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到底重要不重要?

己简生活


可能我们中国人有一定程度忌讳死亡的意义,看得过于晦气。死亡最初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亲人的离开,父母只是告诉孩子一个事实,但是没有考虑到孩子能否接受这样的事实。

死亡是很短暂,甚至一瞬间的,要让孩子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应该从生命的开始说起。我从孩子中班开始,就会引导孩子观察幼儿园的树木,叶子根据季节的掉落,结合一本具有生命教育的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给孩子讲关于生命的内容。

日本幼儿园的生命教育是让孩子们饲养一只猪,一只鸡或鸭,亲手养大,然后再把它们吃掉。家禽被吃是它们生存的使命,背后重于教育孩子正确看待生命,由生到死,也理解生命的消逝。


友应无用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请允许笔者先简单的阐述一下我对死亡教育的理解。

那么,什么叫死亡教育哪?

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后来经过逐步的完善现已升级为更加笼统的生命教育。

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就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

死亡教育的初衷是;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坦然的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生命历程的必然,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念;可以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使人们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为处理自我之死、亲人之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各位看官的想法,反正我是觉得这门课程属实有点可笑😂。

人生始于自然、存于大地。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的起源有详细的阐述。

我们中国的教育,早在初中阶段就已开设了生理卫生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就已经对人体的形成到消亡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所以凡是读过初中课程的人、基本对生命的消亡都有了一个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在这用情况下,你们觉得现在开设死亡教育,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哪?。

生命是可贵的,因为我们有对生命的珍重和眷恋,所以我们才会有对死亡的敬畏和恐惧。而当我们一旦失去了对死亡的敬畏和恐惧,那么我们就会把死亡看的轻如鸿毛,而当我们一旦对死亡不屑一顾的时候,我们还会对生命有所珍重有所眷恋吗?

如果我们都失去了对生命的珍惜和眷恋,那么、我们还会有生命的意义和乐趣吗?俗话说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确是人类思想的最高境界,然而这种境界对人类的发展有意义吗?笔者看来,这只是一种对人类、对社会的一种消极的态度,仅此而已!。

又如无欲则刚、知足常乐等、貌似看来是人类的最高思想境界,其实完全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一种生活态度。无欲则刚😄?无欲者、无所求也。一个对生活没有要求的人,我真的不知道他的“刚”从何而来。

如果死亡教育推行开来,并且深入人心,那么我担心中国人的自杀概率将直线飙升!

正如我国古代大师郑板桥所说;难得糊涂!很多事情要有一定的隐蔽性,凡事不要刨根问底,所谓看破不说破,说破必有祸!。

有人说,推行死亡教育,无非就是要人们正视死亡、充分认识死亡不过就是人生之中、人人都逃不掉的必然归宿。从而消除人类对死亡的恐惧。那么问题来了,请问其实质意义到底是对人类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哪?

笔者看来,死亡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弊而无利。

如果世界上人人充分认识了死亡,那么必然人人对死亡无所畏惧,难道这是一件好事吗?

笔者可以肯定的告诉你,这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是这样,我们都知道,人生不易,我们大多数人的很多时候,都过得比较艰难,甚至是生不如死举步维艰,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坚强、选择勇敢面对,因为什么?因为我们惧死!因为我们认为死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我们不敢面对死亡,我们才会选则坚强的活下去!很多时候我们在极度困难的时候没有选择以死来逃避困难,其实是我们认为死亡远比困难更可怕。所以事实上、也就等于惧怕死亡的观念拯救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综上所诉,笔者认为,死亡教育不能提倡。

认识粗浅,敬请斧正👏。


木鱼石情感驿站


太重要了.这是人生必修课。

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英雄伟人事迹?不是等长大后在了解.等在人生中遇到问题时去翻书.可就太迟了。

更不可把教育全推给学校老师.推给社会.推给领导?这话你信吗?

教育?是父母的事.教育是要在儿时开始的。古话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千年前就暗示家长们教育要从娃娃时抓起了。当今是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位家长都为了孩子全力以赴在付出努力.车接车送.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全家六口人都围着一个孩子转.去酒吧.游乐园.……这些都没错。但是.当今存在最大一个问题?都说孩子不听话了.老师不敢管.家长管不了。给多少物质也不满足.多昂贵都嫌弃还不够好……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插播一条广告.我的儿时赶上我国(文化大革命)当时社会特别动乱。学生停学放假.我大院共有13户人家.平均每家五个小孩.能想到这大大小不等的孩子都不上学了.天天在一起玩.说不打架.哪是不可能事。为此事最着急的是家长们.人在工厂心在家里.每天都担惊受怕这些孩子可别打架呀。邻居家有人好朋友认识长春电影制片厂人.从那开始我们院里天天播放(抗美援朝电影)。院里所有的孩们各个听大人话了.因为有奖励.白天表现好的晚上可以看电影。表现不好的连家门都让出。就这无意举动把我们孩子们都管好了.各个可有大样了.有事时就象个小英雄的是.这不怕哪不怕的.但也不给家长惹祸。回想这段难忘的童年.我们的父母尽管没有太多的文化.但教子有方呀.没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国家。把(教育)从我们娃娃时开始的.我怎能不缅怀我们父母呢。

尤其现在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下大力气.建立太多博物馆.图书馆…….各地区都有大小不同的纪念碑.烈士陵园……。家长们要把重点放在孩子心灵成长上.在幼小心灵里深深种下爱国家爱身边人.不怕苦的种子。给孩子多讲述英雄故事激励鼓励的豪杰精神。如果没有这些做为孩子人生的奠基石.请问既便孩子考1000分?孩子在私立名校读书?孩子在好单位工作?不差钱……孩子又能怎样呢?有句话说;《有钱难买少年穷》让孩子提早懂得“幸福”是付出换来的.和平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所有的好都没有应该得到的。谁家的孩子在儿时开始能听到历史伟人的故事.这样的孩子即使不能有太大出息.但也错不了哪去。不有认同没?我所发出的文章.愿只能帮助一个人.我心里就满足了。谢谢百忙中的你!





沙仑中的玫瑰


正视死亡,才会珍惜生命

因死亡教育的缺失,孩子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知,也缺乏了对生命的敬畏。因此对于孩子而言,“死亡教育”与性教育一样,都是真正“爱的教育”。这一课,同样重要,并不是说要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而是把这些知识融入进课程,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所体现,让孩子自然学习、慢慢理解。

1.正视死亡

开放的、诚实地讨论死亡,远比让孩子独自理解这件事情要好。当孩子们问起有关“死亡”问题时,需要我们清晰、明确的回答。请不要用所谓对孩子好一些的方式来隐晦地告诉孩子。比如“爷爷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后会在那里幸福的生活”“奶奶变成了天使,飞到天上去了。”……死亡无需忌讳,请正面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

2.珍惜生命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懂得珍惜生命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教会孩子正确地看待死亡,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生命观,从而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善待生命。死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珍爱生命,更好地活着。

死亡教育并不会让孩子们心生灰暗,反而正确的死亡教育,能够让孩子们摆脱对死亡无知的恐惧,更能够领悟生命之珍贵,懂得“活着”之深意,解除恐惧,活出精彩。给大家推荐几本关于“死亡”话题的绘本,希望和孩子一起认识死亡这件事。《獾的礼物》、《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活了100万次的猫》、《爷爷变成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的肉丸子汤》等等。


书可以吃的


这个问题是沒有可置疑的,太重要了!首先,死亡是人走到人生尽头的结果,是人最后的归宿,了解死亡的必然性才能正确认识人生。其次,既然死亡是人生的必然,那我们怎么死才能更有价值。认识到珍惜生命应该是人生的应有之意,切不可轻身放纵。再次,人有生本能,死本能,要通过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保证健康成长,通过自控避免死本能的消极破坏!


精神家园001


最好别让孩子面对,否则,死亡将带给他莫名的恐惧。长大自然而然会懂,就像科学不发达的时期,因为死亡带给社会的动荡一样。



评论也是一种态度


非常重要,现在的孩子情感脆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