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的地雷驚魂

地雷爆炸在你聽不到的地方

——謹以此文獻給那場戰爭裡的父輩和中越邊境的掃雷英雄

中越邊境的地雷驚魂

40年前,1979年2月17日凌晨,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從此,炮火聲響了十年,直到筆者出生後的第二年,1990年,在東歐劇變與冷戰結束的時代大背景下,中越兩國關係才開始正常化。而文山州與紅河州,作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線,至今卻留下了一片片全世界掃雷難度最大的雷區。

17歲前,我的生活足跡,徘徊在雲南文山苗族壯族自治州的馬關縣及紅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的河口縣,跟隨家人,我在這兩個中越邊境的不同村莊裡遊走,直到2006年,高中畢業,方才離開了我的北迴歸線以南,我的青春年少,我的故鄉,從此孤鴻北飛,望斷天涯路。

那場持續了十年的自衛還擊戰,我的很多親人是參與者。

我的舅公是79年的偵察兵,他曾跟隨連隊,深入戰場,穿越火線,眼睛負了重傷,一直害怕光線。小時候,常去舅公家裡,聽他講訴戰場上的血與火。舅公講,一個越南老太婆,一挺機槍,曾將他們阻擊在山下進退維谷;他前出偵察時和大部隊失去聯繫,在潮溼的原始森林裡,孤身一人與敵周旋……印象最深刻的是,當電視裡播放戰爭影視劇時,舅公常常會一個人呆坐在角落裡,長時間一動不動,那時候不懂,如今回想起來,才忽然明白了舅公那時的心境。

雖然戰爭結束已經二十多年了,但他們那一輩人,始終有很多人還沉浸在各自的“戰爭”裡。

中越邊境的地雷驚魂

上初中的時候,學校往返家裡,20公里的路上,在一片岩石森林之下,有一座巨大的防空洞,混泥土石門虛掩著,我們打著火把,穿行在裡面,彷彿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度,你嚇唬著我,我嚇唬著你,嘴裡發出機槍的噠噠聲,你追我趕,度過了短暫、快樂而又憂傷的中學時光。

我17歲前的歲月便是在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戰爭故事裡、一個個又深又潮溼的軍用防空洞裡、一顆顆子彈殼做成的玩具裡、一聲聲你聽不到的“雷爆”裡……度過。

30年來,記憶中依舊是抹不去的那場戰爭留下來的種種驚悸。

高山峽谷,一群鳥兒快速地掠過山峰,漸行漸遠;廣袤且潮溼的原始森林,在清晨陽光的照射下雲蒸霞蔚,散發出清新氣息;一條又一條河流,穿過森林、跌落峽谷、開著一朵朵浪花奔流而去;農忙的人們在梯田裡甩響牛鞭,青蛙從一個池塘跳到了另一個池塘……

文山州與紅河州各個縣鄉鎮之間的一條條盤山公路,便蜿蜒穿行、盤旋在這樣的綠水青山裡。公路兩旁間隔三五公里,便會看到一座座爬滿青苔帶著潮溼的石碑,石碑上畫著令人驚心動魄的骷髏頭,下面是血紅的兩個大字“雷區”,帶著“嚴禁入內”的警示。誰也不會想到,這鳥語花香的綠水青山裡,卻暗藏著你看不到的兇險,危機四伏。

中越邊境的地雷驚魂

夏季多雨,山洪暴發。很多深埋的地雷,在山洪的衝擊下,在塌方的裹挾下,於碰撞中醒來,發出了一聲又一聲的犀利叫喊。

張靜初與張家輝主演,取景於紅河州河口縣的電影《紅河》,講訴的就是張靜初扮演的越南少女,從小因父親被地雷炸死而來到中國,在河口縣的越南街,做著各種營生。電影中,那一聲雷爆,給了小女孩不一樣的人生歲月。電影外,戰爭同樣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傷害。

中越邊境的地雷驚魂

越過波濤滾滾的南溪河,河口縣對面就是越南老街省,那座橫跨紅河的中越鐵路大橋,聽長輩說,最初修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大橋中間為中越國界,北段中方管轄,南段越方管轄。由於歷史的原因,先後於1940年9月10日(國軍為防日軍由越南入侵將大橋炸斷)、1947年7月12日(毀於洪水)、1979年2月17日(我軍發動進攻後,越南炸燬了越方一側的一孔一橋墩)三次被毀,三次修復通車。據當地的瑤族居民介紹說,雙邊關係緩和後,對大橋進行了修復,我們從中國這邊修過去,越南從他們那邊修過來,直到雙方合攏。

或許這樣的方式便是和平的最好註腳吧。

在我生長過的、經歷過的、走過的那些村莊,無論父輩的農忙還是孩童的放牧,從來都不敢有任何僥倖心理。畢竟,你總能時不時聽到或見到,某某家的牛被炸死了,某某村的誰腿都沒了以及一聲聲沉痛的嘆息……

我們在享受和平帶來的美好生活時,不要忘了還有那麼一方山水,需要關注、支持與熱愛。這山水曾是萬千將士為國之尊嚴奮戰的山水,這山水是我們的同袍的立身之地,這山水亦是揮灑著青春與熱血的掃雷戰士為民謀福祉的新戰場……

中越邊境的地雷驚魂

對我的故鄉而言,對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好的消息是解放軍的一次又一次排雷。二十多年來,鄉親們有著驗收雷區的欣喜,也有著失去最可愛的人的沉重悲傷。

從大西北到大西南到祖國需要的任何地方,我們的幸福,正是導源於一句又一句用生命澆築的誓言——你退後,讓我來。

我們能夠如此安全無憂地享受著日益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食糧,亦是因為在無數個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在用青春、熱血和生命,默默地為我們聽著一聲又一聲的“雷爆”。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英雄讚歌》(詞:公木 ;曲:劉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