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近幾年來國內製造業正在不斷崛起,其中華為和格力這兩大國產品牌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而國內彩電市場一直以來最為知名的就要屬長虹和TCL了,先前這兩大品牌在九十年代還曾發起過“價格戰”。直接改變了國內彩電市場需要依賴國外的局面,當然最值得一提的還是TCL因為跨國併購案虧損了20多億,李東生還因此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中“最差”的老闆之一。

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TCL集團在國內一直屬於老牌家電企業,旗下最受歡迎的產品就要屬以前的“TCL王牌彩電”和“寶石手機”了。在集團的多元化業務中,彩電、白電以及手機業務為主的智能終端業務在市場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2017年的時候,終端業務營收就已經超過700億元之高了,佔據公司整體營收的60%之高。

2018年李東生又提出了一個令市場十分震驚的決定,他將集團彩電以及家電業務在內的終端業務剝離了TCL集團,TCL集團將正式轉向半導體這一 行業。

2018年12月8日,TCL集團進行了公告重組。將集團旗下持有的TCL實業、合肥家電、TCL產業園100%股權等共計九家公司,以47.6億元的價格出售。而出售的這些公司全部由TCL控股接手。

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在重組完成之後,TCL集團將會剝離消費電子以及家電這些智能終端業務。這些業務所帶來的收入也不會計入上市公司中,保留下來的業務是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產業、產業金融以及材料等方面的業務。

對於TCL集團來說,能為公司帶來大部分營收的就要屬家電業務了。但是為何李東生會選擇將公司的主營業務剝離,發展半導體業務呢?其實這一點從TCL集團的重組中就可以看出。集團一直為華星光電單獨上市做努力,通過對其他業務進行剝離,實現了華星光電獨立的目的。

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TCL集團會如此看重華星光電,其實TCL集團除了是家電企業之外,還是十分優秀的液晶面板製造商。那時候為了將產業鏈更加完善,TCL集團和深超科技共同發起建立了華星光電。當時花費了245億元的高額投資建設面板生產線。

從2013年開始,華星光電就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利潤的主要支撐了。2017年華星光電實現淨利潤48.62億元,已經達到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的2倍之高了。而且因為近幾年來智能終端業務陷入了虧損的局面,伴隨著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已經拖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

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因為家電行業的市盈率普遍都不是太高,比起其他的光電企業,TCL集團的市值一直處於比較低迷的狀態。雖然有著高達千億的營收,但是市值只有300多億,這也讓投資者對於TCL集團的發展產生了“擔憂”。

當然這也不是說光電行業就一定能為TCL集團帶來很好的盈利,因為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國內面板行業已經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不僅面板的價格有所下降,而且產能還在不斷的增長之中。有業內人士認為半導體行業或將出現“洗牌”的局面。

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不過面板業務的發展雖然不是十分“樂觀”,但是出售終端業務卻是TCL集團一直所期盼的事情。從數據上來看的話確實是這樣,根據公司第三季度的財報來看,在海外市場的盈利已經有持續上升的現象,重點區域的業績也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表現。

從報告中來看,TCL集團在商用、移動和家庭這三大場景中智能終端的數量已經出現了穩步上升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東生依舊選擇將終端業務全部出售,可見對於面板這一業務的看好。

彩電行業“領頭羊”:剝離終端業務,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

如果從華星光電的實際盈利能力上來看,大部分都是依賴於政府的“補貼”。這樣的盈利方式是不能長久維持的,而且華星光電每年都有接近一半的銷售額是和TCL集團進行關聯交易的。因此外界也一直懷疑華星光電的實際盈利能力,覺得華星光電之所以能夠有著高於同行的利潤,可能大部分還是依賴集團在背後的支撐。不過上市公司對此是抱有否定態度的。

面板這一行業是屬於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資金和技術這兩者缺一不可。資金這方面的問題拋在一邊,華星光電本身進入行業的時間就比較晚,在核心技術上的積累還比較少。發展進步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希望TCL集團在完全剝離終端業務之後,能夠將面板業務經營的更加出色,2019年給市場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