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趙匡胤篡周,趙光義兄終弟及有什麼異議?

汾陽傳奇網


我是安排,和大家分享。

趙匡胤篡周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分界點,結束了從唐朝滅國一來長達近七十年的藩鎮割據混戰局面,一生最大的貢獻和成就在於重新恢復了華夏地區的統一。

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和大宋王朝的開拓者,趙匡胤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沒有他,中華歷史上就不只是有“五代十國”,可能會有二十國或者更多。戰亂太久的話會使各個國家仇恨加深,也會導致人們對大一統遺忘,最終中華大地可能會淪落成和歐洲各國一樣,成為多個分散的小國家。所以從這裡來看,趙匡胤篡周,是一個偉大的舉措。

更加讓人佩服的是,建立宋朝之後,總結了前朝種種的弊端,通過“杯酒釋兵權”廢除統兵大將的領兵權,杜絕再一次的“黃袍加身”。又進行了改制,最終讓宋朝成為當時最人文,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沒有之一。這些都是趙匡胤篡周之後給歷史造成的影響。


而題主的第二個問題“趙光義兄終弟及”。趙匡胤976年去世,當時二子燕王趙德昭已經25歲,四子秦王趙德芳18歲,都已經到了可以親政的年紀。所以趙匡胤沒有理由不傳位自己的親生兒子。而趙光義也是從五代十國爾虞我詐的混亂局面過來的,有一些陰沉的想法也純屬正常。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所以我不相信有所謂的"金匱之盟",因為歷史上從來沒人找到過盟約的原文,即時真有,我以為也是被趙光義篡改了。並且還要加上“浮光燭影”這個典故的流傳,所以我認為趙光義是篡位謀權。


我是安排,歡迎大家討論


木子安排


一、對於趙匡胤篡周沒什麼異議。

首先,當時趙匡胤所處時代為五代十國時期末期,在那個時代,朝代更迭速度在歷朝歷代都是快的,篡個位,換個皇帝、年號什麼的,我感覺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所以那個時期也極少聽說有伯夷、叔齊、屈原、文天祥之類的忠於一朝的名人出現。倒是有馮可道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十君,說換個人稱萬歲表忠心,就換換個人稱萬歲表忠心,沒一點兒心理負擔,而且不耽誤他當宰相。

其次,趙匡胤篡周後,建立了大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戰亂紛爭、社會動盪不安的現實,為人民帶來了穩定、富足。而且大宋朝在我國在歷史上的份量,是後周的幾十倍幾百倍的吧?兩個朝代完全是兩個層次的存在,宋朝在制度、經濟、科技、農業、文化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我國曆史上極其精彩、極具研究價值的朝代。所以我認為,趙匡胤篡周,在歷史上是種進步,對此沒有異議。


二、對於趙光義兄終弟及有些不同看法。

首先,關於古代帝位的繼承製度上來說,帝王家普遍採用的是“嫡長子制”:皇后所生的長子為“嫡長子”,是當然的皇太子,皇位的合法繼承人。這種制度到周朝的時候比較固定,帝王本人一般都不敢直接修改,若不想傳位老大,就旁敲側擊,希望嫡長子自覺退讓。比如周古公亶父想傳位給自己三兒子生的一個孫子,就說“我世當興者,其在昌乎”,讓老大老二知難而退,主動把皇位讓給老三,再讓老三傳位於昌。

關於“兄終弟及制”,這種制度在夏朝就存在,主要是由於皇子幼小,為了防止大臣弄權篡位,當世皇帝就把自己弟弟立為儲君。但由於皇帝們私心都很重,都想讓自己的兒子即位,所以這種制度有,但是很少執行,而且大多數執行的情況都是被逼無奈了,才採取這種制度。比如同時代的北齊,文宣帝高洋當皇帝后立子為皇太子,但是自己的幾個弟弟太猛了,他為了替兒子除後患,連續找事殺死了兩個弟弟,但等他快死時,還有幾個弟弟沒殺,考慮到皇位可能要被長弟所奪,就跟長弟說:“奪但奪,慎勿殺也。”但是,他長弟高演奪位後,還是殺了高洋的兒子。結果等高演快死時,又怕自己的兒子重蹈高洋的兒子覆轍,雖然他立兒子作了皇太子,但在最後還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弟弟,並說:“百年(他的兒子叫百年)無罪,汝可以樂處置之,勿學前人(指他自己)。”結果呢,他弟弟上當皇帝,還是殺了高演的兒子。

再然後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了。他之所以搞兄終弟及,在上一個回答中說過了,這裡就不再贅了,結果大家也知道,趙光義並沒有遵守他們的約定,趙匡胤的兒子們下場也並不好。所以,我認為趙匡胤傳位給三弟,並不是個好的作法。即便最後輪迴了一圈,皇位還是落到了他的後代手上,但是那時候的宋朝,基本上是一個爛攤子了。若開始時就傳位給自己兒子,說不定有不一樣的大宋。當然,這只是假設了。


頭綜新化


趙匡胤篡奪了後周政權,那是民心所向。正如隋文帝楊堅篡奪北周的政權一樣。事實證明趙匡胤做得的確很不錯。雖然以後的宋朝非常羸弱,但最起碼在宋太祖與宋太宗當權的時期。宋朝還是完成了統一中原發展經濟的任務與使命。

所以我是支持宋太祖的。因為連毛澤東主席,都把他與唐太宗相提並論,說是唐宗宋祖。可見他的文治武功還是不錯的。後周的皇帝並不一定會比宋太祖做的好。因為歷史都沒有給他表現的機會。

至於說宋太宗趙匡義。通過斧聲燭影這一歷史故事,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斷出他殺了宋太祖,篡奪了皇位呢?目前還是值得商榷考量的。就我個人來說,我感覺送太中也不錯。畢竟他比後代的那些宋朝皇帝好多了。他敢北伐。收復燕雲十六州,雖然以失敗告終吧。

但是他有個不好的影響,那就是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理論。他說一個國家外患是可以通過金錢財帛來解決。但是內憂才是最根本的。這就造成了宋朝對外妥協。對內高壓的統治政策。






舊事舊人歷史說


後周皇帝柴榮英年早逝,丟下幼子柴宗訓。趙匡胤假借契丹進犯,率

軍出征,行至陳橋驛,黃袍加身,登基稱帝,國號為宋,趙匡胤為宋太祖。這一事件史稱陳橋兵變。趙匡胤所處的時期,正逢五代十國亂世,朝代更換頻繁,各地割據,軍閥混戰。柴宗訓年幼,趙匡胤纂周,蓄謀必久,取代孤兒寡母的後周,兵不血刃,善待周室宗親,陳橋兵變沒有引起新的血雨腥風,杯酒釋兵權,不枉殺功臣,建立了統一的中原新政權,後世對趙匡胤建宋沒有太多異議,政治畢竟是政治。

趙光義陳橋兵變有功,聲名顯著,太祖有二子德昭、德芳。斧聲燭影乃歷史迷案,正值壯年的太祖暴斃,趙光義以金匱之盟而登基,畢竟難以服眾。之後太祖二子,一個自殺,一個暴亡和三弟趙廷美之下場,令人懷疑。

趙匡胤纂周或趙光義繼位,都沒有引發新的政治鬥爭,人民沒有捲入戰爭的漩渦,也算幸甚。


趙永志67


我認為趙匡胤篡周,趙氏兄弟,兄終弟及,這是當時時代背景所能接受的。下面具體為大家闡述:

第一,趙匡胤篡周,是人心變了。柴榮病死,柴宗訓繼位,還是個小孩子,主幼國疑。且當時正處於割據混戰時期,國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導,帶領大家平定天下,一統江山,奠定萬世基業。由小孩子當皇帝,不能處理朝政,女人臨朝勢必讓國家大臣武將更加疑慮。且權力的分配可能更加不平衡。再說年輕女人,早年喪夫,會不會淫亂後宮。從而危及江山。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上帝位。武將的心已經變了,將士求功心切,為柴家打江山,小皇帝也不知道這些,等小皇帝長大了,能明白事理時,這些武將已經老了,當然不記得他們了。將領們就覺的給誰打工還不是打工啊。擁立自己的大哥當皇帝,自己的事業還會更上一層樓的。五代時期,本來是一個武將專權的時代,皇位更替頻繁。沒有什麼忠君思想。後周也需要一個人來領導大家掃滅群雄,完成柴榮的遺願。

第二,趙匡義兄終弟及,也是有利於國家穩定的。雖然趙匡義人品有點問題。但趙宋剛剛開國,趙家的事業需要延續下去。中原還沒有統一,北方的契丹虎視眈眈。雖然趙匡胤的兒子也長大了,在朝廷中和趙匡義相比,趙匡義更具有威望,且趙匡義地位已經牢固難以動搖,繼承帝位,順利成章。要麼可能國家會又一次發生內槓,消耗國力不說,外敵趁機滅了宋朝,一切都完了。所以說這也是順應當時社會背景的。

綜上,就是我的觀點,趙匡胤篡周可以理解,趙匡義兄終弟及也可以理解。





田田歷史


北宋開國兩帝。

趙匡胤,趙光義都是不仁不義。他們兄弟先前多是北周柴榮,柴世宗部下的大將。陳橋兵變。柴榮禪讓趙匡胤黃袍加身,篡奪了北周柴世宗的王位。進而建國,國號稱宋,趙匡胤稱帝為宋太祖(這是趙匡胤的不仁不義。)

趙匡贏在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找弟弟開封府尹晉王趙光義進宮飲酒,當時趙匡胤身體很好,酒後困屯,就躺下休息,宦官和宮女皆被屏後離開,趙光義自已來照料皇兄。眾人遠遠只有趙匡胤和趙光義說了些什麼,接著焟燭光影搖晃,視何趙光義離席退避,然後到玉斧(一說玉如意)戳雪之聲,聽見趙匡胤髙聲說:‘好為之,好為之’(你好好去做)。趙光義喊人急急去叫,皇子多來,說趙匡胤已經逝世,二十一晨,趙光義就在靈櫃前接位。且一反此年改元的貫例,立即改元太平興國。

這個事件由於沒有第三人在場。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趙光義弒兄登基的傳說,但是無法真實成了千古疑案

這就是史載(燭影斧聲)疑案。但是很明顯是趙光義弒兄篡位。


老龔166916589


異議肯定是有的,但他們不會聽,也聽不到了。

大凡篡位之人,不外乎有如下幾方面的私心:

一,君臨天下或號令天下的榮光;

二,自認為才能勝過君王;

三,長久不得志,乘新君根基未穩竊國成功;

四,心懷怨憤,必欲取而代之。

所以,凡屬篡位謀權者,輕則引發動亂,重則為外敵所乘;即使僥倖成功的,如趙匡胤,其國家也必然會變色。

中國的後世總喜歡把宋朝歌頌成一個太平盛世,卻不說宋朝受了多少異族的欺侮,最終完全淪陷於蒙古的鐵蹄之下!而究其罪惡之源,即趙匡胤篡周,改變了周朝的政治路線所致。

周世宗柴榮,那是一代英武之主!他在位期間,政治清明,整軍練武,開疆拓土,立志一統華夏!“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何其壯哉!可惜天不假年,在位僅五年而崩。其五年的功勳也足以使帝王中的百分之九十都自愧不如!

趙匡胤是後周世宗最信賴的大將。他假仁假義,欺世宗之弱子寡妻,黃袍加身,奪了天下。

如果說同樣是武將出身的趙匡胤,能夠有周世宗一統江山的雄才大略,你篡了位也還罷了;卻偏偏是個偏安一隅的皇帝,就在周世宗已經奪得的土地上做了個“太平之主”,再也不思進取了。所以,後來的宋朝就是那麼大一塊地方。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周世宗能夠主政三十年的話,那將是又一個輝煌的大唐時代!疆域遼闊,民族團結,人民安康,萬邦來朝!而趙匡胤篡了位,就只能建立一個“弱宋”!

這就是篡位的結果。而這個結果還算是比較好的。象司馬炎篡了魏,結果是中原漢人幾乎被屠戮殆盡!

至於說趙光義是兄終弟及也好,是弒兄篡位也罷,那倒不必管他的家務事了。


亦喻之


對於趙匡胤篡周在那個時期很正常,五代十國那個時期,殺一帝立一帝屬於很正常的,更何況後周的江山也是搶來的,而且在那個時期柴榮死後,國主年幼,沒有趙匡胤的出現,也許會有張匡胤的出現,趙匡胤這只是順應時勢。

但是對於趙光義的兄終弟及,在歷史上就有很多的說法,而且趙光義的繼位有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有人認為是趙光義害死了趙匡胤,而且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繼位的合理性,又搞出了“金匱之盟”,但是後面又害死趙匡胤長子,和其三弟趙光美,讓皇位只在太宗後人傳下去


師哥講史


趙匡胤代周,趙光義代兄,都屬正常。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些。

趙匡胤代周,因柴宗訓太小,處亂世之中,難有建樹。又趙匡胤威服三軍。故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兵不血刃,而更立新朝。

趙光義以弟繼兄,亦因天下未定,能者多勞。又趙光義與趙匡胤並肩戰鬥,創業,為眾將相所認同。否則,安能穩坐天下?

我非成王敗寇論者。但能有所成,必有所因。胡猜亂測,穿鑿附會,標新立異,終究沒用。

歡迎點評。


WM曉奇


趙匡胤篡周水到渠成,文治天下百姓富足。

趙光義得位順水推舟,繼承兄業平穩過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