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孟廟又稱亞聖廟,坐落在鄒城城區南部,周圍繞以紅色垣牆,以亞聖殿為中心,南北為一條中軸線左右稱式配列,總面積為65.3畝。廟內古木森蔚,碑碣林立,是山東省現存歷史最久遠、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正南門為“欞星門”。“欞星”即指天上的天鎮星,天子祭天必先祭欞星,含有尊聖如天之意。此門只在農曆二、八月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帝王欽差前來拜謁孟廟之時開啟,門兩側各建一座斗拱承託的木坊,左為“繼往聖”、右為“開來學”。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亞聖坊”:正中刻 “亞聖廟”三字;東側門楣坊心線刻雲龍;西側坊心線刻長有展翅飛翔的翼龍。石坊東有萬曆九年所立《鄒國亞聖公廟》碑一幢。

鄒城亞聖廟

第二進院落內古木蒼蒼、翳天蔽日

鄒城亞聖廟

歷經滄桑800餘年,依舊枝幹挺拔

亞聖廟石坊內是第二進院落:院內古木蒼蒼、翳天蔽日,歷經滄桑800餘年,依舊枝幹挺拔。

鄒城亞聖廟

甬道盡頭是“儀門”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金大安鐵鐘,懸掛於第二進院落,泰山氣象門(儀門)西側

甬道盡頭是“儀門”,門額懸“泰山氣象”四字,又稱“泰山氣象”門。“儀門”內是第三進院落。院內東西各建一門----“知言門”、“養氣門”,是平常出入孟廟的通道。兩門的南側分別建有“祭器庫”和“省牲所”,存放祭器和祭品。院北三門並列:中為“承聖門”;東為“啟賢門”;西為“致敬門”。孟廟由此分為東西中三路。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康熙御碑亭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孟母斷機處》、《孟母三遷祠》、《子思子作中庸處》

承聖門前有康熙御筆亭,亭內有康熙《御製孟子廟碑》,是孟廟中現存最大的一塊石碑,碑文為康熙御筆。碑亭東側有《孟母斷機處》、《子思作中庸處》、《孟母三遷祠》和乾隆的《述聖子思子贊》及《述聖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數幢。

鄒城亞聖廟

天震井,亞聖殿前邊

“承聖門”內是第四進院落,也是孟廟的中心,建有“乾隆御碑亭”,亭內有清乾隆手書《亞聖孟子贊碑》。院內有水井一眼,名天震井。

鄒城亞聖廟

亞聖殿是孟廟的主體建築,殿高17米,進深20.48米,橫寬27.7米。始建於宋宣和三年,為徐韍、朱缶所創建,歷代多有維修,現存大殿系清康熙十一年所建。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殿的四周列擎簷的巨型石柱,都飾以淺浮雕,門側四柱正南面刻翼龍在雲中翱翔,栩栩如生,其餘各面刻寶相牡丹或西番蓮花紋,世型石柱為明代維修孟廟時所制。梁坊藻井是用金箔貼制的雲龍圖案。

鄒城亞聖廟

大殿正面懸 “亞聖殿”,正中門額上掛“道闡尼山”橫匾。殿內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正面巨型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切同禹顏”。對聯和門匾都是乾隆手書。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殿內正中神龕內供奉著袞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東側神龕雍正手書“守先待後”的金匾。

亞聖殿前的東西兩廡,是供奉孟子的弟子和歷代研究儒家孟子學派有貢獻的學者的場所。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亞聖殿後院建有五楹歇山式孟廟“寢殿”,殿前露臺和甬道之上的三棵古檜樹為北宋宣和年間所植, 900餘年了依然青翠蓊鬱。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孟廟碑林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啟聖殿

鄒城亞聖廟

啟聖邾國公之位

鄒城亞聖廟

孟母殿

鄒城亞聖廟

樹頂枝幹造型為“鹿回頭”,樹幹上的鳥洞中寄生數株枸杞,枝繁葉茂

步入啟賢門就是孟廟東路,甬道兩側碑碣林立,俗稱“孟廟碑林”。啟聖殿神龕中供奉著孟子父的塑像。其後為“孟母殿”,神龕內安放木主牌位----“鄒國端範宣獻夫人之位”,東壁神龕內供有孟子石刻像一尊。

穿越致敬門即進入孟廟西路。正北為“齋戒門”,門內是“致嚴堂”院,四周牆壁上鑲嵌著50多塊碑刻,多為歷代名人文士的詩詞題詠,有兩株古老高大的銀杏樹,一雌一雄,綠廕庇滿整個庭院。一株古紫藤蘿旋轉曲折地纏繞樹幹,一直伸展到樹頂。此院是祭祖之前沐浴、更衣之所。

鄒城亞聖廟

致嚴堂後面的“祧主祠”是孟氏的家廟。存放孟氏大宗戶五代以上至二世祖的木製神主牌。祧主祠後還有一處小院,院內建有磚臺,臺上置石雕池一件,祭祀時在池內焚燒寫於帛上的祭文,因而稱為“焚帛池”。

鄒城亞聖廟

鄒城亞聖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