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毀滅時有多慘?2公里厚的岩層告訴你,它歷經的痛苦難以想象

​恐龍,為一類體型龐大,骨架高,長相醜陋的爬行類動物。此種生物出生於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是某種史前動物的進化,原稱為蜥蜴類動物,後被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命名為“恐龍”(譯為恐怖的蜥蜴或爬行動物)。它與其他爬行類物種有著明顯區別,在於它的站立姿態和行進方式,它四肢在軀體正下方,因此能夠直立行走,並且比其他爬行類動物(如:鱷類,四肢向外延展)跑得更快動作更為矯健。

恐龍毀滅時有多慘?2公里厚的岩層告訴你,它歷經的痛苦難以想象

恐龍分有多種類型,有甲龍科、巨齒龍科、暴龍科、異齒龍科等。恐龍化石分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兩種,主要存於中生代沉積岩中,化石的形成需要經過一個漫長過程,亦極難被發現。經考古學家細心尋找,終於搜尋到它們的蛛絲馬跡,並運用現代高新科技技術對它進行復原,研究此類生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及滅絕因素。

恐龍毀滅時有多慘?2公里厚的岩層告訴你,它歷經的痛苦難以想象

恐龍滅絕一直是地球生命史上一大謎案,這群物種體型龐大且具有統治地位的大家族是如何被殲滅的呢?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關此物種滅絕理論、假設層出不窮,物種老化說,氣溫雌雄說,自相殘殺說等。來自中國古生物學家黎陽教授在2009年通過調查研究有一重大發現,發表出一則論文。認為恐龍是由一顆直徑為10千米小行星撞擊,因小行星毀滅性的一擊,撞破地殼,地殼支離破碎,引起岩漿大爆發,引來一系列不可預估效應,生靈塗炭,屍橫遍野,恐龍走向滅亡。經過科學家不斷研究探索,發現恐龍滅絕因素並沒有這麼簡單,小行星有力的一擊最多造成寸草不生,導致地球漫長的暗無天日,恐龍能夠存活於地球上億年間說明其生命力頑強,在此惡劣環境中還不至於全軍覆沒。

恐龍毀滅時有多慘?2公里厚的岩層告訴你,它歷經的痛苦難以想象

隨之有關科學家在印度某地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超級火山大爆炸,超級火山埋藏在玄武岩層中,爆炸後厚度高達2公里,這是熔岩流經所導致的痕跡。玄武岩貫穿南亞大部分地區,通過超級火山大爆炸留下的痕跡,這就可以想象得到這場襲擊帶來多大災難,恐龍處於怎樣的煉獄中。後來,在墨西哥龍卡坦半島發現的巨大隕石坑,由此,基本可以確定,恐龍是毀於這兩股力量相互夾擊中。本來,超級火山在小行星到來之前就存有問題,有一直在噴發,蔓延,隨著小行星的到來,引發地震、地殼運動,此場災難發生使得地球氣候條件遭受劇烈變化,以恐龍為代表的物種開始走向滅絕,生態系統開始受到破壞。物種是一條生物鏈,其他物種、植物的滅亡導致恐龍沒有食物來源,又處於降溫升溫再降溫情境下,終於承受不住走向消亡之路。

恐龍毀滅時有多慘?2公里厚的岩層告訴你,它歷經的痛苦難以想象

不過,嚴格來說這些災難並沒有真正的滅絕它們,它們而是以另外一種身份存活於我們大千世界中,那就是-----鳥類。恐龍的後代,以鳥類的方式存活下來。

恐龍毀滅時有多慘?2公里厚的岩層告訴你,它歷經的痛苦難以想象

然而,無論這些猜想、論證是否真實存在,是否是真相,恐龍滅絕都是當世未解之謎。科研人員通過勘測,搜尋得到的這些化石彌足珍貴,是人類歷史上一大寶貴財物。相信著,在不久的將來,通過我們人類智慧的大腦,此謎底終將會解開,同時,通過這起事件,讓我們懂得了一件事,任何物種的誕生都會走一條產生、發展、繁榮、消亡之路,這是大自然給予我們亙古不變之理。恐龍滅絕後會有更高級物種產生,替代它們繼續在這萬千世界中繁衍生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