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包貝爾參加訪談類綜藝節目《你好爸爸》時,分享了一段自己教育女兒的經歷。

他說,有一次他們帶女兒去動物園玩,動物園要關門了,女兒仍不想離開,還撒氣打了準備抱她的保姆阿姨一巴掌。

反應過來的包貝爾立刻也給了女兒一個耳光。

在包貝爾看來,女兒沒有打媽媽,沒有打姥姥,卻去打阿姨,可能潛意識裡覺得阿姨是花錢僱來的,所以阿姨可以打。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他覺得這是對人性的教育,“我不管她懂不懂,但是我看到如果她在這方面有問題,我一定在根上去制止她。我覺得從那之後,反正她沒打過阿姨了。”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01

教育孩子的時候究竟應不應該打?這是一個被爭論不休的話題。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中國傳統的棍棒式教育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樹立父母的權威。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偶爾打孩子,當你對他好時,他才不會當作理所當然,而會加倍珍惜,加倍感恩。

而更多的人則是像包貝爾一樣。包貝爾不愛孩子嗎?不,他非常寵他的女兒,只要不出門工作,他就會陪著女兒,給女兒講故事,甚至連手機屏保都是女兒的照片。翻開他的微博,除了工作,幾乎都與女兒有關。正是因為愛女兒,所以不能縱容她打阿姨的行為。就像一位網友評論的,“與其以後讓別人教育她,不如現在自己教育,以後讓大家都愛她”。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因為愛,所以要教。因為教,所以不得不打,只有打才能長記性,才能知錯。這是這一部分人的邏輯,但他們往往忽視了一點:一個耳光的威力有多大?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02

我有兩個朋友。

第一個人,從小學鋼琴,因為他好動沒耐性,父母在鋼琴旁放了一根棍子。考鋼琴十級前,每天要練琴十二個小時,他因為棍子和罰站堅持了下來。

第二個人,從小被父母教育見到親戚長輩要打招呼,如果不聽從,回家就會遭到父母的言語暴力。

第一個人現在很喜歡彈鋼琴,第二個人現在對人彬彬有禮。但教育成功的背後,是他們時常展現出偏激暴躁的一面,並相同地厭惡自己的家庭。

無論是肢體的暴力還是言語的暴力,對於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暴力之所以取得成效只是因為孩子沒有辦法抵抗。

但暴力導致的恐懼會一直存在。即便遺忘了或是在後來被父母的好和愛治癒了,但它不會消失,反而在不知不覺間影響著孩子的言行和思維方式,甚至孩子會去模仿大人的暴力,因為他們以為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長時間被肢體暴力或是言語暴力對待的孩子,會缺乏耐心和想法不同的人交流溝通,無法肯定自我,有著超乎常人的敏感,總是害怕不被主流認可,一旦被激怒,往往難以控制情緒。他們必須在成年後,用漫長的時間去治癒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暴力的根源,是控制型的教育方式,當父母站在權威的立場上,也就失去了與孩子平等對話的可能。一個耳光,或許害了孩子的一生。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03

還有一種暴力,也經常出現在孩子的教育裡,那就是對外物的暴力。

有種現象很常見,孩子撞到椅子上痛哭了,爺爺奶奶就一邊打椅子一邊說,都是椅子的錯,奶奶幫你打回來了,不哭不哭。於是孩子也跟著打,然後抽抽噎噎地止住眼淚。

什麼撞到了就打什麼,即便走在路上摔了,也要狠狠地打幾下地面。

但其實,被椅子撞到就認為是椅子的錯,去打椅子,以後被別人撞到也會認為是別人的錯,去打別人。

這是因為,暴力是一種簡單高效率地解決問題的方式。被暴力模式教育的孩子,很難不懷有戾氣與怨氣,他們往往像上面所提的兩個朋友一樣,以偏激的一面去看待問題,甚至會過分以自我為中心。

即便確實因為犯錯而被打,他們首先看到的也是被暴力地對待而非犯錯應該得到懲罰。更不要說,這些暴力行為裡,有多少是出於家長的心情不順、過於想當然、控制慾強呢?

又有多少家長能夠經常換位思考呢,如果能夠想象一下孩子的恐懼、絕望,這一巴掌、這一棍子還能打得下去嗎?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說:如果被石頭絆倒了,就先揉揉孩子,告訴她:“不疼了。”然後在揉揉石頭,告訴它:“不疼了。”

這才是比暴力更為有效的、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

教會孩子換位思考,用沒有戾氣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同時家長自己也要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石頭的角度,站在別人的角度。


小心,“棍棒”底下常出“怨”子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知道,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更不要滿身戾氣地用暴力去對抗暴力。這樣的孩子,往往會更愛自己的父母,也更愛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