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未來能成為真正的貨幣嗎?

比特幣未來能成為真正的貨幣嗎?

比特幣最近又暴漲了,最高達到接近5000美元一枚。

這讓比特幣的擁有者們再次興奮的幻想能否重現往日的輝煌。

其實,作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虛擬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價格高低完全由市場所決定的,沒有上下限的約束,對比特幣達成共識的人們來決定比特幣的價值和價格,因為只有共識的人群才會參與比特幣的交易。

我們國家相關規定把比特幣定義為可交換和保存的虛擬商品和虛擬資產,而如今的比特幣實際上已經超出了只是作為商品而交換和儲存的範疇,由於其本身具有與黃金類似的屬性,所以在市場上已經帶有了支付的貨幣功能(寶二爺在美國的豪宅和豪車都是用比特幣購買的)。

那麼比特幣到底能否最終成為真正的貨幣呢?

這要先說說比特幣誕生的背景。

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性金融危機,所有國家的政府和央行都採取措施積極救市,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政策來阻止金融系統的崩盤。

比特幣未來能成為真正的貨幣嗎?

也就是在這一年,一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白皮書出現了,這是一名叫做中本聰的人在P2P foundation網站上發佈的。

其實這就是一群計算機極客們在當初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構想著能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無央行),無通貨膨脹的電子貨幣。

2009年1月5日,第一個創世區塊的50枚不受央行和任何金融機構控制的比特幣誕生。從此開始了作為第一個虛擬數字貨幣的征程,到如今已經十年了,還在正常運行中,其價格最高達到19142美元一個。

於是人們開始猜測比特幣今後也許可以成為全球通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數字貨幣。

其實這種可能並非沒有,只是很小,也許要等到英特納雄耐爾實現的那一天。

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而產生的一個應用,去中心化的特性是其技術的最大亮點,也是設計者當初設計的初衷。

然而,就是這個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得比特幣最後成為貨幣的希望變得渺茫,

原因就在於,當今的世界仍然是以國家主權獨立和自治為基本架構的世界,貨幣的發行和監管仍然是國家至關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國家主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各國主權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是靠國家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競爭取得的,只有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最強國家的貨幣才能成為國際中心貨幣。

雖然這種以一國主權貨幣作為國際中心貨幣(其中央銀行也就無形之中成為世界的中央銀行)的格局存在很大問題(好像當今的美元),但這卻是一種歷史的選擇,是有其存在的價值的。

所以,比特幣想要打破這種國家格局而成為超主權貨幣,是非常困難的,希望也是渺茫的!

在另外一個方面,比特幣的2100萬的限量,使得其整體體量也受到限制,雖然可以起到防止通貨膨脹的作用,但是如果作為全球性貨幣的話體量還是偏小。同時,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大,缺乏穩定性也是其無法成為真正貨幣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作為類似於黃金一樣的投資保值標的,比特幣是一個絕佳的選擇,所以比特幣被冠以未來數字黃金的美譽。

儘管比特幣今後成為超主權貨幣的可能性不大,但世界貨幣的數字化(去現金化)進程一定是未來貨幣發展的必然方向。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貨幣體系的發展也需要跟上互聯網發展的速度。

如今的貨幣體系已經進入了電子貨幣的階段,隨著區塊鏈等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從電子貨幣系統轉化為數字貨幣系統是指日可待的。

世界各個國家都在緊鑼密鼓的為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發行做準備,積極佈局。

比特幣未來能成為真正的貨幣嗎?

中國在法定數字貨幣方面已經走在了前面,2016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公告稱,將爭取早日推出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也就是法定數字貨幣。國家發行法定數字貨幣是由國家背書,錨定等值本國貨幣。

一國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能否成為網絡世界新的主導或中心貨幣,同樣取決於該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包括網絡空間的影響力。中國央行適應網絡運行要求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完全有可能形成全球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和數字貨幣體系,從而在未來的國際金融市場取得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