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坐落于安徽大别山腹地的舒城县的原江淮机械厂

(代号“9336厂”),是一家生产63式7.62毫米全自动步枪和56式7.62毫米冲锋枪的“三线”军工企业。

如今,人去房空,位于深山中的厂区一片荒凉。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1965年10月,江苏省在常州市西门可庵弄筹建660试制车间,决定由牵引电机厂、机床厂、无线电厂、常柴厂、客车厂等19家工厂联合试制生产56式7.62毫米冲锋枪。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那时,将4693种工业装备分配给各厂,由各厂包干零部件。后来,660车间逐步从常州向大别山深处的舒城县山七镇三石寺搬迁,组建为9336厂,对外叫江淮机械厂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近2000名职工主要来自江苏常州,安徽合肥、滁州,黑龙江等地。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9336厂设有生产指挥组、后勤组和办公室等,驻有军代表。

一支冲锋枪由130多个零部件组成,各个零部件从各自的车间生产出来后,送到总装车间装配成整枪。两个车间之间,相隔最近的也有1公里远。而从工人宿舍到厂区,有两三公里远。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每把冲锋枪,要经过精度检验、寿命检验、环境检验三道程序,才能出厂。9336厂生产的冲锋枪,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工厂的指标是年产1万支冲锋枪。

有一年,时任南京军区首长的许世友向中央保证,100天里完成1万支枪

于是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总装车间里堆满了各类零部件,工人们在零部件堆上进行组装,每天仅休息几个小时,按时完成任务。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这里生产的56式冲锋枪,在珍宝岛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配备我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上世纪80年代末,9336厂陆续搬到滁州,与其他企业合并。

探访安徽舒城三线“造枪厂”,许世友曾下令百天生产万支冲锋枪!

现在,厂区里还剩下120多幢房子,既有最早时盖的土坯茅草房,也有后来建的青砖房。当时出于保密的需要,所有的生产车间,全都只有一层楼。

舒城三线厂的老员工或子女们,欢迎在最下方写评论发表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