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要給孩子“快樂教育”,真正的“快樂教育”是怎樣的?

waiwai2000


中國的當代教育體系和目的,基本沿襲上個世紀初的樣式,可以說出自蔡元培、王國維、陶行知等人的教育認識和主張,而他們又分別學自德日。那時候,中國教育初創,知識教育為當務之急,取得了可以說偉大的成功。但很快,歷史就證明了那種教育並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而是相反,嚴重阻礙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發展。遺憾的是,我們不僅沿用至今,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快樂教育”儘管沒有擺脫知識教育的羈絆,但引入了成長教育的快樂概念,與成長教育搭上了一點邊,比知識教育有了那麼一點點優越成分,不過,換湯不換藥,還是100年前的德日教育內容。


胡氏口語文


我們這裡有一句俗語: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教育的方式方法。我是小學教師,搞基礎教育的。我個人認為“快樂教育”也要因人而異,有的孩子他就是一塊學習的料,有的就不愛學習。愛學習的孩子在學習中能找到快樂,使他們學會學習,樂於學習,他們當然是很快樂的。有的孩子就不愛學習,他就喜歡玩,你是不是一直讓他們快樂的玩呢?我是農村教師,我從教三十多年,班級裡總有幾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有的連作業都不做,我們是不是讓他快樂地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也曾苦口婆心地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三分鐘後,該怎麼樣還怎麼樣。農村的家長很少管該子的學習,他們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教育的缺失,教師再放任自流,他們會成什麼樣的人呢?你讓他們不欺負小的同學他快樂嗎?讓他們不幹點小壞事他們快樂嗎?對於這樣的孩子你讓他們快樂,大家會都不快樂,將來他們會讓社會不快樂!

我認為快樂教育是相對的,不是一刀切的都適應快樂教育。在引導孩子們在被教育中發現成長的快樂,學習的快樂。


雪松winter


分享我的一篇日記

2018-2-24

又是開學季,想你們了[親親][親親][親親][親親]跟孩子們在一起的那種純粹的開心,和他們一起成長的那種快樂,只有用心才能感覺得到的美好😊愛你們

今天讓我特別想念的是2010年自己親自帶的一個幼兒班,最小的三歲,最大的四歲,每個星期兩次課,都是晚上七點開始,八點半結束,是去其中一個孩子家上的。

他們每次都早早到那個小朋友家等我,從來不遲到,早早的就在門口等待,一聽到按門鈴就跑出來迎接。

上課時,都在玩中,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英語,整個課程不允許用中文,只有課間才能用,他們也都做到了。

在快樂的氛圍中,課程很快結束,我要回家了,有的孩子哭了,說還沒有上夠,拉著我不讓走……好想念他們

感悟:如果老師用心,家長配合,孩子真的是可以快樂學習的,不僅如此,他們給你的總是積極向上,他們內心深處更懂得自己的追求,更健康,哪怕遇到困難也會積極面對[玫瑰]跟孩子們在一起的那種純粹的開心,和他們一起成長的那種快樂,只有用心才能感覺得到的美好😊


福順媽咪的日記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動車必須要在軌道上才能高速飛弛,飛機必須要在航道上才能安全飛翔,風箏也必須要有人牽著線才能飛得又高又穩,這些都是在規則內的最大自由。



教育本來就是矛盾的。本質上是一方(教師、家長)喚醒另一方(學生/孩子),必然是一個痛苦與快樂交織的對立與統一的過程。沒有哪一種教育只是快樂而不見痛苦的。但正是因為經受痛苦,才更覺得快樂的無比珍貴!就如同不經歷飢餓就不會珍惜糧食,不經歷乾渴就不會珍惜水。

現在的孩子,本來就是在蜜罐中長大,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打小就捧在手裡,捨不得讓他們吃一點苦,受一點傷,遇一點挫折,什麼好東西都先盡著他們,什麼好詞句都往他們身上誇,結果怎麼樣?孩子遇到一丁點兒挫折就不能承受,被別人批評兩句就要輕生,或是瘋狂報復,這樣的教育何益之有?


長期處在快樂之中,快樂一定是遞減的。就像雞湯,第一回喝到它是鮮美無比的,第二回、第三回呢?如果每天都喝呢?到後來一定會索然無味,厭之棄之。

所以,真正的快樂教育一定是與痛苦教育共生共長的。因為有痛苦作對立面,快樂才有意義,也才有比照物,否則,還談什麼快樂呢?就像硬幣,只有一面那還有做出來的可能嗎?

教育必須是苦樂相伴,由苦到樂,再苦再樂的,在追逐樂的過程中經歷苦、感受苦、感謝苦,才能嚐到真正的快樂!否則,那就是享樂。


這世界從來沒有絕對的快樂,“在無憂無慮的時光裡慢慢變老”,是歌中才有的。

那種片面強調快樂的教育是跛腿的,曲解了快樂,違背了教育規律,必將受到規律的懲罰,而這種懲罰往往是十分嚴厲的,有時會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


劍客談教育


曾經有一陣子流行“快樂教育”,後來悄無聲息地不見了。如果現在有人再主張“快樂教育”,肯定會招來一片責罵聲,因何?因為以前有人倡導的“快樂教育”完全誤導了家長,讓家長們以為只要孩子能開心,幹什麼都可以,哪怕是不願意學習,也隨了孩子的願。更有甚者,一味順從孩子,讓孩子養成特別自我的意識,結果到了青春期,教育便呈現失控狀態。

“快樂教育”到底要還是不要呢?我認為當然要,但是必須要對“快樂教育”給予正確的解讀,而不是盲目地只為哄孩子開心,或者完全放開孩子開心地玩耍,下面我展開詳細講一講這所謂的“快樂教育”。

“快樂教育”的核心是建立在有規則的基礎之上,而不是隨意放縱孩子。

現在有太多的家長因為溺愛孩子,而無視規則。在家裡沒有家規,根本談不讓培養孩子遵規守矩的意識。只是一味放縱孩子,讓孩子享受表面的自由。然而這種自由到了一定年齡,到了一定階段後,負面效應就會突然暴發了。

事例:萌萌媽一直主張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孩子在幼兒期時,媽媽看到孩子每天在幼兒園裡有那麼多規矩,並且孩子經常哭哭啼啼不願意去幼兒園,於是萌萌就找到孩子的老師,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即不要對自己孩子要求那麼嚴格,儘可能讓孩子放鬆,送孩子去幼兒園不就是圖個安全嗎?只要安全得到保障,多給孩子點自由最好。

聽萌萌媽如此堅定地表明態度,老師也就不好說什麼了,在課堂上別的小朋友必須要老老實實坐好,按要求去做,但是萌萌可以不必遵守紀律,不想坐著就站起來,不想在教室裡呆就可以去外面的滑梯上去玩兒。孩子從此真的像一隻快樂的小燕子,再也看不到哭鬧著不願意去幼兒園的現象了。

可是當孩子進入一年級後,萌萌媽每天都會接到老師的投訴,不是孩子上課滿地跑,就是上課撕書,不是故意找身邊的同學說話,就是故意騷擾同學聽課,有時課間還故意攻擊同學。萌萌媽每天就像消防隊員一樣,時不時就去幼兒園解決問題。最後萌萌媽實在沒辦法再這麼跑來跑去,只好辭職做了陪讀媽媽。

分析:這個事例,就是當下一些主張“快樂教育”的家長們的微縮典型。他們只為了孩子能開心能快樂,然而卻都忽略了從幼兒期就培養孩子遵守秩序、規則和紀律的意識。當孩子行為缺乏規則的約束,便會在行為上出現認知和分辨的偏差。這樣的孩子往往沒有遵守紀律的規則的意識,因此就會處處破壞紀律和規則,隨之而來的是處處碰壁。

“快樂教育”是讓孩子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享有相對的自由。

若問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自由嗎?明事理的人肯定會說,沒有。但是主張“快樂教育”的家長卻完全無視如此簡單的道理。在他們看來,只要讓孩子開心快樂,哪怕是讓孩子少寫點作業,哪怕是不給孩子報補課班,也必須要讓孩子享有屬於自己的自由。

事例:老張是一位中學教師,他從教多年,最清楚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品質,因為他發現自己教的學生中,凡是缺乏遵守紀律意識,不願意受規則約束的孩子,往往學業成績都很差。儘管他把這些規則講給家長們,但有一部分主張“快樂教育”的家長卻反駁說,把孩子管的那嚴,我都感覺到窒息,就別說孩子了。

張老師對於那些一味強調“快樂教育”,卻不能真正理解這種教育理念內涵的家長,簡直是無語。最終他放棄了對家長的勸說和引導,只能用有限的手段去管理那些不願意遵守紀律的學生,至於他們的學業完全無法引導其進入正軌。時間久了,張老師便也有些思想麻木了,他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願意遵守紀律,願意主動學習的同學身上。

分析:很多主張“快樂教育”的家長,如果不懂孩子的快樂感是建立在規則與紀律允許的範圍內,一味放縱孩子,最終會品嚐自釀的苦酒。就如現在很多極端青春期案例,家長看似給孩子無限的自由和快樂,可是結局往往是以管教失控而告終。因此說,“快樂教育”中的快樂,絕不是隻為讓孩子活在自我的世界中,而應是幫助孩子建立內心秩序,而後才是遵守家庭秩序和公共秩序。

“快樂教育”是要讓孩子內心真正擁有安全感,並不斷建立自尊和上進心。

那些看似每天我行我素的孩子好像很開心,事實上他們內心並不一定快樂。因為過於自我的孩子往往不願意與人分享,慢慢就養成一種特別自私的品質。越是自私的孩子內心越是冷漠,而這樣的孩子往往無法融入同學或小夥伴群體之中。無法融入並被排斥,慢慢就成了常態,最為可怕的是,經常被排斥的孩子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

事例:嘟嘟媽最近發現兒子變了,他沒有了一二年級時那種機靈勁。問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孩子只是搖頭而不語。媽媽很奇怪,孩子以往都是每天開開心心,好像他從不知道什麼是煩惱,最近怎麼就像霜的茄子焉了呢?

通過向嘟嘟身邊的同學瞭解,媽媽終於弄明白了原因。原來孩子在班上受到幾個同學的欺負,每天不是朝他要錢買零食,就是搶奪他書包裡的東西給破壞掉。而嘟嘟一直不敢向媽媽說,因為那幾個同學一直威脅他,如果你告訴家裡人,打你就更狠。

嘟嘟媽在反思之後,終於從自己身上查找了問題。她一直主張“快樂教育”,但是她忽略了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沒曾想孩子把任何同學都當成要好的朋友,隨時都可能分享屬於他自己的東西,有時為讓個別同學和他一起玩兒,竟然拿錢或東西來討好他們。不曾想,這種討好的結果換來的是同學們對他的不尊重,以及後來的欺凌。

分析:對於像嘟嘟這樣的孩子,他們從小被父母灌輸的都是理想化的生活觀,孩子內心清澈見底不設防,而恰是這樣的孩子最容易受傷害。對於嘟嘟父母來講,他們看似讓孩子獲得了表面的快樂,但是沒有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當孩子受到欺凌時,他們立刻缺乏心理安全感。而缺乏心理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容易心理自卑,越是自卑內心越是壓抑,時間久了自尊心和上進心都會慢慢消失,這樣的孩子哪會擁有內心的真正快樂呢。

結束語:“快樂教育”並不是單純為讓孩子追求生活的快樂,而應是建立在讓孩子理解快樂的本質。遵守紀律與規則的孩子是快樂的,從失敗中重新奮起的孩子是快樂的,擁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孩子是快樂的,養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的孩子是快樂的,講文明禮貌和擁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是快樂的……


寒石冷月


我覺得“快樂教育”是雙重的,一方面是教師“教”的快樂,一方面是孩子“學”的快樂,合二為一,才能說是真正的快樂教育。現在說起教育,無論是學生、老師,能在教育中體驗到快樂的現象多嗎?幾乎沒有,因為學生回家的時候,沒有因為今天的學習而表現出快樂,卻是因為繁重的作業而表現出不快樂;教師呢,沒有因為今天的教育工作而感到欣慰,卻每天因為來自社會、學校、家長等多方面的壓力和總也幹不完的工作,而感到不快樂。雙方都沒有快樂而言,何談“快樂教育”呢?

真正的“快樂教育”應該是怎麼樣的呢?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學生學的“快樂”

生活即教育,教育來源於生活,我們現在的教育是什麼情況呢?是“分數是教育”,學生的分數高,說明教師教育的好。反之,則是教師教育的不好。教育已經脫離生活,而被緊緊是固定在書本之中、分數之中,如何能讓學生學的“快樂”?

1、興趣是學生接受“快樂教育”的核心。不感興趣的學習,就是活受罪。那麼多科目如何做到讓學生都感興趣,都喜歡,那是不可能的,教師都會體驗到,學生對哪科感興趣,他哪科的成績就高,反過來,不感興趣就根本聽不進去課,這是學生想要學好某一門課程的關鍵所在。學生只有在他們不感興趣的那門課程裡感受到了樂趣或者是一點點自信和成功,都會讓學生轉變對自己評價,實際情部況則是,教師關注的往往都是那些學習尖子,他們則越學越好,越好越學,良性循環,直接被放棄的那些學生,越不學成績越差,越差越沒有興趣,惡性循環。

2、評價是學生接受“快樂教育”的動力。大多數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是很直接的,學習好或學習不好,因為學習的好壞在教師的評價裡是佔有重要位置的,而且很多學習不好的學生,他們其他方面也不突出和優秀,所以,很多時候,由於學習成績,真的讓教師忽略了學生身上其他優秀的特質或潛能。每天努力一點點,對於個別孩子真的是不容易,但是,教師的評價如果能跟進的話,那麼,就會讓努力學習的學生,有信心、有希望、有熱情、有動力,特別是成績不好的學生,即使的一點點的進步。教師如果看不見,如何能激發學習的學習動力,如果教師的評價客觀、及時、到位,那麼,學生就會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因為自己的努力能被教師看見和認可,他們就會以更加努力地學習,期待教師的再次肯定和評價,所以,教師對於學生的評價不要太吝嗇,特別是對於差生的評價。

對於學生來講,接受“快樂教育”,就是學生能在興趣中體驗學習的快樂,在評價中提升學習的動力。

二、教師教的“快樂”

國人從事某一行業工作,真正從興趣出發而去幹某一行的少,多數幹某行,都是沒有從“快樂”的角度出發,這個工作到底是不是自己想幹的活。所以,當教師出現了瓶頸期或職業倦怠的時候,一定要適時地調整。

1、心態是教師 進行“快樂教育”保障.

讓教師教的“快樂”實在是不容易。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職業倦怠情緒,教師剛上班的時候,都是快樂的,因為這份職業的新鮮和理想的驅使,讓年青的教師覺得工作是快樂,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成熟、工作的積澱,教師會越來越覺得教育並不“快樂”。難教育的學生、難溝通的家長、難相處的同事、難完成的工作、難擺平的糾紛等等,都讓教師身心俱疲,累上加累,倦上加倦。心若累,幹再輕鬆的活都覺得累,心若輕鬆,幹再累的活都覺得不累。所以,調整心態,調整情緒,適時地放鬆神經、放鬆心情,會讓自己也教的“快樂”。看學生不再氣人了,看家長不再討厭了,看同事不再彆扭了,一切都源於心態。在現有的教育環境下,教師要學會如何快樂的工作,因為教師改變不了別人,只能改變自己。

2、尊重是教師進行“快樂教育”的根本.

任何一個職業的人都希望得到的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教師更是如此,試想一個天天被學生和家長都不放在眼裡的教師,何談快樂?一個天天被這個學生罵那個家長告的教師,何談快樂?一個天天為職稱為工資鬧心的教師,何談快樂?尊重是教師“快樂教育”的根本,即使工資能掙到一個月萬、八千的教師,不被社會和家長、學生尊重,那麼,這個萬八千的工資掙得有何意義?教師的內心還是不快樂的。為什麼有老師會辭職,會跳槽,就是因為他們得不到來自他人的尊重,沒有自我價值的體現,所以,才要選擇逃走。

對於教師來講,進行“快樂教育”,就是教師能在教育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在教育中得到基本的尊重。

“快樂教育”對於學生和教師而言,是互相的,不是單方面的付出,教育中師生互動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而不是一方的無奈換來另一方的所謂“快樂”。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教育。有人說教育就是好習慣的養成。我們教育就是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懂得如何去學習,自我進步。說得更現實一點,就教孩子去學習,教孩子學會做人。

培養好習慣,改掉壞習慣,還要學習,甚至死記硬背,還有寫作業,不能盡情地玩等等,很多時候都有強迫成分在。這一些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並不那麼快樂吧!

因此說,教育,對孩子來說並不那麼快樂,甚至是痛苦的。

這些道理,對於大人來說應該都懂吧!但為什麼還要說快樂教育呢?

當然,如果孩子登堂入室,以苦為樂,或樂此不疲。也就無所謂了。

其實,教育,就是教育,該怎麼教育就該怎麼教育,講求的是最佳教育效果。總不能為快樂或什麼去打教育的折扣吧!教育就像醫生治病,該用什麼藥,就用什麼藥,該打針的要打針,該手術的得手術,總不能來個快樂治病吧!就是用上了快樂,還不是還那樣去治病?該不會用上了′快樂"兩字,就讓治病(病人)變得快樂了吧!

這麼淺顯的道理,應該誰都懂吧!教育也是一個理。但到了教育卻為什麼會變味呢?

愚以為人心浮躁所致。一些好事者就喜歡立新標異以博人眼球,以撈到好處。否則就引不起注意,何以顯示自己高明?他不折騰就閒著沒事幹,刷不了存在感,豈不鬱悶?

於是,處心積慮,極其能事,想出各種名稱以標新立異。其實,我沉心一想,教育還不是祖師爺孔子的八個字: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教育就應該讓人人平等受到教育,就要因材施教,挖掘潛能,因勢利導,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發展,足矣!

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該怎麼樣教育就怎麼教育,只要不反人性,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至於是什麼教育,名堂起得再動聽也沒用,只不過多費口舌,分散注意力而已,弄不好更會誤了工作,那才罪孽,罪孽呀!

我始終弄不明白,我們為什麼有那口號?我們做事就四個字:實事求是。不同職業略有異吧!當官的就五個字:為人民服務。當教師的就四個字:教書育人。當醫生也就四個字:救死扶傷。

這麼簡單的道理,就該那麼去做,去做好本分的工作。

因此,教育就教育兩字,多好呀!再添諸如″快樂"什麼的幾字,於事何補?徒費筆墨而已。

真理都是樸素的,無需粉飾。那些粉飾的,往往得多留幾個心眼。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該幹啥幹啥去,祈盼那麼一些人別折騰人就好!

但願順遂!

田戈教育,專注教育。更多精彩期待分享!


田戈教育


感恩悟空的邀請,我是教大育小。所謂的快樂教育並不是說只讓孩子體驗快樂,而忽略了痛苦的體驗。


如果一味的提倡快樂,我們會發現孩子會喪失了體驗生活的能力,同時的話也會失去同理心。快樂教育,賞識教育曾經風靡一時,很快銷聲匿跡了,原因是我們斷章起義,並沒有領悟到其中的真諦。

首先:我們要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你要教育孩子的最終去向是什麼?你想最終把孩子培養成為什麼樣的人。作為家長,這個是要首先清楚的方向。這個是家長的重中之重。

其次:我們要明白快樂教育只是一種教育的方式,而並非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快樂教育最早是由十九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斯賓塞提倡的。“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對兒童的教育應當遵循心理規律,符合兒童心智發展的自然順序”。斯賓塞指出:“長期以來的教育誤區,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在嚴肅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忽視了對孩子來說更有意義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對於快樂教育,家長可以這樣來做:

1.從興趣上去引導學生,讓孩子發現一些學習的樂趣。

2.從方法上找到一些適合孩子的方法,讓整個過程有一種輕鬆快樂,心裡讓有成功的體驗,覺得更快樂。

3.教會孩子調整心態,從另外一面去發現,而不是聚焦在不快樂的事情上。讓孩子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總之:快樂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種教育方式。作為家長,要明白這個道理,快樂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帶孩子走向成功。

快樂教育並不是把孩子保護起來,不經歷一點挫折,不聽一句孩子不喜歡的話。那是把孩子推向深淵。祝福大家!


教大育小


說到“快樂教育”,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讓自己的孩子“心安理得地混日子”,想到孩子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傳說中的詩和遠方,想到孩子想學什麼就學什麼,無拘無束、無憂無慮,想到……但是,我認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快樂教育”。 都說要給孩子“快樂教育”,那麼真正的“快樂教育”又是怎樣的?

首先,真正的“快樂教育”是讓孩子掌握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

孩子的學習之所以不快樂,那是因為他們學習的時候往往不得要領,學習方法存在很大的問題。而在這個時候,孩子的老師和家長都沒能告訴孩子有用、有趣、有料的學習方法。

其次,真正的“快樂教育”是讓孩子在學習中以苦為樂。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攀爬“書山”可能會感覺到苦和累,但征服“書山”,成為學富五車之人,成為人人敬仰的人,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有人可能會說,一些“高考工廠”的學生,比如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可能不會有什麼快樂,但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能夠意識到先苦後甜的真諦,能夠以苦為樂的教育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另類的“快樂教育”。

第三,真正的快樂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
當我們在路邊看到一塊15公斤的石頭,將其抱起來,5分鐘之後,我們會感覺很累;10分鐘之後,我們會感覺特別累;20分鐘之後,我們可能會很乾脆地把這塊石頭扔回原來的地方……但是我們如果抱起同樣是15公斤的孩子,而且是自己最疼愛的孩子,那麼就算我們抱起孩子別說20分鐘,就是2個小時都不一定覺得累。都是15公斤的物品,為何體驗迥然不同呢?這是因為,我們對孩子是發自肺腑的愛,我們心底深處的某種“潛能”被激發出來了。那麼,快樂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孩子發自肺腑的興趣被“勾出來”,那麼孩子的潛能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開啟,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則是在享受教育,而絕不會在學習上敷衍了事。


當然,在孩子享受快樂教育的時候,老師和家長的語言是幽默生動的,教學的方法是獨具匠心的,孩子的學法也是個性分明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在學習中一直伴隨著歡聲笑語,其心情是愉悅暢快的,其學習態度是積極主動的。


微雨潤苗


很遺憾,這個問題我駕馭不了,我是一個非但從來沒有提倡過一次“快樂教育”,還一直都是對比嗤之以鼻的家長!

有人在我回答的“那些提倡快樂教育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這個問題裡問過我“我只想問,那些孩子後來到底怎麼樣了?別轉移話題”的時候,我的回答是“後來只會在頭條當噴子了”!


我眼裡的“快樂教育”

我眼裡的快樂教育跟很多整天把快樂教育掛在嘴邊的人是不一樣的,跟那些認為“快樂”就是“玩”的人也是不一樣的,跟那些整天說什麼“尊重孩子”、“跟孩子做朋友”什麼的也是不一樣的……

我不認為只有“玩”才是快樂的,而“學習”是不快樂的!

在我看來所謂的“快樂教育”是兩層含義:

1、一種生活的態度,或者說是一種積極健康的“三觀教育”(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2、培養在過程中尋找到能夠讓自己快樂起來的能力!

前者是由內及外的一種生活態度、處事方式,而後者則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勇氣、態度和能力。

我從不給自己的教育方式冠以“快樂教育”或者“素質教育”的稱呼,因為這個過程是在說不上有多麼的快樂——它是包含了各種積極的情緒、負面情緒和淡然情緒的綜合體!

學習本身是一件看上去並不快樂的事兒,但是過程卻可以因為引導而變得快樂起來,學習的成果也許不一定都那麼的讓人快樂,但是不同的視角卻可以讓孩子在一種快樂的心態下正視並提起勇氣解決問題……所以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眼裡到底是不是快樂的這個沒法說!


這孩子媽媽和孩子的聊天截圖,同樣是做作業,我家孩子出了要做老師佈置的還要做我給他佈置的很多作業以及各種學習班的作業,孩子媽媽認為孩子是不願意學的,是被動的去學的。我說不是的,但是她不信,知道她跟孩子聊過之後才相信——原來真的是有可以快樂的學習的!

這樣的孩子我見過不少,當然更多的是被動學習的多一些,但是這也很符合規律不是嗎?畢竟我們從小到大,上的每一個學段的學的時候,在任何一個班級裡,愛學習的、無所謂的、不愛學習的,以及成績好的、成績一般的個成績差的基本上都是一個正態分佈的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