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明天是4月4日,在整整140年前的这一天,也就是公元1879年4月4日,东亚历史上发生过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就在历史上的这一天,日本明治政府正式宣布,将琉球王国改名为冲绳县,并任命锅岛直彬为第一任冲绳县令。

就此,曾经作为中国藩属国近500年之久、长期使用中国明清两代王朝年号的琉球王国,被日本以武力吞并。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亡国痛史,同时也被当年的日本侵略者人为蓄意篡改过的历史。本期大锤说史,就为您讲述,琉球王国与中日之间的故事。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大锤今天所要说的琉球王国,跟现在日本的冲绳县,在地理上并不完全重合,当年的琉球王国管辖着中国东海方向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包括北中南三个岛屿群,其中北部的萨南诸岛,如今归属日本鹿儿岛县管辖,而中部的大琉球群岛和南部的宫古群岛、先岛诸岛等,则归属如今的冲绳县管辖。

琉球群岛在我国古代正史中出现得非常早,在《隋书》中把这个地方叫做“流虬[qiú]”,也就是古人形容这一串岛屿像虬龙一样在海上漂浮。到了明代,逐渐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琉球”。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前往中国的琉球朝贡船

琉球群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朝、日和南洋之间进行贸易的重要交通枢纽。在大约公元12世纪的时候,琉球群岛上出现了三个独立的王国。到了明朝初年,其中之一的中山国统一了琉球群岛,从此建立了琉球王国,并正式向当时中国的明王朝纳贡称臣,从此成为中华藩属之一,这种宗藩关系持续了将近500年。

历史上的琉球王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其姓氏、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今天去冲绳旅游的朋友们,不妨留意一下,岛上的中华要素很多,比如那霸的“守礼门”,岛上的乐器之一是源自中国的“三弦”。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到了公元1609年,也就是明朝末年,琉球王国成为中华藩属的200多年之后,日本地方诸侯之一的萨摩藩武装入侵琉球,强行将琉球王国变成了萨摩藩的藩属,但是萨摩藩因为惧怕明王朝的干涉,同时又贪图琉球王国与明朝纳贡的丰厚受益,所以一直要求琉球王国隐藏与萨摩藩的关系。从此,琉球王国就成了双重藩属,一方面明面上属于明朝藩属,一方面又在暗地里与萨摩藩有关系。

这种双重藩属的关系又持续了200多年。到了日本近代开始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图谋在东亚进行武装侵略,其侵略的第一步,就是针对离它最近的、曾经在历史上与它的萨摩藩有过关系的、琉球王国。

公元1875年,日本派遣内务大丞松田道之带着军警来到琉球,直接进驻琉球王都,控制了各个要害部门,并且要劫持琉球王国的末代国王尚泰去东京。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松田道之

这里大锤要说明一下,琉球王国虽然作为中国藩属国拥有独立的治权,但是它属于小国寡民,军事力量是非常薄弱的,而当时的日本明治政府只是派了几百军警跟着松田道之渡海前来,就成功实现了上面一系列夺占琉球王国要害部门的措施,彻底把琉球给控制住了。

但是日本在武装控制琉球王国的时候,也知道中国与琉球王国保持了近500年的宗藩关系,因此吞并琉球一事必须要跟中国方面有一个交代。对此,日本明治政府加紧逼迫琉球王国方面从此停止对中国的朝贡,要求琉球王国交出外交权,同时日本军警在控制琉球部门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大规模销毁琉球与中国交往的历史和文字资料。正像龚自珍说过的那样:“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康熙皇帝御赐琉球国王的金匾

而作为遭受侵略的一方,琉球王国方面坚决反对日本的吞并,为此他们派出了两路求救的人马,一路去日本东京,一再向日本当局请愿说明,琉球王国是个独立王国,不是日本管辖的县,请求日本退兵;另一方面,则派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渡海西来大陆,向当时琉球王国的宗主国清王朝求援。

日本当局为了吞并琉球,已经封锁了琉球沿海交通,而向德宏等人乔装改扮,突破日人封锁,到达福建,随后接连面见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高官,请求清政府出面交涉,迫使日本放弃吞并琉球。

最后向德宏等人一路把状子告到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那里。一连几天,向德宏在李鸿章的居所之外泣血请愿,他在给李鸿章的请愿书中直截了当向清王朝表达琉球方面的决心:“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向德宏

但是当时的清王朝,正面临着几个方向的边疆危机,法国在西南方向、俄国在西北方向频频制造事端,清王朝无暇东顾琉球,因此迟迟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琉球王国方面前后又派出几批官员前来求救,却始终不得要领。

1880年,琉球王国陈情官林世功,来到北京后几度请求清王朝出兵救援遭到拒绝之后,悲愤至极,自尽身亡,以死殉国。在死前留下的绝命诗中,林世功希望以自己这条命的牺牲,换来清王朝出兵救援琉球。林世功死后,清王朝方面虽然仍旧不肯出兵,却也感念其忠义,将其安葬在位于今天北京通州区的琉球墓园之中。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福州的琉球墓园

虽然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这件事,清王朝没有做出武力救援,但是日本方面在吞并琉球之后,也深感国际法依据不足,因此在1879年到1880年,日本明治政府与清王朝围绕琉球问题展开了多轮外交谈判。

日本方面的主张是,中日两国把琉球领土给分了,而中国主张必须保留琉球王国。双方反复交涉一年多,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到了1880年11月,中日两国琉球条约洽谈正式宣告失败。

140年前,这个中国藩属国被吞并,曾派人多次向中国泣血求援

从这以后,日本明治政府吞并琉球的主张一直没有获得过宗主国清王朝一方的认可。琉球王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实际上一直处于搁置的状态,这种搁置状态,后来又随着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和清王朝战败,继续无限期地搁置了下去,直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