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崇禎作為明朝皇帝不合格,但在清朝也許可以當個好皇帝

小說:崇禎作為明朝皇帝不合格,但在清朝也許可以當個好皇帝

和嘉靖比,崇禎皇帝作為一個明朝的皇帝來說,就完全不合格了。

嘉靖的智商很高,這肯定沒問題。不但智商很高,而且情商也很高。這從他剛被確立為皇帝繼承人之後的大禮議開始,就能看出來。

本來他從外藩入繼大統,是很容易被太后和大臣們控制,變成傀儡的。而且,他當時的年齡也不大,之所以被選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普遍認為他之前的名聲溫良恭儉讓,是個當傀儡的好材料。

但讓選他當繼承人的皇太后和大臣們大跌眼鏡的是,從他拿到詔書開始,就已經開始和皇太后,和大臣們鬥。要知道,這時候他除了那個所謂的遺詔之外,其實並沒有任何其它可以憑藉的東西。

但他就是通過在這個遺詔上做文章,贏了。首先是他拒絕以過繼的皇子身份繼承地位,而是堅持遺詔上說的那四個字,“倫序當立”。孝宗無後,武宗無後,要找人繼統,就該輪到我,因為我是憲宗的孫子,不需要給孝宗當兒子。這是朱元璋的祖訓就說了的。

小說:崇禎作為明朝皇帝不合格,但在清朝也許可以當個好皇帝

所以,他不但不同意把自己過繼給孝宗當兒子,而且還要把他爹追封為皇帝。大臣不同意,又是廷爭,又是集體抗議,結果是他用集體打板子回應,最後輸了的還是大臣。沒幾年,他就把原來立他當皇帝的那些人都趕出了朝廷,自己完全掌控了朝廷。

到中期以後,雖然嘉靖帝不怎麼上朝了,清修去了,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不肯見面,但是朝廷上的事情,始終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因為他很清楚,什麼事是自己必須要管的,什麼事自己不用管,尤其是重要的人事任命,他始終都控制在自己手裡。

所以,哪怕到了中後期,長期任用嚴嵩,已經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後果,但嘉靖並不著急,因為還有高拱、徐階這些人比他還著急,都在等著嚴嵩父子垮臺。時機成熟以後,他只需要輕輕一推,嚴嵩就倒了。而且,他沒有把事情做絕,嚴嵩只是罷官而已。

而且,雖然嘉靖帝給人感覺喜怒無常,天威難測,但他也是有容人之量的。比如說著名的海瑞上疏。別人上疏都是彈劾別人,就算批評皇帝,也都得委婉一點,講究點策略。海瑞就不同了,那就基本上是破口大罵,完全沒有任何遮掩。但嘉靖生氣是生氣,只是關起來而已,並沒有殺。

小說:崇禎作為明朝皇帝不合格,但在清朝也許可以當個好皇帝

實際上,雖然嘉靖看起來要比崇禎厲害很多,大臣也要怕得多,但是嘉靖其實並不怎麼殺大臣。雖然也殺過錢寧這種的倖臣,但是其它時間大多數時候並不殺大臣,也就是罷官而已,最大不了就是流放充軍,很少真的下死手。

相比之下,崇禎就差得太遠了。崇禎完全不知道怎麼在明朝當好一個皇帝,不懂權術,也不會用人。對一個人信任的時候恨不得掏心掏肺,捧在手裡,含在嘴裡,一旦出了事兒,不信任了,或者需要用來背鍋,馬上就可以翻臉拉出去砍了。

嘉靖對任何人的信任都是有保留的,也能看得出來誰值得信任,誰不值得信任,即便是再信任一個人,他也會準備個備胎,隨時可以替換,平時也可以用來牽制。崇禎就不懂這一套,信任的時候毫無保留,不信任了直接砍頭,也算是愛之深恨之切。

在對待朝廷日常事務上,嘉靖的輕重緩急和抓大放小非常成功,該抓的權力從來沒有松過手,一般大臣能處理的事他自己很少插手過問。崇禎就不懂,眉毛鬍子一把抓,什麼都要管,自己累得要死,結果什麼都沒管好,最後還嫌大臣辜負了他。

其實,以崇禎的資質和能力,放在清朝康熙以後的時期,尤其是承平的時期,完全可以當個好皇帝。因為他很勤政,司禮監和內閣該乾的活兒他都自己一個人包了,內閣的大臣也就是備位而已,不需要說話,不需要幹事兒,悶聲大發財,這是墜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