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沒有白居易,就沒有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紀實小說,不僅是日本文學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有一定閱讀經驗的讀者都不難發現:《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可以說是白居易的小迷妹,在你書中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的詩句,單單《長恨歌》中就有多處被引用。再加上小說的創作背景及故事框架都和白居易息息相關,我們甚至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沒有白居易,就沒有《源氏物語》。

為什麼說沒有白居易,就沒有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白居易

1. 沒有唐文化,就沒有日本國風文化,更不會有《源氏物語》

說這一點多少會讓人覺得是在宣揚一種虛無的民族自豪感,但《源氏物語》作為日本國風文化的巔峰之作,不講這個歷史背景總覺得存在一些缺失,所以還是決定和大家一起復習一下這段歷史。

《源氏物語》 問世於日本的平安時期,具體成書時間至今沒有確切的說法,一般認為在公元1005年前後,這個時候中國處於北宋景德年間(景德鎮就是以此命名的),而日本的本土文化已經基本成型了。日本本土文化是在吸收中國唐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比如政治方面的大化改新,宗教文化上的鑑真東渡,茶道和和服的形成,日本文字的形成……至今日本文字中還保留有大量漢字,很多朋友都說看日本小電影時猜字幕也能猜出個大概意思。

為什麼說沒有白居易,就沒有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當時日本宮廷文化的核心其實就是漢學,關於這一點再後面還會談到,所以說沒有唐文化,沒有漢學,就不會有日本國風文化,更不會有《源氏物語》。

2. 紫式部因為白居易詩作才進入後宮,得以瞭解宮廷生活

紫式部這個名字中的“式部”源於父親的官名“式部丞”,再加上她在《源氏物語》中著重描寫紫姬的緣故,被後人稱為“紫式部”。她生於詩書世家,天資聰穎,從小便熟知許多中國的古典文獻,具有很高的文學素養。當時貴族階級之間的爭鬥非常多,她的父親也受到了波及,失去了官位,被貶謫到了越前。後來她受到統治者的宣召,進入了宮廷。

為什麼說沒有白居易,就沒有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電影中的紫式部

因為漢詩的修養很高,紫式部當了一條彰子皇后的女官,為皇后講解白居易的詩作,從而有機會接觸宮廷生活。如果沒有真實地生活經歷,想必紫式部再天才也寫不出《源氏物語》的作品,就像曹雪芹如果沒有盛極而衰的家世,想必也寫不出《紅樓夢》這樣的偉大作品。

如果不是漢詩造詣高,對白居易瞭解深,紫式部當初很可能根本進不了宮,永遠都只是一個丈夫死去、父親被貶的無名無姓的普通女子。

3. 《源氏物語》在故事結構上對《長恨歌》的模仿

前面已經談到過《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是白居易的小迷妹,“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末央柳”“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等《長恨歌》中的詩句直接被引用在小說中。但很多朋友可能沒注意到,《長恨歌》對《源氏物語》的影響並不止如此,除了引用詩句,《長恨歌》的故事結構也被《源氏物語》所模仿。

為什麼說沒有白居易,就沒有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平安時期作為上流階層的日本貴族極力模仿唐朝的宮廷生活,這使得日本的宮廷生活與唐朝的宮廷生活有驚人的相似性,也使得《源氏物語》在借鑑《長恨歌》的敘事結構時更為方便。《長恨歌》描繪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玄宗得到楊貴妃後不再早朝,貪戀美色荒廢朝政,以致引發安史之亂;二是當玄宗失去楊貴妃,嚐盡相思之苦,令人不禁覺得他是有真情在其中。

而《源氏物語》也有與《長恨歌》相似的兩部分:一是桐壺天皇得到更衣但又失去更衣,把與更衣極為相似的藤壺女迎入後宮,從此不理朝政;二是寫桐壺天皇的繼承人源氏光華公子和眾多女子的生活,其中不乏對母親的追思,這可以看做是源氏繼承了天皇對更衣的思念,並且在別的女子身上的得到一種實現。

當然,一個是寥寥千言的敘事詩,一個是卷帙浩繁的長篇小說,兩者之間不同的地方更多。但是,一個描寫平安王朝的衰敗,一個描寫大唐盛世的衰敗,並且主要原因都是君王貪戀美色,可以說在思想上也是極為接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