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公募基金,30分鐘爆賣100億,陳光明是何許人也?

黑妹李麗霞


睿遠基金首款公募基金之所以獲得市場的熱捧,歸根到底還是在於其核心管理者以往亮眼的業績水平以及基金管理能力。30分鐘爆賣100億元,這刷新了一個新的奇蹟,但是對於這款基金的爆賣,仍與當前比較火熱的市場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性。退一步思考,假如這款基金放到了去年最為低迷的時刻進行銷售,恐怕銷售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了。但是,對於陳光明旗下的基金產品,本身具備一定的知名度與社會認可度,同時也與其豐富的銷售渠道、發行環境等因素有關。但是,對於購買基金的投資者,歸根到底還是需要賺錢,實現快速資產增值。由此一來,在市場環境明顯回升的時候,首款公募基金卻開始推出市面,憑藉陳光明以往的業績能力,爆賣也是預期之內,但短時間完成如此龐大的申購規模,或多或少反映出國內市場並不缺乏資金,缺乏的還是投資安全感。


郭施亮


民工盤點一下陳光明領銜的睿遠基金的全明星天團。

3月21日,整個財經圈都被一家基金公司刷屏了——睿遠基金的首隻公募基金“睿遠成長價值混合”開賣,半小時不到“售罄”,1小時募集到100億,半天募集350億,據銷售渠道統計,最終募集到約710億,配售比例低至7%,也就是說,只有50億能排上隊,剩下的660億全部落空。換言之,你要掏710萬去申購,最終僅有50萬能認購上。

關於募集規模,網上說法不一,有說募集50億,還有說募集60億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從銷售渠道來看,據招募說明書等公告顯示,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分為A、C兩類份額,其中,A類份額通過銀行、券商等各代理銷售渠道發售;C類份額通過管理人官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睿遠基金APP等直銷平臺發售。A、C兩類份額單筆首次認購和追加認購的最低金額分別為1000元和10元。在募集期內,A類份額的募集規模上限為50億元,C類份額的募集規模上限為10億元,並將採用末日比例確認的方式實現募集規模的有效控制。也就是說,睿遠成長價值混合的首募規模總上限為60億元。此外,若A類份額募集規模達到或超過30億元,該基金也將提前結束募集。

這個產品火爆到什麼程度?這麼說吧,我所有的在銀行工作的理財經理朋友幾乎都在賣,無數客戶諮詢。我跟朋友開玩笑,說睿遠基金開創了公募打新式募集流派。睿遠基金到底有什麼魔力,能引發整個資本市場如此為之著迷?

這一切,要從投資界殿堂級大佬陳光明說起。

說起公募基金,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王亞偉、王茹遠這兩位號稱“一哥”“一姐”的人(兩人都已經轉私募),實際上除了這兩位還有很多元老級大神,如果真要盤一盤還在市場活躍的大佬,那就不得不提起範勇宏、楊東、陳光明、楊愛斌、傅鵬博這幾個名字。

範勇宏,1998年創建華夏基金,一舉帶領華夏基金成為中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並穩居第一寶座,培養出王亞偉(這位不用多介紹)、江暉(後來創辦百億私募星石投資)、孫建冬(後來創辦鴻道投資)、張益馳(後來創辦遠策投資)等叱吒資本市場的投資大佬,因此其也被譽為基金界的“教父”。範勇宏與王亞偉曾被視為絕佳黃金搭檔。雙方共事始於1995年的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其時,範勇宏是營業部總經理,王亞偉為研究部經理。2012年5月6日晚,華夏基金公告王亞偉離職;2012年5月10日晚,範勇宏御任華夏基金總經理。二人雙雙離開,被視為華夏基金乃至公募基金界的“人事地震”。去年6月11日,範勇宏重返公募,擔任鵬揚基金董事長。鵬揚基金是全國首傢俬轉公的基金。

楊東,原興全基金總經理,他在2007年6000點的瘋狂時寫信給投資者,再三提醒股市可能大幅調整,並且不顧自己利益,赤果果提出“如果您是處於風險因素,贖回了基金,我們也能理解。”隨即,A股一路狂跌,從6000多點跌至1600多點。2015年的5000點前,興全基金旗下所有權益類基金一季報也是楊東親自寫的,其中提到“可能很快會來臨的再一次泡沫的破滅”,“這一次的股價崩潰對投資者的傷害甚至可能超越2008年”,“股市或將迎來狂風巨浪”。觀點在市場狂熱中被譏諷和嘲笑過時了,之後A股迎來股災1.0、2.0、3.0和熔斷。楊東因此成為中國首個也是到目前惟一一個敢於放棄公司短期利益勸基民贖回的公募基金總經理,他對市場判斷的前瞻性為市場熟知,並被稱為業界良心。2017年年初,楊東離職興全基金,不久後創辦私募機構寧泉資產。去年年底大概2600點左右的時候,楊東喊話,稱底部來了。回過頭來看,是不是準得可怕?

楊愛斌,有人說他是“中國公募債基第一人”,他自己好像沒有承認過,也未在公開場合以這個名頭宣傳過,但仔細想想,似乎除了他,也沒人能配得上這個稱號。2005年楊愛斌加盟華夏基金,出任華夏基金固定收益負責人。彼時,華夏基金固收規模最高時達1100億,是當時公募基金行業內資金規模最大的固收團隊。後來,楊愛斌帶著團隊一路廝殺,收穫頗豐。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國內宏觀經濟通脹率超過8%,楊愛斌帶領華夏固收團隊做多債券,這是非常有勇氣的。要知道,在十年前,通脹幾乎決定了大部分債券的走勢,高通脹往往伴隨緊縮預期,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跌,而他反市場預期,選擇了做多。後來楊愛斌創辦鵬揚,鵬揚的債基也有楊愛斌的風格,業內人士感概:鵬揚操作債券的風格像其他公募操作股票一樣,“打法兇狠”。

最後說陳光明和傅鵬博。

陳光明,1998年作為資產管理部的實習生進入東方證券,2005年出任東方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2010年轉任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2016年任董事長,2018年初辭職。公開資料顯示,陳光明曾管理過東方紅4號、東方紅5號、東方紅-新睿1號、東方紅領先趨勢、東方紅穩健成長、東方紅6號等產品,長期業績優異。成立時間最早的東方紅4號,9年獲得了超過7倍的回報,年化回報高達30%。9年7倍,別的還需要多介紹嗎?

傅鵬博,大家只看到陳光明是睿遠基金一把手,以為傅鵬博只是綠葉陪襯?錯了!傅鵬博實際上是陳光明的“老師”,據陳光明接受中國基金報採訪回憶,當年正是傅鵬博把陳光明招進來的。傅鵬博擁有24年證券從業經驗,1992年進入證券行業最早從事投行業務,1998年起轉做投資研究,是證券從業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之一。他曾在申銀萬國證券擔任企業融資部經理、參與籌辦東方證券資產管理部、在匯添富基金擔任首席策略師,擁有豐富投資和研究經驗。傅鵬博真是國內殿堂級的基金經理,請看歷史業績:統計數據顯示,傅鵬博2009年1月16日至2018年3月21日擔任興全社會責任基金經理期間,基金份額持有人曾超過百萬人,基金總回報434.13%,年化收益率20.02%,同類第一。

你以為睿遠基金只有陳光明+傅鵬博嗎?又錯了,睿遠基金的投研陣容,不亞於當年前海開源的全明星陣容。睿遠基金還有“白金分析師”吳非,原百度戰略副總裁金宇,交銀施羅德的權益部副總經理、首席基金經理唐倩,大成基金“頭牌”基金經理徐彥。

吳非,曾為環保與公用事業分析師,在中信證券曾七次獲得新財富第一,受封白金分析師,現在為睿遠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週期組組長。新財富白金分析師,實力上僅十人,大多數已經成為各大券商研究所所長,比如楊濤、路穎、胡雅麗;像劉元瑞直接成為長江證券總裁;也有加盟公募,比如前海開源聯席投資總監趙雪芹(趙也是吳中信的同事,比吳更早拿到白金)。

金宇,原中金研究部董事總經理,百度公司前戰略副總裁、百度資本合夥人,現為睿遠基金TMT行業組長(可能有其他正式title,暫未披露)。

唐倩,交銀施羅德2017年業績(55.25%)最耀眼的基金經理,2000年至2004年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2004年至2006年任中銀國際有限公司分析師;2006年至2007年任香港雷曼兄弟證券公司研究員;2007年至2013年於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總監、基金經理,其中2011年4月28日至2013年7月8日擔任上投摩根成長先鋒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7月加入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離職前任權益部副總經理、首席基金經理。

徐彥,曾就職於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管理部,2007年加入大成基金,歷任中游製造行業研究主管、多隻產品基金經理,被譽為大成基金主動權益團隊的頂樑柱。他離職的時候,媒體使用《大成基金痛失悍將 11年證券從業老司機徐彥離職》這樣的標題來表達惋惜。徐彥是成長風格的基金經理裡面比較難得的長跑型選手。他從2012年12月31日接手大成策略回報,截止2018年9月6日,五年零九個月的時間共取得138.87%的回報。他擇股能力強,他管理的幾個基金倉位變化都不大,超額收益基本都是來源於擇股。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他的持倉沒有一個茅臺、海康、格力這樣的熱門價值股,也照樣取得了較好的收益;他在2017年連續3個季度增持的基金重倉股均在次季度取得了40%以上的漲幅。

黃真,睿遠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總經理,曾任上海銀行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擁有14年固定收益投資經驗。2005年上海銀行推出理財業務伊始黃真便擔任部門負責人,2014年又成為新設立的資產管理部總經理。看上去是一個比較神秘的固收圈老人,媒體報道不多,不過睿遠基金強項並不在於固收。

朱璘,曾擔任興全社會責任基金經理助理一職,可以說是傅鵬博一手培養起來的一名新星。公開履歷顯示,朱璘證券從業10年。曾任華誼集團化工設計研究院工程師,莫尼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高級分析師,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興全社會責任基金基金經理助理。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為傅鵬博和朱璘,也就是說,他是睿遠基金首隻公募產品的兩名基金經理之一。

睿遠基金註冊資本1億元,其中陳光明本人出資5500萬元,持股比例55%,傅鵬博持股32.51%(陳傅兩人持有股份近90%)。另兩位合夥人劉桂芳、林敏分別持股7.5%、4.99%。資料顯示,劉桂芳曾任中國證監會深圳監管局機構監管處處長,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規總監、副總裁、首席風險官,擔任中國證券業協會合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被授予上海市領軍人才稱號。林敏曾任招商銀行總部財富管理部和零售銀行部財富產品負責人等職務,負責公私募基金、保險、銀行理財等產品的研究開發、客戶配置與服務工作。

根據有關規定,基金公司董事長不能擔任基金經理,所以1月12日,睿遠基金宣佈,睿遠基金董事長將由原副董事長劉桂芳擔任,原董事長傅鵬博將轉任公司副總經理。

這個陣容,豪華得堪比NBA全明星,很多人一看到陳光明和傅鵬博就暈了,再一看其他投研成員,沒一個弱的,難怪投資者搶購第一隻公募產品都瘋了。

睿遠基金是一家研究驅動的公募,據瞭解,睿遠基金目前投研團隊有36人,設立消費、先進製造業、 醫藥、週期、TMT、金融地產等六個研究組。陳光明曾笑稱,團隊一年的成本高達2億元。這也造成了睿遠基金專戶管理費用較高,去年睿遠基金的第一個專戶產品認購門檻為300萬元起,目標是200億規模,以100萬為單位進行追加。認購費是1%,管理費為2.1%,超額收益部分的業績提成是5%以上計提20%。採用3+2年封閉期,3年後可贖回但收2%贖回費,4年後贖回則收1%,5年後贖回不收管理費。陳光明在路演時表示,之所以設置超長的封閉期,主要因為投資人不夠理智,常有投資者在市場不好的時候選擇贖回,作為專業的資產管理人,有義務幫客戶做到理智判斷,提升盈利體驗感。

前段時間,睿遠基金不惜違規用專戶業績去宣傳新的公募產品(當時也確實沒有啥可以宣傳的,因為只有專戶,還沒發公募產品,從事後來看,監管也沒有公開處罰)。而從公開數據來看,這隻引起當時市場震動的專戶業績表現並沒有體現出獨特之處,當時大約6%的收益不僅跑輸公募基金平均成績,也跑輸了指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專戶理財類的運作方式似於私募基金,乃針對公募基金而言。和公募產品不同的是,基金公司可以從專戶理財業務中收取不低於同類證券投資基金費率60%的固定管理費率以及不高於委託投資期間淨收益20%的業績報酬。而尷尬的是,睿遠基金募集新產品又趕在了這輪行情起來之後,未來能不能賺錢,可能很大程度上還要取決於這輪牛市能走多遠。

那麼爆款基金值得買嗎?從歷史上來看,規模越大的基金,管理難度越大。比如2015年首募規模140億的易方達新常態,至今虧損62%左右(3月22日淨值0.3790),可以說是基金行業的大笑話;中郵核心成長,成立規模148億,成立以來虧損近39%(3月22日淨值0.6109);遠的不說,去年發行327億的興全合宜(這個還是封閉式的,跟睿遠新產品一樣),曾一度虧損17%左右,截至3月22日淨值0.9766,尚未回本。

好在睿遠新產品僅僅募集60億,沒有給基金經理帶來太大的管理壓力。

學過金融的都知道,金融學有個著名的問題叫“封閉式基金折價之謎”,指封閉式基金的價格與淨資產值長期處於背離狀態的一種金融現象。起碼幾年之內,管理者沒有贖回壓力和流動性壓力以及擴大規模的激勵。如果基金投資者對基金管理不滿意,也往往只能在二級市場轉讓而不能向基金管理人贖回自己的基金份額,並不影響基金管理者所管理的基金規模和相應的基金管理費收入。對封閉式基金,你如果實在看好,想買,二級市場交易時再買也不遲,一般都有折價。

陳光明曾說,我們一直有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以客戶利益為中心,二是堅持長期導向,三是堅持價值投資。

我對陳光明乃至於睿遠基金的全明星天團還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現在募集期結束,也無所謂買不買,希望睿遠基金能不忘初心,做好真正的價值投資,為基民獲取穩定收益,打破爆款基金收益差的“魔咒”。

在此祝福睿遠!

(寫得比較倉促,文中應該有較多瑕疵,但應該不影響閱讀,懇請指正。)


北漂民工惠楊


明星,真正的大明星,30分鐘籌得100億元,陳光明首隻公募基金一天賣出700億元。這是何等的氣魄!除了感慨陳光明的超級人氣之外,就是感覺市場很火爆,人民很有錢呀。

但陳光明是誰?哪有影視明星,體育明星,企業家明星那麼為人知道呢,即便你之前或買過陳光明的基金,也不知道管理者就是他呀。之前只聽說過“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如今出現了新網紅睿遠基金之陳光明。

多加了解,原來陳光明是之前東方證券的董事長、上海東方紅公益基金會理事長也。

他可是東方紅品牌的靈魂人物,曾管理過東方紅 4 號、5 號、 6 號、9號,風光無限,管理時間最長且成立時間最早的東方紅4號,任職累計回報高達 457%。也可以說,他積累了不少超級粉絲。

看他重倉的一些股票吧,伊利股份、恆瑞醫藥、格力電器、外高橋、海康威視、國投電力、宇通客車、萬科 A 和中國平安等,跟隨他的,都賺到錢了。如今由陳光明領銜創辦的睿遠基金,自然蜂擁者眾。

睿遠基金於2018年10月成立,註冊地為上海,大概就是嗅到牛市的味道而成立的基金。陳光明的合作伙伴有傅鵬博、劉桂芳、林敏等,都是老手,都是戰績顯赫者。買基金,賺大錢,2019年要瘋狂起來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資本都是“逐利”的,投資者喜歡跟風、崇拜成功人士。陳光明在東方證券公司資管業務20年裡,所管轄的基金全部獲得了正收益,而其中表現最靚麗的基金:東方紅4號基金,從2009年到2017年的八年間總回報為456.95%。

自2018年起,陳光明目前已經取代王亞偉,成為國內價值投資的旗幟式人物;陳光明旗下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基金開售後,30分鐘爆賣100億,可見其個人魅力之大。

因為即使在波瀾壯闊的2015年股市震盪中,陳光明都能憑藉較強的風險把控能力,在牛市終結之後最終保留勝利成果。他管理的產品,在2015年之之後顯得比較突出,長期業績都遙遙領先同類基金。

然而,目前行情好,基金銷售情況良好,賣得多很正常,並不能表示這個基金經理就是“股神”。歷史業績不代表未來,這點在任何一個基金產品的漲跌裡都有描述。

陳光明的成績主要是在券商資管部分做出來的,成績有水分是難免的;類似的案例就有以前華夏基金公司的明星經理王亞偉,他的產品長期封閉,無法申購,業績持續穩定。

其實都是基金公司的營銷策略,利用資金優勢照顧王亞偉的產品;而當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以後,自己的私募產品收益非常有限,跟指數基金差不了多少。陳光明是不是第二個王亞偉,市場及投資者還有待觀察。


陸燕青


陳是國內頂尖的投資經理,是國內價值投資的旗幟式人物,長期在東方資管公司任職。


1998年陳光明作為資產管理部的實習生進入東方證券,2005年出任東方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2010年轉任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2016年任董事長,2018年初辭職。


從產品來看,陳光明曾管理過東方紅4號、東方紅5號、東方紅-新睿1號、東方紅領先趨勢、東方紅穩健成長、東方紅6號等產品,長期業績優異。成立時間最早的東方紅4號,9年獲得了超過7倍的回報,年化回報高達30%。


陳光明的產品大約從2010年後開始展露頭角,2018年他離開東方資管時,恰逢市場的頂點,換句話說,陳光明逃了一個歷史大頂,現在坊間戲稱為“光明頂”,後陳用一年的時間成立了國內首家民營的公墓基金公司:睿遠基金。即提問裡的基金公司,又抄了一個市場的大底。


從睿遠成立的時間來看,一個牛熊週期內獲得良好的回報不成問題,但是如果時間拉長到20年的週期,則不好說,國內還沒有20年業績持續超過市場的基金經理,尤其是在規模如此大的情況下。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我寧願選擇指數也不願意選擇成名的基金經理,他們持續跑過市場的概率,不足20%


長贏指數化


這個事情如果真的發生,只能說明中國人投資渠道較少,且比較肓從的人士多。

國人愛吹牛,尤其是男人們和媒體,任何事情都是水分比較大,大家應該多瞭解!別動不動跟風。

投資這個事情,不僅僅和技術水平有關,有很多時侯和運氣有很大的關係!筆者炒股票近十四年,從入道開始就每年都沒有賠過錢,每年至少一倍以上,(包括08年)。但今年動手晚些,過完十五才開始操作,近一個月還沒有賺到錢呢,你說悲傷不悲傷喲,但也無所謂啦,筆者是散戶的資金,大遊資的心態。失敗是成功它媽,來日方長,一年到頭還早著呢,如果行情再好些,我肯定會賺上幾倍的,這點我是絕對自信的,只是各個時段,操作的方法不一樣,股市是動態的這就決定了不可能用一種方法去戰勝它,這就和醫生看病一個道理,要對症下藥。需要找到感覺,磨刀不誤砍柴工,感覺來了,翻倍分分鐘的事情!不就是六個滿倉操作嘛,再不就十二個百分之五,只要有成交量在,一切都簡單!

筆者從來不搞個人崇拜,也不信邪!哈哈。


捭闔決斷


首款公募基金30分鐘賣100億。

對於30分鐘賣100億,一天賣700億的陳光明來說,真是感到驕傲和自豪。

其實在現代生活中,我們的條件和生活日漸變好。很多人也有了投資的慾望。那很多人只是有投資的慾望,而對於投資的理念和概念卻一無所知。盲目跟風,不去理解它的價值。而他實質的本質。就像股市裡的小白,只是聽說股市好而盲目入市一樣。

陳光明沒有現在這麼好的業績。人類崇拜的目光。因為他在長期的價值投資中取得了,驕傲的成績。投資者帶來一定的福音和價值。從去年開始,她在基金行業中替代了明星王亞偉一哥的稱號。精準的投資手法也得到了廣大基民的認可。

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明星也好,明星基金經理也好。不要盲目追逐。適當參與就好。就像王亞偉一哥也有過去的時候,很多大明星也有過去的時候。以他驕傲的過去並不代表他的將來。特別是在投資過程中。有正確的理念。能盲目跟風。


期海無涯苦作舟


基金賣的火熱,與個人的實力當然有關係,但是相關度沒有想的那麼大,反而因為市場回暖造成的因素居多。

自2019年以來,反彈行情已經持續幾個月,成交量直接到萬億級別,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市場氛圍回暖才是發基金的最佳時刻,如果換到年前,相信基金業發佈出去,2018年公募基金全軍覆沒情況下,大家都持觀望狀態。

當然有個人原因,持續多年的人脈關係,渠道較廣也是有很大部分。總體來說,還是得益於行情的回暖


章太柏


睿遠基金的公募基金是傅鵬博老師擔當基金經理。大家之所以看好該基金主要還是看中陳光明帶領的整個團隊的強大,而不單單是某個基金經理。還有一點大家都沒注意到,傅鵬博老師今年已經57歲了。如果3年走不出牛市,傅鵬博老師也該退休了。而事實證明傅鵬博老師勝在長期而不是短期,綠色投資在傅鵬博老師離開時是虧損狀態。


清楚不明晰


睿遠成長價值的成功有幾個點:

一是發行時機,都說現在是牛市發力初期,很多自己不會炒股又不想錯過這班車的人選擇了股票型基金,這是明智的;

二是銷售渠道,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每次爆發性的銷售都和招行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這次也一樣,鑑於東方證券良好關係這次招行一樣出力不小;

三是基金經理,付鵬博之前興全社會責任的經理,眼光獨到作風潑辣,興全社會責任作為拳頭產品總是能夠跑贏大盤,值得信賴;

四是睿遠公司,陳光明其人如何,百度可以查的到就不贅述啦,就這個時期拉著付鵬博出來單幹可見其不是安分的主,借東方紅之前的產品名睿遠單獨成立可見其志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