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真的只是骗补贴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e代理互联网海外财富管理专家(iedaili)。作者是安澜资本的宋杨舜威。

e观点 | 新能源车真的只是骗补贴吗?

汽车行业已经走过了进两百个年头,这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传统制造业,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平均工业制造水平的支柱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一红海行业迎来的新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塑了整个产业链,提供给了急需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中国这一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会。

今天我们从竞争格局的角度来讨论这一行业目前的状况,从而分析目前该行业的状况和发展路径。

赛道的高度

赛道高度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市场规模。市场规模越大,行业可创造的价值就越多,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就更容易出现独角兽。

大的市场产业链会相对较长,而这样可以提供的打法就比较多。比如产品终端的差异化竞争(车和家),产业链地位竞争(蔚来、精进电动),平台级解决方案(禾赛科技)等等,这样创业者较为容易的在产业中确定自己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天花板高的赛道中,融资能力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蔚来汽车能够获得行业领跑的位置,和在这个行业中融到足够的钱和先拿到路测牌照是分不开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蔚来汽车依旧会依靠其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在行业中领跑。

但新能源汽车赛道有一个其他行业并不常见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创业者都是以搅局者的身份出现,而行业中已经存在着大量传统行业巨头。大多数认为传统行业巨头必将对搅局者进行打压,但并没有考虑到的是,由于传统巨头规模体量实在太多巨大,涉及利益方过多,并依旧和其他巨头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导致新能源汽车其实更多只是另一方向选择的中期目标,而相比拼死一搏而又灵活多变的创业者们,其实巨头们反而是处于不利的状态。

赛道的宽度

赛道的宽度决定这一行业最终能够容纳多少竞争者。大多数人会认为,赛道的宽度和赛道的高度是同一概念,但实际并非如此。市场规模巨大的行业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竞争者的减少,例如滴滴之于智能出行,波音空客和民用航空,可口可乐与饮料行业。所以市场规模和竞争者数量并不一定程正相关性。

但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汽车行业是一个罕见的超宽赛道,在目前单单在市场上活跃的汽车品牌就有近百个,而子品牌还未计算在内。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产品可靠并具备差异化特点的公司,就极有可能存活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大量机构都愿意积极布局这一重资产行业。即使是红海,但在具备竞争力的情况下,优质的创业者依旧有极大概率跑到终点。

除非,你投的是乐视汽车。

赛道的长度

行业的发展周期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决定这个跑向重点究竟要耗时多久。发展速度大部分时候和行业特性有着正相关性,所以导致行业之间发展周期差异极大。

有的行业发展很快,共享单车市场从开始发展到进入完全竞争状态仅用时几个月;而电商这种行业需要数十年之久,阿里、亚马逊等企业都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周期。

对于新能源汽车这种行业而言,资本的推动速度也将决定着这一行业的发展速度,但从宏观角度去看,依旧存在着较长发展周期的极大可能,尤其是在目前依旧处于中前期发展的行业,在产品定位和行业最终走向甚至盈利模式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变数,所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最终将会是一场马拉松,并不会因为某家或某几家公司完成上市而完成竞争格局的势力划分,先发优势和后程发力将会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

赛道的壁垒

对于制造业来讲,技术壁垒决定着规模效应,从而推动成本和利润的优势。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讲,技术壁垒对于企业在赛道中的位置有着重要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壁垒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电池技术,三元材料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是这次新能源汽车浪潮中的重要推动因素。目前该类型电池价格依旧以每季度25%左右的幅度在下降,这也意味着占有车辆37%成本的电池部分将对新能源汽车后续的车辆价格和利润空间有着巨大影响。

但即使如此,新能源汽车依旧没有很好的解决低温状态放电、电池容量和快速换电带来大量基建投资的问题。所以谁能够最快提升电池可靠性和车辆续航里程与充电/换点问题,谁就能够在行业中占有极其有力的位置。

无人驾驶,无人驾驶的迅速应用将颠覆行业甚至对于出行的概念。汽车是目前人类使用所有硬件中智能化最为落后的,而新能源汽车的简单结构将会为人车互动与应用无人驾驶技术提供极佳的平台。

但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私人用车的无人驾驶更多的使用的是辅助驾驶系统,更好的改善驾驶员的驾驶体验,与真正意义上无驾驶员的无人驾驶还是有较大区别。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新能源汽车与无人驾驶技术将深度融合,而融合的速度与质量讲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而目前这一技术,蔚来汽车已经领先同行一个身位的距离了。

电动车行业需要耐心

任何一个工业产品的诞生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的过程,尤其是汽车这种极其考验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行业,更是如此。

电动汽车是一个工业极其复杂的产品,中国本身在燃油车技术上并不属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我们通过部分电动车企业已经将中国的电动汽车送进了世界第二梯队的水平实属难得,他们依旧需要资金的支持、舆论的支持,而中国也同样需要这样的企业来改善国家的经济结构。

※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e观点 | 新能源车真的只是骗补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