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讀書?

19850786


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讀書?

我想,這個問題背後隱含著另一個反命題:為何孩子不願意讀書?或者可以這樣理解:不願意讀書的孩子為數多,所以我們才“想方設法”——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讀書。

先探討一下孩子不願意讀書的原因:

一、父母沒有讀書的意識,也不讀什麼書,從小就沒有培養過孩子讀書的習慣。

二、孩子小時候有讀書的習慣,後來被應試教育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擠佔了所有的時間,破壞了父母好不容量才培養起來的讀書的好習慣。

三、孩子對讀書不感興趣。“百忙之中”能擠出時間“玩遊戲”,而卻擠不出時間去讀書。

四、孩子有時間卻無書可讀,或不知道讀什麼書好。

五、孩子沒有讀書的空間。讀書須靜,室靜、心靜,但學校沒時間讀,家裡沒空間讀。

接著再對症下藥:

一、父母應有自覺意識、責任意識;讀書和其他行為習慣一樣,也屬於養成教育,愈早愈好。有自覺意識的年輕父母,甚而至於從胎教就開始了。據有關專家研究,孩子6個月是敏感期,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播放或講解一些簡單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看,聽故事也是在讀書。等孩子開始咿咿呀呀學語的階段後,可讓孩子讀些簡單的繪本了。

二、言傳身教強於任何形式的說教,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每時每刻手不離“機”,卻要求孩子時時刻刻“愛不釋書”,你覺得可能嗎?

三、社會應試教育惹得“零閱讀”禍,我們只能無奈地呼籲:請有主管部門還學生以素質教育!

四、培養習慣重要,培養興趣更重要。真正的高境界的讀書是基於興趣之上、以享受快樂為本、獲得啟迪為目的精神活動。讀書什麼書,尊重孩子的選擇,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只要不太過離譜,父母不要“帶著功利”去橫加干涉。要相信,只要孩子形成閱讀的習慣,我們認為的一切有用的好書他們自己能找得到,而且會詳細地讀。

五、給孩子營造讀書的家庭氛圍。

1.專門為孩子打造一個讀書的小書齋,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設計模樣。

2.經常選擇好玩有趣的書籍,充實書齋,增加閱讀的樂趣。

3.訂閱符合孩子年齡特徵的雜誌,讓孩子覺得有用而主動地去讀。

4.實行讀書獎勵制度,讓孩子用獎金選買單自己喜歡的書籍。

5.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讓孩子感受讀書的溫馨氛圍。

6.將書當作各種節日的禮物送給孩子,充實孩子的小小空間。

7. 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讀書的心得,讓孩子體會看書的好處。


浮塵微草


怎樣才能讓孩子願意讀書?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當然是最早越好。

對於已經上幼兒園或小學的孩子來說,喜歡閱讀,愛上閱讀確實需要用上些小手段。

我閨蜜家的女兒快上幼兒園大班了。閨蜜常常跟我說,她的女兒琴棋書畫樣樣不通,希望孩子多讀本書吧,哎,一言難盡。氣極了,還真想把“女兒、房本、車本和存摺”打包,讓“未來的親家”先養著。

說起來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確實是事故啊!於是我和閨蜜約定每週六下午帶孩子在我家玩,我們聯手培養孩子愛上閱讀。

首先,準備一些孩子喜歡的帶拼音和插圖的童話書。

閨蜜帶著寶寶如約而至。我直接把這孃兒倆領進了我家的書房。讓這孃兒倆欣賞我新置辦的這些寶貝。

孩子禮貌性的看了一眼,打算直接走掉。我及時地說,“妞妞,昨天我買書時,碰到你們班的同學了。”孩子被我“牽”了回來,也引起了她的興趣。

三言兩語,我就把她引到了故事書的故事上。我選擇了一個篇幅很短地“阿凡提和他的毛驢”,用自己的語言講給她聽,並模仿小毛驢,用腳蹬地說:“地球的中心在這裡!”孩子哈哈大笑,和我一起做著誇張的動作。

我們還按照故事書上的插圖做著動作,看誰做的更好笑,並且由她的媽媽給我們倆評分。

很快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不僅用心地讀完了這個故事,而且孩子在繪聲繪色給我們複述時,還加上了自己的動作。

孩子的興趣閱讀起步了。

其次,在經常活動的區域擱置孩子喜歡的書籍。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除了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外,在孩子常活動的區域,放上幾本書,看似零亂,實際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孩子隨手翻起的書中,不知會有哪幾個文字,就打動了他,吸引他讀下去。

再次,貴在堅持,親子共讀,有效陪伴很重要。

和孩子共讀一本書,經常交流讀書體會。有了父母的參與,孩子不孤單,也擁有了持續閱讀的力量。

還有,家中的電視、電腦、手機,規定時間、規定內容地去欣賞。

希望能幫到你。

木頭寶媽和你共同關注孩子,家庭。


木頭寶媽474


教育部門權威發佈,未來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高考語文滿分甚至可能達到200分。
要想語文成績高,多閱讀是最最關鍵的。

怎樣讓孩子愛讀書,我曾經多次寫文章分享過,今天不妨再說一下:

想讓孩子願意讀書,越早培養越好,閱讀要趁早!

主要分這三步走:

第一步:培養閱讀興趣

閱讀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應該持續一生的良好習慣,“生活即教育”,家長要從長計議,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 引發孩子對閱讀的嚮往

生活中,遇到什麼問題,家長要學會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爸爸)也不大清楚,我要找書看看”,或者,孩子問什麼問題,如果回答不上來,也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然後一起找書來看。這樣做,就是讓孩子明白,書籍能提供知識,不懂不會的,看書就能找到答案。

2. 讓孩子體會看書的好處

比如,做了一道好吃的菜,可以告訴孩子,“這就是在菜譜書學來的,才做的這麼好吃”,讓孩子體會到,看書對方方面面都會有好處,生活會更便利。

3. 讓孩子享受看書的樂趣

比如,週末假期,可以和孩子說,“媽媽有一本書,特別喜歡,特別想看。一直沒時間,終於休息了,終於可以看了,太高興了”。

相信,媽媽期待、歡快的表情,孩子一定會感受到看書是件非常美好、非常開心的事。這些,可運用到生活的點點滴滴,通過經常、反覆的滲透,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渴望。

而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建立一個讀書角,讓孩子有自己的讀書小天地

一個屋角,一張小書桌,哪怕一塊小毯子,放上幾本書,告訴孩子,這是專門給你準備的、只屬於你的小書屋。

讓孩子感到,閱讀是非常重要、值得專門對待、應該受尊重的事,躲進自己的小天地,不受打擾,安心讀書。

孩子的讀書小天地

讀書小角落

利用窗邊一角

小小讀書角

第三步:閱讀指導不應多

1、先讓孩子自己看

不用擔心孩子小,看不懂,哪怕一兩歲的孩子,家長完全可以選擇大圖書或者繪本,隨意擺放,方便孩子隨時拿起就讀。

不要一上來就陪孩子看,給孩子讀,要相信孩子的理解力。

一般來說,一歲左右的孩子,只需建立書的概念,知道可以拿來看就好,不要強求一定看懂、弄明白。

2、孩子看不懂時,要耐心講解

孩子看不懂,詢問父母時,一定要耐心,不要急躁、不耐煩。父母回答的耐心程度、動作表情,會影響孩子的讀書熱情和閱讀體驗的。

3、給孩子讀故事,不要全說完

陪孩子看書講故事,不要從前到後,完全講下來,可以讓孩子猜一猜結尾,尤其在精彩之處,父母可以藉口忙,讓孩子自己往下看。

急於瞭解情節發展,孩子常常迫不及待去閱讀,這樣,閱讀的自主性被激發,慢慢地,孩子反倒覺得父母講故事,沒有自己看的快,不再讓父母陪,獨立閱讀能力也漸漸培養起來。

4、孩子閱讀時,不要打擾,不要過多要求

除非有特別的事,父母最好不要打擾孩子閱讀,更不要要求孩子一邊看,一邊講給你聽,這樣最不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

只要孩子在看書,無論多長時間,都不要打擾,孩子能夠提高專注力,全部心思用來做一件事,這對日後學習,也非常有好處。

而且 ,除非一些極度不良的姿勢:比如,躺、臥、趴看書,要制止,其它的,像坐得不夠端正、後背沒有挺直,都不要糾正,讓孩子放鬆下來,完全沉浸在書本的海洋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讓孩子願意讀書,這是一項系統緩慢地工程,在孩子幼小時,父母就得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這是關鍵。要想孩子愛讀書,父母首先就得做好榜樣。父母愛讀書,閒暇之餘,捧本書看,孩子耳濡目染間就會效仿父母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看到父母如此愛看書,孩子會好奇,書裡有什麼有趣地東西,竟讓爸爸媽媽這麼專注?我也想知道。想孩子喜歡閱讀,首先家裡就得有個讀書的氛圍,父母喜歡閱讀,孩子自然會效仿。

其次,我想說說閱讀習慣培養的時效性。這個時效性,我認為在小學之前,一定要完成,不然錯過這個時機,就再也沒有補救的可能了。為什麼說要在小學之前培養呢。因為孩子越小,好奇心強。而書裡的世界和知識能滿足他的好奇心。而且,小學時期,課業還沒那麼緊張,孩子們有時間,有條件去讀課外書。上了初中,潛藏在孩子身體裡的閱讀神經,因為錯過了開發期,這類神經幾乎就萎縮了,再去培養,成功的可能性大小了。


再次,怎樣引導孩子喜歡閱讀呢?這期中還是有技巧的。要一步一步,從親子閱讀開始,先是給孩子講繪本,講各種童話故事,孩子聽多了,自然也忍不住想知道更多故事,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有趣的童書,供孩子閱讀。注意,這個過程一定要循序漸進。先從簡單的,畫多字少的開始,然後隨著認字量的增加,再逐漸給孩子推薦字多畫少,扁幅長的。總之,先必須是孩子喜歡的,這樣他才有興趣讀下去。慢慢地,他的閱讀範圍和深度會持續增加,到小學畢業,孩子的閱讀習慣就形成了,而且會終身擁有。

總而言之,閱讀習慣的形成,全在於父母的用心與否。父母的表率作用,父母對閱讀的重視程度,父母的引導技巧,這些都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關鍵。家長用心,孩子才能有一個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花朵5506


沒有不願意讀書的孩子,只有從未體驗過閱讀樂趣的孩子。

作為繪本講師,我遇到的家長,幾乎沒有愛讀書的,但他們從不為此著急,他們只著急自己的小孩為什麼不願讀書?


《書語者》作者米勒,認為所以學生都是讀者,而讀者有三種類型。




一、發展型讀者—富的越富,窮的越窮

這種讀者,由於閱讀經驗不足或學習障礙等各種原因,沒有達到所在年級應有的閱讀水平。在生活中閱讀各種各樣的書面材料存在一定的障礙。

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大部分發展型讀者參加過幾年補救性的閱讀輔導項目,但是標準化測試分數還是很低。

閱讀專家調查後發現,發展型讀者,即使參加了閱讀輔導,但是他們的閱讀量比起正常上閱讀課的學生依舊低大約75%。



不管他們在解析詞彙,增強閱讀理解能力或提高閱讀速度的方面獲得多少指導,如果很少把所學的技能應用到實際閱讀中,那麼發展性讀者將無法獲得預期的進步。

閱讀量不足,對發展型讀者來說,後果是嚴重的。沒有定期定量閱讀的學生,其閱讀能力逐年下降,與此同時他們同學讀的更多閱讀能力也更強,差距越來越大。

最終造成“馬太效應”:富的越富,窮的越窮。這個差距,不管如何補救干預,發展新讀者要想提升閱讀能力,必須把大量的閱讀指導時間用來進行實際的閱讀。

這類型孩子需要的是與其閱讀水平相匹配的支持,並有機會獲得成功的閱讀體驗,而不是一再受挫,另外,他們還需要堅持不斷的閱讀。



二、休眠型讀者—不讀好書等於不會讀書

有一類孩子,既無閱讀興趣,也沒有閱讀動力,但每年都能通過閱讀標準測評,語文考試都能及格。

休眠型讀者的閱讀是為了通過考試,他們從來不覺得閱讀是一件值得課後去做的事,在他們看來,閱讀是件苦差事,沒有快樂而言。

如果沒有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沒有榜樣激勵他們多讀書,這些學生永遠不會發現閱讀是充滿樂趣的。

這種類型的讀者,心裡都藏著一個愛閱讀的自己,但需要合適的條件,才能把那個自己激發出來。

這條件包括:大量用於閱讀的時間,自主選擇讀什麼的自由,重視自主閱讀的課堂環境。



現在學生很少有機會體驗到書籍的魔力,因為讀什麼書通常是由老師決定的,只能讀“學生必讀書目”

他們沒有機會為自己選書,自然也沒機會發現自己喜歡讀什麼書?

他們的閱讀能力足夠好,在一般的閱讀課上想要過關是沒有問題。

但是不讀書的學生,即使能完成學校的閱讀功課,仍然面臨著被讀書多的同學甩在後面的風險。

馬克·吐溫說過:不讀好書的人比不會讀書的人好不到哪去。

糟糕的是,這種類型的孩子並不少。




三、地下型讀者—只想讀自己喜歡的書

這種類型的孩子富有閱讀天分,但認為學校規定的閱讀和他們喜歡的閱讀完全是兩碼事。

他們只想讀自己想讀的書,老師最好靠邊站別管他們。

《書語者》作者米勒老師本人就是這樣的讀者:

高中時,他和老師達成約定,老師不理會他不聽講,他也不打擾老師上課,安靜的低頭看自己書桌裡的書就好,不過考試成績都能得A。

這類學生有很強的閱讀能力,興趣也複雜多樣,很少有老師能根據這類學生的需求來組織教學,老師更傾向於針對其他大部分閱讀能力或低於同年級水平的學生來設計課程。


知道了讀者的三種類型,找到讓孩子願意讀書的方法也就不難了吧?

總之,愛讀書的人比不讀書的人擁有更豐富的生活,有著更多的生命體驗,要讓一個人愛上讀書,首先要讓他擁有快樂的閱讀體驗。

【妖媽:國家認證中級繪本講師,學習型寶媽,歡迎關注我,與我交流】


繪本講師妖媽


讀書其實不僅僅包括讀,它還包括選書、讀書環境、讀完書後的討論和實際應用等。所以父母想讓孩子願意讀書,不要只盯著“讀”,在讀的前後也要下功夫。

選書

有一句我們很熟悉的話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願意讀書,先從他感興趣或喜愛的書入手。

孩子一兩歲,喜好不明顯,父母幫忙選書時,書的內容可以涉及廣一些,比如:科學,認知,畫畫,故事……通過日常觀察,漸漸的就能摸索出孩子喜歡看哪類書。

孩子再大一點,可以帶他去書店,讓他自己挑選書。現在很多新書店,佈局現代時尚、寬敞明亮,而且大多專門設置了兒童區,不用擔心孩子在裡面呆不住。

憑我們一己之力,能買的書有限,但書店的書卻是海量的。通過接觸大量書籍,擴寬孩子的認知範圍,同時也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讓他在眾多書籍中挑選自己喜歡的,這樣回家後孩子也會更願意讀。

營造讀書環境

書買回家不應該束之高閣,或是整齊地碼在櫃子裡,那樣擺放的書最後大概率都淪為擺設,僅供親朋好友來時展示一下。

我給孩子買了幾百本童書,一開始是我給他讀,現在不需要引導,孩子時不時就會拿起書來讀。我的經驗是讓書隨處可見,衛生間、茶几、床頭櫃、玩具箱等這些孩子日常經常接觸的地方,都放上孩子喜歡的書。書隨處可見,隨手可取,孩子讀的意願也會大大增加。

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的概念,相信大家在很多地方都看過。但我覺得親子共讀除了大家熟知的爸爸媽媽給孩子讀書、講故事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形式,就是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讀書,爸爸媽媽看自己的書,孩子看孩子的書。

因為工作需要,有時我會在家看書,這是孩子如果在我身邊轉悠,想要我陪,我會告訴他,我需要忙一下,看會書,讓他自己安排時間。他呆一會,往往也會拿起書來看。

我發現這種大人小孩一起讀書,但又各讀各書的形式很棒。大人不耽誤工作,給孩子做了示範,孩子有父母陪在身邊,同時也能專注看書,一舉多得,所謂言傳身教大致就是如此吧。

聯繫生活

要讓一本書與我們的聯繫更緊密,最後經過“輸入--思考--輸出”的過程。孩子看童書,也是一樣。如果能把書中看到的知識聯繫運用到實際生活,能大大激發孩子讀書興趣。

我兒子特別喜歡看埃·奧·卜勞恩的漫畫《父與子》,裡面有一篇漫畫講媽媽不在家,爸爸給孩子做飯,結果爸爸做的飯太難吃,兒子就說“難以下嚥”。

我兒子看了這篇後,遇到他不愛吃的東西,他就會說,難以下嚥。我適時抓住機會鼓勵他:“這個詞是你從在《父與子》裡看到的嗎?你居然用得這麼準備,能活學活用,真棒!”孩子聽了後很開心,看書的熱情也更高漲了。

讓孩子把讀書和生活聯繫起來,倒不是說一定要讓他看完一本書就學會一個詞,或者掌握一個知識,只是藉助這個方式,為孩子贏得成就感,增加他讀書的樂趣和興趣。

以上都做到位了,孩子暫時還不願意讀書,那就選擇尊重他。畢竟,每個人的興趣點不一樣,同一個人在成長的不同階段興趣也會不一樣。為人父母,做到該做的,剩下的就靜待花開吧。


古都口天吳


孩子讀書的興趣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我們看孩子不想讀書了,想個辦法孩子就願意讀書了。

就拿我們家老大兒子來舉例吧,從2歲多開始我們陪孩子讀繪本,一直讀到孩子上小學,讀了將近4年時間,這幾年除了花時間陪孩子讀,還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孩子尋找優質的繪本資源,花錢購買繪本等。

孩子上了小學要引導孩子做好過渡,其實沒有到小學孩子就慢慢不喜歡讀繪本了,我們要適時的給孩子提供合適的書籍,這個階段的書叫橋樑書,介於繪本和純文字書之間,既有圖畫又有比較多的文字,幫助孩子平穩的過渡到讀純文字書。

基本上到了小學二年級,孩子慢慢的就開始讀純文字書了,這個時候孩子的閱讀的興趣才算是真正的建立起來。不過,這個時候也不要大意,孩子還小,不會自己選擇書籍,作為家長要幫助孩子選擇有營養的書籍,不能放任孩子喜歡看哪類書就隨便的看。

到了小學三年級孩子的閱讀偏好和習慣真正建立起來以後,家長就只需做一下引導,引導孩子看哪方面的書,另外,給孩子創造一個合適的讀書環境。

所謂合適的讀書環境,我是這樣理解的,如果你喜歡讀書,是最好了。如果你不喜歡讀書,至少你不能在孩子面前不停的看手機,玩手機,玩電腦遊戲,看電視。要給孩子營造一個適合讀書的環境,還要注意不能給孩子養成玩手機,玩遊戲,看電視的習慣。玩手機,玩遊戲,看電視是要嚴格控制時間的,我們家是每週一次,每次45分鐘遊戲時間,禁止刷抖音。

說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就是,沒有一種“藥”孩子吃了就愛讀書了,只有我們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慢慢的幫助孩子建立讀書的習慣這一條路,沒辦法,生了孩子就是要付出,誰讓你生了他呢?


歡迎訪問我的頭條號“睿爸快樂育兒”,瀏覽更多育兒知識。睿爸和睿媽是一對真誠的爸爸媽媽,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睿爸修了工商管理和物理工程雙學位,我們育有兩子,一個10歲,一個3歲,老大學業優異,我們以親身經歷分享育兒經驗。所有回答全部保證原創,歡迎分享、收藏、評論、關注。


睿爸快樂育兒


謝悟空

怎樣讓孩子願意讀書?

喜歡一件事情,必須對它感興趣。從心裡不接受,無法談願意二字。

如何讓孩子願意去讀書,必須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正確引導是每個父母必須重視的。

在我們平時日常生活中,給孩子交流溝通恰到好處的說教,在孩子心中認識學而為我,從中體會學習對自已帶來的益處,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及重要性。這樣孩子會不知不覺中愛上學習,願意去學習。

鼓勵是最好的教育,鼓勵能夠使孩子充滿自信,能夠帶給孩子更多的力量。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不解困惑時,一定要鼓勵孩子,讓孩子不畏懼挫折,能夠從困惑中勇敢站起來,讓孩子認識到任何事情都不是輕易得到,需要努力,需要堅持,更需要去熱愛它。

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有許多的家長因忙於工作,忙於掙錢,而忽略了於孩子交流陪伴孩子,這樣時間久了,孩子對學習會產生鬆懈厭倦。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細心何護的陪伴,用誠志的爰溫暖孩子的心,讓孩子感知父母對學習的重視,時間久了,孩子心中積累了學習的重要,從而去更加刻苦樂意學習。

父母要給孩子營造和諧溫暖的環境,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無論從事任何事情,要以孩子學習為主,多給孩子以關心,與孩子經常交流溝通,掌握孩子內心世界的需求,與孩子共同成長,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孩子會用他們的方式去回報父母的付出。



愛讓世界充滿美好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但老師,漢惠心理工作室負責人。

想讓孩子願意讀書,家長是要做些什麼的,而不是家長什麼都不做,孩子自然就愛讀書了,不是這樣的。

首先家庭裡要有一個讀書的氛圍。比如爸爸媽媽每天都讀書。越是小的孩子,越是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也就是說孩子學習到的是父母做了些什麼,而不是父母說了些什麼。如果父母每天都說你去學習,小孩子一定要學習,但是父母卻不學習,在打麻將或者是玩手機或者是看電視打遊戲,那孩子多半是會學習父母正在做的事情。所以如果想讓孩子愛學習,愛讀書,父母首先要愛學習愛讀書。另外家裡要有固定學習的地方。要有一個安靜的地方。如果家裡整天是來來往往的人,電視聲音不斷,很嘈雜,讓人坐不下來,人就無心學習,特別是小孩子的專注力還很差,就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第二,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當孩子在看電視或者孩子在觀察螞蟻或者孩子在專注的做一件事時,父母不要一會兒去打一下岔,一會兒讓孩子喝口水吧,一會讓孩子吃點東西吧,一會兒讓孩子坐端正吧,孩子的專注力不斷的被打擾,那麼他的注意力就不能持續。有些家長來諮詢的時候,就說我的孩子注意力特別不容易集中。經常東張西望或者注意力集中不了一會兒就又被別的事情吸引走了。那多半是當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他經常被打擾。

第三,培養孩子的好奇心,當孩子問家長問題時,比如孩子在三,四歲左右的時候會從問這個是什麼到為什麼是這樣?家長往往不耐煩,把孩子趕走或者推給孩子的另一個家長。久而久之孩子就沒有好奇心了,要知道好奇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家長把孩子的好奇心,把孩子的興趣趕走了之後,孩子多半就不再對知識好奇和感興趣了。所以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家長要耐心的回答孩子問題,肯定他的探索精神。這樣孩子對學習會越來越有興趣。

第四,不要那麼快給答案。讓孩子有一個探索的過程。我們往往認為孩子問的問題很簡單很幼稚,我們能夠立刻給出答案,那麼孩子就沒有興趣去自己探索了,而是有什麼問題都來找你要答案。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家長能夠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去培養孩子的這些興趣。大部分家長都認為孩子沒有上學,自己也可以輕鬆一些,等孩子上學了再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那已經晚了。我們說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讀書習慣,不是讓孩子很小就去學習去報各種學習班。而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精神,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孩子的管理時間的能力,是對這些能力的培養。如果家長能夠在孩子六歲之前把這些習慣培養好,那麼孩子上學將是非常輕鬆的一件事。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如果適合你可以拿去用,如果不適合你可以把它留下。大家也可以和我的觀點不同,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


漢惠心理工作室


想讓孩子有興趣閱讀,有兩個辦法。

一個就是從孩子的興趣點切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都說孩子喜歡什麼,就從這方面入手,然後找相關的閱讀資料。孩子喜歡畫畫,可以找一些繪本類的書籍讓孩子去接觸。喜歡科普類的知識,可以適當的給孩子放一些科普類的音頻,和科普類的書籍講解給孩子聽。那興趣就會慢慢被激發。閱讀只是一個獲取知識的載體而已。就會自然而然的去接受。

另外一個就是營造家庭閱讀環境。除了閱讀的物理環境以外,閱讀的軟環境是需要父母帶動影響的。父母自己有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做好榜樣,孩子去模仿你的閱讀行為。

以上兩個方法是簡單易行的,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好方法!😊

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聊一聊關於家庭教育的那些事兒。一起用閱讀把家庭建設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