代的寒食及清明节改火事云:“清明空改火,元巳漫浮觞。”诗句中所谓“元巳”就是指上巳节。

在改火和禁火期间,举国不能火食,只能吃事前备好的熟食(即寒食),所以这段停火期间也叫寒食节。

古代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本来时间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节这一天就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节与寒食节自然相接而融为一体。明清后,寒食节一名乃为清明节所替代。

若按时间先后排序,古代迎春的三个节日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

唐宋以后,上巳节废,明清以后寒食节废,只有清明节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人迎接春天到来的代表性节日。

寒食祭祖与扫墓

寒食节及上巳节本来都不包括扫墓的风俗。大概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寒食展墓”的祭扫活动。其过程大致是:在寒食节的日子里,一家人或一族人同到先祖的墓地,致祭、除草、添土、焚烧纸钱。但这种民间的春祭活动,并不被官府认可。直到唐初,百姓这种寒食期间的拜墓活动,仍然被朝廷视为“野祭”。

究竟在何时,上巳节的欢乐以及寒食节的禁忌演变为以扫墓祭祖为主要内容的宗教性活动?准确时间,典籍中并未见到明确记载。我们所知道的是,寒食节扫墓习俗在隋唐时代已经广泛流行起来。

据北宋学者王溥所撰《唐会要》记,唐初民间流行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风气。

因之,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曾发布诏令,禁止民间在寒食节期间上坟扫墓。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踏青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

这是由于,朝廷认为寒食节期间后的野游欢乐与扫墓悲哀的肃穆态度是矛盾的,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敬。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被遏制,反而越来越兴盛。

过了一百多年,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朝廷不得不颁布新的敕令,准许人们在寒食节期间上墓行拜扫之礼。但同时仍然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余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

唐开元二十年(732),唐玄宗组织官方编修《五礼》时,不得不从俗,为追祖思孝的寒食节“野祭”正名。正式颁布敕令将“寒食上墓”编入五礼之中的第一项吉礼中,使其“永为恒式”。

此后,寒食节扫墓才名正言顺地列入官方认同的国家祭典。

但是,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又下一道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意思是,寒食节可以扫墓,但扫墓之后禁止饮酒宴乐。如果官员这样做就撤职,百姓则要挨揍。

但是,在寒食节期间扫墓,然后在坟前饮酒、享用祭品已经成为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仍然难以禁除。

中唐以后,寒食扫墓之俗盛行,以致在任官吏常有因回乡扫墓耽误职守的事。于是朝廷又颁布政令规定了明确的寒食节官府假期,确定寒食节放假四至七天。

大历十二年(777),朝廷诏令,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贞元六年(790),官假日加到七天,使官员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

中唐以后,寒食节的祭祖扫墓成为重要的社会礼制。故唐人王冷然的《寒食》诗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寒食节祭祖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的蜡祭。

尽管如此,保守的人们仍然不认可这一风俗。宋代的欧阳修就曾经批判寒食节的扫墓活动是礼崩乐坏之举——“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十引)

宋庄季裕《鸡肋篇》记,宋代的寒食节扫墓,不烧香而流行挂纸钱:“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馔,携家春游。”

有人认为,寒食节祭拜亡者的风俗,最早的起源,可能与春秋晚期晋文公重耳于寒食日为其功臣、隐士介子推扫墓祭拜的纪念活动有关。但是此只有传说,而典籍不见明文。

近代清明节取代寒食节

上巳节在魏晋以后消失,而娱乐活动融入了寒食节的游春活动。

唐宋时期的寒食节,在明清被清明节取代。据《唐会要》,唐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曾经颁布一道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

隋唐宋时代寒食节的传统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到明清时期,寒食节的风俗渐渐淡漠,寒食节的扫墓活动被清明节扫墓活动取代。

清明前的寒食节还是禁火的,因此只有在清明日改火后,才允许启用新火,人们才能到墓地上烧纸上供,所以祭墓之日就集中在清明这一天。

元明以后,寒食节禁火食冷之俗渐衰。“寒食节”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则突显出来。上巳节戏水娱乐踏青的风俗,也被整合到后来的清明节游春习俗之中。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上巳节、寒食节传统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

唐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诗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此诗句乃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节在唐代即被认为一事的佐证。

清明节的许多风俗继承自寒食节和上巳节。但是古代的寒食节皆为冷食,而近代清明节的饮食则要宽泛许多,大量春日时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不再问其生熟、冷热。

本文节选自《中国文明的密码》第一章《古天文历法》,有删减

现代出版社2019年2月出版

著名学者何新,以颠覆性视角微观国学,破解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

唐朝时清明节就已放假?著名学者何新解读“三节”

作者对中国的天文历法、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名章制度、语言器物等诸多方面进行微观考查,探寻这些承载着中国文化基因的符号背后真实的历史演变。破译了诸多千年以来困扰无数学者的未解之谜,使人有豁然解悟之快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