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飛毛腿,《鐵道游擊隊》男一號原型

洪振海,又名洪衍行,1910年生,山東滕州人。自幼隨父親在棗莊路礦謀生,因生活所迫經常與火車打交道,練就了飛登火車的本領,人稱“飛毛腿”。抗日戰爭時期,洪振海發動棗莊路礦工人組建了一支活躍在山東魯南的棗莊、臨城和微山湖一帶,威名遠揚的抗日武裝——魯南鐵道大隊即鐵道游擊隊,他是第一任大隊長。《鐵道游擊隊》男一號劉洪即是以洪振海為原型。

人文枣庄|他是飞毛腿,《铁道游击队》男一号原型

1938年3月18日,棗莊被日軍佔領。洪振海和王志勝、劉景松一齊奔向嶧縣人民抗日武裝駐地墓山,正式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他抗日決心大,作戰勇敢,很快就被提升為班長、排長,成為這支人民抗日武裝的基層骨幹。

同年10月,受總隊長張光中的派遣,洪振海與王志勝一起潛回棗莊火車站西側的陳莊,建立了棗莊抗日情報站,擔任站長,為部隊蒐集情報。同年11月,他發動路礦工人建立了一支數十人的秘密抗日武裝——棗莊鐵道隊。到1940年上半年,棗莊鐵道隊已發展為上百人的抗日遊擊隊。後經上級批准,改名為八路軍魯南鐵道大隊,洪振海任大隊長。

人文枣庄|他是飞毛腿,《铁道游击队》男一号原型

在洪振海等領導下,魯南鐵道大隊在敵人嚴密控制的鐵路幹線、棗莊礦區和微山湖區,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活躍在千里鐵道線上,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他們像一把鋒利的鋼刀,插進敵人的動脈血管和胸膛,打得日偽軍暈頭轉向,不得安寧。

1941年12月的一個風雪之夜,數百名日偽軍對魯南鐵道大隊進行偷襲、“掃蕩”,洪振海率部與敵人激戰,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洪振海犧牲後,魯南軍區政治部追認洪振海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人文枣庄|他是飞毛腿,《铁道游击队》男一号原型

洪振海烈士的墓園位於滕州市羊莊大北塘村的洪氏家族墓地,洪振海烈士的墓就在墓地中央,墳前立有曾任鐵道游擊隊政委的滕州柴胡店人楊廣立少將題寫的紀念碑。洪振海在黃埠莊犧牲後,埋在附近的蔣集村,後遷回出生地。

參考文獻:1.《山東革命歷史文化叢書》2.《山東抗日戰爭紀實》

(壹點號《風華齊魯》出品,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九龍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