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戰爭史中,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絕的計謀?

wqlhai


在世界戰爭史上,最讓人拍案叫絕的就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直接參與的戰役,也是長征途中最為精彩的戰役,被美國作家哈里森寫到了他的作品《長征—前所未有的故事》中。


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後,在經過一系列的戰役後,損失非常嚴重,由出發時的8萬多人減少到了3萬餘人,軍隊補給短缺,士兵疲憊不堪。

在生死存亡的時刻,當時的黨中央決定採取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四渡赤水戰役正式拉開了帷幕。

1935年1月28日,四川軍閥劉湘部參與“圍剿”作戰,紅軍壓力倍增,面對這個局勢毛主席建議攻打貴州的遵義,殺一個回馬槍,打亂蔣介石的軍事部署計劃。

1935年2月18日,紅軍再次進入貴州境內,蔣介石一頭霧水,摸不清楚紅軍到底要做什麼,正在這時遵義第二次被紅軍佔領,貴州的國民黨守軍已經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終日。


1935年3月16日,毛主席命令紅軍三渡赤水,又一次進入四川南部地區,國民黨軍隊果然聞訊而來,想要在四川南部和紅軍決戰,於此同時,毛主席卻帶領紅軍往東行軍,讓對方再次撲了空。

1935年3月21日,毛主席命令紅軍四渡赤水,南下進攻烏江,目標直指蔣介石的指揮部貴陽市。

這個時候的國民黨主力部隊,還在遙遠的烏江北岸部署包圍計劃,蔣介石知道紅軍朝他而來非常吃驚,緊急下令雲南和貴州所有部隊支援貴陽,蔣介石想用自己為誘餌,吸引紅軍上鉤,上演一出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計謀。


可這一切都在毛主席的掌握之中,雲南地區部隊傾巢而出,那麼原本防守嚴密的金沙江就成了真空地區,想要北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阻攔。

1935年4月29日,毛主席指示紅軍向北行軍,兵鋒直指金沙江。等紅軍全部度過金沙江繼續向北轉移時,國民黨的幾十萬大軍姍姍來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紅軍撤走。

毛主席用了三個月時間,在貴州,四川和雲南三省往返6次,不斷變換行軍方向,迷惑了蔣介石,讓國民黨的幾十萬軍隊喪失了主動權。


四渡赤水戰役,是毛主席的非凡膽略和智慧的傑出體現,也是長征途中最讓人拍案叫絕的軍事戰略。

—END—



文史頻道


解放戰爭的時候,蔣介石派胡宗南帶20萬大軍,秘密前往中共中央所在地,即延安革命聖地,火速前進,好意圖把中共中央領導人一舉殲滅。

這件事當然屬於是國民黨的最高軍事機密了,但是,我黨還是知道了。

毛澤東打算將計就計,讓胡宗南帶領20萬大軍,來個延安一日遊,給大大擺一個空城計。就在胡宗南到達延安的前一天,黨中央等所有領導人已經搬走了。

這時候的毛澤東等人到了河北的西柏坡,胡宗南面臨著一座空城,不知所措。胡宗南暗暗心想,本以為他們會插翅難飛的,現如今為何成了這種場面,中共中央到底去哪裡了?

蔣介石也開始疑慮重重了,本想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沒成想讓他們擺了一場空城計。真是顏面盡掃呀。

蔣介石加緊蒐集情報,務必要把新的中共中央所在地,給打探清楚。

否則,他會寢食難安的。他不希望和看不到的對手打仗,因為那樣會讓他失去了目標。

最終,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到了西柏坡的這件事,還是被蔣介石知道了。蔣介石命令傅作義帶領幾十萬大軍,前去西柏坡,務必一舉殲滅共產黨。不要再出現上次,胡宗南那種事情了。

此刻的傅作義正駐軍在河北保定,保定到西柏坡還是很近的。

說實話若是這次傅作義帶著幾十萬大軍,趕到西柏坡的話,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因為當時中共中央的大部隊,已經派出去作戰去了,如今想要讓部隊回來救援,時間顯然已經來不及了。當時毛澤東能用的人,也就是近身的一些警衛團。可以說這時候的形勢,已經十分的嚴峻了。

但是,面對這種十萬火急的場景,毛澤東並沒有驚慌,因為他已經有了退兵之策。

那麼毛澤東是如何退兵的呢?

上一次,毛澤東是大擺空城計,這一次更簡單,毛澤東僅僅就在報紙上撰寫了一篇文章,正是這篇文章,讓傅作義看了之後,大冒冷汗。他不但不去剿滅共產黨了,反倒是回軍防禦北平城去了。

原來毛澤東在報紙上寫的是,如今傅作義要從保定南下到西柏坡,但是,此刻北方的軍事要地,被國民黨佔領的北平城儼然就是一座空城了。我們為何不趁此機會,佔領了北京城呢?

一旦佔領了北平,我們在北方就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性。

正是這一番談論,讓傅作義著實嚇了一驚呀。傅作義暗暗想到,我這裡還沒有出兵呢?毛澤東就已經洞察到了,我的一舉一動。而且為了集結大軍,我把附近的大軍調集來的事情,也是被毛澤東洞察的一清二楚了。這個仗還要怎麼打?

所以,傅作義只好帶領部隊,去護衛北平去了。

你看,就這樣毛澤東沒有費一兵一卒,就把傅作義的幾十萬大軍給趕了回去。這是不是戰場上令人拍案叫絕的計策呢?

當然了毛澤東使用的這種經典的戰役,還有很多,比如說他絕得一生中,打的最經典的戰役,四渡赤水之戰,也是令人拍案叫絕的一次戰役。


史學達人


遼瀋戰役的時候,毛主席決策先打錦州,是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

遼瀋戰役發動之前,解放軍先殲滅了國軍新五軍,對國軍就已造成很大震動。當時的國軍已經處於全線防禦態勢,長春也已經被解放軍層層圍困,國軍在東北只能把六十萬左右的兵力集中在長春、錦州和瀋陽以及葫蘆島等很少幾個據點,坐困愁城,是戰是走,委員長猶豫不決,國軍將領則是各懷鬼胎,爭論不休。

當時國軍中實際上從委員長以下都已經承認,東北敗局已定,已經完全無法挽回,放棄東北,全軍撤入關內,在華北集中兵力與解放軍決戰,顯然是上上策。為此,國軍中甚至有過把東北與華北國軍全部交給傅作義統一指揮的建議。但當時委員長迫於輿論壓力,不敢自己主動提出放棄東北,一直想讓衛立煌提出來,可是衛立煌就是不提。

委員長猶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放不下在長春被圍困的鄭洞國率領的十多萬國軍,一直想著能不能想什麼辦法把這支部隊救出來。委員長曾要求廖耀湘率軍沿鐵路線進攻去解救鄭洞國兵團,但廖耀湘認為這個方案完全沒有可能性,只要出去就會被解放軍包圍消滅,所以堅決反對。

此時長春已經內外隔絕,逃生無望了,肖勁光率領十餘萬人層層包圍,東北野戰軍其餘各部則在長春到瀋陽的鐵路兩側虎視眈眈,只要廖耀湘出瀋陽,向長春進攻,馬上就會被解放軍包圍。廖耀湘在這一點上的判斷沒有問題。而長春此時城內的軍隊已經彈盡糧絕,物資短缺,只能靠陳納德的運輸隊空投苟延殘喘。

委員長看解救鄭洞國兵團已經無望,只能希望把鄭洞國本人救出來,保住鄭洞國個人,以免他的嫡系黃埔系將領對他失望,也開始為自己打算。委員長曾對鄭洞國本人說,無論如何,我一定會把你救出來,到解放軍開始攻城的時候,委員長甚至讓衛立煌和杜聿明想辦法,用飛機去把鄭洞國救出來,但因為找不到著陸場,最終鄭洞國本人被俘了。

委員長看解救鄭洞國希望不大,於是轉而希望能夠把在瀋陽的三十多萬國軍都帶到華北,在華北與解放軍進行戰略決戰,如果不行,也可以以此為資本,裹挾傅作義在華北的五十多萬國軍一起南下,到淮海地區佈置防線,也好劃江而治。但廖耀湘本人並不支持這個想法,他認為東北戰局已經不可逆轉,因此上上策是趕緊從葫蘆島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在解放軍這邊,毛主席與林彪之間也存在爭論。林彪認為東北戰局最穩妥的辦法還是一線平推,先解放長春,再解放瀋陽,然後攻佔錦州,之後再席捲入關。但毛主席認為這樣不行,如果先打了長春,瀋陽的國軍就沒有盼頭了,會馬上撤退,到華北和傅作義的部隊匯合,這樣華北就難打了。所以,毛主席認為應該先攻佔錦州,切斷關內關外聯繫,把在瀋陽的二十多萬國軍就地包圍殲滅,這樣就可以為解放華北做好準備。

委員長在衛立煌、杜聿明、廖耀湘和傅作義之間來回奔波做工作,希望他們能夠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時候,毛主席也在苦口婆心的做林彪的工作,讓林彪不要太過保守,去拽牛尾巴,而應該去抓住決定接下來的戰局關鍵的錦州這個牛鼻子。林彪在這個問題上就是下不了決心,毛主席終於失去耐心,於是獨斷專行了一次,強令林彪先攻佔錦州,不要再打先打長春的主意。

林彪迫於無奈,於是硬著頭皮進攻錦州。這一招果然非常有效。解放軍攻佔錦州之後,委員長一看再不下決心,不僅救不出鄭洞國,而且瀋陽的部隊也要全部報銷,於是也強令廖耀湘不要再打從葫蘆島直接撤退的主意,而應該馬上收復錦州,打通鐵路線,這樣就可以帶著瀋陽的三十萬人一起退到關內。

廖耀湘終於硬著頭皮帶著瀋陽國軍三分之二的兵力出來了,準備去收復錦州,打通鐵路線,結果走到彰武、大虎山一帶,就被解放軍包圍了。本來瀋陽城內的衛立煌還指望著廖耀湘能夠在碰了壁之後帶著一些殘兵敗將回來,一起守瀋陽,派飛機去偵查,回來也說看到有隊伍在向瀋陽方向前進。衛立煌以為是廖耀湘,哪知道廖耀湘早被全殲了,偵查的飛機看到的是解放軍進攻瀋陽的部隊。

可以說,毛主席決計打錦州是遼瀋戰役能夠迅速取勝的關鍵一招。如果不是先打錦州,而是先打長春,那麼瀋陽的守軍就會馬上逃走。而且,無論是向關內撤退,還是直接從葫蘆島海運逃走,瀋陽的近三十萬國軍都不會分開,又有堅固工事,解放軍強攻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也正是衛立煌當時的打算,固守瀋陽,秣馬厲兵,整訓補充部隊,待機反攻。

正是因為打了錦州,迫使瀋陽不得不分出一部分部隊出城,連衛立煌也不得不放棄一直堅持的固守瀋陽的方案,只能同意作為當時東北國軍戰鬥力最強的國軍的廖耀湘兵團除瀋陽去收復錦州,結果錦州沒能收復,廖耀湘兵團又全軍覆沒,瀋陽城內的守軍戰鬥力本來就更差一些,這一來更加完全成了驚弓之鳥,只想逃走,完全沒有固守的心思。所以,解放軍打瀋陽也非常順利。

同時,打錦州之後全殲東北地區的國軍,也讓華北地區的傅作義失去了念想,加上華東野戰軍已經解放了濟南,切斷了南京到北平的鐵路線,困守華北的傅作義集團也成了孤軍。而解放軍入關之後,毛主席又決策先打天津,堵住了傅作義部隊從海上南撤的退路,之後,華東野戰軍又先後殲滅了黃百韜兵團和黃維兵團,杜聿明集團又被包圍,傅作義集團無論海上還是陸上都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同意和平起義。可以說,打天津和打錦州有異曲同工之妙。


蕭武


說到計謀,作為人類史上最大戰爭的二戰精彩的謀略反而很少,打到關鍵點就是實力的硬碰硬,反而越是古代的戰爭越令人拍案叫絕。

我估計評論裡有很多精彩的計謀,但計謀分陰陽,今天為大家講一個陽謀,在絕對的劣勢局面前如何使用陽謀!

明朝軍隊的絕對主力就是三大營,但是那次驚天動地的土木堡之變,三大營全軍覆沒,皇帝被俘,這樣的事在歷史上的統一王朝裡絕無僅有,在國家沒有內亂的情況下皇帝親征全軍覆沒被俘。而這時侯手握皇帝的瓦喇汗也先親率大軍進攻北京。

這個時候作為臨危受命之人,于謙和他的同僚們怎麼辦的呢。

這種兵臨城下國之將亡的情況下只能用陽謀。

第一,于謙手握兵權,多次像太后保證皇家安全,打壓主和派,用南宋的下場指責主和大臣,使得京師只有背水一戰這一種聲音。

第二,取大義名分,直接立了英宗之弟朱祁鈺為皇,尊被俘的英宗為太上皇,斷絕了也先拿皇帝要挾朝廷的目的。

第三,賞罰分明雙管齊下,于謙收攏了一些土木堡的潰軍,並對一些作戰得力的人官復原職,其中的石亨將軍雖然戰敗仍被受命統領京師步軍,石亨感恩涕零,再後來作戰中十分勇猛。同時一些之前慫恿英宗親征的大臣和以王振為首的宦官的家人被抄家滅族,整個大內宦官勢力低頭。

第四,改善軍制,積極訓練,在敵人來襲的日子裡于謙改三大營為十團營,加緊訓練,不停徵調青壯建築防禦工事,並從土木堡戰場緊急回收了大量武器裝備。

第五,穩定地方,派出官員召集各省部隊勤王,嚴令各藩王不得出府,主力部隊進京後各地立刻訓練青壯,並把南京的武庫幾乎搬空北上。

第六,立下軍令,兵出九門不勝不歸,禁軍巡城,發現有身著兵甲而不出城作戰者處死,前線有避戰者斬殺,前軍潰散逃跑者後隊斬前隊。

在國君被俘,主力軍隊全軍覆沒的時候,於少保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力量,做出了所有的努力,保住了北京,使得明朝免走宋的覆轍。

對於于謙的一生,我匱乏的語言無法做出總結,就摘抄一首少保的詩句吧。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歷史區的哈士奇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國外

德軍閃擊波蘭,併成功吸引英法聯軍注意力。

德軍在阿登山脈實施山地+運動戰使馬奇諾防線失去戰略防禦意義。

美軍諾曼底登陸,仁川登陸堪稱經典。經典的意義在於在戰役中將楔入與分割戰術用的嫻熟老道。

國內

解放戰爭傅作義突襲西柏坡,毛主席實施空城計迫使傅作義撤兵。

解放戰爭國軍陳明仁的戰術性固守四平——黃豆製造進攻障礙。

毛主席的東北遼瀋戰役打錦州。錦州起到了戰略分割與戰術分割的雙重勝利。


凱騰聚知


日本進攻中途島之前,美國不斷從日本截獲的無線電密碼中發現AF,但是始終不知道AF指的是什麼地方,只知道是日本的下一個進攻目標。有人猜測可能是中途島,於是讓中途島的守軍用明碼發了一個電報,說島上的海水淡化鍋爐壞了。很快,美國就截獲了日本的無線電密碼,內容是,AF可能缺少淡水。於是美國提前部署,一舉擊沉了日本四艘航空母艦。


旅行到宇宙邊緣abc


照片上的是陰謀家不是計謀家


擺渡人


1948年8月,英國某機場正在拍攝一部二戰時期新西蘭飛行員抗擊日軍的電影。根據劇本設定,飛行員們正在與女友、妻子進行最後的告別。

電影拍攝現場聚集了大量圍觀群眾,在眾目睽睽之下,飛行員們登上了“英俊戰士號”戰鬥機,發動了引擎,順利起飛。幾分鐘後,四架轟炸機消失在地平線上,再也沒有回到英國。根據原定的飛行路線,這四架轟炸機應該像電影情節中新西蘭戰機一樣飛過蘇格蘭。但事實上,它們轉道去了意大利,補充燃料過後向南斯拉夫飛去。在南斯拉夫短暫逗留過後,最終降落在以色列拉馬特-戴維空軍基地。

由於當時以色列遭遇了武器禁運,無法以常規方式購買戰機。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下達了“購買任何可以用於飛行和射擊的東西”的指令。當時以色列有一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伊曼紐爾·祖爾,20世紀30年代他被委任管轄巴基斯坦,在這之前他曾就職於多家歐洲航空公司。他利用自己的關係購買了六架英國皇家空軍二戰後退役的英俊戰士號戰鬥機。與此同時,他還招募了一批飛行員將這批戰鬥機開回以色列。

但是要獲得戰機運送許可是不可能的。祖爾就演了一出電影拍攝的好戲。他虛設了一個電影製作公司,並由他本人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通過這個方法,祖爾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四架英俊戰士號戰機運往了以色列,剩餘的兩架一架在準備過程中墜毀,另一架沒能及時修復完畢後來被沒收了。


義薄雲間


在中國現代戰爭中令人拍案叫絕的戰役太多了。如渡江戰役和三大戰役、四渡赤水、五次反″圍剿都是以少勝多,令人拍案叫絕。


扶正2


長驅南下,打錦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