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对于社畜来说,每天最艰难的事情大概就是起床了。

被窝永远充满着魔力,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抗拒。

如果能躺着赚钱,那该多好!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你别说,这种神仙工作还真的存在。

在不久前,NASA就发布了一项志愿者招募计划。

只需在床上躺60天,每人就能拿到18500美元的酬劳,折合人民币为12.5万元,比普通人一年收入都高。

上班就是躺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躺赚”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原来,为了研究人体在太空中的变化,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正准备进行一次“卧床休息研究”(Bed Rest Study)。

他们将招募24位志愿者,来完成实验。

除了能拿到丰厚的酬劳,志愿者也算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科学的名义躺赚,光听着就已经让人跃跃欲试。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为了避免志愿者无聊,在空闲时间里,他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前提只有不离开床铺。

例如,在床上读各种书、报个网课增值自我,亦或是疯狂打游戏、补番。

只要是能在床上完成的事,你都可以为所欲为。

这简直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网友们对这则招募是异常兴奋。

“别说两个月了,我能躺到NASA破产!”

“我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原来还能白赚钱,之前亏大发了...”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不过,想当志愿者自然要经过一系列的筛选。

条件不难,年龄在24至55之间,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

但因为实验地点是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所以也要求志愿者会讲德语,方便交流。

一旦入选,志愿者会先有5天的时间适应实验环境。

在这之后,他们才会正式进入实验阶段。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毕竟是科学实验,这种“躺”其实也与大家的想象有些出入。

这项实验,全名为头低位卧床实验,是地面失去重力生理效应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60天的实验是,志愿者必须以头部向下倾斜6度的姿势躺在床上。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这种头朝下,脚朝上的姿势,会减少流向腿部的血液,能很好地模拟太空微重力对人体的物理影响。

其实,这也是宇航员训练的一个基础项目之一。

在这期间,志愿者所有的生理需求都必须贴着床铺完成,不能坐更不能站。

也就是说,无论是吃饭、上厕所、洗澡,你都将以一种“头重脚轻”姿势完成。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卧床实验吃饭


而伙食方面,虽然会有工作人员专门端到到你的面前,不愁吃喝。

但这些食物,都是经过营养师专门搭配定量供餐,保证志愿者的正常体重。

只有在偶尔情况下,才会有点小甜品、小零食解馋。

这真没有想象中的轻松,所以NASA给出这么高的报酬是有道理的。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宇航员的身体将会受到各种负面影响。

而在这项模拟太空微重力的卧床实验中,志愿者也会与宇航员经历着类似的身体变化。

首先,在失重的环境下,人类的全身骨骼肌会发生废用性萎缩

在一切物体没有重量时,肌肉就不需要克服这些力做功,于是肌肉逐渐退化。

而这种情况,也发生在长期卧床的时候。

如果不加强运动强度,宇航员的身体可能难以熬过漫长的太空旅行。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这也是为什么太空舱内设有各种运动设备的原因


不过更恐怖的,还是骨骼受到的损坏。

在地球上,老年女性的骨质流失为每年1%,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群体。

但在微重力环境下,普通人骨质流失率可比老年女性快得多。

基本上,他们一个月的骨质流失率就比老年女性的一年要高,平均竟达1%-2%。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除此之外,一直倾斜卧床的志愿者,还会发生体液流动重置

他们下身的体液,会回流到胸腔、头部等上端位置,使身体质量重量重心上移。

实验结束后,24位志愿者都会出现“太空鸟腿现象”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他们的上半身会面部浮肿、头胀、颈部静脉曲张,甚至连胸脯都变得比平时大不少。

但下半身,则会明显出现腰围更小、小腿更细的情况。

除此之外, 颅压增高、视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等麻烦也会纷纷找上门来。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这是一对双胞胎,340天的太空之旅使右边宇航员头大、脸肿


可能对志愿者来说,唯一的好处也就是能让自己长高了

因为脊柱不会受到垂直重力的压迫,26块椎骨间的缝隙就会被舒展开来。

这样,原本已经固定的身高则能增加2到5厘米不等

想要体验“二度发育”,或许可以踊跃报名一下这项实验。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长高只是暂时性的

只要回归正常生活,一般用不了个把月时间,身高就会被打回原样。

到时候该是巨人还是巨人,霍比特人也还是霍比特人。

同样的,前面提到的负面影响,想当志愿者的也大可放心,这大部分都是可逆的。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也会像宇航员刚回归地球那样,需要经历14天的休息期和康复训练期

在这之后,他们才能正式回归日常生活。

所以说,志愿者是真的好似从外太空走了一遭,身体经历着剧烈的变化。

而在实验结束后,志愿者也会获得一个证书,上面印着的正是一个宇航员。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考虑到志愿者的身体状况,这类头低位卧床实验周期一般设置在5天至70天,不会太长。

但对比一下,现实中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就要漫长得多。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宇航员出舱总是坐在躺椅上,被工作人员抬着出来,他们身体已极度虚弱


2010年4月,奥巴马就发出了要在2030年送人类登上火星的宣言。

当时这消息一出,很多人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载人飞船有没有能力飞那么远。

他们反而是开始诘问,宇航员到底能不能熬过如此漫长的太空飞行?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NASA的火星计划


评估结果显示,想要完成从地球飞往火星,在火星上短暂停留,在重返地球的计划,需要长达3年时间。

然而截至这个火星计划公布,还没有一个美国人在太空中持续待上超过7个月时间。

所以,科学家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应对办法,以降低失重状态给宇航员身体所造成的危害。

除了让飞船提速,克服漫长太空旅行对人体的损害也同样重要。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种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2001太空漫游》海报

强大的离心力就可以模拟地球上的重力。

这让宇航员在太空中,也能像地球上一样有脚踏实地的感觉。

虽然,像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巨大轮盘形太空站的人工重力,还没办法实现。

但在太空舱内,打造一种紧凑型离心机还是没问题的。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的离心装置


前面已经提到,24名志愿者在60天内都需要躺在床上。

其实一部分志愿者,还有唯一能站起来的机会:定时前往实验室内的离心机。

离心机的旋转臂会以每分钟30转的速度进行旋转。

这样能迫使他们的血液回到志愿者的下肢,以此模拟地球重力的影响。

科学家组织这次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离心机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的效果,为漫长的太空旅行作准备。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2015年,一位名为德鲁(Drew Iwanicki)的志愿者就在网上分享了自己参与卧床实验的感受。

实验才刚开始,他那一点新奇感很快消失,继而进入无尽的无聊与焦虑。

除了心情烦躁,他的身体也难以适应长时间静止不动。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德鲁(Drew Iwanicki)

全身无力,直冲脑门的血压带来的头痛,都让他受尽了折磨。

实验结束过后,他连站立都变得十分困难,必须有人搀扶。

而之前的志愿者们,也全都没办法保持站立姿势超过15分钟。

这真不是普通人能顶得住的。

他出来后就建议那些喜欢口嗨的网友,还是停留在口嗨阶段为上策。


论躺着赚走NASA十几万的可行性


志愿者期间的德鲁

但德鲁最后也说了一句让人鼓舞的话。

“虽然这个项目消耗进了他三个月的生命,但它却是这里所有工作人员四年来工作的全部”

尽管实验让他受尽了折磨,但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能躺得太久,在站起来的那一刻,他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纯粹快乐。

Kevin Anderton.Why NASA Wants To Pay You $19,000 To Stay In Bed For Two Months.2019.03.31

https://www.nasa.gov/analogs/envihab

How stressful will a trip to Mars be on the human body?.NASA/JOHNSON SPACE CENTER.2017.01.30

Andrew Iwanicki.How I Felt After 70 Days of Lying in Bed for Science.VICE.20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