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歼31为何迟迟不列装部队?

隔壁老q钱


作为沈飞自己上马的项目,目前主打国际外贸市场,但是以31为基础深度改进的新机有望拿下海军四代舰载机项目。

首先,容笔者说明一下:无论媒体或者军迷怎么叫(哪怕是央视4频道),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歼31”这个型号。所谓的“歼31”是军迷对FC-31这个外贸标号以讹传讹、约定俗称的说法,航空工业内部以“鹘鹰”或者31来称呼这款飞机。

鹘鹰首架验证机编号为31001,所以当时不明就里的军迷就以“歼31”称呼这型飞机。

要想探究31这款飞机至今为止没有拿下军队户口本的原因,要从研发这款飞机的起因和定位来说。

很多军迷都说31是沈飞参与空军四代机竞标的产物,败给成飞的歼20后,沈飞方面“废物利用”,将其推向国际外贸市场,以及竞标海军四代舰载机。其实,这也是一个天大的误会。沈飞参架四代机竞标的方案是上图这款名为“雪鹄”的方案。这是沈飞与苏霍伊进行技术交流的产物,与苏37一个路数。

沈飞在四代机竞标输给成飞后,深切的感受到再抄袭苏霍伊是没有出路的,所以痛定思痛之下决定换个活法---看看抄袭洛马有没有出路。

接连在三代机、四代机项目竞标中输给成飞后,沈飞为了获得隐身战机的研发能力、保持对先进战机的技术跟踪,在航空工业集团的支持下,沈飞方方面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行上马了“鹘鹰”项目。通过“鹘鹰”项目,沈飞掌握了飞机隐身技术、综合航电技术以及先进机体结构、快速制造技术等。在“鹘鹰”战机本身成果基础上,航空工业根据未来战机军贸市场形势,决定将该型飞机以FC-31的编号推向国际市场。

虽然目前国际四代机军贸市场上是F35的天下,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买不到F35的国家,这就是FC31的市场机会---前提是FC-31自身要过硬。

当然,中国军机研制历史上不乏以外贸为目的由厂商自行上马的项目最终逆袭拿下军队户口本的例子,比如大名鼎鼎的K-8、L-15和轰6K。

这些“出口转内销”的战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符合中国军队的需求,二是本身要有足够优异的性能。目前来看,这两个条件31都不完全满足。

首先,中国空军在四代机方面有了歼20后,目前暂时并不需要另一款以制空为主的“低档”四代机。对于中国空军来说,目前当务之急就是装备歼20,更多的歼20!

有人用美国F22+F35的组合来论证中国空军装备31的必要性,但是这些人忽略了F22与F35世纪上并不是“高地搭配”,而是任务搭配,F22主打制空,F22则是长于对地打击。中国空军在有了歼20这样顶级的制空战机后,理论上需要一款主打对地的四代机进行任务搭配,扮演目前歼16的角色。但是31从目前的研制思路来看,还是突出制空性能,兼具多用途能力,与歼20定位重叠,还是个“低配版”。

2、31目前并没有表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点,性能中规中矩,而且完成度较低。

目前31只有2架原型机,而且第2架原型机修改幅度相当大。即便是完成度相对较高的第2架原型机,也没有安装齐备的航电系统,说明离完成全部试飞科目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更不用提目前还没有合适发动机的问题了。而且,对于这款主打隐身性能的四代机来说,有一点非常蹊跷:笔者从来没有看到31携带龙勃透镜的照片。

所以,无论从这款飞机的定位、目前呈现出的性能水准和完成度以及空军的需求来说,31目前都不会拿到部队的户口本,跟不用说列装服役了。

但是,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暂时无法拿下空军订单,但是作为我国唯一一架拥有舰载战斗机研制经验的厂商,沈飞一直不遗余力的将31向海军推销,以此为基础打造中国海军舰载四代机,据说已经拿下户口本。

沈飞的这款舰载四代机虽然以鹘鹰为基础,但是据说改进幅度相当大,几乎是一款全新的飞机了,所以军方给了一个新编号:歼35。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类似的“歼-31”什么时候服役,能不能上舰成为舰载机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月经”问题,基本上过几天就会出现一次。但是,再说一遍,这飞机叫“FC-31”,即使到今天为止也没获得军方正式的“歼-31”或者“J-31”代号。打个比方说,这个项目迄今为止都还没有获得认可,没有“户口”还如何服役?至于未来能不能进入我国军队服役,要看沈飞对这款飞机的定位和改进,也要看我国空军和海军的需求变化,至少目前来说FC-31服役前景暗淡。

首先来谈谈FC-31的定位

其实有点经验的军迷,看看这个飞机的代号就明白“鹘鹰”就明白是什么意思。开个玩笑,FC不就是“发财”嘛,虽然这么说不严谨,但是FC代号的项目的确是用来出口的,我们自己是绝对不会装备的,下面看几个例子:FC-1大家都认识吧,纯技术出口版战机项目,我国研发代号“FC-1”枭龙,在巴基斯坦服役后叫“JF-17”雷电。FC-1枭龙轻型战斗机项目,从立项之初就是立足于出口的,我国空军从未考虑过自用问题,所以就给了FC的代号。

再来看看“FC-20”战斗机,这个大家也熟悉,就是歼-10战机的出口版,上图就是新加坡航展时,中航技公司展台上“歼-10”出口版模型,出口代号“FC-20”。

看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FC-31就是个出口产品项目,无论是枭龙“FC-1”这种一开始就立足于出口的项目,还是FC-20这种以自用版飞机改的出口版项目,FC的代号就注定了其不可能被我国军队看上。

FC-31自己是如何看待自身定位的

前面我们讲了从FC官方代号上看,鹘鹰不具备装备我国部队的条件。那么FC-31的研制单位自己是怎么看的呢?

好了,看了上图你就明白了,中航工业自己都说了鹘鹰战斗机(FC-31)是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研发的第四代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我国军方自用的歼-10、歼-11和歼-20等战机可从来没有这样的宣传口径。即使真要出口,也会像歼-10一样,在使用多年以后,已经不再是我国最先进战机以后,再改个出口版FC-20用于“出口创汇”。相比较而言,FC-31更像是FC-1枭龙,明白就是拿来给外国客户用的,一出生就参加各种航展推销。

现实问题

根据沈阳飞机研究所李天院士的个人传记,在沈阳所“新一代战斗机方案”于2007年10月正式败于成都飞机研究所方案后(歼-20落户成飞)。沈阳所考虑到不能由此停止新机研究工作,为了未来的发展和竞争力,为了锻炼设计队伍和培养人才,必须下决心掌握新技术,所以就自筹资金开发一个全新的项目“鹘鹰战斗机”。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鹘鹰”的研发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战斗机的研发能力,要知道在一代战机选型中落败,对于设计单位的打击是很大的,大家可以看看俄罗斯的米格公司在被苏霍伊公司的“苏-27”系列吊打以后,都落魄到什么程度了?所以沈飞研制鹘鹰的决定应该说是目光长远的。既然是自筹经费,那么当然就要想着出口创汇了,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白来的。这一点,从到目前为止鹘鹰也就那一架31001编号的原型机试飞看的出来,和有国家支持的歼-20项目,光原型机就造了N架。

最后总结,FC-31未来命运如何,主要看出口市场的表现了。另外,能不能上舰,还要看该机的后续改型能不能满足海军的需求。其发动机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我国的主要精力目前都放在大推上,31用的双发中推在性能和潜力上,都很难赶上目前项目的节奏。


卫青点兵


不可否认的是歼31刚露面的时候,的确带给了国人极大的惊喜,认为是继歼20之后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款国产隐身五代机,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歼31却后继乏力,从最初时的沸沸扬扬到如今的沉寂无声,从曾经的一飞冲天到今天的杳无音信,在长达近7年的时间里,歼31到底经历了什么?
熟悉我国装备发展的军迷朋友们都知道,所谓歼31的说法纯粹就是网友杜撰出来的,因为我国的装备序列中根本就没有歼31这一名称,歼31的正式名称是FC31,


属于沈飞的自研项目,既没有国家立项,也没有获得军方的歼字头正式编号,歼31只是网上约定俗成的叫法而已。
歼31本身就是与成飞的歼20竞争我国隐身五代机而失败落选的项目,但沈飞不甘心就此将歼31项目下马,退而求其次的自筹资金将歼31的研发继续进行下去,其勇气固然可嘉,但却犯了一个不可弥补的主观性失误,那就是定位错误,沈飞想当然的认为凭借歼31炫酷的隐身外形就一定可以获得订单,即便自家人看不上,最不济外销总可以吧。
凭心而论,

歼31的气动外形做的的确不错,的确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也仅此而已,歼31的性能过于平庸是其最大硬伤,或许是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沈飞硬是把一款高大上的隐身中型机搞成了双发轻型战机的性能,不但载弹量少而且作战半径也小,最终沦为了不伦不类的“机场守卫者”。
歼31的失误与俄罗斯的米格29如出一辙,但结局却大不相同,米格29好歹还算是卖出去了不少,虽然评价不咋地,歼31做为主打外销,至今没有出口订单,甚至连潜在的真实客户都没有,网上流传的某某国家打算购买歼31的消息大多数都不可信,说白了歼31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有需求的国家买不起,买的起的却又看不上,歼31就这样陷入了怪圈而无法自拔。

从2012年首飞成功到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惊艳亮相,歼31
的确曾经大放异彩,但缺席2018年珠海航展却被普遍认为是个不好的信号,按理说一款技术相对成熟的战机在首飞六七年后正是定型试飞的关键时候,歼31应该频繁试飞才对,但歼31却选择了原地踏步,目前仍停留在仅保留两架技术验证机的状态,连原型机都算不上的歼31怎么可能会进入军队服役呢?有人说歼31在憋大招,沉寂之后会一鸣惊人,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个人之见,对错勿怪,欢迎留言讨论。


那年那月那兵说


对于歼-31战斗机这个型号本身就是杜撰的,因为这款战斗机真正的型号名称是FC-31战斗机,这是我国研制的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目前我军已经装备了歼-20战斗机,这是一款具备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视距打击能力和超强机动能力的战斗机型号。

FC-31战斗机是我国研制的一款中型战斗机,其首次露面是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当时这款战斗机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开正在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实际上当时我国的歼-20战斗机已经在进行试飞工作,这款机型是在2011年1月11日完成首飞的。



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有相当大的难度,世界上具备这个能力的国家并不是很多,除了中国之外还有俄罗斯,而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早在2010年1月就完成了首飞,但是至今都没有装备部队,所以说研制难度不一般。


FC-31是一款专门用于出口的机型,从这个型号的名称就看得出来,之前我国就有FC-1这款机型用于出口。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成本非常高,一般国家都是无力装备两款第五代战斗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不会装备两款隐身战斗机的。


航空视界


首先说一下,没有歼31那么一个说法,也就是说军方不认可,何来装备一说呢?他叫FC31,名字系出同门的是FC1枭龙,FC20,歼10的出口版。他们的共同名字叫fighter China中国战斗机,都是外贸产品。

FC1和FC20都是成飞的,一个准三代轻型战斗机,一个是三代或者三代半中型战斗机,FC31是沈飞的,隐身中型战斗机。从隐身战斗机方面来讲,中国不需要中型隐身战斗机,其实美国也不需要,都需要重型战斗机。因为国土面积大,打出去,路径更长,所以需要重型战斗机。

包括F35,或者中国的FC31,都是中型国家的装备,从世界上来看,强国也不装备,包括法国,英国,德国。英国是没有办法,他要的是垂直起降F35B,如果英国有了A型,主要也是为了后勤统一,法德干脆不要。

所谓中型机,多数要的是多功能,能做空优战斗机,能做攻击机。包括美国F16,F35,法国阵风,瑞典的鹰狮(虽然是轻型战斗机)都是能用就行,不要求特别性能。美国为什么要装备呢?一是让盟友看,二是为了海外作战。还有空优型的歼10和台风,都是防御型战斗机,中国是抵御外敌侵略领空,台风为了挑战苏联苏27,都是为了防御。

所以中国不需要中型隐身战斗机,因为有歼20加歼16足够了,防御还有,歼10和歼11。FC31可以上舰,可能性在30%左右,甚至更低,甚至到零。因为航母空间比较小,就这一个优点,只是表面的优点,或者叫玩游戏的优点。缺点却很多,一是性能不佳,载弹量太少,效果当然不好。二是飞行路程短,留空时间短,光剩起降了,飞机大难调动,频繁起降更麻烦。至于隐身,中国倒不担心,隐身性能,中国做的很好,可以说直追美国。

所以FC31还要好好努力,盼着动力早点解决,好好去打国际市场。因为FC31不容易,沈飞作为战斗机的长子,在新型战斗机方面,前途充满坎坷。因为成飞也有中型战斗机,很有可能推出隐形版的歼10或者叫FC20,就是把歼10拍扁,就是一款优秀的中型隐身战斗机。其实挺好的,压力就是动力,中国隐形战斗机有的是,国际客户随便选,中国肯定会双翅齐飞,翱翔蓝天。



大志远思想空间


从来就没有什么歼31这个型号,所有歼开头的战斗机,都是军方正式认可,采购了才给的称呼。没有军方采购之前和枭龙一样绝对不能称歼31的。至于为什么不采购应该说和歼20服役以后,一些列的对抗让中国空军彻底认清了4代机的理念,这几年军中为什么再也没有以前那些,苏27改改也能击落f22这样的观念了,对4代机的标准和战术有了很清晰的认知,并逐步行程了一套作战体系。f31目前来看各方面都达不到4代机的标准,另外这几年空军的项目很多,重点项目是运输机和轰炸机,对于已经有4代机的空军,再研发一款性能弱,对周边对手并没有技术优势的中型4代机兴趣不大。


雪风180604103


歼31为什么一直没有装备部队呢?据目前公开资料可以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点,设计方案和歼20竞标失败

歼31这款战机在设计之初就是中型的第五代隐形战机,在和歼20的竞标过程中,沈飞的方案没有获得军方认可,因此失去了主导新型战斗机研制的机会,出于积累设计经验考虑,决定自筹资金开始新一代战斗机的技术验证机。于是歼31的诞生开始变得有了波折。


第二点,歼31最初设计的定位

歼31这一款战斗机在最初设计的定位方案和歼20不同的,因为飞机重量和体积被限制在中型战斗机水平上,机内弹舱和油箱容积有限,远低于歼-20战斗机,无法装载重型对地攻击弹药,所以不适合需要大型战斗机和远程攻击机的中国空军。最终歼31的定位就是作为一款第五代战机对外出口的。

第三点,歼31在刚研制出来时,技术不够成熟

歼31在第一次成功试飞后,并不是完全体,后面又经过了几次修改,重新经过几次研制才慢慢把歼31的缺点更改过来,所以装备部队慢了,毕竟交给部队的需要是一个在性能上没有任何问题的战机。

第四点,歼31可能要成为航母舰载机,需要重新改装

歼31除了在最初出了一点小问题,在后期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本来都要开始进行量产,不过中国刚好那段时间海军在飞速发展,同时航母也没有合适的第五代舰载机,歼20作为第五代重型战斗力,并不适合作为航母的舰载机;相比于歼20,歼31这种中型战机更适合作为航母的舰载机,也更容易改装。歼31将来可能会一部分出口,另外一部分改装作为中国航母的第五代隐形舰载机,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了。



因此,歼31目前为止没有服役不要着急,等到它开始服役的时候必然已经是完全体了,到时候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其实还有一点,可以说是作为对外出口的第五代战机,肯定要用新的方式研制,不然技术泄露就不太好了。

最后,愿世界和平,岁月静好。


南柯梦凡


歼31最大问题是没独立格斗弹仓,为何不学苏57格斗弹仓样式?这样就硬搞出了独立格斗弹仓,增加了载弹量,格斗时不必开主弹仓,提高机动性。这样完全可同F22,苏57放手一博!F35差运了。


用户8285059174227


这是个资源浪费!我们经不起折腾!要么上舰,要么下马!那么多人才经费耗时,要以对国家和人民负责态度处理问题!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权力浪费国家资源!


手机用户70339362326


秘密武器,越隐藏深越好,有一天曝光了,列装了,全世界就解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