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编者按:在之前冷兵器研究所《一个后金兵手下有283条明军人命》一文中,曾提及了后金政权里,有个叫图鲁什的特别厉害的“卡伦额真”(其战绩参见注【1】)。可他虽然杀了很多明军哨探,打探了很多的消息,但他的地位一直不上不下。直到他为皇太极带回了爱塔的确切行踪,才升任第二等参将。那么为什么这个爱塔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原因其实很残酷,因为这个爱塔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其背后还有一个群体,那就是在后金政权里,主动为其服务的汉人们,或者是明朝眼中的汉奸们……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朕自有主张,懒得跟你们解释

“爱塔”在朝鲜语中写作“海”,所以朝鲜的文件中把他称为“刘海”。但这词但不是海的意思。在满语中是“牛”的意思。“爱塔”相当于“阿牛”,是个挺亲切的称呼。所以有人认为“爱塔”可能是朝鲜人。不过他确实是汉人。他汉名叫刘兴柞。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图卢什不错,赏

1630年初,图鲁什为皇太极带回爱塔的确切信息后,皇太极立刻抛下即将攻下的永平城。在图鲁什的指引下围杀刘兴祚。皇太极是希望生擒刘兴祚的。但是流矢杀死了爱塔(也有可能是图鲁什射死的),皇太极看到带回的刘兴祚尸体后特别失望,当众肢解了刘兴祚的尸体,开膛剖腹,肠子流满了一地【2】。大臣库尔缠于心不忍,偷偷收敛了刘兴柞的尸骸,后来因此被杀【3】。可见在皇太极心中“爱塔”的重要与对其的愤恨。那么,为什么刘兴祚这么重要?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刘兴祚是开原人。1621年刘兴祚被努尔哈赤任命为金州、复州,以及盖州三卫镇的“世袭总兵”【4】,由于做官处事公平,行政效率高,同年8月,他被努尔哈赤升为副将。结果第二年,他就准备投降大明了。1623年,刘兴祚投明谋划败露,刘兴祚本人被削职闲置在家。1628年,刘兴祚假自焚投奔毛文龙,同年被明廷任命为副总兵同时授予爵位“昭勇将军”,1629年,刘兴祚随袁崇焕入京勤王,年底取得“青山大捷”,给满清很大的军事压力。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打赢了!!!!!!!

单看履历还看不出刘兴祚的厉害。刘兴祚不仅仅是个后金阵营中厉害的将领,而且是个全家都跟后金诸王子关系很好的将领。在满文老档中,皇太极亲切地称刘兴祚的弟弟刘兴治为“五哥”【5】,刘兴祚的妻弟贵永介就是代善【6】,是扶皇太极和顺治上位的关键人物。刘兴祚忠于后金的时候,不单官职是所有汉官中最高的,也是汉官中升的最快的。努尔哈赤还曾把自己穿过的貂皮袄赏给爱塔以示恩宠【7】。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爱塔的宠信不单在金国出名,在大明也出名,以至于明人认为“爱塔”是“爱他”的意思【8】

不过刘兴祚和大多数满洲贵族的关系都不太好,除了前面提到的库尔缠和代善的儿子萨哈廉【9】。刘兴祚的人缘主要集中在后金下级官吏和底层民众中。刘兴祚守南四卫时,努尔哈赤称“南四卫的人都听你的话”【10】甚至随他一同叛逃到大明还有当时其他的女真部落。对于皇太极来说,这样的人是如鲠在喉,必除之而后快的。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而在明清之交,刘兴祚这样的后金重臣主动投降明朝的例子十分罕见。而就如编者按所说,他向后金的效忠和背叛绝不仅是他个人的思想认识。更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而是在明清之际,夹在后金与大明之间的辽东汉人摇摆态度的体现。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开原的地形图。重要性一目了然

如开头所说,刘兴祚是开原人。开原这个地方处于辽东地形的转折处。往东就是少数民族活跃的山区,往西就是平地。这种设于地形转折处的城池历来是重要关隘。开原三面居住着少数民族,其西北为蒙古兀良哈;东北是建州女真的左右卫;东南为女真的建州卫;其北部、西部分布着海西女真各部。明初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归降持鼓励的态度,开原外围不仅东北各族安于生产,且东北各少数民族愿意归化的也可以进入开原居住。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这些人主要靠双边贸易生活,与明国的贸易是各少数民族势力壮大生存的根本。为此,各族均纷纷竞相争夺同明朝的贸易权力。但是从永乐末年开始,明代招降的政策渐渐废弛。原本招揽少数民族入卫居住就是意在安抚;但先入者以主人自居,排斥后来者。导致各部落相互攻伐【11】。为了阻拦战火,大明在各地修建大小的堡垒;堡垒的修筑又阻断了山区少数民族和开原当地汉民的贸易,开原居民的生计变得艰难起来。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这让辽东汉人本就不太浓厚的民族认同感就更加淡薄了。他们长期受到明廷腐败官僚的压迫,大量逃亡,投奔关外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12】。刘兴祚的投金经历就很典型。虽然刘兴祚投金的说法很多,比如战俘说,投献说,等等。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故事发生在别人身上就是笑话,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好笑了。

一般说法是,刘兴祚年轻时没读过书,但是他曾经“冒用衣巾”,然后就被开原守将狠狠地抽了鞭子。感到受辱的刘兴祚直接就带家人投奔了后金【13】。这不仅是刘兴祚一人一家的遭遇,而是当时整个辽东地区人的普遍遭遇。当时明廷流行的观点是“辽人皆贼也”【14】。大明对染上了胡人习气,又不安心务农上税,总想着做生意的辽东汉人普遍瞧不上,而且不仅是瞧不上普通汉人,连辽东出身的官都瞧不上。这种不安心“务本”的经济体整个儿地不容于明朝体系。明朝在建州的军事行动都不爱用辽人,而是征调关内他省军队即说明这一点。受到明廷欺压的汉人见到努尔哈赤的后金这样“政治清明”的新兴势力,于是非常干脆地就投效过去。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什么华夷大防?明明是你们这帮养尊处优的内地大爷处处防我

而新建立的“金国”是一个各种意义上都很年轻的国家。倒向金国的汉人在文化上给金人带来的提升先不用讲,光是稳定的赋税和军资草料就让后金的战斗力大大提升了一个层次。这其中刘兴祚功不可没。可满清既然年轻,收到战争红利的满清贵族肯定是不愿意用抽税这样细水长流的方式管理治下汉民的。他们更习惯勒索和明抢。刘兴祚上任总兵这一年,几乎每个月都和满洲贵族闹翻,还把小报告打到努尔哈赤面前【15】。而这种官场环境下,刘兴祚竟然能既保护汉民不受满洲军功贵族野蛮劫掠,又及时足量地把粮草军需提供给努尔哈赤,足见其本事。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这也解释了为何刘兴祚的威望主要集中在当时后金的下级官吏和普通百姓中,包括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刘兴祚一家关系很好,唯独满洲贵族和他关系差。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可就算刘兴祚就是三头六臂,努尔哈赤就是刘兴祚亲爹也挡不住各路新兴的满洲军事贵族对平民的疯狂侵害。毕竟对努尔哈赤来说,奴隶制下的满洲军事贵族联盟才是“国本”。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一块儿上的结果,就是努尔哈赤在正面战场打赢了大明后,自己的后方反而生出了茫茫多的民变。后金的统治竟然在正面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时候,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努尔哈赤的应对,不是加紧约束满洲贵族,而是变得保守起来,不再信任汉人汉官。刘兴祚的立场在这时出现了明显的动摇。这种动摇普遍存在于早期就投靠后金的汉人中。他们每个人心中都在疑惑。自己是为了躲避腐败明廷的压迫和掠夺而倒向后金的,可是后金在战场胜利后反而变本加厉地压迫自己,大明要钱?后金要命!自己究竟何去何从?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刘兴祚的选择是投明。不是自己孤身投明,他打算是带着复州城一起倒向大明。可这种大事他显然没什么保密经验,事前他广泛地联系了各路汉人,做的太招摇。后果就是被王丙密信告发了。刘兴祚不怕死,但是事败的后果比弄死他还让他无法接受:努尔哈赤屠城了【16】。复州城被杀了十余万口人。他自己被削职软禁了。这个时候他失去的只是努尔哈赤的信任,但是他并没有死,而且也只是努尔哈赤不信任他,皇太极还是信任他的。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立刻启用他,让他负责对朝鲜谈判事宜【17】。最终,他选择了先假死逃脱,然后登上皮岛,投奔毛文龙。可崇祯可没有皇太极和努尔哈赤这么“爱他”。这个在后金“讲原则”的好官在大明除了打仗,再没有什么出彩表现。直到1630年,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刘兴祚不是没有感情的人,他也不想自己回归明朝后死全家,可是时局就是这样,他所有的精细操作最后都失败了。

刘兴祚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是作为抗清的英雄死的。在两灰口,刘兴祚是行军时突然遇到后金大军的。当面的阻拦他的是阿巴泰,绕到他身后包抄的是济尔哈朗,都是后金的悍将。刘兴祚此时身边只有八百部队。他从清晨五点遇敌,一直杀到下午三点。由于仓促遇敌,刘兴祚没机会穿盔甲,穿的是箭衣,最后中流矢而死【18】。不过大明朝不认为他战死了,大明朝认为刘兴祚投敌了。然后皮岛众将开始互相攻伐,最后他弟弟刘兴治暂时控制了皮岛的武装,继续和皇太极为敌【19】。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讽刺的是,刘兴祚的死反而起到了警醒后金统治者的目的。戮尸泄愤的皇太极冷静下来后,正视了自己在民族和统治政策上的问题,改变了努尔哈赤晚年对汉官的态度,为日后孔有德,吴三桂的归顺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刘兴祚的刺激,大清皇上再也不像信任刘兴祚一样毫无保留地相信汉官了。

肢解尸体,开膛剖腹!这个辽东后金“汉奸”为何让皇太极如此痛恨

总之,在明末,辽东汉人作为夹在明金之间的边缘群体,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这不是他们站队不坚决,也不是他们眼光不够好,他们只是后金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势力过度的牺牲品。他们中只有少部分幸运儿活到了后金转型成功,“善待”汉人的那一天……

【1】去旅顺口时,破6哨探,带2人回来,第二次,破3哨探,带1人回来。去土锡尔喀岛时,杀100人,带一千总来。去十三山时,破一哨探,带1人来,第二次去时,破2哨探,带来12匹马及1人。……把自良乡城三度来窥视北京城的35任杀了,并带3人来,获20匹马。在北京城南一役,首先攻入,八旗的哨探遇敌兵,杀了百人,获马78匹,把爱塔的哨探首领,独自生擒送来,随后而能杀爱塔。杀了去山海关方向的15人,带来2人及14匹马,杀了去巡逻塔山的兵12人,带来12匹马及1蒙古人,杀了宿于北京城门外,而想偷入的兵士20人,带来30匹马。做哨探表现好,因而升官。《旧满洲档译注•清太宗朝》(一),255-256页。

【2】“贼得兴祚尸,驮归老营,于广众之前,剖胸裂肠,快泄其愤”明·周文郁著《边事小记》卷四《刘将军事实》

【3】“解衣痤兴祚,上命发而磔之,库尔缠复窃收遗骼”天聪七年二月“上发库尔缠诸罪,并追议论庇刘兴柞罪,论死”《清史稿》库尔缠传

【4】“盖爱塔者,奴视如子,许世袭总兵”《督师纪略》卷五,明·茅元仪

“初,天命五 年,论功序列五爵,分总兵为三等,副将参将亦如之,牛录额真称备御”《清史稿》职官志

【5】“纪太监派使者守备一人,千总一人说:‘因昨天晚上黑,没与你们的使者谈。今天来吧!想白天商谈,要求的东西将先 给。关于议和的事情,你们的兵撤退后,将向皇帝上奏。’于是复命绥占、五哥和那二使者一起去,可是不准去的使者进城。”重译《满文老档》

【6】“刘海妻弟贵永介”《燃藜室记述》朝鲜·李肯翊著“此书所谓贵永介者即贵盈巴图鲁代善”《清朝全史》

【7】“汗喜悦给以备御职”““升爱塔为参将”“升爱塔参将为付将”“汗穿的貂皮缝的皮袄,给盖州爱塔付将”重译《满文老档》辽宁大学历史系

【8】“深得老奴欢心,妻以女。名日爱塔,即华言爱他也”明·周文郁著《边事小记》卷四《刘将军事实》

【9】“其人(刘兴柞)乃萨哈廉乳媪女也。”《东华录》清·蒋良骐

【10】重译《满文老档》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年

【11】“招降之举渐驰,而建州女直先处开原者,叛入毛怜,自相攻杀”《万历武功录》明·援九思著

【12】“今既修堡,塞我来道,我众不得入内围猎,又不敢进抢,日食将焉用之……台御使恐 挠大工,未许诺”《万历武功录》明·援九思著

【13】“兴祚,开原人,初未入学,冒用衣巾,开原道将挞之,兴祚遂来降”《东华录》清·蒋良骐

“兴祚者开原人,见辱开原道,遂率 其诸弟兴治等以降”《清史稿》

【14】“辽与虏邻,洞悉奴情,土著既安,怨旷无慨,人闲弓马,既赖熊虎之用,家兼营屯,益壮金汤之固”“人人欲乱,家家思逃”“诸党炼虐,厚罹其毒,而辽为甚”《按辽御琯疏稿》何尔健著何兹全郭良玉编校

【15】“汗在十八下达给爱塔付将的文书:全部看完了你上报的文书。按旧例汗合法征收的各种贡賦,仍然 不增不减地征收”“穆哈连总兵官派遣马守堡去带领造城的牛、车、人,那马守堡不去催促牛、车、人,却从村里索取银子,因此村里的人向爱塔副将告状。爱塔副将把马守堡带来讯问:‘你不去催促牛、车、人,为什么要银子呢? ’随即逮捕了马守堡。因为此事,穆哈连总兵官派叫阿布尼的人送信给爱塔 副将,诈称:‘那路是汗给我的地方。你为何逮扑我派遣的人。派你为那路额真, 派你征收。’爱塔副将说:‘这个马守堡犯有勒索财物之罪,所以逮扑了。另派催促人、牛、车的人’。派遣名叫阿布尼的人不听,不住在给他找的房屋,却执拗地住在爱塔副将的门下,因此爱塔副将带那文书,向法(官)告发,法官审断, 对穆哈连说:‘你为何不与众合议,把自己诈称为别路的大人,派遣呢?定罪, 撤消总兵官职务。把诸申一牛录、尼堪三千、在广宁赏给的财物、给与人口,全部收回。对阿布尼说:‘你为何敢和此执勘/鞭一百”重译《满文老档》

【16】“复州地方的人,没有和我共同生活之心,所以奸细来你们也不把奸细逮扑送来”《满文老档》“六月中,奴以刘爱塔之故,将金伏(复)等处辽民尽行杀戮”“及刘爱塔又差张应科通约献城,求船接应,大抵言 七月来归也。五月登兵与岛帅布置相应,六月续有复州刘爱塔、穆允文并金州生 孙应武、王国佐等,各差人同原差哨探回乡,高飞等仍通款订期,己会议于六月二十五夜先取复州,仍令髙飞约定爱塔。不意有复州备御王丙贪暴,爱塔具掲憨 奴,将王丙缚去,丙仇口首爱塔内应情事,愁奴发夷兵三万围复州,缚爱塔等去, 其复州居民剿杀不尽者赶往北去,并将永宁、盖二城男妇尽驱北行,南卫四百里 膏腴之地,奴一旦弃之”《两朝从信录》

【17】《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

【18】“庚午元 旦兴祚方入永解围,至两灰口,陡遇敌数千骑,以驮马逸,不及甲,箭衣力战, 自寅卯至申,杀贼无算,无何中流矢死。贼得兴祚尸,驮归老营,于广众之前, 剖胸裂肠,快泄其愤。”《边事小纪》“天聪四年,上攻永平,兴祚在敌 中,袭我军剌沁兵……兴祚趋山海关,阿尔巴泰遮其前,济尔哈朗迫其后,遂战, 甲喇额真图鲁什获兴祚,杀之”《清史稿》

【19】“四月,署岛事副总兵陈继盛密报枢辅云:兴柞未死从贼,兴贤自奴中有书招兴治等,且兴治所领皆夷丁。大有可虑等语,加以兴祚裨将吴坚忠等回岛。亦云内地疑兴柞从贼,将假调兵之名,杀其兄弟辈。适枢辅调兵檄文至,兴治遂信之,不胜忿恨,乃杀继盛,并杀调兵各宫文武二十一员。拘东岛中之精甲利兵,及官商船艘,蠢然率兵至旅顺,抵登只需一帆。时奴孽尚在滦永,中外彷徨”明·周文郁著《边事小记》卷四《刘将军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