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在这个外卖和速冻食品充斥着年轻人生活的时代,很少有人会不知道“湾仔码头”这个品牌。虽然现在的“湾仔码头”下面包含了多种速冻食品,但是它最早并且最专注的食品还是水饺。中国人爱吃水饺,南方有南方的口味,北方也有北方的特色,但是真正把水饺做成了一个产业,并且将南方和北方口味兼顾的,却是一个曾经流落到香港,带着两个女儿艰苦生活的青岛姑娘。她就是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人称“臧姑娘”。

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臧健和,1945年出生在青岛的一个贫困家庭,为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很早便出来工作。20岁时进了当地的一家医院当护士,当时与一名泰国的医生相恋并且结婚了。后来这个泰国医生因为家庭原因离开了泰国。1977年这个32岁的姑娘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去泰国投奔丈夫,不想这个泰国医生已经娶了别人。

因为不愿与以其他女子共侍一夫,同时又因为生了两个女儿,遭到了婆婆的嫌弃,为了留住尊严,臧健和毅然带着两个女儿离开泰国,辗转到了举目无亲的香港。在香港的生活很艰难,因为语言不通,她只能靠着打最底层的工作维持生计,同时养着两个女儿。之后又因为身患糖尿病,不能继续工作,受朋友启发,做起了水饺。

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当时的香港还没有地铁,人们日常出行维港两岸只能靠坐船,于是,“打娘胎里就喜欢吃饺子”的臧健和,便推着一辆木头推车,在湾仔码头的地方摆起了水饺摊。从一个无证的小摊贩到建立水饺工厂,再到成为速冻水饺女王,臧健和便开始了她传奇的人生。

臧健和刚刚开始摆摊时,大多数香港人对于北方的水饺时没有概念的,当时南方的水饺更多的像是大馄饨,而因为靠海生活,馅料也大多是以鱼虾为主的。所以刚开始对于臧健和的水饺,香港人是不怎么认可的。最先开始对她的水饺摊感兴趣的是五个学生,当时她把水饺端到这五个孩子面前时,心中忐忑又兴奋。当她听到他们说“好好吃”时,内心充满了感动。

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之后随着顾客越来越多,臧健和发现,大部分来她水饺摊的客人都是北方过来香港生活的人,而祖籍在广东、福建一带的人,还是不太能接受“厚的像棉被”的水饺皮。在听从了顾客的建议之后,她便开始改良水饺皮以及水饺的馅料。她将水饺皮变得更薄,同时又做了一些南方人喜欢的鲜淡口味。就是凭借着这种钻研的精神,同时又加上她特别注重水饺摊的卫生,她的水饺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慢慢地,水饺摊前便排起了长队。

当时有顾客给她建议说给这个水饺摊起个名字吧,她看到当时川流不息的湾仔码头,同时想到这个水饺摊成为了她们母女三人生存下去,同时又是命运转折的地方,便脱口而出,“就叫‘湾仔码头’吧”!

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臧健和用水饺打动了一个小姑娘的心,便迎来了她人生的转折。一位日资百货公司老板的女儿对饮食很挑剔,但是在尝过“湾仔码头”的水饺之后,一口气却吃了十几个。当时这个日本的商人一下子便看到了商机,便找到臧健和想要跟她合作。当时谈合作的时候,这个日本的百货巨头说要用日式包装和名字,这样才会给她投资。

臧健和听后马上便拒绝了,她坚持要保留湾仔码头的包装、口味以及名字,她认为这样才算是对得起照顾她生意的客人,同时还有一些民族的情怀在心中。因为臧健和的坚持,这位日本老板最终妥协,同意用“湾仔码头”的牌子,同时在包装上也会保留品牌、电话以及产品的地址。随着日资企业的进入,“湾仔码头”很快便成为了香港冷冻食品第一品牌。

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1997年香港回归,湾仔码头作为香港回归之后第一批到内地投资的港企,在1998年便进军内地市场,率先在上海建立冷冻食品合资企业,之后又在北京、广州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又推出手工包制的馄饨和汤圆等冷冻食品。经过几年的努力,湾仔码头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占整个品牌的90%左右,销售点遍布的200多个城市。

水饺女皇:因不愿“共享丈夫”被抛弃,带两个女儿包出上亿资产!

从1977年至今,臧健和四十年如一日的用心钻研,努力作出最好吃的水饺,被称为“水饺女皇”。而历经坎坷的她,包饺子却包出了上亿资产,这个励志的人生也分外的激励人心。臧健和一直希望:“总有一天,中国饺子能和汉堡包、披萨一样成为全世界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